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聖節之夜將至,同是「鬼節」西方人卻用狂歡祭祀

2020-12-22 小粟子看世界

商場提前布置萬聖節文化一

萬聖節在每年的11月1日,是西方的傳統節日;又叫諸聖節。而萬聖節前夜的10月31日是這個節日最熱鬧的時刻,小孩會裝扮成各種可愛的鬼怪逐家逐戶地敲門要求獲得糖果,否則就會搗蛋。傳說各種鬼怪也會裝扮成小孩混入群眾之中一起慶祝萬聖節的來臨,人們為了和鬼怪更融洽也把自己裝扮成各種鬼怪,在萬聖節前夜狂歡。

萬聖節主要流行於荷蘭,英國,愛爾蘭,法國,德國,比利時,瑞士等西方國家和澳大利亞,紐西蘭,北美地區。在愛爾蘭11月1日會放假1天,這一天愛爾蘭大部分商業場所停業,超市也不營業。類似於我們國家近年的清明節放假。波蘭的傳統是這一天不論多遠都要回家紀念先人。斯洛伐克、立陶宛、克羅埃西亞、奧地利、德國也有相似的風俗。

商場萬聖節文化圖二

西方萬聖節由來的說法較多,在西方人生活廣為流傳的是兩千多年前,基督教會把11月1日定為「天下聖徒之日」、即聖徒之意。公元前五百年居住在愛爾蘭、蘇格蘭等地的凱爾特人把萬聖節往前一天,即10月31日作為萬聖節。

古時候的西方人認為,故人的亡魂會在這一天回到故居地在活人身上找尋生靈重生,這是人死後能獲得重生的唯一希望。活人則懼怕死人的魂靈來奪生,人們就在這一天熄掉爐火、燭光、讓死人的魂靈無法找到活人,同時把自己打扮成妖魔鬼怪嚇走死人的魂靈。之後,他們又會把火種、燭光重新燃起,開始新的一年的生活。從這個傳說我們能體會到西方人的萬聖節類似於我們七月半,清明節,三月三等節日,都是祭祀日子。同樣是「鬼節」,因為中西方人對生命延續認識的不同,從祭祀思想上也有區別。

什麼是鬼? 《禮記·祭義》已說得很明確:「眾生必死,死必歸土,此之謂鬼。也就是說人死了會變成鬼,鬼是指死了的人。人世間本無鬼,古人卻想像出長得人模怪樣的「鬼」來詐世,現實中才有那麼多人裝神弄鬼。

不過我也相信人世間真有「鬼」,那就是不剛直的人心中有「鬼」。

言歸正題,中西方人對人的生命延續認識不一樣,採用的祭祀方式也有區別。鬼神本是邪惡的東西,西方人用以激情的方式驅邪避害,我們則在這樣節日祭祀叩拜先祖,乃至燒紙錢打賞孤魂野鬼。當然、我們今天祭祀先祖,不是求保佑,而是教育我們的下一代要尊敬老人,孝敬父母,做人孝為先。從祭祀形式上西方激情奔放,東方則是莊重肅穆。都為來年求得平安,從思想表達的內涵上是有所區別的。也充分體現了東西方的文化差異。

我們有自己的傳統文化

近年商家在不同時間為尋求到商機,一些西方節日文化被大肆渲染,都有蓋過我們傳統節日文化的勢頭。什麼聖誕節,情人節,以及即將到來的萬聖節。我們在西方情人節的啟迪下誕生了七夕節!七月七鵲橋日的傳說至古有,但人們沒有過節,當今物質生活的飛躍成了少男少女們寄情相約的美好日辰。

他國的節日只應當做是一種文化,過好我們自己的節日更具有教育意義。如果你喜歡過節日,商家一年360天都能給你找到過節日的理由!節日的背後是無限商機,如果你任性,我就喜歡買買,買!不過節也照樣可以買的嘛。過節日更多的是要傳承我們的傳統文化。你看到有幾個國家的民族過我們的節日呢。

現代年輕人喜歡過西方的節日,與西方人能放開自己的情懷和大街上偶遇的人們熱烈狂歡放飛自己的思想有關係。或許我們的禮儀是否過於拘束!但是,傳統文化實是不能丟,一個古老的東方文明古國,這是傳承五千年文明的文化精髓。弘揚中華文化吧,讓它在世界上走得更遠。

相關焦點

  • 初中作文素材:中國「鬼節」與西方「萬聖節」的對比
    東西方「鬼節」的發展與演變 中元節和萬聖節最初都與祭祀習俗有關。但隨著人類的發展,都出現了演變。西方萬聖節就早發展成為帶有娛樂性質很強的盛大活動。而我國的中元節,也正在由傳統的祭祀習俗逐漸發展。中元節這天,南方人殺雞宰鴨,並焚香燒紙,祭祀先人。
  • 威珀斯酒店上演「萬聖節狂歡夜」
    (原標題:威珀斯酒店上演「萬聖節狂歡夜」) 信息時報訊 (記者 韋柑潞
  • 尖叫萬聖節 鬼魅狂歡夜 - 現代快報
    西方傳統的「鬼節」——萬聖節又到了,不過如今這一天的氣氛已不像它的名字那樣讓人聽上去毛骨悚然,而是成為兒童們縱情玩樂的好時候。每到這一天,孩子們都會迫不及待地穿上五顏六色的化裝服,戴上千奇百怪的面具,提著一盞「南瓜燈」走家串戶,在「鬼節」盡情狂歡。那麼,後天,你想好怎麼瘋玩一下了嗎?
  • 中國「鬼節」 VS 西方「萬聖節」,原來有這麼大的區別!
    農曆七月十五是傳統節日鬼節,又叫中元節,佛教中稱為「盂蘭節」,意思就是祭祀鬼的節日, 在中國有很多鬼節,分別有 七月半 , 清明節 。而西方則稱為萬聖節, 西方鬼節中有 墨西哥鬼節 等,但最著名的是 萬聖節 。
  • 萬聖節和中國鬼節有什麼區別,萬聖狂歡之夜的禁忌別傻傻的不知道
    而西方關於萬聖節的說法也很多,具體的由來至今沒有一個準確的說法。可畢竟是西方的一個大節,有些關於萬聖節的禁忌不得不說一下,那麼今天的話題是關於萬聖節究竟有什麼禁忌,和中國鬼節的禁忌又有什麼不同之處。你對萬聖節了解多少很多人第一反應萬聖節就是西方的鬼節,但是實際上萬聖節最初是祭奠靈魂已經升入天堂的聖人靈魂。本來和鬼沒有任何關係,但是如今為何萬聖節非要扮成鬼怪的模樣,成為了人扮鬼的狂歡節不得不提的就是糖果商家想出來的妙招。
  • 西方萬聖節的來源以及與中國鬼節的不同之處
    萬聖節是11月1日,是西方國家的傳統節日。傳說公元前五百年,把這一天定為讚美秋天的節日,人們相信故人的亡魂在這一天回到故居地,尋找活人再生。這也是人死後能再生的唯一希望。實際上,萬聖節就是屬於「鬼寄生,人嚇鬼」的模式。為什麼家家戶戶都在萬聖節製作南瓜燈呢。傳說南瓜燈源於古代愛爾蘭。傳說一個名叫Jack的人,是個醉漢且愛惡作劇。一天Jack把惡魔騙上了樹,隨即在樹樁上刻了個十字,恐嚇惡魔令他不敢下來,然後Jack就與惡魔約法三章,讓惡魔答應他自己永遠不會犯罪。
  • 萬聖節來襲,中國民間傳統「鬼節」是西方的萬聖節嗎?
    隨著我國對外開放程度的不斷深入,西方歷史文化逐漸與中國交融,各種傳統文化和節日也逐步被國人接受。比如聖誕節、復活節、愚人節、情人節等等。萬聖節是西方傳統節日,準確時間應該是每年的11月1日,但是在節日的前一夜是最熱鬧時刻,為慶祝萬聖節的來臨,孩子們會裝扮成各種可愛的鬼怪遊街或者逐家逐戶地敲門,要求獲得禮物。據說,這一刻,鬼怪也會裝扮成小孩混入人群之中一起慶祝萬聖節的來臨。
  • 【父母課堂】萬聖節,給孩子講講中西方的「鬼節」
    西方的萬聖節又被稱為「鬼節」。無論在中國,還是在西方,「鬼節」都有著悠久的歷史和文化。萬聖夜即將來臨,不妨給孩子講講中西方的「鬼節」……西方的萬聖節和中國的三大「鬼節」起源一、   西方的萬聖節萬聖夜(HALLOWEEN)為每年的10月31日,是西方國家的傳統節日。
  • 爸爸大鬧教育機構過萬聖節,我們能將鬼節七月半過成萬聖節嗎?
    萬聖節,是西方的鬼節,主要流行於西方國家,但現在其他國家也開始流行過萬聖節,比如亞洲國家,在中國,也有很多人過萬聖節。但是,在中國,因為過萬聖節,也遭到了很多人的反對,認為這是西方的節日,我們憑什麼要去過呢?其實,中國也有自己的鬼節。
  • 歡樂萬聖夜 ---「人魔」狂歡的節日
    今天是10月31日也就是是西方國家的傳統節日---萬聖節。節日之夜是一年中最「鬧鬼」的一夜,所以也叫「鬼節」。雖然也是「鬼節」,和我們中國的鬼節有很多不同的地方,西方的人們相信,故人的亡魂會在這一天回到故居地在活人身上找尋生靈,藉此再生,而且這是人在死後能獲得再生的唯一希望。
  • 萬聖節VS中元節 中國的「鬼節」和外國的「鬼節」有什麼不同?
    萬聖節VS中元節 中國的「鬼節」和外國的「鬼節」有什麼不同?時間:2016-10-31 10:46   來源:360問答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萬聖節VS中元節 中國的鬼節和外國的鬼節有什麼不同? 中元節晚上根本不敢出門,為什麼明知萬聖節是個鬼節,卻如此期待呢!
  • 萬聖節 VS 中國鬼節
    作者: 小藝 火棘果子 西方的萬聖節:每年的11月1日是西方傳統節日萬聖節,英語是All Saints' Day。萬聖節可以說是西方的「鬼節」。不過這一天的氣氛卻遠不像它的名稱那樣讓人聽上去就「毛骨悚然」。每當10月31日萬聖節前夜,孩子們都會迫不及待地穿上五顏六色的化妝服,戴上千奇百怪的面具,提著一盞「傑克燈」(Jack-O'Lantern),走家串戶,向大人們索要節日的禮物。
  • 復古裝扮|你以為你過的是萬聖節,其實是西方「鬼節」
    雖然萬聖節已經過去好幾天,但是環黴黴還是挺想做關於萬聖節內容的稿件。現在很多人都喜歡把10月31日當做萬聖節來慶祝,其實10月31日是萬聖節前夜,11月1日才是真正的萬聖節。萬聖節前夜也並不如很多人想像般美好,並不是一個只需要大人cos,小孩要糖的歡樂節日,正如它真正的名字——萬鬼節一樣,是一個相當於中國七月中「鬼節」一般的節日。在這一天百鬼夜行,所以做為萬聖節最早發源的凱爾特人新年的薩姆汗節,一般要燃起篝火,人們也會化裝。
  • 萬聖節、中元節 大家見的都是什麼鬼?
    中新網10月30日電(宋宇晟)每年的10月31日,是西方世界的萬聖節。在西方,萬聖節又稱「鬼節」。而在中國,最被人們熟知的「鬼節」之一就是中元節了。雖然都是以鬼為主題的節日,但由於中西方文化的差異,「鬼節」也有各自的不同。資料圖:8月27日是中元節的前一天,在廣西也稱為「鬼節」。
  • 萬聖節變「兒童鬼節」戕害孩子
    揚子晚報記者昨天在南京幾家商場探訪發現,不少幼兒園家長帶著孩子來買萬聖節道具,都說是幼兒園布置的作業。一些家長表示不解:為啥幼兒園對學齡前孩子從小就進行如此「崇洋」的教育?(10月25日《揚子晚報》)  每年10月31日的萬聖節是舶來品,起源於西方,就像聖誕節、2月14日的情人節等英語國家的節日一樣,受到國內年輕人的熱捧,商家藉此機會大肆宣傳,讓更多人跟風。
  • 七月十五這天是鬼節,為何中國的年輕人不過鬼節,過七夕情人節?
    中國古代的節日,一般與時令有關,比如中國傳統節日中,最隆重的節日是正月初一,這一天是一年的開始,是為農曆新年;元宵節是在農曆的正月十五,這一天是一年的第一個月的月圓之夜。端午節是在農曆的五月五日,與夏季的正式來臨有關;清明節則是在每年公曆的4月4日、4月5日、4月6日中的一天,這一天太陽到達黃經15°;中秋節這一天是在農曆的八月十五這一天,八月已經正式進入秋季了,八月十五這一天的晚上正好也是月圓之夜。
  • 萬聖節奇妙夜 國內城市狂歡活動(全文)
    萬聖節快到了,傳說萬聖節之夜,鬼魂會來到人間,人們就打扮成動物或鬼怪,趕走遊蕩的鬼魂。在西方這是一個眾生狂歡的日子,鬼點子層出不窮,人們用千奇百怪的想法和自由的想像來娛樂這奇妙的萬聖節之夜。屆時將有超乎想像的影像燈光空間、時光穿梭般的音樂列車,引領「乘客」穿梭到夢想之地。推薦理由:如果你戀上異裝,別錯過這個沒人把你當怪物看的機會,可以扮成自己最迷戀的偶像,也可以扮成最無釐頭的模樣,好看與否最不重要,最關鍵的是要電閃雷鳴的出場,讓所有人外焦裡嫩,這是一個真正搞怪有理的地方。
  • 萬聖節不僅是個「鬼節」,更是一個吃喝玩樂的好日子
    1.萬聖節是秋節秋天是收穫的季節,萬物結出豐碩的果實,人們會用這些果實果腹,不至於挨餓。在農耕社會,這些往往認為是上蒼對人們的恩賜,人們也會虔誠的感謝上蒼這份恩賜,而感謝的最好方式便是集會讚美。古代歐洲的祭司們會在萬聖節這一天由衷地讚美偉大的秋季,平民百姓也會跟隨祭祀們進行各式各樣的慶祝活動,感謝上蒼在秋季的恩賜。
  • 西方萬聖節,中國有鬼節,人類的文化好多都是相通的
    全球化經濟帶來的全球視野,年輕人接觸的信息也越來越廣,不僅我們在過西方人的節日,西方人也知道了中國的春節,也知道中國的元宵節,中秋節。第一,萬聖節大家幹什麼?現在過萬聖節,很多幼兒園會組織活動,小學的小朋友們也會組織活動。現在的孩子們已經開始過西方的很多節日了,聖誕節大家想必並不陌生,而萬聖節也是其中一個西方人的節日。
  • 萬聖節真如中國「鬼節」嗎?其中道道,十人中九不懂,你知道嗎
    萬聖節,每年11月1日,乃西方的傳統節日。萬聖節前夜的10月31日是這個節日最熱鬧的時刻。而同時傳說這一晚,各種鬼怪也會裝扮成小孩混入群眾之中一起慶祝萬聖節的來臨,而人類為了讓鬼怪更融洽才裝扮成各種鬼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