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的日軍侵華,一共三次:八國聯軍、甲午戰爭和抗日戰爭,其軍紀每況日下。
八國聯軍的日軍,因為要表現其「文明」給列強看,所以軍紀較好,日本人自吹為「神兵」,到了甲午戰爭期間,登陸的日軍就成為中國婦女的噩夢,抗戰期間更是人所共知的禽獸暴行。
圖:一個中國姑娘蹲在被日軍炸毀成廢墟的家裡哭泣
甲午戰爭期間,日軍隨軍記者龜井茲明在親歷記中,記述了一個故事:(日軍從花園口登陸後)此間婦女早已躲避戰亂遠逃他鄉,留下的極少。偶爾發現在我住的地方後山崗上一家有婦女,我軍人為了一睹風姿,往往有進入此家房間者,婦女以至於因為恐怖戰慄而涕泣。後來一個當地人磕頭央求我寫一個「禁止入內」的標籤,得到憲兵隊長同意後,我寫了一張給他,他大喜貼在大門上,此後軍人絕跡。
圖:甲午戰爭期間的日本兵
後來日軍攻佔了金州城,龜井茲明記錄道:「婦女感覺難免其難,有喝鴉片煙自殺的,有投井的,城內外見到很多婦女死亡。」
抗日戰爭期間,日軍的軍紀比甲午戰爭時期更壞了十倍,這一點,連侵華日軍司令岡村寧次也承認,他在回憶錄裡上寫道:「我通過華北、華中的戰場,得知日本兵已不是當年的神兵,掠奪、強姦的情況很普遍,為之感到嘆息。」
圖:華北的日本兵
因為強姦的暴行普遍,岡村寧次甚至總結了一套查看當地治安好壞的方法:看中國姑娘的眼神。
岡村寧次寫道:「我經常巡視華北、華中前線,發現從中國姑娘的眼神可以看出當地治安的好壞(也包括日本兵的風紀),由此總結如下三點:第一,絕對見不到中國姑娘的蹤影,系懼怕日本兵的佐證。治安不好;第二,對我們的汽車、卡車等感到稀奇而在遠處張望。治安稍好;第三,在上述情況下,走出家門口眺望,中國姑娘神態自若的走在有日本兵往來的街道上。治安良好。
圖:一張臭名昭著的日軍宣傳照片,兩個驚恐的中國姑娘給日軍倒茶
日軍攻佔鄭州後,岡村寧次還得意的記錄道:「看到鄭州的情況真是又驚又喜……市場早已開始營業,市民往來如梭,也出現了年輕姑娘,看到這番光景,我立刻感到第十二軍的軍紀嚴明。」
圖:日軍軍官和一個中國女性合影
圖:日本兵和中國小女孩合影
上面幾張日軍私人相冊中的老照片,就是岡村寧次口中所謂「治安良好」的表現。
圖:日軍強迫一個歌女賣唱
但是,誰都能看出,這些合影無外乎是日軍為了表示「親善」的粉飾太平照片,軍刀淫威之下,中國老百姓誰敢不從?照片中,中國人眼神中的無奈和畏懼,令人心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