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談到大學三年的感受時,家妤姐說「就是做自己!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選擇,不要在乎別人的看法,人生只能由自己做主。」沒錯,有人認為闖蕩天下才是生命的意義,但也有人認為平淡安定才是人生的歸宿。「只要努力就不會後悔,不管什麼樣的生活方式都能綻放出迷人的光彩。」家妤姐的眼睛透著亮晶晶的光彩,整個人仿佛都散發著光芒。
生活會有很多不如意的事,面對失敗,「不難過,不強求。」是家妤姐的處理方式,她喜歡天高雲淡的感覺,欣賞新月如鉤的情趣,淡淡飛逸而出的美好是那麼動人。「面對困難我們儘自己最大的可能去克服,這就夠了,如果結局不盡如人意那也不必去強求,自己曾為之盡全力付出過已是圓滿,人活著也總要看到陽光的一面,不是嗎?」只要我們不把自己束縛在心靈的牢籠裡,誰又能阻止我們展翅高飛!
聊到社團,驀然間,家妤姐如同悄然綻放的花朵,芬芳馥鬱。「我覺得我要把我的愛傳遞給我的每一個部員,讓他們和我一樣把這裡當成一個家。」家妤姐就是這樣一個有愛的部長,在去年的告別會上,家妤姐親自做了記錄每個人在學沙成長曆程的幻燈片,又用蠟燭擺了一個心的形狀,她說:「每一根蠟燭都代表著一個學沙人,蠟燭呈心形環繞,一如部員團結在一起。」她的舉動讓所有人感動不已,也讓這次告別會深深印在每個學沙人的腦海裡。當被問及學沙的主要活動形式時,學姐耐心地為我們一一列舉,無論是例會時的辯論、三方討論、播報還是聯合例會,她都說的十分生動形象,讓我聽的著實羨慕,也讓我對經學的學沙部有了一個新的認識:它不僅是個學術性很強的部門,還是一個充滿趣味,被愛與歡樂縈繞著的集體。「我更喜歡那些大家一起討論交流環節,因為我想把更多的機會留給其他人,聽他們說出自己的想法。」家妤姐說的淡若晨嵐,我卻為之一振,不爭不搶已是難得,要做到時時心懷他人是何其可貴!
以前我一直認為社團部長都是非常忙碌的,但家妤姐卻坦言自己沒有這種感覺,這源於她把所有事情都安排地井井有序。「不要把所有的事情都堆到最後幾天去做,那樣你肯定會感到忙,如果每天都做一些,就不會讓自己有力不從心的感覺」。春去秋來,時光輾轉,日子在不經意間過去,家妤姐用心地經營著自己的生活,逝去的歲月積澱下美好的回憶,而非遺憾。對於未來的學沙,學姐希望將這份愛繼續傳遞下去,推出更多活動,用更多元的方式傳播經濟學知識。「總的來說就是希望學沙越來越好!」說完這些學姐笑了,這個陪她度過了兩年大學生活的地方,早已不僅僅是一個社團,而是她精神的寄託,她愛它,一如愛自己的家!
生活中,家妤姐是個懂生活、愛生活的人。美食、健身、閱讀、爬山、旅遊,養寵物,可謂興趣廣泛。關於閱讀,她更傾向於讀一些心靈美文或是一些未加他人評論的政史書籍,她說:「一百個人看同一個歷史事件可能會有一百種看法。」對於《聖經》,她也有自己獨到的見解,「每當感到浮躁時,我會讀上一會兒,也就只用了那麼一會兒,整個人都會平靜下來。」在她的身上我看到了那抹平和氣質,看到了那縷朦朧而又真切的江南情懷,正如《紅樓夢》裡所說「氣質美如蘭,才華馥比仙」。她眼眸停留,舉手投足間所散發出來的那種清新淡雅的書卷氣是那麼迷人!
人生最快樂的,莫過於為理想而奮鬥。現在,家妤姐正在為自己的未來做著準備,學習,考雅思,一切都在有計劃地進行中,忙碌而不空虛。不管前方是風平浪靜的湖面,還是深不可測的淵池,家妤姐做的只是繫緊鞋帶上路,因為她始終相信,陽光總在風雨後,梅花香自苦寒來。家妤姐的心很大,帶著她去見識更寬廣的世界;家妤姐的心很小,讓她依然心繫家鄉,因為那裡有她的親人,有她的牽絆。她溫柔地說:「我喜歡那種四世同堂的生活。」若干年後,與家人酌一杯清茶,聚做於月下,品味寫滿浪漫溫情的過往,便會發覺傾城的不只是華麗,還有這樣低調的清雅。
撰稿人:孟慶妍
審稿人:呂嘉琪
整理髮布:朱靜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