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快看,這些腳印就是原始鳥類留下的。」
隨著話音,記者眼前一塊已經開裂的巖坂上,可以看到清晰卻很雜亂的腳印,就像一群大小不等的雞剛剛在泥地裡覓食後留下的。不僅這塊巖坂上有,周圍的幾塊巖坂上都有這樣的腳印。
巖坂上不僅有腳印,一些巖坂上還布滿了密密麻麻的鮞狀顆粒。因為歷經歲月過長,加上本來就在露天裡風吹雨打、陽光暴曬,這些巖坂表面都已經嚴重碎裂。可就這樣,還是沒有逃過專家學者的眼睛,從中發現了十分珍貴的古鳥類足跡。這也是首次在新疆準噶爾盆地發現此類化石。
2009年7月間,中美兩國的古生物研究人員來到新疆準噶爾盆地魔鬼城附近進行考察,無意間發現了這些印有古鳥類足跡的化石。這些化石不是只有一兩塊,而是一大片,且還有數十個恐龍足跡的化石。經過兩年多的認真分析與研究,終於在近日公布了他們的研究成果。
眼前這片荒涼無比,寸草不生的戈壁灘,幾億年前卻是一個鳥類的樂園,一個恐龍的樂園。利用這些發現,專家學者復原了距今約1.2億年前魔鬼城地區多樣的古生物群與溼潤的古氣候環境。
據研究人員分析認為,這些化石上的足跡大多數屬於 鷸類足跡。它們最大的體長約70釐米左右,體重400克左右,為小型涉禽,主要棲息於各種溼地,如灘涂、淡水湖、鹹水湖、溼潤的田野沼澤等地域,以軟體動物和節肢動物為食,喙較細長,絕大多數種類有遷徙習性。
研究人員在這片區域的重大發現不僅僅是這些古鳥類的足跡化石,更主要的是這些古鳥類足跡分別是新屬新種的強壯魔鬼鳥足跡、新種的道氏韓國鳥足跡,以及未定種的高城鳥足跡和其他水生鳥足跡未定種。據此,研究人員分析認定,新疆克拉瑪依地區,乃至準噶爾盆地西北邊緣,存在過古鳥類的首個確鑿證據,對於古生物地理分析、古環境復原等方面都有著重要的意義。(本報記者 王 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