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委宣傳部新媒體中心
「青年」出品
戰疫前線
他說,「我想走遍蘭坪縣的每一個鄉鎮」;
她說,「為家鄉的基層教育事業做貢獻,我感到很幸福,很自豪」;
他們說,「這是我人生中最珍貴的經歷之一」。
他們是中國人民大學研究生支教團的成員,他們在基礎教育資源相對匱乏的地方授課教學,縱使疫情肆虐,地理空間的阻隔也斷不了研支團志願者們對學生們的牽掛與責任,在停課不停教、停課不停學的特殊時期,他們以自己的方式演繹著人大人的戰「疫」姿態。
腳下有多少泥土,筆下就有多少芬芳
從去年9月開始,在雲南省怒江州蘭坪白族普米族自治縣民族中學,陳繼淮和另外四名支教團的老師,承擔起了高一和高二年級英語、歷史和地理等學科的教學任務。學校的硬體設施非常完善,教學環境也不輸城市裡的任意一所中學,然而,整個縣城的教育氛圍不強,學生們普遍沒有太大的志向以及強烈的學習動力,這為支教團的老師們提出了巨大的挑戰,不過,這也正是他們在這裡支教的意義,直面困難,為偏遠落後地區的孩子們帶去高質量的教育資源。
支教團成員組織學生們開展班級辯論賽活動
這裡的學生大多是搬遷到縣上的孩子,許多孩子由於成長環境的原因缺乏足夠的自信。在過去的半年中,雲南支教分團團長陳繼淮先後走進了四個鄉鎮,到同學們的家中了解情況,和父母交流溝通,以便更充分地喚起孩子們學習的信心。除了幫助孩子們學習課本知識、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陳繼淮經常通過各種方式向他們展示縣城外的大千世界,幫助他們開闊眼界,樹立遠大志向。
陳繼淮(左一)在走訪學生家庭時與學生及其家長的合影
受疫情影響,蘭坪民族中學於3月2日起開始通過「全景學習平臺」在線應用進行授課,目前的課程都以複習和鞏固已學知識為主。根據學校的安排,負責地理課教學的楊倩靈參與到線上教學工作中。
楊倩靈在自己家中為學生們在線授課
楊倩靈提到,網絡授課前期遇到了不少困難,她最擔心的是不一定所有同學家裡都有相應的電子設備和穩定的網絡,家庭有困難的同學可能無法同等地參與學習。後來,學校聯繫當地電信公司,統一為同學們辦理了網課流量套餐,更好地方便同學們在線學習。通過網課和同學們見面,成為楊倩靈一天中最大的期待。通過計算機和多媒體,地理教學中的許多問題可以更加直觀地呈現,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教學效果。
在雲南支教,深入感受當地的風土人情,一邊做事,一邊思考,支教經歷使他們對社會發展,尤其是教育發展,有了更為深刻的認識。腳下有多少泥土,筆下就有多少芬芳,正如他們所期待的那樣,願所有被疫情阻擋了腳步的同學和老師們,都能夠在一個春暖花開、陽光明媚的日子平平安安地回到校園。
走出去的勇氣和決心
新疆塔城支教團團長韋佩瑤這一次回到了自己開始的地方,去延續她和其他孩子的夢想。「能夠回到自己的家鄉支教,我感到很幸福和自豪」,韋佩瑤說。曾經從這裡走出去,走向更廣闊的天地,這一次韋佩瑤想把這份靠自身努力走出去的勇氣和決心帶給家鄉更多的孩子。
新疆塔城支教團的服務對象是塔城市第四中學初一至初三年級的學生,學校教學設施已經比較完備,配備有音體美教室、錄播室、塑膠跑道及各類運動場等。學校統一配發了電腦來輔助老師教學。
塔城市第四中學整潔開闊的校園環境
支教團的教學工作涉及包括語文、英語、歷史、化學和政治等多個學科,韋佩瑤負責承擔初一年級兩個班級的英語教學。「亦師亦友」是韋佩瑤和學生們的相處狀態,生活中和孩子們發生的許多小事都讓她感動不已,為學生答疑時被偷偷塞進口袋的小糖果、筆記上貼著稚嫩的暖心小紙條、孩子們的一句略帶羞澀的「老師辛苦了」,都讓韋佩瑤覺得自己的努力沒有白費,每當這時,老師的成就感就會油然而生。在去年的跨年晚會上,學生們十分高興地邀請她一起參加,分享零食、表演節目,一起迎接新的一年。他們不再只是學生和老師,而是一群有著同樣目標,對未來充滿期待的朋友。
韋佩瑤與學生們的跨年晚會合影
疫情期間,為響應「停課不停學」的號召,當地於2月17日正式開始在線教學,保證學生每天有四小時左右學習語文、數學、英語等主要課程,其他學科的課程也陸續開設。除學校老師在線授課外,學校還要求學生在晚間統一觀看20分鐘的「新疆廣電名師課堂」。開設網課以來,韋佩瑤更重視及時主動和學生家長進行溝通,力求保障每個學生在家能有和在學校一樣的學習狀態。
疫情前,支教團王疆妮老師結合課程內容
組織學生上臺表演情景劇
韋佩瑤知道一年的支教時間不能只給學生們帶來知識的積累,她更想在孩子們心中種下一顆種子,一顆嚮往外面的世界,嚮往更美好的未來的種子。韋佩瑤時常和孩子們談論未來,談論夢想,她說,我希望有更多孩子能夠像我一樣,有靠自己的努力走出去的決心和勇氣。這是她能夠帶給新疆塔城的孩子們的最珍貴的禮物。
特殊時期的全力「衝刺」
在四川省江安市支教的畢原悅面臨著十分嚴峻的教學任務。距離高考僅剩一百多天,但學生們都因疫情影響無法返校,如何為高三的學生們上好網課,做好備考,是畢原悅等負責高三教學的支教老師們需要思考的問題。
自2月10日起,江安中學正式開始網絡授課並制定了詳細的課表,高一、高二年級以複習和鞏固為主,高三的任務是全力衝刺高考。畢原悅所教的高三年級學生需要在早晨6:50便開始一天的學習,上午四節課,下午三節課,晚上的時間主要進行答疑指導。
畢原悅為學生們制定的語文學習計劃
為了滿足高三學生的備考需要,在線自習、老師答疑、多平臺齊上陣都成了畢原悅的法寶。硬體設施和網絡信號穩定,畢原悅就在多個線上平臺換著教學;網課不好板書,PPT可能達不到效果,老師們就用多種方式展示解題過程,比如將運算過程寫在紙上後再拍攝給學生看,或是開啟另一臺設備為同學們直播演算過程;擔心課後學習效率不高,畢原悅一方面聯繫學生家長,一方面用好網課平臺的打卡和作業本功能,她還註冊了猿題庫平臺為學生補充課後練習環節,多措並舉,全力保障教學。
畢原悅正在通過網絡直播方式講授語文課
網課的過程中充滿著和學生互動的趣事。由於網絡授課信號不好,畢原悅的聲音經常卡成「電音」,卡頓的畫面有時被學生們捕捉下來做成了有趣的表情包。除了課本複習之外,畢原悅還會為學生們播放《經典詠流傳》等文化節目,提升學生的審美和古詩文能力,也幫助同學們放鬆心態。
「好好給學生們上好課」,這是她作為支教老師的初心,也是在這個特殊時期給全力「衝刺」高考的學生們最有力的承諾。她希望下屆支教團的師弟師妹們能夠珍惜這段難忘的經歷,順利適應從學生到支教老師的轉變,「用不長的一年時間,做一件令自己和他人都難忘的事。」
肩擔責任,描摹遠方
在四川省榮縣市第一中學支教的穀雨佳在給學生的第一堂課上寫下了這樣八個大字:明理、立志、修德、強術。這是他鞭策自己的要求,也是他對自己的學生們的希望。
從2與17日以來,穀雨佳一直通過線上平臺來為初一年級的學生講授語文課。在穀雨佳的第一堂網課上,他給學生們發去了一封名為《將責任從「枕頭」移至「肩頭」》的信,對孩子們提出了希望,鼓勵他們肩負起責任,為奔向心中的遠方磨礪翅膀。更別出心裁的是,這封他親筆寫下的信還被他設計成了一系列語文閱讀理解題,培訓學生們的解題方法。
穀雨佳的開學第一課
為了減少疫情對課程的影響,穀雨佳精心準備每一節網課。為了避免有的孩子因網絡設備等原因而耽誤課程進度,在前一階段的教學中,穀雨佳的語文課以閱讀訓練和課外拓展為主,從魏晉風雨到漢唐盛世,從王維筆下的大漠到陶淵明眼裡的南山,藉此機會,穀雨佳為學生們補充了豐富的課外知識。此外,穀雨佳還很注重提升網課的趣味性,比如講到詩人李白時,他會結合當前流行的手機遊戲王者榮耀中的人物「李白」來進行講述。「現在,聽我語文課的同學有四個班210人,每天都整整齊齊,沒有遲到或曠課的,有時候一節課能收穫兩萬多個贊」,穀雨佳說。
這次疫情讓每個孩子度過了一個刻骨銘心的新年。穀雨佳在給學生的信中說,「面對災難,我們沒有參考資料,更沒有標準答案」。而我們能做的是什麼呢?儘管我們不能像醫護人員一樣在一線貢獻力量,但終有一天,我們也會扛起肩頭的責任,一往無前地為民族偉大復興而砥礪奮進。但在這之前,「請在心中描摹你的遠方,磨礪你的羽翼」,竭盡所能為未來的自己「添能加油」,這是穀雨佳對學生們的期許,也是他自己正在做的事情。
從校園走向許許多多個孕育夢想的地方,他們無論走到哪裡都散發出同樣的光亮,帶來同樣的改變和希望。越是在急難險重的疫情考驗期間,越顯出人大研支團志願者們心中有情、肩上有責的奮鬥姿態!一年不長,願歷練與成長讓你們終生難忘!
2019年西部計劃志願者
中國人民大學第21屆研支團志願者名單
新疆兵團西部計劃志願者:
徐貴榮勞動人事學院
雲南蘭坪研支團:
陳繼淮勞動人事學院
楊倩靈財政金融學院
王響響公共管理學院
曹宇勞動人事學院
楊珺婧法學院
新疆塔城研支團:
韋佩瑤勞動人事學院
劉炫佐財政金融學院
賈子喬哲學院
吳雨佳公共管理學院
王疆妮經濟學院
郝子梁新聞學院
四川江安研支團:
王聰聰統計學院
姜琦勞動人事學院
朱凱雄公共管理學院
趙畇新聞學院
張藝菲社會與人口學院
畢原悅哲學院
四川榮縣研支團:
穀雨佳商學院
範啟航法學院
高欣哲學院
孫可可環境學院
石虎國際關係學院
相關閱讀
大學生志願服務西部計劃
大學生志願服務西部計劃自2003年開始,由團中央與教育部、財政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聯合實施,按照公開招募、自願報名、組織選拔、集中派遣的方式,每年招募一定數量的普通高等學校應屆畢業生或在讀研究生,到西部基層開展為期1-3年的教育、衛生、農技、扶貧等志願服務。
中國青年志願者
扶貧接力計劃研究生支教團
中國青年志願者研究生支教團由共青團中央、教育部共同組織實施,從1998年開始組建,1999年開始派遣,採取自願報名、公開招募、定期輪換的「志願+接力」方式,每年在全國部分重點高校中招募一定數量具備保送研究生資格、有奉獻精神、身心健康的應屆本科畢業生或在讀研究生,到國家中西部貧困地區中小學開展為期一年的支教志願服務,同時開展力所能及的扶貧服務。
丨精選閱讀丨
一個人大普通教師的家庭抗疫實錄
想見你,我的人大!
中國人民大學新增一個本科專業!
人大心願瓶上線!手指點點點,願望都實現
致身在湖北的人大師生,書記校長來信!
人大戰「疫」表情包2.0版,獨家巨製!
專屬定製!人大戰「疫」表情包重磅來襲
我們是湖北人,我們是人大學子!
人大教師,危難時刻顯擔當!
@高三學子 | 人民大學師生寄語:不負時光,未來可期!
@全體人大學子,關於延期開學的相關工作安排!
來源: 中國人民大學團委
設計:吳佩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