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時報記者 倪浩】熊貓頻道設立在中國北京白石橋地區的外文文化創意園。一條一條萌翻觀眾,引起大量轉發和熱議的熊貓視頻就是從這裡發出去的。《環球時報》記者前往這裡採訪的時候,辦公區正中間大屏幕上正在直播一隻圓滾滾的大熊貓在爬行。整個辦公區很安靜,每個員工的電腦上閃動的也是正在做著各種動作的大熊貓。
熊貓頻道由中國網絡電視臺「直播中國」運營中心運營,總監朱啟良是熊貓頻道的創立人之一,他告訴記者,熊貓頻道運營兩年,做到了好幾個領先:第一個24小時多路高清直播;中國熊貓視頻最豐富的網絡平臺,全國300多隻圈養大熊貓中1/3都能在熊貓頻道中出現;每天十萬餘次訪問人群中1/3來自海外;海外媒體熊貓節目合作首選媒體等等。
然而,更讓人關注的是,這是一隻會講「中國故事」的熊貓。
李楊是熊貓頻道運營經理,讓他印象最深刻的是來自日本橫濱的註冊網友吉田香栄子,「2013年8月頻道剛上線的時候,她就開始註冊成為我們的用戶,頻繁在網上發貼、留言、點評。我最大的感受是她這兩年的中文水平迅速提升。」李楊告訴《環球時報》記者說,「我發現,她對熊貓的熱愛是發自內心的,比如說日本女兒節的時候,她在熊貓頻道的熊貓小鎮論壇上發了一組圖片,並留言說,什麼時候熊貓寶寶們也過這個節日呢?」
產品總監湯曉亮對熊貓頻道的註冊用戶進行了觀察,3萬多網友中1/3來自國外,美國人最多,其次是日本、澳大利亞、加拿大、新加坡、愛爾蘭和英國 。這些海外網友的構成中30歲以下的佔絕對比重,其中7成是女性。「我們希望通過熊貓頻道,告訴全世界一個真實的四川、真實的中國西南地區,更重要的是一個真實的中國,而不是西方媒體單向過濾後的中國形象。」
「直播中國」運營中心定位於海外宣傳,2013年8月熊貓頻道創立之前,結合境外關注度的調查發現,代表中國符號的詞彙中,排在第一位的是長城,熊貓排在第二位。「熊貓人見人愛,憨態可掬,最能滿足全球網民尤其是那些年輕人的心理需求。」中國網絡電視臺總經理汪文斌一直覺得熊貓是一個很好的中國文化符號,是中國的象徵,而之前成都熊貓養育基地也做過熊貓視頻直播。2014年4月,雙方籤約,一個從誕生之日起就定位於海外傳播的熊貓直播平臺開始搭建。
2013年8月6日,熊貓頻道在北京舉辦發布會,通過熊貓向世界傳遞和平、友愛、公益的理念。這個普通的發布會,吸引了100多家境外媒體報導,湯曉亮始料未及。
在熊貓頻道正式上線之後,日本朝日電視臺主動找上家門,徵得授權,在全日本播出熊貓視頻短片,引起觀眾熱烈反響。2014年9月,熊貓頻道編輯了一條熊貓視頻《小糰子抱住奶爸大腿不讓離開》在YouTube上播出後,被英國路透社製作了一條新聞播出,並排在當日視頻節目排行榜前10名。兩年間,熊貓頻道吸引了越來越多海外知名傳播機構的注意力。湯曉亮給《環球時報》出示的數據顯示,2014年,熊貓頻道對外累計發布熊貓相關視頻約200條,被包括BBC、CNN、ABC、英國天空新聞電視臺、俄羅斯一臺、德國之聲、半島英語新聞臺、日本富士電視臺、韓國首爾電視臺等在內的1144家境外電視頻道使用1萬多次。
現在熊貓頻道有視頻直播,還有通過視頻編輯而成的帶有故事情節的「劇場」欄目,還有供網友交流互動的頻道「小鎮」。對外傳播的渠道有網站、手機APP。另外還在Facebook、YouTube、新浪微博、微信等國內外社交平臺建立官方帳號。
「有些外媒會聯想到熊貓頻道中央電視臺的官方身份,說我們是借熊貓進行意識形態輸出。當然,這樣的說法很少。我們不想把一些生硬的東西強加在熊貓身上,宣傳最好的方式是潤物細無聲。」湯曉亮說,對於熊貓頻道的發展,未來內容上要更加精益求精。在熊貓為主的內容上,即將引入金絲猴,「金絲猴被譽為熊貓的好朋友」。在熊貓頻道發給《環球時報》的新聞素材當中,東北虎、丹頂鶴等都有可能加入「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的隊伍當中來。
湯曉亮說,熊貓頻道基於公益和國際傳播的運營定位,目前並沒有規劃商業盈利的發展目標。目前熊貓頻道還在進一步擴大影響力的發展階段,還不是考慮商業模式的時候。即便未來考慮商業運作,也要徵求頻道合作方比如熊貓保育機構的意見。《環球時報》記者了解到,熊貓頻道電腦端和手機客戶端各個展示渠道中,還未有任何廠商的廣告出現,熊貓頻道迄今也未接受任何外部資金的贊助或捐助。資深網際網路專家謝文在接受《環球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熊貓頻道商業價值的評估,不能按一般視頻網站的標準去衡量,熊貓頻道的公益定位和熊貓本身的特殊文化意義,也不能像一般的視頻網站那樣進行商業化運作。他認為,熊貓頻道是精準定位的視頻網站,如果搞商業化開發,可以跟電商平臺合作,做一些與熊貓相關的紀念品、玩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