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最大的人工湖,庫容量達140億立方米,可供14億人喝13年

2021-01-08 超級路橋V

廣東位於中國大陸的最南部,東鄰福建,北接江西和湖南,是「海上絲綢之路」最早的發源地。作為中國第一經濟大省,廣東不僅在經濟上位居前列,其境內的美食也是讓人印象深刻。粵菜即廣東地方的風味菜,是中國四大菜系之一,主要由廣州和潮汕以及東江三個地方特色菜點發展而成。不過今天我們要介紹的卻不是廣東的美食或者經濟,而是位於廣東境內一座最大的人工湖。

廣東最大的人工湖——萬綠湖

萬綠湖其實不僅是廣東境內最大的人工湖,同時也是華南地區第一大湖,又名新豐江水庫,是華南最大的生態旅遊名勝,因為這裡四季皆釋被綠色的植被覆蓋,因此得名萬綠湖。萬綠湖是1958年籌建新豐江水電站時,在距廣東省河源市僅6公裡的新豐江下遊修建攔河大壩蓄水形成的。

萬綠湖位於廣東省河源的西部地區,主要以水美而聞名,這裡不僅有高原湖泊的秀麗,還沒有高原寒冷的氣候,在1993年,萬綠湖被國家規劃為國家森林公園,2002年正式成為了國家4A級景區。這座廣東省內最大的人工湖,到底有多大呢?

萬綠湖到底有多大

據悉,萬綠湖的匯水面積達到了5140平方公裡,庫區周圍低山丘陵,大壩以上控制的積水面積達了5470平方公裡,設計的庫容量高達140億立方米,湖平均深度在40米左右,最高的深度達到了90米,湖區最寬的地方可達到12公裡,如果泛舟其上,置身於萬綠湖中,有種仿佛來到了海上之感,由此可見這座人工湖的面積大小。

萬綠湖容納的淡水,可供14億人喝13年之久

單從萬綠湖的面積來看,我們可能無法直觀地體會到這座人工湖的大小,但是如果我們將其細分,你就能深刻體會到了。按照我國14億人口來算,人均分到的淡水量差不多在10噸左右,按照每人每日必須的的飲用水量,這座庫容量為140億立方米的水庫,足夠中國14億人口喝13年。

淡水資源是人們生活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萬綠湖擁有如此之多的淡水資源,不僅孕育了周邊的生態環境,同時也為廣東作出了巨大的貢獻,廣東經濟高速發展離不開水源。如今的萬綠湖因其獨有的風光,還成為了廣東境內一個著名的旅遊景點,雖然開發的景點還不多,但可以登船欣賞美麗的湖景,對於這一趟行程來說,已經非常值得了。

你是否也了解過這座廣東境內最大的人工湖呢?對它有什麼印象呢?歡迎大家在下方留言回復。

相關焦點

  • 華南第一大湖,可供14億人喝13年被稱為農業命脈,就在廣東
    例如,我國華南地區有華南第一個大湖,這裡的水可以供14億人飲用13年,因此被稱為農業命脈。這個美麗的湖在廣東,名字叫萬綠湖。這裡的自然環境很美,覆蓋著很多植物,所以一年到頭都像春天一樣,所以可以得到萬綠湖的名字。它的官方名字也被稱為新豐江水庫,是面積非常大的水源地。
  • 華南第一大湖,可供14億人喝13年被稱為農業命脈,就在廣東!
    我國的水資源是南北分配很不均勻的,因此在南方有很多漂亮的江河湖泊,形成了很多獨特的文化生活方式,比如說在我國華南地區,就有一個華南的第一大湖,這裡的水量可供14億人喝13年,因此被稱為農業命脈!這片美麗的湖泊就在廣東,它的名字叫做萬綠湖,因為在這裡的自然環境非常美麗,有很多的植被覆蓋,一年到頭四季如春,因此才會得到萬綠湖這個名號。而它的官方名字也被叫做新豐江水庫,是一片面積非常巨大的水源地。
  • 廣東「巨無霸」湖泊,淡水儲量達139億立方米,夠全國飲用10多年
    廣東「巨無霸」湖泊,淡水儲量達139億立方米,夠全國飲用10多年!以前,北方很多城市都缺水。雖然有些城市離海很近,但海水不能直接飲用,淡化成本也很高。我國南方地區,多地雨水充沛,水資源豐富。廣東有湖,其淡水資源十分豐富,被稱為萬綠湖、新豐江水庫,淡水儲量達139億立方米,是華南地區最大的生態旅遊風景區,2002年被列為國家4a級景區。萬綠湖周邊的生態環境非常好,旁邊有國家森林公園,湖水也沒有受到太大的汙染,水質非常好。從萬綠湖的名字就可以看出,這裡清水清澈。
  • 廣東「第一大湖」,蓄水量近140億立方米,專供香港人飲用
    中國經濟大省廣東位於珠江沿岸一帶的珠江三角洲一直被稱為華南地區的「母親的故鄉」,另外,由於臨近香港、澳門、東南亞,也被稱為「旅遊窗口」,國內旅遊收入第一的省份也是廣東,氣候溫和,陽光明媚,一年四季都適合旅遊,每年都吸引很多遊客來這裡休息,暫時不能說廣東省內著名的旅遊景點,但它是廣東最大的湖,你知道嗎
  • 海南最大水庫,總庫容量達33億立方米,控制著1496平方公裡水源
    地下水資源也相當豐富,儲備量達到11.46億立方米,可以佔到整個儋州市水資源的二十分之三,小編想要向大家介紹的是海南「最大水庫」,總庫容量達到33億m,控制著1496平方公裡水源的一處水利工程,它具體的地理位置在儋州市白沙縣,如果大家感興趣的話可以去遊覽一下。
  • 中國在建「世界最大水電站」,庫容量206億立方米,太牛掰了!
    隨著經濟的發展,中國各基礎設施發展非常迅速,離寧南縣只有60公裡的地方有現在建設的最大水電站。 你知道這裡是哪裡嗎? 這裡是白鶴灘水電站,位於四川省涼山州寧南縣和雲南昭通市巧家縣領土。這裡是金沙江下遊幹流河道梯開發的第二步核電站,主要作用是防洪、防砂,還有改善下遊河道,最大的用途是發電。我相信很多當地人來過這裡。 用無人機看這裡,真的能感受到中國基礎設施的能力。 我能看到站在旁邊的水庫。 真的很壯觀。 這裡的電站建成後,將成為與三峽水庫水電站匹敵的中國第二大水電站。 而且現在正在建設中。 變成了世界上最大的水電站。
  • 中國石油在西南建成300億方大氣區 日產量可供3億人使用
    原標題:中國石油在西南建成300億方大氣區,日產量可供3億人使用   我國西南地區首個300億大氣區正式建成。
  • 湖州彪悍型水利工程,庫容量達2.17億立方,年均發電量達1670萬度
    水能作為一種可持續循環的清潔型能源蘊含著巨大的能量,通過特殊的能源轉化可以將水能轉化成為為電能,既不會對生態環境產生破壞,還能夠獲得很大的經濟效益。從很早開始我國對於水利工程的開發就投入了大量的關注,很多工程在防洪灌溉、供水供電、水廠養殖、以及航運方面發揮著巨大的作用。
  • 到2030年,風電、太陽能發電總裝機容量達12億千瓦以上
    能環寶資訊2020.12.07-12.13,國家再次就氣候發展表態,並給出了未來10年風電、太陽能發電總裝機12億千瓦以上的目標!而預計到今年底,風電、太陽能發電總裝機還不到5億千瓦!10年內,總裝機翻番!光伏的發展將多快,請細品!
  • 中國石油在川建成300億立方米戰略大氣區
    12月14日8時,隨著中國石油西南油氣田天然氣生產調度大廳大屏幕上的數字不斷跳動上漲,西南油氣田今年天然氣產量突破300億立方米。這標誌著這家西南地區最大的天然氣生產供應企業,成功建成300億立方米戰略大氣區。300億立方米產氣量約佔全國同期天然氣產量的17.3%。
  • 印度在喜馬拉雅山南坡修建水庫,前五個總庫容達到了270億立方米
    印度喜歡修建水庫還有一個原因那就是在1960年印度和巴基斯坦籤訂了《印度河水域條約》,條約中規定蘇特萊傑河,拉維河以及比斯河這三條河的河水歸印度使用(很多水庫就是修建在這三條河流之上),為了儘可能地保存有限的水資源,提高利用率,水庫自然是最好的選擇。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印度在喜馬拉雅山南坡,總庫容達到了270億立方米以上的五大水庫(下面按庫容從大到小依次排行)。
  • 一年浪費量可供14億中國人吃2年
    一年浪費量可供14億中國人吃2年根據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數據顯示,每年全球浪費糧食達到16億噸,其中有13億噸是可食用的。如果按照中國人均糧食佔有量470公斤計算,16億噸可以養活27.7億人口,差不多等於2個中國的人口數。相當於2年的糧食量了。
  • 臺灣最大的人工湖——曾文水庫
    1959年,在石門水庫建設時,臺灣有關部門便著手規劃在珊瑚潭水源曾文溪上遊建造大水庫,那就是現在全臺最大的水庫——曾文水庫。    曾文水庫於1967年開始興建,1973年建成。它有一座液壓式土壩,壩高133米,壩頂長400米,頂端有3座寬15米、高25米的弧形閘門,供瀉洪之用。
  • 南水潤京城——南水進京量達60億立方米
    截至11月27日3時58分,北京市南水北調工程調江水入京水量達到60億立方米。自2014年12月27日江水進京以來,南來之水已滋潤京城近6年,輸水量達到60億立方米。其中,向水廠供水39.44億立方米,向密雲、懷柔等大中型水庫補水8.35億立方米,向水源地、河湖水系補水12.21億立方米。站在中鋼大廈頂層眺望團城湖調節池。團城湖調節池是南水北調北京市配套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僅在保障北京城市用水上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且在北京城區西山腳下,毗鄰頤和園又增加一片如同昆明湖大小的水域實屬難得,湖區水面寬闊,周邊景色也非常秀美。
  • 我國西南首個年產300億立方米天然氣大氣區建成
    12月14日8時,中國石油西南油氣田公司年產天然氣突破300億立方米,標誌著我國西南地區首個300億立方米大氣區正式建成,也意味著川油人45載奮鬥終圓夢。預計到今年底,西南油氣田天然氣產量將達到316億立方米,約佔全國天然氣產量的六分之一。 四川盆地天然氣資源量位居全國第一,但地質條件複雜,探明率不到10%,勘探潛力巨大。
  • 歐洲「最大的」湖泊,淡水可供50億人喝50年,主權曾經屬於中國
    地球表面分布著許多湖泊,但淡水湖的數量並不多,俄羅斯境內有這樣的湖,是整個歐亞大陸最大的淡水湖,在全球淡水資源不足的今天,這個淡水湖的意義更為重要,整個湖的蓄水量達到23.6萬億立方米,蓄水量很大,據介紹,該湖的淡水可供50億人飲用,這就是著名的貝加爾湖,是整個歐洲大陸最大的淡水湖
  • 四川盆地建成年產300億立方米大氣區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12月14日訊 (記者 王軼辰)截至12月14日8時,中國石油西南油氣田公司今年在四川盆地累計產氣300.0016億立方米,約佔全國同期天然氣產量的17.3%,成為我國西南地區首個、全國第二個年產氣量超過300億立方米的大氣區。
  • 年發電量1118億千瓦時,創造新的世界紀錄
    三峽電站年發電量達988億千瓦時。世界裝機規模最大水電站——三峽電站。    按照2019年上海全市用電量1568.58億千瓦時計算,1118億千瓦時清潔電能,可供上海市用電約8個月;與燃煤發電相比,可替代標準煤約3439萬噸,減排二氧化碳約9402萬噸、二氧化硫2.24萬噸、氮氧化物2.12萬噸,相當於種植37萬公頃闊葉林,為我國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體系,力爭在2030年前實現二氧化碳排放達峰值,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作出了三峽貢獻。
  • 多措並舉做好汛後蓄水 天津地表蓄水總量12.13億立方米
    截至目前,全市地表蓄水總量12.13億立方米,其中農業地表蓄水7.1億立方米。實施河道蓄水,實現雨洪資源應蓄盡蓄。適時適當抬高我市一級行洪河道閘壩水位,搶抓上遊河道雨洪水下洩時機,全力增蓄河道水量,其中潮白新河裡自沽節制閘上增蓄水量6300萬立方米,潮白新河樂善橡膠壩上增蓄水量3000萬立方米,永定新河增蓄水量3000萬立方米,薊運河增蓄水量7000萬立方米,北京排水河增蓄水量1900萬立方米。組織沿線各區做好二級河道、中小型水庫、坑塘窪澱蓄水,最大限度存蓄雨洪水。
  • 日輸氣量達2.419億立方米 陝京管道日輸氣量再創新高
    據了解,12月16日,陝京管道當日輸氣量再創歷史新高,達到2.419億立方米(其中向北京市供氣1.13億立方米),提高252萬立方米,可滿足4.8億個三口之家一天的生活用氣需求,同比日輸氣量提高1000多萬立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