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3日,新京報刊發關於PUA情感操控的調查報導,引發輿論關注,更多PUA受害人向新京報及公益組織求助。
「撩凱子」公眾號工作人員通過朋友圈炫耀女學員榨取的財物。
一位PUA導師正在視頻教學。
一名PUA導師通過視頻教學,讓學員開啟「浪子模式」,以此吸引女性,展開情感操控。
利用心理學教男生「把妹」,培訓女生「撩凱子」,專家稱PUA為斂財將兩性情感商業化,淪為財色陷阱
不管是「虛擬人偶」、「五步陷阱」還是「自殺誘導」,都只是PUA情感操控技術之一,它們的最終目標,不再是為了「美好戀情」,而是受害對象的財與色。
「這就像是一場單方面的情感狩獵遊戲。」在看過新京報此前關於PUA騙財騙色的報導後,一名受害女性如此形容PUA。
新京報記者調查發現,在這一場場「遊戲」背後,PUA組織不僅教授男生如何「把妹」,也會培訓女生如何「撩凱子」。在這個單人學費動輒數百、數千甚至數十萬元的龐大情感技術產業鏈裡,各路神秘導師以情感諮詢、文化傳播的名義成立公司,授課教學,將PUA情感操控技術進行商業化推廣。
「說白了他們傳授的就是一套系統的心理戰,」一位接近pua核心圈層的人士說,「他們把這套心理戰理論化、商業化之後,別人的感情就成了他們的金飯碗。」
在兩性情感淪為「狩獵遊戲」背後,財色陷阱讓眾多「獵物」遭受身心傷害,甚至「自殺誘導」。而對於部分PUA來講,操控別人情感的經歷也像一場噩夢,「負罪感很強烈,已經不會真正愛一個人了。」
心理專家表示,商業利益驅動下,PUA被誇張、濫用的情況難以杜絕,要通過對行業的監管和對需求人群提供專業的諮詢,才能使PUA回歸它適宜的地位,不再成為扭曲兩性情感的技術和套路。
情感操控下的女性
作為小眾文化,起初被稱為「搭訕藝術」的PUA並不為大眾所知,直到最近因其涉及「騙財騙色」的報導,才引發廣泛關注。
在新京報刊發相關報導第二天,更多受害者站出來,向新京報及反不良PUA公益組織講述自己的受害經歷並求助,陳琦就是其中之一。
陳琦與那個後來讓她試圖自殺的男人羅磊,相識在一款網路遊戲裡。「在遊戲裡他級別很高,能保護我,還給我買遊戲裡的裝備。」陳琦說,現在回想起來,她心裡就有一種無法擺脫的恐懼感。
陳琦後來得知,自己當時並非羅磊唯一的目標,「他的網撒得很大,網到幾條算幾條。」
這跟很多PUA導師向學員教授的方法一樣:「你必須同時有三個以上的異性目標,這樣你成功的概率才會更高」。
兩個人互換了聯繫方式後,兩千多公裡外的羅磊多次向陳琦表達愛意,甚至提出不讓陳琦再去上班,「他說要養我,要跟我結婚,每天各種甜言蜜語,後來我徹底陷進去了」。陳琦開始變成主動遷就的一方。「不斷地給你洗腦,讓你覺得這些是應該做的,否則,他會故意找其他女人喝酒,打電話羞辱你,或者乾脆不跟你聯繫。」陳琦說。
陳琦一退再退,直到想要通過自殺的方式擺脫對方。當她了解到PUA之後雙方攤牌,陳琦才知道自己被情感操控,「我現在無法開始新的戀愛,覺得男人都是惡魔。」
類似陳琦經歷的女性並非少數,在一個PUA女性受害者群裡,很多人都有過被對方情感操控的經歷。反不良PUA公益組織「小紅帽」的負責人孔唯唯告訴記者,向她諮詢的很多受害女性,都經常遭遇言語侮辱和暴力,即便最終離開PUA男友,也會因這段經歷患上程度不一的抑鬱症。
「受到PUA傷害的女性的心理創傷幾乎是不可逆的,這和普通的失戀不一樣,很多受害女性會長期懷疑身邊的男性是否是PUA,有仇視、厭惡男性的心理,需要幾年時間才能走出來。」孔唯唯說。她建立的受害者群中,已經接近200人,「這些只是PUA受害者總數的一小部分,還有更多女性不敢站出來。」
商業包裝後的PUA
在調查中,很多受害女生都反映「男友」在某PUA群學習中,或此前系統地學過PUA。
雖然小眾,但PUA離大眾不遠。在各種網頁、微信公號、QQ群中,都能搜索到PUA課程的痕跡。
5月27日,公眾號「把妹技巧套路」推送了一篇名為「聊天讓女生淪陷的方(tao)法(lu)」,文章以若干範例為教材,詳細介紹了如何讓女性願意跟自己聊天,從而進一步發展成男女關係。記者添加其微信後臺諮詢得知,如果想更快速獲得這種技能,則需要報名參加其線上和線下課程。
該公眾號的註冊方為深圳市花千樹新文化傳播有限公司,開設課程有20多元的速成班,也有98元的系統班。如果想提升更快,還有一對一的導師私教內容,價格為一年2690元。
該公司主打業務是「幫助學員解決情感問題」,內容包括形象改變、約會、實戰等。但記者報名系統班後發現,相對於解決情感問題,對方更多的是把性關係的實現作為檢驗學員是否成功的目標。「導師平時也是實踐的,不然怎麼教你們。」名為「約神」的導師告訴記者。他經常會在群中曬出自己和不同女性的聊天記錄,甚至性愛視頻,讓大家幫其宣傳。此外,導師們還鼓勵群內100多名學員將自己成功「推倒」的視頻發在群裡,進行宣傳。
而此前記者報名的一個PUA課程,最低價為2000元,僅當期群內學員,就達到了300多人,學費初步估算最少也有60萬。
泡學網是另一家PUA組織,因其「首席女性感情專家」Ayawawa涉慰安婦不當言論,最近被廣泛質疑。其網站此前顯示,頂級導師8次一對一指導的電話諮詢價格為1.5萬元。「官網上的價格只是針對普通會員的,要想找Ayawawa諮詢,起碼得十幾萬起步。」泡學網一名工作人員稱,這會根據客戶需求量身定製高級套餐。
泡學網數據顯示,截至5月22日,會員為182.3萬人。
調查中,記者發現各路導師以情感諮詢、文化傳播的名義成立公司,他們將PUA作為自己的品牌進行宣傳,通過公眾號、公司網站以及論壇貼吧等渠道發展客戶,授課教學,價格動輒數千,甚至幾十萬元。
PUA學費為何如此之高?心理學家唐映紅認為,情感諮詢(伴侶諮詢)在中國幾乎空白,就給改頭換面的騙術帶來商機,加上對「推倒」、「禮物」等騙財騙色的商業推廣,才形成了暴利鏈條。
情感諮詢的套路
在暴利的背後,所謂的PUA課程和導師,都圍繞著錢財做文章。
「我覺得自己的價值觀被扭曲了。」曾在「泡學網」工作過的小茵說。
一個多月前,她通過招聘進入廣州他她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但工作一周後小茵發現,雖然自己應聘的是情感分析師,但在實際工作中,卻是用PUA手法幫助客戶發展性關係。
在PUA圈子裡,自我標註為「主流PUA聚集地」的「泡學網」知名度較高,也是PUA商業化較早的網站之一。該網站的所有人正是廣州他她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目前該網站已經無法打開。
小茵介紹,公司員工主要包括客服、情感分析師和情感導師三種,「客服負責穩住客戶,情感分析師通過話術溝通讓客戶參加課程,情感導師負責在課程中具體指導。」
「我應聘的時候,無論是分析師還是導師,都沒有學歷或證書門檻。」小茵說。「分析師三個月業績滿12萬,就能做情感導師。」
她給記者發來一份資料顯示,員工業績按不同等級獲得不同的報酬:在2萬以內,可提成5%,依次遞增,做到30萬以上可以提成25%。
「有一次,一名36歲的男性客戶詢問,是否可以幫助自己和身邊一位女性發展性關係。我覺得這個人有問題,但主管告訴我只要不涉及孕婦,都可以接。」小茵頓時覺得自己做的事情「沒有底線」,「情感導師教的那套PUA辦法是很系統的,一般的女性很難識破」。一周後,小茵選擇了離職。
在PUA圈子內,招徒授課的還有浪跡教育、舞步學院等機構。除了授課這種形式,還有不少網站以販賣「五步陷阱」等PUA手段攫金。
在一個名為「極惡者聯盟」的網站,一套包括「五步陷阱」在內的「全套PUA教程」售價389元。該網站還掛出一則「重要提醒」:如果你不打算做一個壞蛋,請離開。而另一個名為「戀愛學院」的網站上,不同的PUA教程售價從25元到145元不等。這些網站都以如何徵服女神為宣傳噱頭。
「一些所謂導師,自己都沒什麼成功的戀愛經驗,只是照本宣科地轉述一些教條罷了。」心理學家唐映紅表示。
男性也是獵物
在眾多PUA培訓機構中,不僅女性會成為學員獵取的對象,一些男性也成為目標。
一個名為「撩凱子」的公眾號自稱是國內針對女性情感服務最專業的服務機構,一位知情人士告訴記者,其頂級PUA專家「飄渺」也是「五步陷阱」理論創始人「死囚漫步」的團隊成員之一。
該組織客服人員告訴記者,線上課程4999元,線下課程從29800元到8萬元不等。該組織自稱「中國唯一實戰機構」,「上得了臺面的,上不了臺面的,用實戰冷對萬千指南」。
「撩凱子」的核心課程是什麼?其對外宣傳中的答案是「打造情感吸引、誘導情感投資、掌握情感分析、規劃情感止損」。
作為撩凱子頂級PUA專家的「飄渺」曾在撩凱子公眾號撰文《教你弄死一個男人》解析,詳細披露如何騙取男方的信任,內容包括,「裝作孝順一點」「適當讓他吃醋」「初期不要接受饋贈」「放長線釣大魚」等。
其官方工作人員4月19日在微信朋友圈配圖公布稱,「半年引導30萬學員日常操作」。聊天記錄顯示,一位女性學員稱當月收入29萬元,來源包括自己的學長、同學校長等。還有學員曬出購房證明,分享自己獲得男方贈送的價值百萬的房產。
記者注意到,去年9月,程式設計師蘇某某自殺事件發生後,「撩凱子」公眾號曾在一則聲明中稱,蘇某某前妻翟某某確為撩凱子教育的付費學員。聲明指,2016年7月,翟某某曾在北京進行了為期一個月的線下情感整體提升學習。但聲明稱,一切活動均在國家法律法規框架內進行,並未為翟某某提供所謂「釣金龜婿」的相關系統教學。
昨日新京報記者向翟某某求證此事,但截至發稿,她未予回應。
不管是教男生「把妹」,還是培訓女生「撩凱子」,都出自於同一「核心技術」。
「說白了他們手中的PUA就是一套很系統的心理戰,」接近PUA核心圈的華凱告訴記者,「先是讓你操控自己進而去操控別人。」
「泡學中毒」會傷自己
PUA的手段中,最臭名昭著的即是「五步陷阱」。這種通過一系列角色帶入和標準流程,進而實施情感控制的辦法曾經頗受追捧。
「負罪感很強烈,已經不會真正愛一個人了。」成功實施過心理操控的林晨說。目前仍就讀於國內某高校的林晨曾經也是「五步陷阱」的追隨者。「我第一次追女生就被拒絕了。」受到刺激的林晨於是接觸到了「五步陷阱」。
「它就像是可以反覆學習的技術,說得很具體。」林晨說。反覆研讀之後,他開始了自己的「狩獵」。一個隔壁學校的女生進入了林晨的視線,加了好友8個小時後,對方即答應做他女朋友。
「甚至那時候我還不知道她叫什麼名字。」林晨說。在他給記者發來的一份聊天截圖中,他給對方備註的暱稱是「不知道名字的她」。
林晨先後在短時間內談了近10段戀情,大多以他提出分手而告終。至今讓林晨覺得愧疚的是一個江西的女孩。「網上認識的,坐了20多個小時的火車來找我。當天晚上我們就開房了。」林晨說,而此時他們認識不到一個月。
這也是他唯一一個真正實施了情感操控的例子,因為一點小事,林晨開始語言打壓對方,並多次提出分手直到她「完全崩潰」。「後來她突然光著身子跑到賓館樓下,說她可以以死證明自己的愛」。林晨說完嘆了口氣。從那時候開始,林晨意識到自己可能已經走得太遠了,「我唯一可以自信地說的就是我沒有騙過她們錢」。
但此時的林晨已經開始陷入「分不清自己的真假」「也沒有愛的能力」的狀態,最後因為抑鬱症被迫休學一年。「PUA已經對我造成心理陰影了,如果再給我一次選擇,我寧可單身。」林晨說。
民間反傳銷人士王庚新告訴記者,他曾解救一名學習PUA課程「走火入魔」的男學員。該男學員不僅線上線下學習PUA,最後還向家裡索要20萬元交學費,甚至以自殺來威脅。王庚新感嘆「救一個PUA比救一百個傳銷者還難」。
孔唯唯表示,遭受PUA傷害的女性有的會產生不同程度的創傷應激障礙,而男性受害者則大多是因學習PUA導致的價值觀混亂,也就是PUA圈內所說的「泡學中毒」,嚴重者會出現抑鬱症、精神分裂等病症。
PUA扭曲兩性關係
為何PUA組織及各類課程能在國內發展壯大?兩性心理學專家唐映紅介紹,PUA在中國的發展,受惠於特殊的教育制度及社會文化。他說,在中國,青春期戀愛會被稱為「早戀」,且多是在面對考試的學業中度過,幾乎沒有機會發展愛情和親密關係的年輕人如果性格靦腆內向,就很容易在愛情與親密關係問題上存在發展缺陷。
「該發展的時候沒發展起來,到了談婚論嫁的年齡就出現問題。一方面家庭和社會的催婚壓力,一方面青春期耽誤的社會性發展後遺症貽害,夾縫中的他們對PUA這種似乎是捷徑的純技術性培訓就會有剛需。」唐映紅說。
唐映紅認為,兩個人從彼此吸引,到建立聯繫,產生互動,確立關係,發展為彼此愛戀的親密關係,這是成長的結果也是成長的一部分。無論持有怎樣的價值觀,保守還是個人主義開放的,都必須恪守四條基本的倫理底線:1、非欺騙;2、非脅迫;3、非工具化;4、尊重對方性價值觀。
而PUA完全拋開這一切,僅從技術著手,提供如何搭訕、吸引、互動及控制他人的方法。
對於追捧PUA的學員,唐映紅分析稱,一些人只是想利用技術去泡妞,這與強姦犯學習如何甄別物色俘獲性侵對象性質相同。他表示,商業利益驅動下,缺乏監管、社會治理失範情況下,PUA被誇張、濫用勢在必然。要使PUA回歸它適宜的地位,首先對需求人群,專業的心理諮詢能夠佔據主導;其次,對誇大其詞、虛假廣告嚴重的PUA產業,必須有效監管。
(文中陳琦、羅磊、林晨為化名)
新京報記者 王飛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