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思伯家的產品以簡約時尚為主,其鋁合金材質的機箱外殼在眾多鋼板機箱中顯得與眾不同。之前一直種草U5機箱,猶猶豫豫中機緣巧合看到U5有了新的升級產品——U5S,這一次的產品升級,似乎是斟滿酒杯的最後一滴酒,一下點燃了我升級機箱的欲望。
既然要升級,想著一併也替換掉了伴隨我多年的CPU散熱器。不說舊愛不好,畢竟都是有功之臣。
為了達到風格上的相匹配,這次散熱器選擇了喬思伯自家的MX400。散熱器+機箱統一升級,外觀方面的改觀非常大。
丨新件展示<
喬思伯MX400散熱器
選擇喬思伯自家的散熱器,風格統一,整體展示更和諧。
支持ARGB幻彩燈光的散熱器是時下主流,MX400同在潮流中。159mm的安裝高度和機箱160mm的要求完美匹配。
140mm大風扇加成,讓這款散熱器有了更充分的話語權。AMD/intel全平臺CPU均支持,令人驚喜地搭配了全金屬彈簧扣具,和某些塑料扣具的散熱器相比已是雲泥之別。
小巧可愛的「小針管」是標配的高性能導熱矽脂,導熱係數6.2,能想到的,廠家基本都想到了。
138*50mm尺寸鰭片共46片,顯著增加散熱面積。
採用鰭片折Fin工藝,可保證每片鰭片間距一致,還能有效導熱,提升散熱效率。
通透的視角能夠看到更直觀的內部,穿Fin的4銅管與鰭片緊密相連。
雖然搭配了140mm大風扇,卻能夠實現400-1400RPM的低轉速,散熱同時還有效兼顧靜音表現。
厚厚的散熱底座自帶散熱設計,結合4銅管散熱,極大保證散熱效果。
喬思伯U5S機箱
收到機箱迫不及待在小區樓下完成開箱,冬天下午的陽光有點溫暖。
U5S採用了4mm雙側全鋼化玻璃,整體通透性極好。一整塊鋁鎂合金板材整體成型,R角順滑,帶來極好的視覺舒適感。
說明書、備件盒、還有敞亮大氣隨機附送的ADT PCI-E轉接線,讓用戶不必再為顯卡豎裝猶豫,也不必糾結於某些廉價低劣的轉接線,顯卡豎裝直接可上!
別看小,這條顯卡豎裝轉接線可不一般:
採用進口抗折耐高溫屏蔽線材,無額外電容及電感衰減幹擾,連續穩定支持PCI-3 3.0x16 8Gs。高頻低阻TG加厚PCB及鍍金金手指更持久耐用。
備件盒內藏乾坤,SSD和HDD單獨備有相關配件用於硬碟固定。
竟然還配備了主板蜂鳴器!有趣哈,還記得以前靠聽蜂鳴器聲音判斷故障的日子。。。
兩條減震條又寬又長,用於機箱底部腳託處,既能極大限度保證機箱不會因外力產生移動,也能夠有效減少機箱共振。
其他螺絲、扎帶等小配件也是一應俱全。
塑料框金屬濾網,按壓彈出設計,似乎拆下了一個汽車空調濾芯的小確幸。
頂部風扇位布局近乎苛刻的整齊,支持安裝兩把120mm風扇,也支持安裝120mm或者240mm水冷。
機箱後面板有點與眾不同,電源插口被設計在上面,疑慮我們下文揭曉。
蜂窩型通風口可安裝120mm風扇,如此碩大的孔洞,一定要安裝一把風扇,否則灰塵可不講武德。
U5S支持顯卡豎裝,這個角度看來也只支持顯卡豎裝。言下之意非常明顯:就是要讓你顯卡變好看,豎裝後顯卡不再「彎腰」。
全鋼化玻璃雙側窗,延續了U5的優良傳統,仍然採用汽車玻璃同工藝的全鋼化玻璃側板。展示效果優秀,控制噪音、解決共振也是隱形福利。
機箱底部可以安裝3把120mm風扇,結合頂部2把、後面板1把的表現,共6把風扇表現可實現進風/排風的風路通道,散熱效果可期。
底部磁吸濾網佔據絕大空間,有效提升通風量。
顯卡豎裝區的內部特寫。顯卡豎裝降低風阻,有效增加風道的垂直效能,達到更好散熱,同時也更加美觀,讓顯卡的眼睛更亮!
機箱內部採用了0.8mmSGCC鋼板作為骨架,ATX、M-ATX、ITX主板型號均支持。
背板硬碟位的設計再次體現出設計亮點,3.5寸硬碟和2.5寸硬碟均可側面掛載。
Tips:需要搭配硬碟固定配件使用。
傳統機箱鋼板厚度1.0mm左右,U5S選用2mm鋁鎂合金一體式折彎無拼接,真的優雅。
泡沫減震墊,玻璃四周遍布高密度泡沫墊,減震、隔音、防塵,還能夠給玻璃一層緩衝,即使遇到輕度衝擊也能夠保護玻璃周全。強力衝擊怎麼辦?不好意思,強力衝擊的話,神仙也沒轍。
跳脫傳統,主流機箱大多把電源設計在機箱底部,並且直接連接風扇外排。U5S延續電源前置設計。電源線路走線空間更充裕,不必糾結一團,雙透機箱的美觀確實要多考慮一層。
電源被延長線引到前面板處。這個內置的電源設計新奇,需要拆下擋板後才能安裝。
前I/O面板,開機鍵、重啟鍵、麥克風接口、耳機接口各一,沒有配置USB2.0接口,搭配了2個更全面的USB3.0接口。
機箱底部兩條鋁板末端折彎,這裡是機箱落腳點,搭配大減震矽膠墊,靜音效果不錯。
這兩個圓孔的作用容易讓人陷入迷惑,需要說明的是這裡是機箱底部風扇固定螺絲的位置,螺絲刀可以伸進去。
金屬拉絲工藝在彎角處體現得淋漓盡致,商務簡約的效果呈現,正是我需要的感覺。
丨心癢裝機<
細緻觀察這麼久,早已心癢難耐。火速安排裝機。
MX400散熱器需要拆下風扇安裝,一體式的鎖扣省卻了很多安裝步驟,僅需四個螺絲把支架固定到散熱底座上,然後對準安裝即可。
我這款華碩的M-ATX小主板並不支持神光同步,也不帶ARGB插針;強迫症不允許插頭無的放矢,拆下一個帶多個ARGB插針的燈控小板待用。
不過MX400就算不插ARGB,也自帶彩虹光燈效。
4把風扇加裝,RGB和氛圍效果都體驗一下。四把風扇自帶光效,卻不是ARGB效果。扇葉白色的白光、藍色的藍光,兩把黑色扇葉的是多彩光。
需要拆下上方固定的金屬框才可以懸掛電源,跳脫常規的設計一定有其精妙之處。
請出安鈦克750W全模組電源,開放式的電源倉需要更規整的走線,按需使用,資源合理。
上部面板拿下,可以安裝2把120mm風扇。底板向上進風、頂板外排風,空氣流動加大散熱效果。
本來覺得這個電源就是純隱藏式的,打開上部面板可以看到電源開關鍵,就算之前忘記電源的開關狀態,也可以隨時調節。
重頭戲來到,支持顯卡豎裝的機箱很多,標配帶顯卡豎裝轉接線的機箱還是第一次遇到。
顯卡豎裝轉接線的連接並不複雜,需要注意的是提前需要檢查主板需要預接的插針和插頭,以免轉接線阻擋後不容易安裝。任何一個新物件加裝都會帶來安裝順序的改變。
立起來了!終於立起來了!這個顯卡自入手以來,這是第一次以站立的姿態在迎接挑戰。
看來以後需要升級顯卡,這麼好的機箱不升級顯卡可惜了。
安裝過程中也是發現了一些貼心之處:安裝板層設計了11個精準過線孔——精準!對沒錯,是精準。其中2個帶矽膠過線環的大口。為的是體現機箱整體性,不讓視覺出現月球表面的坑窪感。
我習慣最後安裝硬碟,發現了尷尬之處。U5S機箱SSD還好,是掛載式,可以後掛;然而HDD需要預裝在背板上,然後才能安裝主板。
已經安裝到最後一步,索性HDD先不裝了,回頭找個硬碟架固定吧!
雙側板都是透明玻璃,所以用戶想要追求美觀的話,一定要對背線做更多處理,否則就不太好看了。我是一個比較隨性的人,全模組電源恰好是純黑色線路,安裝玻璃面板後不是很能看出來亂,索性就不做更多布線處理。
丨來吧,展示<
原汁原味,喬思伯的機箱搭配自家CPU散熱器果然非常和諧,暗色光線美感初現。
隔著玻璃觀看,些許的反光無法阻擋這一群燈光的絢爛綻放。
其實這張照片拍攝的時候可能手有些抖,拍出來的照片氤氳感覺還不錯。
桌面簡單得很,一把紅軸機械鍵盤、一個電競RGB滑鼠、一個7口集線器,日常電腦用度足夠。
歪萌萌的顯示器……升降支架360°旋轉,偶爾會出現歪頭傾聽的樣子。
打開英雄聯盟,和隊友戰鬥一番,也是其樂無窮。
《極品飛車21》的運行也可以solo玩耍一番。
升級MX400散熱器後,持續1小時左右的遊戲,CPU溫度保持在49℃,散熱效果讓人滿意。只是為什麼會CPU佔用率100%讓我有些疑惑。
丨升級感受<
這次機箱升級,原以為僅僅是外觀方面的升級,裝機過程中發現顯卡豎裝、ARGB大散熱風扇、高透雙玻璃側板、鎂鋁合金元素、電源前置豎裝等的個性搭配,讓喬思伯U5S變得更加與眾不同,個性凸顯。機箱原本被我放置在桌下,這次升級後,也順利搬到桌上,這份美感伴隨日常生活,豈不快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