文/暮沐媽咪(原創丨歡迎轉載分享)
孕媽們從懷孕到「卸貨」的過程中,可謂是一段既新奇又提心弔膽的體驗,一邊體會為人母的喜悅和感動的同時,還要遭受很多生理上的不適。孕媽為了寶寶的健康,從日常起居的習慣到營養膳食的搭配,在各個方面都小心謹慎、盡心盡力。
儘管如此,也無法避免身體出現一些異常的情況,尤其是到了孕晚期,除了身體笨重到行動不便外,還經常出現假性宮縮的現象,讓孕媽們心驚膽戰。
孕媽感到肚皮發硬發緊,以為要分娩,婦產科專家:別把宮縮現象「真假混淆」
同事芳芳姐最近剛休完產假,回到辦公室上班,和大家共同分享了初為人母的喜悅和新奇,芳芳特別提到了懷孕過程中的一件糗事。
她懷孕的整個過程還算比較穩定,沒有像其他孕婦孕吐強烈、情緒不穩定等情況,所以前幾個月雖然提心弔膽地怕有狀況發生,但好在一切安穩。
沒想到過了七個月的「安全期」之後,在懷孕晚期,芳芳偶然一天撫摸肚皮,和肚中的寶寶說話交流的時候,她發現今天的肚子怎麼比平時的要硬一點呢?但過一會兒就會緩解很多。
後來的幾天內,芳芳也會時不時地感覺肚子發緊發麻,還緊繃繃的,稍稍有些喘不上來氣。
連續幾次這種情況的發生,讓芳芳有些擔驚受怕。因為芳芳之前了解到,孕婦在快要分娩的時候,就會出現肚皮發硬發緊的情況,她以為這是要分娩的徵兆,連忙打電話叫了家人一起去醫院。
去醫院的路上,芳芳緊張害怕得直哭,更是叫喊著自己肚子疼。一想到自己才懷孕七個多月,難道要面臨胎兒早產嗎?
到了醫院後,全家人都做好了待產的準備,結果,婦產科專家一檢查,出來告知:「孕婦沒大事,不用待產。」專家的一句話讓在場人都愣住了。
芳芳的丈夫說:「真的不用再檢查一下嗎?她說肚皮經常又硬又緊,就是宮縮現象,該分娩了,而且剛才來醫院的路上,一直叫喚肚子疼得厲害。」
婦產科專家說道:「孕婦的肚皮又硬又緊,在這個階段很可能是假性宮縮,別把宮縮現象「真假混淆」。孕婦和胎兒的情況一切都好沒什麼大礙。」
科普:假性宮縮和真宮縮的區別
宮縮:顧名思義,就是女性的子宮收縮的動作,被認為是分娩徵兆之一。
① 假性宮縮:經常在孕晚期出現假性宮縮的現象,孕媽撫摸腹部會感覺比較硬,出現腹部緊繃感和微痛感。但是假性宮縮並沒有規律性,持續的時間短,頻率不會增加,強度不大,每次持續的時間大概幾秒或十幾秒,然後就恢復正常了。
假性宮縮一般發生在腹部的前端或盆骨處,孕媽如果稍微走動、活動一下身體,不適感就會消失的話就是假性宮縮。
② 真宮縮:這是臨產前的宮縮,是有規律可循的。真宮縮時,孕媽會先感到腹部陣痛,然後隨著時間延長,真宮縮的時間會加長、間隔時間變短、頻率加快、陣痛強度變強。
真宮縮時孕媽的下體會感到明顯的壓力,可能感到腰酸和排便感,而且進行走動、活動身體後,陣痛的情況沒有改善反而加強,那就是真宮縮,應當進行待產。
肚皮發硬發緊不一定分娩徵兆,真正的分娩信號是這幾項
1)臨產前的真宮縮
宮縮是判斷是否即將分娩的信號之一,真宮縮伴隨著腹部陣痛,一開始的頻率大概是10分鐘一次,每次時間大概是30—70秒左右,之後時間會加長、間隔時間變短、頻率加快、陣痛強度變強。
小貼士:因為宮縮有「真假之分」,如果不具備專業的醫學知識和判斷能力的話,不管是真假宮縮,都應該及時到醫院檢查。
2)發現見紅的現象
見紅的現象是比較可靠的分娩信號。在妊娠的後期階段,子宮頸的分泌物變得更粘稠,還會增多,隨著子宮收縮,子宮頸中這些粘稠液會隨之排出,有少量出血,稱之為見紅。
小貼士:先要讓自己情緒穩定,不要慌張,保證順暢、平和的呼吸,然後在家人的幫助下,到醫院待產。
3)出現破膜情況
因為伴隨著子宮的陣陣宮縮,子宮腔內的壓力會增加,導致胎膜破裂,子宮內的羊水就會隨之流出,是熱的且無色透明的液體。
小貼士:若發現大量羊水湧出情況,表示已經離胎兒出世不遠了。孕媽要在家人的幫助下先躺下,墊高臀部,隨後準備送到醫院待產。
各位孕媽,你們關於真假宮縮有什麼見解嗎?歡迎留言分享,一起討論。
PS:本文配圖來自網絡,和內容無關,如有侵權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