準噶爾盆地發現的鳥類腳印是啥模樣-光明日報-光明網

2020-12-17 光明數字報

    「你們快看,這些腳印就是原始鳥類留下的。」

    隨著話音,記者眼前一塊已經開裂的巖坂上,可以看到清晰卻很雜亂的腳印,就像一群大小不等的雞剛剛在泥地裡覓食後留下的。不僅這塊巖坂上有,周圍的幾塊巖坂上都有這樣的腳印。

    巖坂上不僅有腳印,一些巖坂上還布滿了密密麻麻的鮞狀顆粒。因為歷經歲月過長,加上本來就在露天裡風吹雨打、陽光暴曬,這些巖坂表面都已經嚴重碎裂。可就這樣,還是沒有逃過專家學者的眼睛,從中發現了十分珍貴的古鳥類足跡。這也是首次在新疆準噶爾盆地發現此類化石。  

    2009年7月間,中美兩國的古生物研究人員來到新疆準噶爾盆地魔鬼城附近進行考察,無意間發現了這些印有古鳥類足跡的化石。這些化石不是只有一兩塊,而是一大片,且還有數十個恐龍足跡的化石。經過兩年多的認真分析與研究,終於在近日公布了他們的研究成果。

    眼前這片荒涼無比,寸草不生的戈壁灘,幾億年前卻是一個鳥類的樂園,一個恐龍的樂園。利用這些發現,專家學者復原了距今約1.2億年前魔鬼城地區多樣的古生物群與溼潤的古氣候環境。

    據研究人員分析認為,這些化石上的足跡大多數屬於 鷸類足跡。它們最大的體長約70釐米左右,體重400克左右,為小型涉禽,主要棲息於各種溼地,如灘涂、淡水湖、鹹水湖、溼潤的田野沼澤等地域,以軟體動物和節肢動物為食,喙較細長,絕大多數種類有遷徙習性。

    研究人員在這片區域的重大發現不僅僅是這些古鳥類的足跡化石,更主要的是這些古鳥類足跡分別是新屬新種的強壯魔鬼鳥足跡、新種的道氏韓國鳥足跡,以及未定種的高城鳥足跡和其他水生鳥足跡未定種。據此,研究人員分析認定,新疆克拉瑪依地區,乃至準噶爾盆地西北邊緣,存在過古鳥類的首個確鑿證據,對於古生物地理分析、古環境復原等方面都有著重要的意義。(本報記者 王 瑟)

相關焦點

  • 準噶爾盆地發現世界最大亞洲足跡屬恐龍腳印
    記者從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獲悉:近日,該所研究員汪筱林帶領團隊在準噶爾盆地新發現的獸腳類恐龍足跡研究中取得新進展——發現了世界最大亞洲足跡屬恐龍腳印。
  • 準噶爾盆地發現世界最大亞洲恐龍足跡化石
    新疆網訊(記者 梁樂)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以下簡稱中科院古脊椎所)汪筱林團隊近日在新疆準噶爾盆地新發現了兩類獸腳類恐龍足跡化石。其中一類恐龍足跡命名為牛氏亞洲足跡,其大小是之前發現最大化石足跡的1.5倍,成為目前世界最大的亞洲恐龍足跡化石。
  • 新疆準噶爾盆地烏爾禾發現一神秘石球(圖)
    中新網克拉瑪依2月29日電(苟曉莉 薛瀟)中國最早發現翼龍化石的地方――新疆準噶爾盆地西北烏爾禾近日發現一神秘石球,疑是準噶爾翼龍足跡化石。  2月27日,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農七師一三七團魔鬼城恐龍奇石館館長安建福在烏爾禾魔鬼城探險時發現了一個神秘石球。石球由沙礫巖結核而成,直徑約20釐米,上面有一清晰的恐龍足跡,足跡長13釐米,寬8釐米。安建福對照有關文獻介紹和資料分析,認為足跡是準噶爾翼龍留下的。
  • 新疆準噶爾盆地東部喜獲高產工業油氣井,前途一片光明
    近日,新疆油田在位於新疆北疆的準噶爾盆地東部成功試採出高產工業油氣井,更可喜的是,這座油井出產的是各項指標均國際標準的優質輕質原油。根據最新評估,新疆準噶爾盆地常規、非常規油氣資源量118億噸,剩餘待探明油氣資源量預估近70億噸,真好啊,新疆出好油了,數量還如此之眾。此油田貯量已可在世界上排得上號,名列前茅了。根據試採結果看,應該是油氣富集區,還是高品質的輕質原油,這真是前途一片光明啊。看來西域大片不毛之地還真是藏著不少寶貝。
  • 【中國新聞網】中科院團隊在新疆準噶爾盆地發現目前所知世界最大...
    汪筱林團隊 供圖  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汪筱林團隊在新疆準噶爾盆地新發現的獸腳類恐龍足跡取得最新研究進展:新發現的大型、中型兩類恐龍足跡均被歸入亞洲足跡屬,其中,大型足跡還建立一個新種——牛氏亞洲足跡,也是目前所知世界上最大的亞洲足跡。  汪筱林研究員4日通過網絡接受記者採訪表示,新疆準噶爾盆地烏爾禾翼龍動物群的發現和研究始於20世紀60年代。
  • 準噶爾盆地發現千億立方米大氣藏
    新華社烏魯木齊12月18日電(記者顧煜、杜剛)記者18日從中國石油新疆油田公司獲悉,準噶爾盆地南緣中段、呼圖壁縣境內的風險探井呼探1井獲得重大突破,初步探明氣藏規模超千億立方米新疆油田公司黨委書記、總經理霍進介紹,準噶爾盆地南緣中段勘探面積1.5萬平方千米,其中呼探1井勘探有利面積156平方千米,初步估算氣藏規模1090億立方米;在7367至7382米井段獲高產工業油氣流,可實現日產天然氣61萬立方米,日產原油106.3立方米。
  • 新疆準噶爾盆地發現新的獸腳類恐龍足跡
    近期,《科學通報》在線發表了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汪筱林團隊關於新疆準噶爾盆地早白堊世烏爾禾翼龍動物群中新發現的獸腳類恐龍足跡研究進展,新發現的兩類恐龍足跡均被歸入亞洲足跡屬(Asianopodus)。
  • 新疆準噶爾盆地發現第一個千億立方米大氣田
    新疆準噶爾盆地發現第一個千億立方米大氣田 2008年12月14日 17:04 來源:新華網 發表評論   新疆準噶爾盆地克拉美麗氣田超過
  • 新疆油田準噶爾盆地風險勘探再獲重大發現
    新疆油田在準噶爾盆地沙灣凹陷區沙探1井獲得重大突破有望形成又一個勘探大場面。新疆油田供圖中新網烏魯木齊12月15日電(孫亭文 張兆耕)中國石油新疆油田準噶爾盆地沙灣凹陷風險勘探獲重大發現,風險探井——沙探1井在二疊系上烏爾禾組(地層名稱)5344米~5375米井段,壓裂後3毫米油嘴日產油30.25立方米,目前2.5毫米油嘴日產油穩定在20立方米以上,進一步拓展了準噶爾盆地二疊系上烏爾禾組勘探新領域。
  • 新疆準噶爾盆地發現恐龍新屬種化石
    近日,來自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的科研團隊,在新疆準噶爾盆地石樹溝組地層中發現阿爾瓦雷斯龍類恐龍新屬種化石標本,並將其命名為意外石樹溝爪龍。根據該標本的發現地,科研人員將其命名為意外石樹溝爪龍。據了解,石樹溝組位於準噶爾盆地東緣,富含矽化木、無脊椎動物、有脊椎動物化石,是世界上研究中-晚侏羅世恐龍動物群最為重要的組。此前,石樹溝組已經發現了兩種阿爾瓦雷斯龍類恐龍,分別為靈巧簡手龍和趙氏敖閏龍,並與意外石樹溝爪龍一起,構成了世界範圍內已知最早的阿爾瓦雷斯龍類化石分布。
  • 準噶爾盆地發現了千億立方米氣藏,網友:大自然的饋贈
    網友評論:大自然的饋贈延伸閱讀:新疆油田在準噶爾盆地南緣中段天然氣勘探首獲重大突破12月16日,中國石油新疆油田分公司在準噶爾盆地南緣中段、呼圖壁縣境內的風險探井呼探1井獲得重大突破,在7367-7382米井段試獲高產工業油氣流
  • 新疆準噶爾盆地發現世界儲量最大礫巖油田
    央廣網克拉瑪依12月2日消息(記者張雷 克拉瑪依臺記者張佳佳 王菲)中石油新疆油田公司11月30日正式發布消息:經過十幾年的勘探攻關,新疆準噶爾盆地發現了目前世界儲量最大的礫巖油田,已發現的三期石油地質儲量超過12億噸。
  • 新疆準噶爾盆地發現最大亞洲足跡—新聞—科學網
    團隊發現了新疆準噶爾盆地早白堊世烏爾禾翼龍動物群中最新的獸腳類恐龍足跡,新發現的兩類恐龍足跡均被歸入亞洲足跡屬(Asianopodus)。 汪筱林告訴《中國科學報》,從足跡的大小和形態特徵分析,兩種足跡類型均歸於亞洲足跡屬。由於大型足跡與已知亞洲足跡屬的兩個種相區別,因此建立亞洲足跡屬一個新種——牛氏亞洲足跡,種名贈予足跡的主要發現者牛春旺。
  • 新疆準噶爾盆地東部有望形成又一個盆地級規模勘探大場面
    新疆準噶爾盆地東部有望形成又一個盆地級規模勘探大場面 2019-12-03 21:22:01新疆油田公司供圖   中新網烏魯木齊12月3日電(孫亭文 宋鵬 孟海燕)記者3日從中國石油新疆油田公司獲悉,繼準噶爾盆地西部瑪湖凹陷、沙灣凹陷二疊系上烏爾禾組勘探連獲重大發現後,滴南15井近日在準噶爾盆地東部東道海子凹陷二疊系上烏爾禾組又獲重大突破。日前,新疆油田公司嘉獎該重大突破成果。
  • 準噶爾盆地飛來「啞巴鳥」,幾乎不會叫,常用眼睛與同伴交流
    波斑鴇出現在新疆準噶爾盆地,尤其興奮活躍,雄鳥的飾羽很長,求偶時羽毛向上翻起,蓋住腦袋。因為它們幾乎不會叫,常常用眼睛交流,所以被稱為「啞巴鳥」。02春季飛幾千公裡來準噶爾盆地,用眼睛與同伴交流由于波斑鴇的稀有性,且具有偽裝保護色,難得一見,就連當地的老牧民也難得見到它的尊容。為了了解波斑鴇的遷徙路線,中國科學院新疆生態與地理研究所與阿聯國家鳥類研究中心合作,衛星跟蹤的方式研究波斑鴇。
  • 艾比湖,準噶爾盆地最大的湖泊
    艾比湖現長約35公裡,寬約18公裡,是準噶爾盆地西部的最低洼地和水鹽匯集中心,艾比湖是準噶爾盆地最大的湖泊,是新疆第一大鹹水湖。規劃保護區核心區面積158.2萬畝;緩衝區面積161.09萬畝;實驗區面積81.33萬畝。艾比,蒙古語意思為「向著太陽」。因為是鹹水湖,人們又俗稱其為鹽湖。
  • 準噶爾盆地油氣勘探獲重大突破
    原標題:準噶爾盆地油氣勘探獲重大突破 近日,新疆油田部署在準噶爾盆地東部阜康凹陷的風險探井康探1井獲重大突破,3層均獲高產工業油氣流。 新疆油田公司黨委書記、總經理霍進介紹,康探1井的成功,標誌著準噶爾盆地東部地區油氣勘探取得歷史性突破,實現準噶爾盆地東部油氣勘探由源邊凸起帶向源內凹陷區戰略轉移,有望形成盆地規模增儲東西並進新格局,這對新疆石油工業加快發展具有重大意義。
  • 新疆油田緊握「金鑰匙」:叩開準噶爾盆地油氣之門
    新疆油田緊握「金鑰匙」:叩開準噶爾盆地油氣之門 2019-01-27來源:經濟日報 馬新龍 攝     新疆油田緊握科技創新「金鑰匙」——  叩開準噶爾盆地油氣之門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喬文匯  數九寒冬,迎著細雪,經濟日報記者來到準噶爾盆地東南部的新疆油田準東採油廠。
  • 環準噶爾盆地輸氣管網在新疆全面貫通
    中廣網克拉瑪依11月6日消息(記者張雷 克拉瑪依臺記者楊江泉)總長760多公裡、共花費資金18億元建設的環準噶爾盆地天然氣輸送管網日前全面貫通,這是我國第一套環形輸氣管網,管網年輸氣能力達120億立方米。
  • 準噶爾盆地最高產能油井投產
    天山網訊(記者費璇報導)位於準噶爾盆地烏蘇市境內高探1井近日正式投產。此前,該井在測試階段日產原油1213立方米、天然氣32.17萬立方米,創整個準噶爾盆地單井日產量最高紀錄。  記者從中國石油新疆油田公司了解到,準噶爾盆地南緣油氣資源十分豐富,沿天山北麓發育的長達400千米的大型背斜構造帶,具備形成世界級前陸盆地大油氣田的地質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