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無線VS耳罩式:哪種耳機更適合聽英語?

2021-02-07 透析英語

伍教練最近搞到一款國產入耳式TWS,取代用了好幾年的索尼MDR-100ABN耳罩式主動降噪耳機。我用這些產品主要不是為了聽音樂,而是用來實現全英語的生活環境,特別是為了充分利用每日漫長的通勤時間來聽英語,屬於超重度使用,所以結合產品特性來談談使用體驗,也供同樣有著「用英語」需求的朋友參考。

普通的藍牙無線耳罩式(circumaural或者over-ear)耳機用泡沫等多層隔音材料嚴嚴實實地包裹整個耳郭,物理阻隔環境噪音,大概能降15~20分貝。相比之下,壓耳式(on-ear)耳機面積小一圈,未能實現耳郭的全包裹,但輕一些,也沒那麼悶,然而隔音效果明顯差一截。這些耳機屬於被動降噪,可以減弱高頻噪聲。

有的耳機還具有主動降噪(ANC, active noise cancellation)能力,能再降低20分貝噪音,其機制是通過耳機內置的處理器偵測環境中的噪音,然後發出相反的聲波中和之,有效降低中低頻噪音,特別是恆定不變的嗡嗡響,如飛機、地鐵、公路等場景中的轟鳴。一些優秀產品實現了精準降噪,戴上之後也不妨礙你聽到周圍人的說話聲。有些人會在ANC開啟之後聽到一些「嘶嘶」的聲響,有人甚至會頭暈,但這通常是無害的。

降噪耳機最大的好處是不用調高音量就可以聽清楚,特別是聽英語。我用了索尼MDR-100ABN幾年最直觀的感受,是打開ANC之後明顯感到播音員走近了許多,也就很容易聽清楚了——這對於我們非英語母語人士來說,在英語聽力理解上的幫助很大。

不用調高音量就保護了聽覺,美國職業安全與健康管理局建議耳機音量應控制在85分貝以下,一些專家建議最好低於70分貝,相當於吸塵器的噪音量。要做到這個水準,主動被動降噪加起來降接近40分貝的耳罩式ANC耳機是首選。

降噪耳機也幫我們充分利用了時間。最近看了河北燕郊的北漂族每日單程花3~4個小時上班的悲情故事,我就想ANC耳機特別有價值。一位老同事每晚2點下班後騎1個小時共享單車回家,聽我一說這種神器,當天就下單了。

當然了,大耳機的音質也是棒棒的。近來我每日聽BBC Radio 3古典音樂臺,戴上耳罩式是一種沉浸式的享受。貌似沒有人說開了ANC對於音質有什麼不良影響。據Dignited的觀點,目前耳機的音質主要取決於動圈單元,有線耳機還是比無線要好那麼一丟丟,跟數據壓縮有關,無線的聽起來會有點失真、「電子感」。而且,無線連接更容易受到電子幹擾——帶著藍牙耳機過安檢的人都知道,而耳罩式受到的幹擾相對後面的TWS要少一些。

TWS耳機的矽膠耳塞插入並封鎖外耳道的設計能降低部分噪音,但降高頻噪音不如耳罩式。這種耳機最大的優點是輕便、小巧、低調,適合不喜歡大耳機、嫌耳罩式悶熱的人。在辦公室、會場等場合,帶耳罩式太高調了,上課開會戴更是擺明不想聽話,這時接近隱形的TWS就派上用場了,如果你的頭髮長一點,蓋住雙耳簡直天衣無縫。有的TWS防水等級很高(IPX7或以上),能夠帶著遊泳甚至潛水,那種美妙的感覺我希望在有生之年能體驗一把,而耳罩式就不太可能這麼玩了。

然而,入耳式耳塞會讓耳朵感覺發脹,也不好受。如果大小不合適,小小的耳塞掉出來容易找不著,畢竟沒有線連著。不聽的時候拿耳塞出來放到褲兜裡,如果你掏手機、口罩什麼的,就容易帶出耳塞來,丟了都不知道。

TWS的兩個耳塞分別跟手機藍牙連接,能單獨使用,彼此之間也可能存在連接(手機發送信號到一個耳塞,再發射給另一個耳塞的「轉發模式」)——我的TWS會左右耳塞先後報告「左聲道」「右聲道」。這樣的連接網絡比耳罩式更複雜,要知道藍牙配對本身就有點繁瑣,可識別狀態和自動連接狀態都要分別設置。我就不時遭遇一個藍牙設備不知道連到另外一個不知道放在哪裡的設備上,無法讓它們「斷絕關係」。TWS的配對邏輯更複雜,讓人非常抓狂——我的那個TWS很古怪,放在充電倉還會自動跟手機連著,拿出來又經常死活連不上,或者只連上一個耳塞,當我長按另一個耳塞想連上去時卻雙雙斷開,要全部重新識別才能連上……

光大證券的研究報告顯示,連接是目前TWS的核心痛點,而蘋果、高通等的TWS新技術採取手機直連兩個耳塞的「監聽模式」,在這方面的問題不大。

TWS的兩個耳塞上能操作的按鍵不多,通常是各個耳塞有一個,實現的功能較少,操作更複雜。例如,大部分TWS都無法通過耳機控制音量,不如耳罩式。

以前用有線的入耳式耳機就發現「聽診器效應」,耳機線跟衣服摩擦的噪音直接傳導到耳朵,現在TWS沒有完全解決這個問題,在跑步等運動場合,我感覺耳塞還會跟外耳道有一點點相對運動而產生噪音,畢竟耳塞還連著有一定質量的電池部分,甩一甩容易鬆動。如果戴著TWS用電動牙刷,簡直就跟聽電鋸似的,而耳罩式就沒問題。

一些TWS也有主動降噪的能力,但是效果比耳罩式差一截。TWS的音質一般般,低音不強,中高音不清晰,要聽清只能調高音量。有人說入耳式TWS的聲波全部灌入鼓膜,對聽覺的損傷較大。有的TWS不是入耳式,而是採取傳統外掛式的設計,降噪和音質就更差了。

由於電池體積較小,TWS在續航上不如耳罩式。大廠名牌還好,而我用的國產山寨連一天來回通勤都撐不住,而索尼MDR-100ABN重度使用能撐一個星期。

TWS耳機比耳罩式耳機稍微便宜一點。例如,索尼的XM3這一代產品線中,降噪豆1199元,耳罩式1599元(2020年)。很多TWS已經降價到百元級別,例如我的山寨貨,是熟人在一個活動中獲得的獎品,轉送給我的。

我還發現TWS有一個優點:通話拾音較好。耳罩式耳機如果沒有把麥克風伸到嘴邊,就像「耳麥」那樣的設計,你在噪音環境中說話的效果就會很差,通話的對方很難聽清,無論產品廣告聲稱有多少個高清麥克風、CVC降噪之類都不要相信,因為錄音的物理距離對拾音的影響幾乎是無法克服的。用TWS通話,可以摘下一個耳塞放到嘴邊說話,親測證實通話對方聽得很清楚。

現在我重新戴上了笨重的索尼MDR-100ABN,因為我那個TWS實在不咋地,聽了幾天就出現充不進去電的問題。電池老化可不是山寨耳機特有的短板,就連蘋果的TWS也有人抱怨,而耳罩式的大電池相對不容易出這種問題。

最好就是兩種產品都備著,按不同場景的需求使用。如果預算只夠一個耳機,我會推薦帶有ANC的耳罩式——聽英語嘛,能聽清楚是最要緊的。

相關焦點

  • Plantronics推四款無線耳機,四個麥克風、運動、耳罩式通通有!
    它是一個來自美國、在1962年就創立的品牌,近期它們也搭上了無線耳機的潮流,最近更是一口氣推出了四款耳機,分別是商務用通信耳機BackBeat PRO 5100,外出運動用的BackBeat FIT 3150、BackBeat FIT 3200,以及適合健身時使用的無線頭戴耳罩式耳機BackBeat FIT 6100,讓你能挑選到最適合自己的耳機!
  • 10款最受歡迎的真無線藍牙耳機
    在過去的一年裡大家見到了萬眾期待的新款 AirPods,Beats 也發布了自家的首款真無線耳機,高通更是宣布了全新的 TWS+ 技術。隨著新產品的迭代與新技術的加持,又會有哪些出色的真無線耳機選手值得我們選購呢1、蘋果AirPods Pro適合人群:都市通勤族、受到噪音幹擾族群上榜理由:主動降噪、顏值與性能兼顧排名第一的是AirPods Pro,這是一款能主動降噪的入耳式真無線耳機
  • 頭戴式、骨傳導、頸掛、真無線四種藍牙耳機優劣對比 誰更適合你
    隨著蘋果Airpods系列的大賣,藍牙耳機大有取代有線耳機的勢頭,成為了機友們買耳機時的新寵,但是現在的藍牙耳機種類繁多,除了與AirPods類似的真無線藍牙耳機,還有頭戴式、骨傳導式、頸掛式藍牙耳機等,它們都有各自優劣點,從而更適合不同人群的購買,如果盲目跟隨,反而會然自己失望。所以小編在此總結了一下幾大類型耳機優缺點,讓大家購買時心中有數。
  • 10款目前最值得買的無線耳機:頭戴式、頸掛式、真無線
    與此同時,隨著 LDAC、aptXHD、HWA 等高品質無線音頻傳輸協議的出現和部分普及,曾經只能「聽個響」的無線耳機也終於有了做好音質的資本。從產品形態上看,除了傳統的頭戴式、頸掛式無線耳機,以 AirPods 為代表的分體式真無線耳機也在迅速佔領市場。
  • Shinola Detroit Canfield耳罩式耳機評測:漂亮的外觀設計!
    Shinola Detroit Canfield耳罩式耳機評測Shinola Detroit是一個在耳機世界中聽不到的名字。我對該公司產品的第一次體驗是他們的Canfield耳罩式耳機。我對這些耳機的評論讚揚了他們的聲音,但發現他們的健康缺乏。現在,我們將Shinola Detroit Canfield耳罩式耳機進行審核。更大的兄弟更合適嗎?了解Shinola Detroit Canfield耳罩式耳機的完整評測!
  • 戴著最舒服的百元耳機,非摩米士真無線半入耳式藍牙耳機莫屬!
    直到這次的摩米士真無線半入耳式藍牙耳機 ,才讓我對國產耳機的舒適度,又有了信心。 摩米士真無線半入耳式藍牙耳機 都說」萬元以下聽個響「,不僅是一句戲謔,更是大家普遍的認識。畢竟每個人對於聲音的把握和理解,真的是千差萬別。萬元以上說科學,萬元以下說玄學。
  • 傳AirPods Studio耳罩式耳機將不用分左右!
    傳AirPodsStudio耳罩式耳機將不用分左右!雖說市場一直有在傳AirPods產品系列將會有更高端的存在,不過別的先不講,光是命名要怎麼「超越Pro」等級,就已經有許多討論。現在透過外媒的爆料,看來這個高階的無線耳機的名稱倒也並不太奇怪—因為他算是符合某種專業用途(或該說是很Beats?)。
  • 舒適為先,頭戴式藍牙無線耳機告別不適感
    擁有一款音質好降噪效果佳的耳機,可以讓音樂發燒友,盡情的體驗音樂的美妙;能讓遊戲黨身臨其境的沉浸在遊戲音效中。除了追求音質,耳機的佩戴舒適度也很重要。耳塞式耳機,雖然小巧方便,但戴起來會有一些不適感。頭戴式無線耳機,不僅音質效果好,佩戴起來也更加舒適哦!
  • 小米頭戴式耳機配備的三種耳罩的作用 你造嗎?
    小米頭戴式耳機站長之家(chinaz.com)7月6日消息 小米頭戴式耳機在製造階段經過數十次的細節調整,就是為了適應不同用戶的喜好以及方便用戶在不同場合的使用。小米手機推出了專利三模設計,分別是:貼耳式,罩耳式以及耳罩。而這三種類型的耳罩,又有怎樣的作用呢?一、貼耳式:它的隔音作用在三者之中是最優的,方便戶外運動佩戴,它的夾持力相對其他耳罩會大一些,起到很好的固定作用。因此,喜好低重音或者習慣戶外運動的朋友可以使用該款式。
  • 傑士首款耳罩式降噪耳機將在CES 2020上亮相
    集微網消息(文/Jimmy),據engadget報導,除新真無線耳機外,Klipsh(傑士)還將在2020年的CES上展示它的首款全包圍耳罩式降噪耳機。目前得到的信息僅是耳機類型,這款耳機將在秋季上市,售價為399美元,比索尼的WH-1000XM3貴50美元。與同價位的Bose 700是目前能買到的兩款最好的藍牙降噪耳機。至少從功能角度來看,比競爭對手更有優勢。
  • 開箱華為首款耳罩式降噪耳機 智能消噪滿足不同環境
    華為首款耳罩式降噪耳機,在配戴的舒適性、消噪效果或是音質表現都很不錯,加入觸控式操作,直覺好上手。華為持續活絡市場,近期在臺推出旗下首款無線耳罩式降噪耳機HUAWEI FreeBuds Studio,售價9490元,即日起到11/30優惠價8490元,將近萬元的售價,準備用頂級的體驗來搶市場。於第一時間取得實機進行開箱,黑色的機身,搭配黑色收納盒,充滿低調內斂的質感。
  • 蘋果將推出高音質耳罩式耳機
    分析師郭明錤在最新分析報告中提到,蘋果計劃在今年第四季度推出一款全新的高端耳罩式耳機,進一步豐富音頻產品線。分析報告中沒有提到這款全新的耳罩式耳機會採用封閉式或開放式設計,不過蘋果肯定會為它配上無線屬性。
  • Marshall經典Major IV頭戴式無線耳機真香
    Major IV無線頭戴式耳機採用了黑色荔枝紋人造皮革包覆,佩戴後耳朵不會有壓迫感,Marshall 手寫體 Logo設計非常醒目,嶄新的摺疊夾讓耳機摺疊後變得更細小,也保護兩邊耳罩免被磨損。Major IV無線頭戴式耳機相較於第三代來說,Major IV無線頭戴式耳機採用了質感更好且更耐用的皮質耳罩,腔體表面材質也變得更漂亮更有手感。
  • 適合用來聽音樂的耳機,森海塞爾HD 4.50BTNC耳機
    雖說現在很多無線藍牙耳機都是比較小巧而且精緻的,但是,其實在小k心目中,耳機,還是耳罩式的最為立體,同樣的,音質也是最好的。可能也是受到很多電影的影響,其實小k覺得,一些耳罩式的耳機掛在脖子上,也是一種時尚的標誌。
  • 聽,更真的聲音——vivo TWS Neo真無線耳機
    在延續上一代產品半入耳經典設計的基礎上,vivo TWS Neo真無線耳機進一步壓榨機體在舒適度和可靠性上的表現。通過對耳機及外殼細微的圓弧角度調節和材質的改進,進一步優化耳機形態,減輕重量,打造出貼合的舒適佩戴感。而重新設計的內部結構則讓整機擁有更強的可靠性。通過合理的空間利用,讓耳機內部點膠更厚,從而增強了耳機的氣密性和可靠性。
  • 萬寶龍頭戴式無線智能耳機,從高端裡見平凡
    像 LV、GUCCI 以及今天要介紹的萬寶龍,都順著這股浪潮推出自家的耳機新品。2020 年初,萬寶龍推出頭戴式無線降噪耳機 Montblanc MB01。萬寶龍將產品核心放在了「無線」和「降噪」這兩大眾需求最大的功能上,再以非常傳統的模式打造出這款耳機。而且在萬寶龍品牌的加持下,這副耳機定價也只是 600 美元。
  • 高水平音質加持 頭戴式無線耳機大搜羅
    勒姆森HB-75頭戴式無線耳機勒姆森HB-75採用CVC6.0的被動降噪技術,能有效消除90%的環境雜音,通話聽歌時也可以隔絕外界的幹擾。勒姆森HB-75頭戴式無線耳機勒姆森HB-75的耳套採用的是雙層包耳式設計,結構上緊密貼合人耳,蛋白皮和記憶海綿的搭配讓耳機的降噪效果特別好。
  • 適合出街 Libratone貼耳式頭戴耳機體驗
    筆者此次拿到的是雅黑款的貼耳式頭戴藍牙耳機,耳機的整體風格更偏向於沉穩和優雅,在耳機的右側外殼上,我們可以看到Libratone標誌性的「小鳥」圖案      與罩耳式降噪耳機不同,這款耳機的耳罩採用貼耳式設計,不過在降噪效果上卻一點不輸罩耳式的降噪耳機。
  • 頭戴式耳機?耳罩式耳機?難道不是一種嗎?
    耳機產品的繁多導致其分類也相對廣泛,單看頭戴式、耳罩式耳機分類難免會讓人迷惑,簡單來講,耳罩式耳機就是把整隻耳朵罩住的耳機。二者的區別驅動單元不同一般頭戴式耳機的體積更大一些,致使二者的體積存在差異,採用的驅動單元也不一樣。
  • 適合運動時佩戴的耳機,QCY T6掛耳式真無線耳機體驗
    充電盒為翻蓋式的設計,打開就可以看到耳機,耳機也是採用了開蓋即連技術,打開蓋子就可以進行配對工作,使用上非常的方便。QCY T6真無線耳機在充電上還是一如既往的採用了觸點磁吸式的充電方案,這個應該是目前所有耳機通用的充電方案了,在使用上只要將耳機放入充電盒即可以進行充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