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作為21世紀的教育者,我們應該給幼兒創造一種全方位的閱讀空間。我們應該跳出傳統的「閱讀」來看如今的「閱讀」,拓展早期閱讀的範圍和內容,豐富方法和手段,逐漸以圖像閱讀文化取代文字閱讀文化,帶領幼兒走進圖的世界。在研究過程中,我們經歷感情投資、穩定發展及回歸生活三個階段,分別對幼兒多元閱讀的環境創設、興趣培養、閱讀內容、閱讀模式及社會實踐進行實踐探索。
[關鍵詞]多元閱讀;早期閱讀;閱讀模式
「每當我們翻開一本書,等於開啟了一扇通往世界的窗。閱讀是各種學習的基石,在我們所做的事情中,最能解放我們心靈的,莫過於學習閱讀。」英國教育部長布朗奇所說的一段話道出了早期閱讀研究的意義所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1982年提出「走向閱讀社會」的口號。隨後,英、美、日等國都根據自己的國情制定了相應的閱讀計劃。我國則以《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以下簡稱「新《綱要》」)及新一輪課程改革為標誌,全面啟動了早期閱讀的探索和研究。
近十年來,國內許多幼兒園已把早期閱讀作為教育特色進行研究和開發。在學習與借鑑他人經驗的基礎上,從2002年起,我們幼兒園也踏上了探索早期閱讀的徵程。在研究過程中,我們逐漸朝著指導幼兒開展多元閱讀的方向努力著,並留下了諸多思考。
一、為何要進行多元閱讀
閱讀是一項受益終身的學習技能,更是一種有助於人們自身和諧發展的能力。隨著社會、經濟、文化、科技等方面的飛速發展,工作、生活節奏的日益加快,人們更希望通過簡單直白的文字、圖像來進行信息的交流和溝通,因此,提高個人的閱讀能力和閱讀水平是適應未來社會的必備技能之一。
作為21世紀的教育者,我們更應該關注多元閱讀,為幼兒創造一種全方位的閱讀空間。從閱讀材料來說,不應限於故事書、文字、書籍;從閱讀場所來說,不應限於課堂、幼兒園、家庭。如果把「閱讀」的概念狹義化,無異於給幼兒關閉了許多認識世界的窗口。在資訊時代,我們要打破傳統的早期閱讀觀,把攝入一切符號的過程都視作閱讀的過程。「閱讀是生活,閱讀是遊戲,閱讀是學習」的理念,是對幼兒早期閱讀意義的拓展。我們應該跳出傳統的「閱讀」來看如今的「閱讀」,拓展早期閱讀的範圍和內容,豐富方法和手段,逐漸以圖像閱讀文化取代文字閱讀文化,帶領幼兒走進圖的世界。
二、怎樣進行多元閱讀、
我們認為,培養積極的閱讀興趣和良好的閱讀習慣是開展多元閱讀的前提。由於受到生理和心理發展水平的限制,幼兒階段的閱讀不可能以掌握知識為目的。讓幼兒進行與閱讀有關的活動,更多的應從閱讀活動的準備技能、閱讀興趣、閱讀習慣等人手,使幼兒在閱讀過程中享受閱讀樂趣的同時,獲得初步的閱讀技巧和閱讀能力,形成一種良好的閱讀習慣,為以後「學會閱讀」奠定基礎,電為終身發展取得「通行證」。根據幼兒園三個年齡段幼兒的年齡特點和實際情況,我們分三個階段來開展早期多元閱讀活動的探索。
(一)小班——感情投資階段
此階段的側重點是對幼兒進行多元閱讀興趣的激發和閱讀習慣的初步養成。
1.為幼兒創設適宜的閱讀環境
幼兒是在與周圍環境的相互作用中得到發展的。因此,在園內和班內應注重營造自在、有趣、豐富、溫馨的閱讀環境。如:布置圖文並茂的「小小閱讀區」「貝貝書屋」等,把圖書放置在安全、寧靜、明亮的地方,並張貼許多幼兒喜歡的照片、圖畫等,讓幼兒感受到文字、畫面、標誌等閱讀材料無所不在,並不由自主地去看看、想想、說說。
2.在遊戲中培養幼兒的閱讀興趣
遊戲是最適合幼兒也是幼兒最喜歡的活動。教師可有意識地讓幼兒在自由自在的遊戲環境中接觸一些以圖為主的閱讀材料,以培養他們的閱讀興趣。如在娃娃家、醫院、理髮店、超市等角色遊戲中提供標誌性的圖案,讓幼兒在美麗而富有童趣的圖畫世界裡盡情地享受和體驗。
3.在主題活動中培養幼兒的閱讀興趣
多元閱讀無處不在,無所不是。主題活動中也有許多與多元閱讀相融合的內容。如:在主題活動「我的家」中,幼兒從認識自己到認識與了解男孩、女孩,再到區分並製作男廁所、女廁所的不同標誌等,在這一系列活動中,幼兒既有知識經驗的梳理和建構,又有閱讀興趣的保持和閱讀水平的提高。
4.在閱讀過程中養成幼兒的閱讀習慣
教師應注重引導幼兒逐漸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如:閱讀時教師有選擇地放一些優美輕柔的音樂,引領幼兒進入安靜、文明、想像的閱讀世界。又如:教師抓住小班幼兒生動、形象、富有童趣的思維特點,請出「錄音姐姐」與幼兒對話、交流,讓幼兒很樂意地聽「錄音姐姐」的話。在愉快的閱讀過程中,幫助幼兒逐漸養成拿閱讀材料、有順序地翻、帶著問題看、愛護閱讀材料等最基本的閱讀技能和習慣。教師要善於抓住一切機會對幼兒進行閱讀習慣的培養。
(二)中班——穩步發展階段
此階段的側重點是在進一步培養幼兒多元閱讀興趣和習慣的同時,探究各類活動中有效的、適宜的自主閱讀模式來促進幼兒的多元閱讀。
1.日常生活中的個別化自主閱讀模式
針對一日活動的不確定性,教師根據每個幼兒不同的閱讀需求和閱讀水平,為幼兒提供個別化閱讀的條件,尊重每個幼兒的意願,並進行適時、適當的指導。在早上來園活動或課間自由活動時間我們較多採用這種個別化的自主閱讀模式。
2.區角活動中的小組化自主閱讀模式
每班利用一定的空間開設一個閱讀區,這個閱讀區在每次區角活動時都會吸引部分幼兒。由於是幼兒自主選擇的活動內容,且閱讀區內投放的閱讀材料相對固定,因此這部分幼兒較容易形成共同的閱讀興趣。在這樣的小組閱讀中,幼兒會相互交流、相互影響,閱讀興趣相當濃厚。
3.主題活動中的集中式自主閱讀模式
教師對主題活動情有獨鍾,常常會很自然地把閱讀活動與主題活動結合起來,於是就有了主題背景下的集中式自主閱讀模式。如:在主題活動「過生日」中,為幼兒準備排列形式各異的年曆卡,讓幼兒在教師預設的集體活動中通過自主閱讀年曆上的數字來尋找自己和朋友的生日,這樣的閱讀既結合幼兒的生活經驗,又有利於同伴親密關係的建立和情感的維繫。類似這樣的活動教師們挖掘了很多,並在實踐中根據閱讀活動和主題活動的雙重要求不斷進行調整和創新。
4.其他活動中的鬆散型自主閱讀模式
除了以上經常開展的活動外,教師還根據幼兒園內外的其他活動,隨機地引導幼兒進行一些自主閱讀。教師能靈活地捕捉適合幼兒閱讀的內容和契機,指導家長和幼兒共同閱讀,讓所有經歷閱讀的幼兒都深有感觸:原來可以閱讀的東西到處都有。
(三)大班——回歸生活階段
此階段的側重點是在幼兒的閱讀興趣和閱讀水平呈穩步上升趨勢的基礎上,充分利用周邊資源,結合幼兒現實生活,培養幼兒的社會適應能力,進一步提高幼兒的閱讀興趣和閱讀水平。
1.走進社區
通過小班、中班階段的培養,大班幼兒的閱讀經驗不斷積累,閱讀水平日益提高,教師發現幼兒的閱讀已不能僅局限在園內,於是讓幼兒跨出園門,把幼兒帶到離幼兒園最近的社區,以期充分利用社區資源。這些做法使教師對閱讀又有了進一步的認識。當幼兒通過看小區地圖找到同伴的家,找到郵箱,找到居委會時,閱讀和生活便緊密地結合在一起了。
2.模擬小社會
幼兒有了親臨社區的經歷,就會在幼兒園遊戲活動中再現。於是,教師便以一個服務者的身份為幼兒創設了模擬小社會,接著又以一個指導者的身份為幼兒在模擬小社會中設置一個又一個 需要幼兒去潛心閱讀和探索的問題,模擬小社會成了幼兒閱讀和遊戲的又一塊天地。
3.社會實踐
到了大班第二學期,社區和模擬小社會中的閱讀已不能滿足幼兒的閱讀需求,教師便大膽地帶著幼兒走向更廣闊的空間,超市、廣場、郵局、馬路上均留下了幼兒活潑、快樂的身影。幼兒在這些社會真實場景中進行活動和閱讀,既運用已有經驗,也在克服困難中獲取新經驗,多元閱讀的意義得到了更充分的體現。
三、多元閱讀應何去何從
1.提高對多元閱讀的認識
「多元」這個當今社會使用頻率較高的詞在閱讀教育中應如何體現?對此,每位教師都從更廣闊的意義上去理解和認識,從而不斷拓展多元閱讀的內涵。一是多元閱讀情境的創設。營造一個自在、有趣、豐富的閱讀情境,是引領幼兒成為閱讀愛好者的必要前提。二是多元閱讀互動關係的建立。一個溫馨的閱讀環境不只是一個場所、一份閱讀材料,指導者才是引導幼兒學習如何「與閱讀材料對話」的關鍵。因此在每個可能的閱讀環境裡,都應當有能夠引導幼兒閱讀的指導者。三是多元閱讀材料的選擇。只有通過多樣化的內容和題材,才可以為幼兒提供豐富的閱讀經驗,進而培養幼兒全方位的閱讀興趣和閱讀能力。教師要善於挖掘、選擇和創編這樣的閱讀材料。四是多元閱讀途徑的嘗試。在指導幼兒閱讀時,還要注意閱讀形式的多樣化。應該說,生活中處處都有幼兒閱讀的機會和閱讀的內容。需要提醒的是,多樣化的閱讀並不是沒有選擇的,因為在幼兒早期閱讀階段,成人有責任幫助幼兒形成初步的閱讀品位。
由多元的閱讀情境、互動關係、閱讀材料和閱讀途徑構建的早期閱讀環境,將給幼兒帶來不同的閱讀經歷,幼兒可以從中體會不同情境之中的閱讀趣味。我們應該從促進幼兒發展的高度來認識閱讀的多元需求問題。
2.家長是多元閱讀的參與者和合作者
在幼兒園嘗試多元閱讀的過程中,我們越來越感到家長參與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正如新《綱要》所提出的:家庭是幼兒園重要的合作夥伴,應本著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則,爭取家長的理解、支持和主動參與,並積極支持、幫助家長提高教育能力。這就從實踐層面和理論層面上清楚地指明:在教育越來越強調生態化的今天,幼兒教育中的家園合作是一種必然的趨勢。
試想,幼兒依偎在家長的身邊,共同欣賞著同一本書,翻閱著,指點著,辨認著,訴說著,享受著其中的快樂,這是一幅多麼美麗而又溫馨的畫面啊!因此,親子閱讀的過程其實是幼兒與父母共同體味親子間濃濃的愛意,共浴家庭濃濃親情的過程。相信只要我們和家長攜起手來,緊密合作,適當指導,形成家園合力,早期多元閱讀定會有一個雙贏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