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一年寒冬時,街坊鄰居在一起離不開聊一些適合秋冬進補的中藥。說到這裡,可能有些朋友會說一進補自己就熱氣。那這期就向大家介紹一味暖而不燥的中藥——肉蓯蓉。
肉蓯蓉是什麼?
在中國古時候,無論是給人、還是給物起名字,都是有一定講究和內涵的,並且其名字或多或少都會體現出事物的固有特性,理所當然的中藥材也不例外。比如肉蓯蓉:肉蓯蓉雖是一味補藥,但卻「補而不峻」,因此有「從容」之號。所以肉蓯蓉的名字就體現出其具有「從容」、「和緩」的特性。
中藥肉蓯蓉的法定基源植物分為兩種,一種是梭梭大芸,又叫軟大芸,學名「(荒漠)肉蓯蓉」,主要分布在內蒙古西部的阿拉善等地;一種是紅柳大芸,又叫硬大芸,學名「管花肉蓯蓉」,主產於新疆和田地區。
肉蓯蓉採挖或者購買後並不是直接就能入藥或食用的,同大多數的中藥材一樣,需要經過相關炮製後才能更好的發揮其作用。《雷公炮製論》中提到:「凡使(肉蓯蓉)先須清酒浸一宿,至明以棕刷去沙土浮甲,劈破中心,去白膜一重,如竹絲草樣。有此,能隔人心前氣不散,令人上氣也。以甑蒸之,從午至酉取出,又用酥炙得所」。
《本草綱目》記載:
肉蓯蓉味甘,微溫,無毒。有以下作用:
1. 療五勞七傷。
五勞:《黃帝內經.素問》中有「五勞所傷」的記載,指的是「久視傷血,久臥傷氣,久坐傷肉,久立傷骨,久行傷筋」。
七傷:指的是「大飽傷脾,大怒氣逆傷肝,強力舉重、久坐溼地則傷腎,形寒、飲冷則傷肺,形勞、意損則傷神,風雨寒暑則傷形,恐懼不節則傷志」。
2. 補中,除莖中寒熱痛,養五臟,強陰,益精氣,多子,婦人症瘕。久服輕身。
3. 除膀胱邪氣腰痛,止痢。
4. 益髓,悅顏色,延年,大補壯陽,治女人血崩。
5. 男子絕陽不興,女子絕陰不產,潤五臟,長肌肉,暖腰膝,男子洩精尿血遺瀝,女子帶下陰痛。
李時珍稱其「補而不峻,故有從容之號」。《本草匯言》曰「此乃平補之劑,溫而不熱,補而不峻,暖而不燥,滑而不洩」。
如何挑選肉蓯蓉?
(荒漠)肉蓯蓉的原藥材呈扁圓柱形,稍彎曲,長3~15cm,直徑2~8cm。表面棕褐色或灰棕色,密被覆瓦狀排列的肉質鱗葉,通常鱗葉先端已斷。體重,質硬,微有柔性,不易折斷,斷面棕褐色,有淡棕色點狀維管束,排列成波狀環紋。
管花肉蓯蓉的原藥材呈類紡錘形、扁紡錘形或扁柱形,稍彎曲,長5~25cm,直徑2.5~9cm。表面棕褐色至黑褐色。斷面顆粒狀,灰棕色至灰褐色,散生點狀維管束。
將肉蓯蓉原藥材除去雜質,洗淨,潤透,切厚片,乾燥,就製成了飲片——肉蓯蓉片(又可稱為生蓯蓉)。肉蓯蓉片使用酒燉或蒸製後即為酒蓯蓉。
酒蓯蓉與生蓯蓉功效上有什麼區別呢?
生蓯蓉以補腎止濁,滑腸通便力勝,多用於腎氣不足,腸燥便秘,白濁。酒蓯蓉補腎助陽之力明顯增強,多用於腎陽不足之陽痿,腰痛,不孕。
肉蓯蓉怎麼吃?推薦一款
肉蓯蓉煲羊肉
材料:肉蓯蓉10g,羊肉100g,肉桂2g,花椒10粒,生薑2g,八角2g,蔥5g。
做法:將洗淨香料一同放入布袋中,羊肉切塊,蔥切斷。將布袋、肉蓯蓉、羊肉放入砂鍋中。大火煮沸後轉小火,及時除去浮沫。羊肉半熟時放入蔥斷,燉至羊肉爛熟,加入食鹽調味即可。
肉蓯蓉與羊肉同食可補腎益精,溫中暖下,潤燥滑腸,用於五勞七傷,腰膝酸軟,中虛反胃,不孕不育,腎陽虧虛症見畏寒肢冷,耳鳴頭暈,尿頻便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