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每月開銷到底有多大?生活費一個月給多少才合適?

2021-02-14 湖南考試招生

近日,一位義烏媽媽發表的一篇網絡求助帖引發了網友熱議。這位媽媽表示,女兒在杭州讀大學,她每月給1200元夥食費,購物費用另計,沒想到卻得到女兒抱怨「到底是不是親生的」。

為此,媽媽向網友求助:「我該給正在讀大學的女兒一個月多少生活費才合適?」


家長:給多給少都煩惱

現在的消費水平一年比一年高,尤其是在大城市,讀大學的成本除了學費,更多的是孩子的生活費。家裡經濟條件稍微好點的,都不想自家孩子在學校吃苦。

加上近年來此起彼伏的「校園貸」報導,也給家長們提了個醒:萬一給的錢不夠,孩子借了高利貸咋辦?但是,要是錢給得多了,又怕孩子學壞,養成貪圖享樂的毛病。


調查:杭州大學生,月均消費1900元

針對「義務媽媽」的這個問題,某機構在杭州的各所大學做了一個調查。參加調查的70多名大學生,平均月花銷在1900元,最低開銷1200元,最高的一位每月要花4000元。

總體而言,男生在夥食上的開支比女生大一些,佔每月生活費的58%,而女生在吃飯上只花費42%;男生的第二大消費就是娛樂,佔了13%,而女生的消費明顯更多樣化,在護膚化妝、服裝、娛樂上都有超過10%的開支。男女生在學習上的消費都有10%左右。

浙大大二女生麗麗(化名)屬於標準的平均水準,她說,家長每個學期會一次性給她的卡裡打一萬元生活費,由她自己支配,每個學期按5個月計算,平均每月生活費2000元。

「這些錢,有一半花在了吃飯上。」麗麗說,「我大部分時候在學校食堂吃飯,早餐5元,午餐和晚餐各10元,偶爾會點外賣,遇到過節會和小夥伴出去打牙祭。這樣一個月的夥食費在1000元左右。」

除了吃飯,女孩子最大的開支自然是衣服了,「我買的不多,但是比較注重品質,單品價格比較高,買一次大概就500元了。」接著是學習方面的開銷,會根據興趣買一些書和網課。例如她最近買了Photoshop和R語言的網課和相關書籍,這是一筆不小的開銷。

此外,最後還有看電影、遊泳等娛樂項目。

「在買大件商品,例如單眼相機、電腦的時候,一般會向父母求助,申請額外的補貼。」麗麗說。目前,她和幾個同學在一起創業,佔據了所有課餘時間,沒有時間再做兼職,零花錢不夠的時候父母還是會給她。「現在創業項目還沒有收入,但是應該很快能有了,可以自己賺錢自己花了!」

根據調查統計,即便是花費較高的學生,在夥食一項上每月也只用掉了1400元,最節儉的同學只需要支出660元夥食費。顯然,吃飯並不是拉開消費檔次的主要原因。

那位媽媽每個月給1200元夥食費,在杭州還是基本夠用的。除非天天帶和朋友下館子,學校食堂能吃出什麼天價呢?

「我上大學是在1998年,每個月所有開銷加起來只有200元,外加學校發放的每人每月20多元的補助。雖說每個時代物價不一樣,但是這點錢想在城市裡生活,確實挺緊迫的,日子過得緊巴巴的。」

「我2008年上的大學,每月生活費500元,包括吃穿電話水電,還不是一樣活過來啦。」有網友說。

「2011年上大學,一個月800塊照樣活得風聲水起,朋友吃飯、喝酒一個不落下,甚至還有的剩!當年1200元一個月簡直就是奢侈!」還有人說。

今年上半年有份調查顯示,全國在校大學生月平均開銷是1212元(不含學費、家庭與學校間往返交通費),94%的學生生活費由父母或親戚提供,其次為打工兼職。

大學生消費逐年上漲,當然與消費種類多樣化有關。有人認為,現代社會娛樂和社交需求大,男生要玩遊戲、請客吃飯,女生要買化妝品、衣服,談戀愛的要互相送禮物,逢年過節要出去聚會,還有其他學習和興趣愛好上的消費,「每月1200元確實只夠基本夥食費」。

大學生應當樹立正確消費觀

對「義烏媽媽」引發的社會輿論,教育專家表示,大學生消費,是作為一個社會問題而存在的,與當前社會現象、社會風氣息息相關。作為學校,要加強對學生的價值觀引導,提倡健康的消費觀。而作為學生,則要根據自身條件,適度調整規範自己的消費觀。

有網友評論:「大學生已經是成年人,家裡給錢滿足基本開銷即可。想要更多的話,自己去掙。可以努力學習申請獎學金、助學金,也可以去兼職打工有的人靠兼職賺的錢,不僅生活費不愁,連學費都能搞定!已經過了18歲了,我們沒資格只拿錢消費不勞動。」


喜歡就分享到朋友圈唄

                                 小編會快樂到飛起來呢~

版權聲明:

本文系本微信團隊根據新華網教育相關資源編輯(小編/安安)。如有轉載請註明出處:湖南考試招生(ID:hnkszswx),否則將視為侵權。

  「湖南考試招生」微信公眾號(微信ID:hnkszswx)是由湖南省教育考試院主管、《教育測量與評價·高考專刊》編輯部精心打造的全新高考公益服務平臺。

   我們期待這些方面的稿件:

  ☀學科達人的獨門秘笈

  ☀複習備考的思路點撥

  ☀備戰高考的心態調適

  ☀學科專業的通俗解讀

☀高考「黑馬」的逆襲故事 

☀考前衝刺的成敗得失

☀家有考生的酸甜苦辣

☀行走大學的見聞感悟

   以3000字內為宜,要求針對性、可讀性強。一經採用,即付稿酬,優秀稿件還將選登在《教育測量與評價·高考專刊》。投稿郵箱為:hnkszs@126.com。 

相關焦點

  • 大學生生活費給多少才合適
    晨晨河南商報記者李志遠「生活費不夠,花唄來湊。」乍一聽,像是某寶的宣傳語。但是,實際情況遠比你想像的更為「扎心」。為了還債,還在上學的她不得不用兼職來為其「任性」買單;為了面子,讀大二的他選擇了「先消費,後付款」的方式。他們是眾多大學生中的一員,也是「超前消費」大軍中的兩個代表。他們遇到了同一個問題:生活費不夠。那麼,大學生生活費到底多少合適?
  • 大學生生活費逐年增加 一個月到底該給孩子多少錢
    一個大學生,每月開銷到底有多大?最近,一位義烏媽媽發表的一篇網絡求助帖引發了網友熱議。這位媽媽表示,女兒在杭州讀大學,她每月給1200元夥食費,購物費用另計,沒想到女兒卻抱怨「到底是不是親生的」。  現在的消費水平一年比一年高,尤其是在大城市,讀大學的成本除了學費,更多的是孩子的生活費。家裡經濟條件稍微好點的,都不想自家孩子在學校吃苦。
  • @準大學生,上大學每月生活費到底多少合適?我們幫你算了一筆帳!
    是不是上了大學你才認識到:吃飯要花錢買衣服要花錢考試需要花錢參加比賽也要花錢不少學生過著「半月皇帝""半月乞丐"寅吃卯糧的日子。家長也比較發愁,每個月究竟要給孩子準備多少錢呢?多了怕孩子不節制,少了怕委屈了孩子。食堂吃飯:早飯5元,午飯10元,晚飯10元。
  • 70%大學生稱生活費不夠花,你覺得大學生每個月生活費多少合適?
    在正式開始大學生活之前,關於大學生日常開銷的話題再次成為學生和家長們關注的焦點。前幾日,人民日報官博發起了一次投票:你覺得大學每月生活費多少合適?網友也紛紛給出了回覆:根據人民日報官博對「大學生活費多少夠花」這一問題進行調查的結果顯示,19.5%表示每月生活費可以在1000元以內,62.8%表示每月生活費需要在1000-2000元,每月生活費在2000-3000元的佔10.9%,更多的佔6.7%。有一種痛叫做,書到用時方恨少,錢到月底不夠花,那麼大學生一個月生活費究竟多少合適?
  • 今日話題|大學生一個月生活費多少合適?
    大學生活費每個人都不太相同👀除了月初,其餘時間都深陷在一個問題錢都去哪兒了?
  • 大學生一個月生活費多少錢合適?
    去年帶某大專院校的職業規劃與就業指導課,其中有一項任務就是讓學生們規劃自己的大學生活,很重要的一項是規劃自己的生活費。結果,收上來後發現學生們填寫的生活費差距比較大,有些寫的每個月生活費七八千,有些寫的七八百。
  • 孩子上大學後,一個月給多少生活費合適?大學生:也就3000
    但是大家也面臨著這樣一個問題,在給孩子生活費這件事情上,不能像初中高中一樣小打小鬧了,必須要認真對待。那麼給多少才合適呢?有一張大學生生活費等級表非常有意思,第1等的學生每個月的生活費在5000元以上,妥妥的土豪家庭。第二等的學生在2500~4000塊錢左右,也很富裕了。
  • 大學生一個月多少生活費合適?
    大學生一個月三千元生活費會不夠用嗎?或者說大學生一個月多少生活費才算夠用?像這樣的話題底下的回答總是五花八門,畢竟一萬個人眼裡有一萬個哈姆雷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過法。
  • 大學生每個月給多少生活費合適?1200元合適嗎?網友:真不夠
    在家長眼中,孩子無論多大永遠是自己的孩子。除了會想念擔心孩子,讓家長更為發愁的是關於要給孩子多少生活費的問題。所以關於每個月到底應該給孩子多少生活費,許多家長拿不定主意。有的家長認為給1200元就夠了,也有的家長認為如今的物價上漲厲害,做父母的苦點沒關係,不能苦了孩子。再怎麼每個月也要給孩子2000以上的生活費?那家長每個月到底給多少合適呢?
  • 大學生每月生活費需要多少?
    每個月的前幾天,我們錢包鼓鼓,大手大腳,吃啥啥香。到了月末,不節制的同學就只能靠麵包泡麵活著了。網友們總結盤點了全國部分地區大學生生活費參考標準 ( 每月 ) (一個城市的不同學校消費水平也不一樣、學生家庭條件不一樣等等)有調查顯示,近3成在京大學生每月生活費超1600元,主要花費在餐飲、穿戴、社交。有北京的大學生稱,每月2000元有時仍感覺「吃緊」。吃飯一天40元,一個月1200元就沒了。生活費到底給多少合適?先來看看大學生的生活費都花在哪些地方吧。
  • 大學生一個月有多少生活費?
    大學生關心什麼?關心學習、關心社交、關心各種活動,還有生活費這個大重點,更別提學費了。那麼讀大學到底要花費多少錢?50元(話費,校園電話卡比較便宜)+30元(網費)=80元   以上算的帳都是最基本的開銷都已經過1千了,還不包含網友們提到的考證費用和各種娛樂花費……   再算算自己的日常開銷,來看看——   你的生活費是多少
  • 普通大學生一個月多少生活費比較合適?看看和你的相差大不大
    一個月多少生活費比較合適?這一直是一個值得家長和學生討論爭論的問題。我也相信有很多人和我一樣,上了大學才發現錢真的很重要,上了大學後,相比於初中高中,要用錢的地方實在太多了,但是錢卻是有限的,再說很多人也和我一樣,不好意思找父母要太多錢 ,於是只能自己平時節約一點。
  • 大學生一個月多少生活費合適?這八大標準幫你判斷!
    9月已經到來,已經有學生開始陸續準備回校了,為此很多學生和家長們開始發愁了:究竟要準備多少錢呢?錢給多了怕亂花不節制,給少了怕不夠用。分析發現,大學生的花銷與城市消費水平有關。大學位於「北上廣深」一線城市的學生月均開銷為1378元;而在其他直轄市、省會城市和副省級城市讀大學的學生月均開銷為1270元;                                             大學生平均每月1243元的消費都花在了哪裡呢?
  • 生活費不夠花,大學生一個月需要多少錢才夠用?
    一個月到底給多少生活費成為困擾家長的一大難題,「給少了怕不夠花,給多了又怕亂花」是不少家長的心態。之前有一個事件,一名大一女生有關生活費的求助帖登上微博話題熱搜。女孩在求助帖上稱,自己每個月2000元的生活費根本不夠用,希望母親將生活費漲到4500元,但遭到拒絕,覺得自己很委屈。帖子一經發出,便引發網友熱議。
  • 普通家庭的大學生,每個月「生活費」多少才合適?800綽綽有餘
    畢竟終於可以遠離父母的掌控有一個屬於自己的小天地了,而要說到大學,那麼就不得不說另一個問題,就是大學生活費的問題,因為上了大學以後我們的每個月生活費就要自己分配了,終於可以實現財務自由了!普通家庭的大學生,每個月「生活費」多少才合適?
  • 大學生每月生活費,多少錢比較合理?算出的標準,會不會有爭議?
    考上大學以後,一個月需要多少生活費才比較合理?很多家長認為,應該給孩子足夠的生活費,讓孩子沒有生活壓力,安心讀書考研,將來找一份好工作。大致綜合起來,大學生每月的費用基本可以控制在1500元以內。除去必須的日常生活開銷,如果有外出聚餐和遊玩活動,至少還需要300元。如果大學期間開始談朋友,每月的費用還會上漲,甚至一個月會超過2000元。
  • 大學生每個月生活費多少合適?我們來算一算帳
    很多大一新生現在都面臨一個苦惱的問題,就是大學期間每個月準備多少生活費才是最合適的呢?大概什麼樣的生活費區間才能保證每個月的生活費不多不少?今天三元高考就給大家算上一筆帳,看看大學生每個月的生活費多少合適,一起來看看吧!
  • 大學生每月多少生活費合適?看完全國生活費排行,家長心裡有數了
    孩子們內心肯定是歡喜的,但是對於一些新生家長們來說,可真的犯愁了:孩子開學後就得給他們生活費了,但是這是孩子第一次去上大學,自己應該給他們多少生活費才合適呢?給多了吧,害怕孩子拿著這些錢肆意揮霍,花錢如流水;給少了吧,又害怕傷害孩子自尊心,苦了孩子。所以,到底應該給他們多少生活費才好呢?
  • 大學生活費多少合適?1500是標準,看看當代大學生要生活費的方式
    那麼,現在的大學生的生活費多少合適呢,今天小編就來和大家談論一下關於大學生生活費的那些事兒以及當代大學生是通過哪種方式向自己的父母索要生活費保障金的。如果這些學生要在這個月裡有什麼其他娛樂方面的開銷,基本上是很難負擔得出來的。畢竟現在市面上所有東西的物價都很高,基本出門就得花錢,100元拆開並不會能買到什麼,更何況還這些錢還是一個月30天的總花銷,一天平均只有40元,除了日常3慘也並不能滿足別的需求了。
  • 在校大學生每月1500的生活費,夠不夠日常開銷?
    在校大學生每月1500的生活費,夠不夠日常開銷? 1500元作為一個大學生一個月生活費,晏子覺得勉強能夠但是比較緊張,當然能差多少也不一定。我來給大家舉一個例子,大家就能明顯的感受到。 晏子的一個親戚在湖北武漢輕工大學讀土木工程專業,即將進入大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