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社旗縣大馮營鎮團委多措並舉,以精準助學為導向,掀開全域希望工程圓夢行動,積極籌措資金,全力打造一場「獻愛心、助金秋」的捐資助學接力賽。
「希望工程·圓夢行動」是共青團的一個品牌項目,在脫貧攻堅戰中,堅持開展圓夢助學行動既是教育扶貧的體現,也是掀起社會扶貧高潮的有效形式。該鎮團委書記左帥介紹說。
2018年9月,程炳舒順利走進河南科技學院,在一家人一籌莫展的時候,左書記耐心的給俺講述了「國家生源地助學貸款」和「國家助學金」的相關政策,以及各高校還開設相應的「入學綠色通道」。鼓勵我積極申請,遇到惠民政策,優先考慮,家庭遇到難題精準施策,對我們家庭也給予了非常重要的幫助。
2016年其父親因為意外車禍造成腿部殘疾,日常活動不方便,膽結石也一直困擾著他的父親;去年八月,其母親突發重大疾病,右半身喪失活動能力,需要長時間休養恢復。尚在學校讀書的他就這樣眼看著家庭不斷出現問題,卻不能伸手解決和減輕父母心裡一直以來的擔憂和操勞,但是健康終究是有限的資源。
每逢節日,鎮政府和團委積極開展獻愛心、送溫暖活動,每次都給我們家送來米,面,食用油等,細緻入微的關愛給了我們莫大的溫暖。「我是大學生我高興,真誠的感謝各位領導對我這個普通家庭的優待,我一定加倍努力,做好自己,將來學有所成、回報社會。」程炳舒說。
2020年疫情肆虐之時,董旭、姬亞軍、陳文寶、周得寶等大學生共青團員主動請纓到鎮區疫情防控卡點值崗。他們不忘黨和政府的關懷,在危機時刻主動站出來,頂上去的戰疫精神,詮釋了新一代共青團員的擔當精神。
希望工程不僅是一個民心工程,更是一項宏偉工程,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的中國夢,需要我們各級團委時刻銘記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一年接著一幹,哪怕是一個小小的突破,也要盡一百份的努力,也要把金秋助學這場壓軸大戲唱好演好,演出咱鄉村振興的時代旋律。
今年該鎮團委接受社會捐助資金1.6萬元,為金秋助學夯實基礎。成功不止是一條捷徑,對貧困大學生來說:再好的資助僅僅只是一個起點,再好的圓夢都需要腳踏實地的拼搏,鼓勵他們在校期間刻苦學習、錘鍊品質,將來奉獻社會,傳遞溫暖。
自2017年以來,該鎮團委積極倡議鼓勵社會各界愛心人士和愛心企業,結對及捐款資助貧困學生.累計走訪貧困學生160餘名,籌集善款6.4萬元,資助60餘名貧困學生,幫助他們圓夢大學。
通訊員 劉世良 劉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