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手養多肉別頭疼,新買的多肉學會看狀態,服盆了才能長得好
老手尚可,基本都已在長久的養花中,摸到了一些門路,不出意外的情況下,均能辨別出多肉服盆的標誌。反之,這顯然是養花新手的短板,他們中的很多人,不僅無法做好服盆的前期準備工作,合理的安排後續養護,還不太能準確判斷植株,是否已經成功服盆。
倘若湊巧是後者,此時,如果花友再貿然,開展下一步工作,比如,澆水、施肥或者光照,那麼,絕對會反噬到拔苗助長的惡果。既然說到了這裡,今天小花就來跟大家聊聊,如何判斷多肉是否已經成功服盆,即多肉服盆的標誌是什麼。
第一,葉片狀態。
正常來講,尚未服盆的多肉,其葉片多呈閉合、收攏狀。隨著服盆計劃的順利進行,它們會逐漸攤平攤開,變得圓潤飽滿、生機勃勃、富有活力。期間,位於植株底部的那些疲軟葉片,也將大量脫落。
第二,葉片顏色。
原則上,剛栽的多肉新苗,從葉片到莖幹,普遍皆為綠色,但凡它們有一點褪色的跡象,都意味著植株正在順利的服盆,等到這種變化基本趨於穩定後,人們便可開展下一階段的養護工作。
第三,植株的穩定性。
實踐表明,當新株還未徹底服盆前,它們的抓地性普遍不高,輕輕搬移花盆,多肉均會左右晃動,一點都不穩健。若這點還不夠錘實,大家可輕輕上提植株的枝幹,阻力的產生,便代表了多肉正在萌發新根,而服盆大計進展順利。
以上便是三種較為基礎的判別方式,養花小白們可通過它們,大致了解植株當前的生長狀況。如大家還想更進一步,得到相對準確的情報,也可嘗試下小花所說的這種方式。
首先,於10多天後,從花盆中遠離植株的角落,用鏟子小心挖開一個洞,程度以能看到根系,但不直接碰觸為宜,這點大家一定要特別注意,儘量不要碰傷植株的根系,否則會出現黑腐爛根問題。
其次,若多肉的根部確實,長出了不少的小白根,便充分意味著植株已經服盆,之後,大家可按部就班的進行養護計劃。反之,只需將挖出的小洞填埋,把盆栽安置在陰涼通風的地方,任它們繼續服盆就行。
不得不說,即使放眼整個植物界,多肉也是非常特別的一類所在。正常來講,它們的理想栽種時間均為,氣候溫暖適宜的春秋兩季。此時,不僅外界的各方麵條件最佳,植物自己體內的活性也處在巔峰階段,新栽後可儘快服盆,適應全新的環境。
最後,小花再教大家一個,有助於多肉服盆的小妙招。一來,植株正式上盆前,應好好的修剪一番,重點針對根部那些老化的鬚根;二來,上盆後,注意往裡灌入適量清液,讓盆土處在略潮狀態。這樣的話,在不出意外的情況下,只需十多天時間,多肉便能完美度過服盆期。
以上就是今天文章的全部內容了,如果還有其他問題,或者大家也有自己判斷多肉服盆的小妙招,也可以分享給小花。關注小花,養花路上不孤單,我們一起分享更多養花知識和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