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影視劇中,把皇帝稱為「萬歲」是大家非常耳熟能詳的事情,甚至還有「萬歲萬歲萬萬歲」這樣的對聯流傳於世。僅次於萬歲爺的魏忠賢甚至自稱九千歲,還有《少年包青天》中的八賢王被稱為八千歲等等,都是皇帝們的一廂情願而已。哪有人真的能活一萬歲呢?有人統計過自古以來中國所有兩百多位皇帝的平均年齡不過39歲而已,這些皇帝中最小的是漢殤帝劉隆剛剛出生一百天就當上了皇帝,不過兩歲多就夭折了;年齡最大的是武則天,67歲才當上皇帝。
這些皇帝無一不想長生不老,好讓自己的江山穩固,享受更多的榮華富貴。可惜皇帝也是人,也吃五穀雜糧,就算強如秦始皇也沒能逃過天道輪迴,雖然蓋了一座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秦始皇陵,但是不僅只活了四十九歲,連秦朝也接著滅亡了。所以說那一首「我真的好想再活五百年」唱出了所有皇帝的心聲。
回到我們的正題,為什麼皇帝被稱為萬歲?
在封建社會,萬歲這個詞可不是隨便誰都可以用的,它是皇帝的專有名詞,一般的普通老百姓如果給自己用上這個詞,那就是掉腦袋的罪過。還有,如果見了皇帝不及時喊「萬歲」也是罪大惡極,殺頭是常的有事。不像現在「萬歲」這個詞已經被用濫了,青春萬歲,理解萬歲已經是非常普通的詞彙了。
那麼是誰最早把萬歲定為皇帝的專屬稱呼呢?這個就和漢武帝有關了,對了就是秦皇漢武的那個漢武帝。為了鞏固自己的政權,漢武帝劉徹可是想盡了一切辦法,煞費苦心。
元封元年春天裡的一天,劉徹在登華山後發布了一道詔書:朕用事華山,至於中嶽……翌日親登嵩高,御史乘屬,在廟帝吏卒鹹聞呼萬歲者三。意思就是他登上了嵩山之巔,吏卒們都聽到了三聲「萬歲」的呼聲。
荀悅當時就說:萬歲,乃山之神也。意思是連山神都向漢武帝行禮致敬。劉徹還說,聽到呼聲之後 ,他還向神靈致意還禮,神靈也都一一回應了他。
之的劉徹又登山東的芝罘山時,又聽到山神向他喊「萬歲」的聲音。「幸琅邪,禮日成山。登芝罘,浮大海,山稱萬歲。」
既然神靈都稱呼皇帝為萬歲,那麼皇帝之下的臣子百姓還等什麼呢?於是就有了臣子上朝之時的口呼三聲萬歲。而且自漢武帝劉徹開始,萬歲的叫法也就流傳了下來。只不過嘴裡叫得再好聽,有哪個人能夠真正做到「千秋萬歲」呢?
總結:萬歲這個稱呼從漢武帝流傳到現在也才2000多年,而朝代更替已經不知道多少載了,除非神仙,誰能真正活到萬歲千歲的呢?皇帝們的美好願望可以理解,但是不能光沉浸在美夢中不能自拔,那就是自己的錯的,不要怪後人怎麼評價。
(圖片來源於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