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平革命老區行系列——緬懷革命先烈 聆聽紅色故事

2020-12-16 駐馬店廣視網

駐馬店廣電融媒體記者 王立坤

弘揚革命精神、傳承紅色文化的初心使命,深入挖掘本土紅色文化資源,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視察信陽大別山革命老區關於「兩個更好」的指示精神。

近日,在遂平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下,遂平縣委宣傳部聯合遂平縣老區建設促進會,組織多家媒體記者與部分縣政協委員一起拜謁先烈,聽紅色革命故事,採訪遂平縣革命老區經濟發展,脫貧攻堅,項目建設,鄉村振興情況,抒寫紅色文化的時代意蘊,讓紅色文化「活起來」。

在嵖岈山鎮政府幹部的引導下,上午十時,記者一行來到紅石崖村九龍山革命烈士陵園。這裡群山環抱,蒼松翠柏漫山遍野,革命烈士紀念碑巍然屹立,「革命烈士紀念碑」七個大字更顯蒼勁有力。

在烈士紀念碑前,紅石崖村黨支部書記詹東宇講述起革命故事,把大家帶入到戰火紛飛的戰爭年代。

紅石崖村位於八百裡伏牛山東麓,遂平縣西部邊陲。這裡林木茂盛,鬱鬱蔥蔥,遮天蔽日,易守難攻,歷來是兵家必爭之地。在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時期,成為我黨的根據地之一。在這裡駐紮的新四軍戰地醫院,湧現出許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流傳下來很多令人難忘的故事。

1944年,新四軍五師師長李先念組建的抗日遊擊挺進兵團抵達嵖岈山區,司令部駐紮在李興樓,隨軍醫院駐紮在一山之隔的紅石崖村。這時,周邊農戶的家中變成了將士們的宿營地和病房。官兵視老百姓如父母,幫群眾下地勞動,打水掃地樣樣都幹。軍民親如一家,不分彼此。

轉移來的300多名傷員都分住在周邊各個村莊農戶家中。醫務人員少,醫療條件跟不上,加之藥物匱乏,村民像對待自己親人一樣主動上山採藥為傷員療傷。新四軍五師師長李先念在土山三路大軍會師後,親自到紅石崖戰地醫院看望過傷員。

為更好地配合支援隨軍醫院,當地村民自發組織起窮人聯合會。窮人聯合會具體負責協調為部隊籌集糧草,婦女為將士傷員縫補衣服被褥、鞋襪、洗衣服、地下聯絡、傳遞信息。

老黨員劉存良回憶:那時候八九歲,各莊成立兒童團。每天抽出一定時間,部隊有專人進行培訓,操練殺敵動作,傳授偵查敵情基本知識,教唱抗日歌曲。

紅石崖村僅有一眼井,不能滿足軍用水,部隊在村子東頭又挖了一眼井,供軍民兩用。村民為確保部隊正常用水,捨不得到井裡提水,便主動到河裡挑水吃。部隊撤離後村民劉康松、王樹棟等村民在井旁樹起一塊石碑,上面鐫刻著「會師泉」三個字,以示紀念。

1945年深秋,因戰爭形勢嚴峻,戰地醫院必須馬上轉移。輕傷員能走的隨部隊走了,不能行走的,村民想辦法用木床摽成一個個擔架,組成50多人的擔架隊,日夜兼程,經過四天四夜長途跋涉,將部分傷員護送到大別山區(棗陽)。

部分傷員沒來得及轉移的傷員,暫時留守在這裡。紅石崖村民把傷員藏了起來,捨生忘死掩護他們。有一個叫白鈞的排長,慢慢能走。村民劉世元趁黑夜,把他送到大歪尖山西面山谷密林中趁機脫險。解放後,白鈞還專程來到劉世元家探望,以謝救命之恩。

部隊撤離不久,偽縣政府派保安團、地方保長、保丁像瘋狗一樣氣勢洶洶來到紅石崖進行拉網式大搜查。在這次大搜查中,共有二十多名傷員不幸遇難。愛兵如子的村民劉康松、王金鐵、王樹棟等趁黑夜為這些烈士攏起一個個墳頭。

2004年,為緬懷革命先烈,遂平縣人民政府在埋葬烈士的九龍山修建了革命烈士紀念碑,隨後被命名為遂平縣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周邊群眾、中小學生、機關幹部和當地駐軍,每年都來此進行愛國主義教育。

長眠在此的革命先烈們將與山河同在,日月同輝!

據介紹,紅石崖村域內紅石遍布,獨具特色,是豫南獨一無二的典型丹霞地貌,有景點100多處,著名景點可概括為「六潭六泉七瀑布,四峽四洞二古墓,五大名山六碧湖」。生態環境清新宜人,有天然公園之美譽。

近年來,紅石崖村緊緊圍繞全縣旅遊開發總體部署,科學規劃,合理布局,因地制宜,統籌推進,推動鄉村旅遊快速發展。立足獨特的景觀資源和歷史文化,依託女媧補天文化之鄉、河南省鄉村旅遊特色村,大力發展特色餐飲民宿和鄉村旅遊,周邊遊客紛至沓來,年接待量210萬人次。

說起對未來的打算,嵖岈山鎮政府一位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紅石崖村將重點建設包裝好山地觀光、紅色教育、戶外運動、鄉村體驗、休閒養生等旅遊項目。

大力扶持發展農事體驗農家美食、家庭旅館及溪釣、野外拓展等旅遊新業態。在蠍子溝白龍溝、老代溝等幾處長溝,栽植山茶花、茉莉花、杜鵑等山花,板慄、桃樹、梨樹等果樹以及連翹等中草藥,營造優美的山地景觀,開闢生態旅遊步行道,發展成為遊客山地徒步旅行、寫生攝影等的場所。

同時,積極加大線路包裝、形象推介和產品促銷力度,面向中原客源市場,將紅石崖村建成生態宜人、風景宜遊、環境宜居的融登山體驗、紅色教育、生態休閒、鄉村度假為主的綜合性鄉村旅遊和民宿旅遊地。

相關焦點

  • 南寧紅色團建方案——緬懷革命先烈傳承紅色精神
    一年一度的清明節即將來臨,這是緬懷革命先烈,也是進行紅色教育、傳承革命精神的好時機,接下來翼團建就給大家推薦一個紅色主題團建、黨建活動方案。南寧紅色黨建目的地推薦:廣西壯族自治區烈士陵園、南寧革命烈士紀念碑、廣西學生軍抗日烈士紀念碑。廣西壯族自治區烈士陵園位於南寧市長堽路256號,為第一批全國重點烈士紀念建築物保護單位。陵園始建於1961年,鄧小平親自題寫園名。
  • 緬懷革命先烈 點燃青春力量
    8月5日,南陽市第一中學社旗籍學生到社旗縣烈士陵園開展「緬懷先烈當天,通過敬獻花籃、齊唱團歌、清掃墓碑、參觀英烈紀念堂、聆聽革命故事等活動,緬懷革命先烈,銘記輝煌歷史,傳承紅色精神,弘揚愛國情懷,點燃青春力量,不僅增強了青少年學生的歷史使命感和民族責任心,更堅定了立志成才、報效祖國的決心。
  • 薛城區:緬懷革命先烈 誦讀紅色經典
    琅琅的誦讀聲迴蕩在鐵道遊擊隊紀念館勝利大廳,9月2日,薛城區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75周年「銘記抗戰歷史 誦讀紅色經典」活動上,75名高中生聲情並茂地誦讀著抗戰家書《王孝慈致弟書》。為了緬懷革命先烈,加強愛國主義教育,增強學生的民族自尊心、自豪感,薛城區鐵道遊擊隊黨性教育基地舉辦以「銘記抗戰歷史·誦讀紅色經典」為主題,以傳揚「五愛」為主線的主題讀書會活動。旨在發揚「愛祖國、愛人民、愛勞動、愛科學、愛社會主義」的五愛精神,引導學生不忘初心,牢記使命,通過認識歷史、學習歷史、挖掘歷史,讓其永遠立在國人心中,讓那段歷史成為強大的民族精神動力。
  • 緬懷革命先烈 傳承紅色基因:北京舉辦清明紅色祭掃活動
    北京市區相關領導、石景山區大中小學生代表、各行業青年代表200餘人共同參與祭掃活動,祭奠為中華民族獨立和解放事業英勇捐軀的革命先烈,緬懷為革命勝利建立豐功偉績的老一輩革命家。本次祭掃活動以「緬懷革命先烈、傳承紅色基因,建設精神家園、爭當時代先鋒」為主題,在雄壯的國歌聲中,祭掃活動拉開序幕,團市委領導宣讀祭文,在少先隊員獻唱《我們是共產主義接班人》後,禮兵向革命先烈敬獻花籃。來自石景山區愛樂實驗小學的學生代表朗誦《海棠花祭》、《太行春感》、《憶平型關大捷》、《少年中國說》等詩歌,重溫壯烈的革命史詩,表達對先輩無限的崇敬。
  • 【緬懷先烈】共青團秦安縣委開展「傳承紅色基因 緬懷革命先烈...
    在中國烈士紀念日即將來臨之際,團縣委組織王新小學和橋南中學的少先隊員、團員代表共計170餘人,參加秦安縣烈士陵園「傳承紅色基因,緬懷革命先烈」主題教育活動,緬懷烈士豐功偉績,最後由秦安縣解放紀念館卜蘭平同志為同學們講述革命先烈的英雄故事。
  • 棗莊:薛城區緬懷革命先烈,誦讀紅色經典
    琅琅的誦讀聲迴蕩在鐵道遊擊隊紀念館勝利大廳,9月2日,薛城區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75周年「銘記抗戰歷史 誦讀紅色經典」活動上,75名高中生聲情並茂地誦讀著抗戰家書《王孝慈致弟書》。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
  • 翠屏區安阜街道:緬懷革命先烈 傳承紅色精神
    近日,翠屏區安阜街道流杯池社區組織部分學生和家長來到宜賓烈士紀念館,緬懷革命先烈,傳承紅色精神,助力全國文明城市創建。進入展廳,孩子們通過認真觀看圖片、文字、影像等珍貴歷史資料,深入細緻地了解趙一曼、李碩勳、劉華等烈士不平凡的人生歷程和捨身取義的大無畏革命精神
  • 緬懷革命先烈,傳承紅色基因
    11月3日上午,」小小紅色宣講員」燕山二小團和望城陽光團的學生,在老師和家長的帶領下,整齊列隊,懷著無比崇敬的心情來到烈士陵園,瞻仰革命先烈.在莊嚴的烈士紀念碑前,神情肅穆,展國旗,唱國歌,依次向烈士紀念碑獻花,並深深地鞠躬,表達對烈士們的敬仰和緬懷之情。
  • 錫林浩特市第八小學參觀紅色旅遊紀念館,緬懷革命先烈
    為充分培養廣大青少年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懷,9月16日,錫林浩特市第八小學開展了以「緬懷革命先烈、爭做時代新人」為主題的愛國愛鄉活動。活動中,學生們走進錫林郭勒盟紅色旅遊紀念館,觀看了教育片《錫林郭勒盟革命鬥爭史紀實》,並通過參觀大量的歷史文件
  • 革命老區鐘山薏仁香
    在羅平革命老區鐘山鄉,一草一木都似乎能講述70年前那段崢嶸鏗鏘的邊縱烽火故事:面對「三座大山」的壓迫與黑暗統治,羅平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奮起推翻舊世界。鐘山鄉人民一馬當先,敢為革命馬前卒,率先建立了羅盤區紅色革命根據地。
  • 以革命先烈先輩為鏡 續寫紅土聖地新榮光
    這是對歷史的深情回望,對革命的赤子情懷。這是對革命先烈先輩的守望緬懷,對紅色基因的賡續傳承。    5月20日至22日,在黨中央部署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的前夕,習近平總書記親臨江西革命老區視察,深情緬懷革命先烈,深切追尋初心使命,殷殷囑託我們:「現在國家發展了,人民生活變好了,我們要飲水思源,不要忘了革命先烈,不要忘了黨的初心和使命,不要忘了我們的革命理想、革命宗旨,不要忘了我們中央蘇區、革命老區的父老鄉親們。」
  • 緬懷革命先烈,傳承革命精神
    ——我校開展黨員活動,參觀東江縱隊紀念廣場為了加強我校黨委的教育實踐活動,繼續深入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不斷增強黨支部(黨小組)的凝聚力、向心力和戰鬥力,增強黨員的使命感,2021年1月26日上午我校學黨委組織在職、退休黨員70多人前往黃浦區紅色教育基地
  • 用書法緬懷革命先烈
    用書法緬懷革命先烈 青島全搜索電子報   2014.09.04 星期四     昨天上午9時,包括青島市楹聯藝術家協會主席李文龍在內的多位藝術家來到青島市革命烈士紀念館。藝術家寫下 「革命烈士永垂不朽」的輓聯後,來到革命烈士紀念碑前,站成一排瞻仰紀念碑,並由代表向紀念碑敬獻了花圈。
  • 清明祭英烈,緬懷革命先烈,致敬最美麗的人
    、頌英烈,向先烈致敬。清明節來臨之際,周村區正陽路小學組織全校師生開展「清明節祭英烈、傳承紅色基因」系列活動,由於這個清明節比較特殊,活動內容全在網上進行。正陽路小學大隊教導員李丹:【通過組織全體師生以及家長,在網上為英烈獻花,學習英烈的革命故事,畫英烈,頌英烈,以及寫心聲等形式,讓學生更好的學習英烈事跡,傳承紅色基因。】
  • 迎重陽,緬懷革命先烈 長沙縣開慧鎮:在愛老敬老中傳承紅色基因
    迎重陽,緬懷革命先烈長沙縣開慧鎮:在愛老敬老中傳承紅色基因(開慧鎮離退休老幹部參觀繆伯英故居) 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10月6日訊(通訊員 向傑勳)2019年重陽節來臨之際,長沙縣開慧鎮組織全體離退休老幹部前往繆伯英故居、葛家山村開展「迎重陽,緬懷革命先烈」活動,鞏固「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成果。
  • 雲師大附屬俊發城幼兒園娃娃畫風箏緬懷革命先烈
    4月4日上午,雲南師範大學附屬俊發城幼兒園開展了清明節主題活動,145名孩子動手製作風箏、彩蛋、插柳條、植樹等,倡導文明祭祀、綠色環保,緬懷革命先烈。活動開始,在家長講壇上,家長和老師們向孩子們講述了革命英雄故事和祭先烈、緬英豪、思故人的中華民族傳統習俗。各班級的孩子們認真聆聽革命先烈們的小故事,觀看動畫片,了解了清明節來歷,知道清明時節有踏青、蕩鞦韆、放風箏、掃墓、製作彩蛋、插柳條、植樹等習俗。在老師的帶領下,孩子們朗誦了經典古詩詞《清明》。
  • 開州區漢豐街道鳳凰社區開展「重溫紅色家書 緬懷革命先烈」活動
    為重溫革命歷史、緬懷革命先烈、傳承紅色基因,近日,開州區漢豐街道鳳凰社區以主題黨日為契機,組織在家黨員開展了「重溫紅色家書 緬懷革命先烈」活動。活動現場,大家集中觀看了楊開慧寫給毛主席的家書視頻,以及由黨員志願者朗誦的方志敏《我們臨死以前的話》。
  • 達川區渡市初中:重溫革命歷史 緬懷革命先烈
    四川科教新聞網訊 講好紅色故事,體現紅色智慧,弘揚紅色精神。為進一步提高支部全體黨員教師思想政治意識,追尋紅軍足跡、重溫革命歷史、緬懷革命先烈的奮鬥歷程、崇高品德和精神風範,2020年7月29日,中共達川區渡市初級中學支部委員會組織黨員教師、教學骨幹以及優秀青年教師代表赴宣漢縣王維舟紀念館參觀學習並重溫入黨誓詞。
  • 遂平縣第二高級中學重溫革命歷史緬懷革命先烈
    本報訊(記者 丁繼坡)近日,遂平縣第二高級中學舉行「傳承紅色基因、厚植家國情懷」報告會,
  • 唐山:17名大學生赴甸子村緬懷革命先烈
    17名大學生赴甸子村緬懷革命先烈  環渤海新聞網消息 (記者 王蓉輝 通訊員 朱大勇)3月27日下午,華北理工大學輕工學院豐潤校區17名大學生專程來到豐潤區銀城鋪鎮甸子村烈士祠堂,重溫抗日先烈事跡,緬懷革命先烈的愛國情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