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膚魔鬼藥小六
資深種草拔草成分黨試驗田
讓你美的狠直接的精分少女
哈嘍小仙女們,你們的藥小六來啦~
最近有朋友向我打聽藥妝和醫美護膚品,但聊了一會兒我就發現,其實她並不了解這兩者的概念,包括國內藥企出品的護膚品,她也說不出來個所以然。
我發現身邊很多人都是這樣,在藥妝、醫美名詞流行的今天,只是聽別人說「很好用啊、那個誰推薦的呢」就迫不及待的入手,妄想用一款產品就能徹底改善自己的肌膚問題。
那麼藥妝、醫美護膚品和藥企出品的護膚品到底有什麼區別呢?小六這就跟大家說一說。
國內流行藥妝這一概念,是從日本旅遊普及開始吧,經常出國採購的小姐妹們將代購風潮下的藥妝成了伴手禮的首選。
日本的藥妝市場發展得十分成熟,其法律中對「藥妝」也有所定義,以「準藥」和「半藥」為概念,所以大家也可以將「藥妝」簡單的理解為「有藥性的化妝品」。
藥妝在國外的定義也很多,大家趨於認同的藥妝基本就是「功效性化妝品」。這個概念在20世界70年代由美國皮膚科專家Albert Kligman第一次提出。這類護膚品的主要功能是增加肌膚角質層含水量及脂質成分,重建肌膚屏障,有一定的輔助治療功效,最初更多的是應用在臨床皮膚科,用於皮膚修復。
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跟日本不同,國內並沒有「藥妝」這個概念專門的批准文號,國家衛生部頒布的《化妝品衛生監督條例》中,化妝品僅被分為特殊和非特殊兩類,像具有防曬、美白等功效的產品,通常被視為特殊化妝品來管理。最初在中國發展並不是很順利的藥妝,才有了後來與醫院、藥房等渠道綁定銷售的形式。
所以,藥妝在國內還沒有「戶口」的前提下,基本都是以「功效型護膚品」來示人的,很多藥妝產品實際上也並不全是製藥企業生產的,只是由於功效比較好或者擁有醫院背景,才被大家稱為藥妝。
那麼醫美護膚品又是一種怎樣的存在呢?雞肋OR必備?小六這就帶大家搞清楚
醫美護膚品的盛行與韓國的整容整形有分割不了的關係。醫美可以簡單理解為「醫學美容」,它是通過藥物、儀器、手術等醫學手段,對人的五官或皮膚做一些改變。所以很多人一聽到「醫美」這個詞,下意識的反應是「整容」,但嚴格來說醫美是一個總的範疇,整容只是醫美旗下的一個分支。
所謂的醫美護膚品,就是將生物醫學級的原料,結合專業美容保養概念,製作而成的保養產品。它往往效果比較明顯,比普通護膚品更易使用,能直接用於術後的修復。
不過不少醫美護膚品品牌基本都會標榜有皮膚科醫生的背景,有的也會說自己和醫院有合作,再加上媒體和網絡的宣傳,產品效果也被傳的神乎其神。
所謂的醫美護膚品,嚴格來說並沒有什麼定義,概念很含糊,仿佛只要跟醫院或皮膚科掛鈎,就能把自己叫做「醫美護膚品」。醫美護膚品也不全是械字號的,大部分仍然是妝字號,就算是械字號的產品,也並沒有什麼神奇的地方,除了幫助肌膚修復和舒緩之外,美白、祛斑等功效的具體也要看配方;醫美護膚品也不是網上說的那樣都不添加防腐劑,成分精簡,具體都得看配方;特別是關於致不致敏這個問題,也不能絕對說能夠避免,具體也要看個人膚質的適應程度。
包括很多人會問的,「使用了醫美護膚品後,是不是就能達到整容的效果?」 可以很明確的告訴你,這是不可能的,要是只塗塗護膚品就能達到開眼角或隆鼻的效果,那豈不是要有很多醫美從業人員下崗了? 大家不要太迷信。
接下來我們來講講藥企出品的護膚品。
說起跨界這件事,製藥企業去做護膚品可以說是最正統的了吧。雖然做藥和做護膚品差別很大,但還是有很多異曲同工之妙的,就拿技術儲備和產品安全這塊來說,就要比賣水或賣食品的企業去做護膚品要嚴謹和完善很多。
今天要講的這款產品,背後是真正的藥界大佬。
藥六鮮酵能量面膜(米胚芽發酵生物面膜)是藥六健康旗下推出的明星單品,隸屬於藥六健康科技醫藥有限公司,專注於健康產業,其背後更是有哈藥集團的強大支撐。
很多時候我們對普通護膚品的質疑,不是它們配方不好、體驗感不好,而是護膚品的通病-「吸收難」,對藥企出品的產品來說,自然是在這方面做了革命性的創新。
十分鐘就能將豐富精華完全吸收,得益於藥六鮮酵面膜所擁有的納米級酵素微分子。與傳統大分子、小分子不同的是,納米級的酵素微分子滲透性更佳,能更深入的補水保溼潤澤。
它所採用的全新原生發酵技術,摒棄了化妝品繁雜的製作工藝,將鮮活生物的有效成分和活性因子直接發酵成精萃,過程中不會再添加防腐劑和化工原料。這種發酵方式製作出來的原生膜中,含有的活性成分和天然保溼因子要比普通化妝品添加的功效成分有效的多。
配方也真正的做到了極簡,選取銀耳、小麥胚芽、大米、燕麥等千百年來人類汲取能量的鮮活食糧,同時也保證了精選的成分有高效的護膚效用。以製藥的態度和安全標準做護膚品,真正的天然精萃與溫和安全,可食用可入眼,能喝的面膜,孕婦都不用擔心。
藥企出品,放心首選,畢竟背靠實力雄厚的爸爸,功效與核心技術要做到與眾不同,成分配方也要精簡溫和有效,只有真材實料的產品,才能配得上真正的品牌實力~
了解了藥妝、醫美產品和藥企出品的護膚品,最後,小六來個總結:
1、藥妝和醫美產品在國內是較為含糊的概念,國家和權威部門並沒有明確的界定,國內一般統一稱為「功效性化妝品」。
2、不是所有的藥妝和醫美產品都是製藥企業或皮膚科機構生產的。
3、日本的藥妝店只是一個賣藥品和化妝品的商店,跟專門經營特殊用途化妝品的店面不一樣。而且國外的藥用標準跟國內也不一樣,大家最好不要盲從。
4、藥妝也好,醫美產品也好,並不是護膚萬金油。不管是使用什麼類型的護膚品,第一要素是自身真的有需求,按照自己的肌膚需要去選擇。
5、國內的製藥企業生產研發的護膚品,大家可以嘗試多關注,選擇的時候可以從背景實力、配方、核心技術等多方面衡量比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