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經驗通常會在簡歷中有所體現,而這份簡歷又會被面試官當作面試時,對應聘者進行更深一步了解的依據,面試時如何解釋簡歷中的工作變動原因呢?這是面試官常會提出的疑問,因為頻繁的跳槽會給面試官帶來不安全感,這時我們要想方設法打消面試官的顧慮。
李楠總是在不停地更換工作,兩年間,他已經跳了三次槽。
這一天,李楠在參加一場招聘會時,發現一家自己嚮往已久的公司正在招聘員工。他連忙抓住機會,留下了簡歷。而很快,李楠就接到了這家公司的電話,並在規定時間來到了面試地點。
面試官是個中年人。李楠進入面試辦公室後,面試官對他笑了笑,說:「從簡歷上來看,你的工作經歷很豐富,請談談你以前的工作。」「好的。我承認我換工作有點頻繁。我的第一家公司因為飽受財政問題的困擾,而將我們部門全員裁掉;我的第二家公司不支持我參加技能考試,所以我主動離開了;我的第三家公司,剛上班沒多久,他們就要搬遷,導致我上班非常不方便,所以就離職了;而第四家公司的管理非常混亂,每天要做很多繁瑣的工作,完全不能展現我的能力,所以我也離職了。當然,如果不是因為公司原因,我是不會頻繁跳槽的。」「哦,這麼說來你每次跳槽都是因為對當時工作感到很失望嗎?「面試官問道。
「我也不想這樣,可是每次我的運氣都不好,我只能離職。」李楠無奈地回答。
「那如果我們決定用你,你用什麼保證你會堅持做這份工作?」面試官若有所思地問道。
「我肯定會努力的,只要不再遇到上幾次那樣的情況。」李楠的語氣有些消沉,他暗自猜想這次面試成功的機率不會太大。果然,面試過後,李楠再也沒有得到該公司的一點音訊。
一個經常更換工作的人,雖然有豐富的工作經驗,但面試官不僅不喜歡,還會為此擔心。故事中的李楠就是如此,他沒能贏得自己想要的工作,因為他沒有聽懂面試官問題中的含義,從而給出了失敗的回答。
在面試時,面試官提到了李楠工作經歷很豐富這一點,並讓他談談以前的工作。此時,面試官並不想知道李楠以前具體做過什麼工作,而是想了解李楠每次離職的原因。而李楠在回答自己為什麼離職的時候,把所有的問題都「歸功」於原公司。雖然的確有些公司在管理上有問題,但次次都遇到這樣的「極品」公司,只能讓面試官懷疑李楠是一個沒有能力、隨心所欲且人際交往能力較差的人。
如果你在面試時,遇到此類問題,可以這樣告訴面試官:「我之所以這麼頻繁地更換工作,是因為那時的我,剛畢業還不夠成熟,心思也不能完全放在工作上。但現在不同了,我找到了自己的職業方向,並決心在這一領域深入下去。我深知穩定平臺的重要,因為唯有如此,才能實現個人發展和公司發展的雙贏。」這樣就能避免談到你對原來職業大失所望的細節,而是將重點放在吸引你開始新職業的積極的一方面。記住,沒人喜歡一個只會抱怨的人。
在面試官最後的提問中,如果李楠沒有給出消極的回答,那他還是有機會面試成功的。但李楠沒有聽出面試官的弦外之音,反而暴露了自己缺乏熱情、喜歡抱怨等缺點,因此再次失去工作機會也在情理之中了。試想,如果李楠當時回答說:「這一行具有知識更新更快、更具挑戰性的特徵,所以為了未來的發展,我也不會再輕易跳槽了。並且我現在應聘的工作正是和我專業對口的,憑藉我對行業的了解,我會有更多。
機會為公司開拓更廣闊的商業天地。」如果聽到這樣的發言,也許面試官會再次給他一次複試機會的。
面試中,應該如何向面試官解釋你的跳槽原因呢?其實,無論是面試官還是面試者,都知道工作變動的一個最主要原因就是對以前的工作不滿意。面試官怕的,其實是應聘者在新工作開始後,又因各種各樣的不滿或矛盾,再次尋找新的工作,成為頻繁換崗的「跳蚤族」。我們在回答面試官的類似提問時,一定要站在面試官的角度,猜出他提出這個問題背後可能隱藏的暗示,從而隨機應變尋找最適合的答案。
解密小提示
跳槽之前,要先進行職業規劃,想清楚跳槽後是否與未來的職目標更接近,要進入的行業會涉及到哪些技能或專業知識,自己是否具備等等。
在回答為什麼頻繁跳槽這個問題時,要將你原來的相關經歷和新的發展方向聯繫起來,說出一個具有說服力的理由,讓面試官相信你不會再頻繁跳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