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百家號隸屬於全國級企業集團——智董集團旗下中華第一財稅網(又名「智董網」)。本專欄陸續更新,您現在看到的只是本專欄的部分內容。
請記得關注本百家號,不然以後就找不到了哦;如果喜歡,請收藏並點讚支持一下,謝謝!歡迎購買本專欄,購買專欄後您可以完整地學習、深入地學習;本專欄「乾貨」很多、用處很大,不僅可以隨查隨用,還值得反覆學習、時常複習,「學而時習之,不亦悅乎」(每學一遍都有不同的收穫)。
學習改變命運,是凡人逆襲的真理,如果您覺得對您有幫助,請立即購買!現在立即購買本專欄的好處:按目前的超划算價格購買比到時大幅上調到正常價格時購買,立即獲得了優惠;想成功的人那麼多,憑什麼是您?全國著名財稅實戰專家,助您搶佔先機,點擊購買,即刻享有!成大事者不糾結!僅僅一頓飯的花費,受益一輩子,早系統、深入學習則早領先與獲益!】
現金流量表分析是在現金流量表出現以後發展起來的,屬於財務報表分析方法中的一種;它以現金流量表為主要依據,並結合資產負債表、利潤表和其他少數資料,利用多種分析方法,進一步揭示現金流量信息,並對企業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作出評價。
1975年10月,美國最大的商業企業之一Grant公司宣告破產引起商界的廣泛關注,而令人不解的是,Grant公司在破產前一年,即1974年,其營業淨利潤近1 000萬美元,經營活動提供營運資金2000多萬美元,銀行擴大貸款總額達6億美元。更令人不解的是在1973年末,公司股票價格仍按其收益20倍的價格出售。為什麼銀行會為一個瀕臨破產的公司發放貸款,而且投資者也樂於購買其股票呢?問題就出在投資者和債權人未能對該公司的現金流動狀況作深入的了解和分析。如果分析一下該公司的現金流量,就會發現早在破產前5年,即1970年,該公司的現金流量淨額就已出現負數。早知如此,投資者決不會對一個現金嚴重短缺,且毫無償債能力的公司進行投資。而正是該突發事件促使了美國研究投資的人們希望從企業的經營活動中更多地提取有關現金流量的信息。
這些事件使投資者認識到,只分析資產負債表、利潤表、所有者權益變動表或現金流量表並不能完全滿足投資決策的需要。而要想知道為什麼盈利企業會突然破產,為什麼虧損企業也能發放股利,為什麼淨利潤與經營現金流量並不相同,這些問題均可通過分析現金流量表得到回答。
對現金流量表的分析,既要掌握該表的結構及特點,分析其內部構成,又要結合利潤表和資產負債表進行綜合分析,以求全面、客觀地評價企業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業績。
一、現金流量表質量分析
我們知道,現金流量表是以現金收付制為基礎編制的,對現金流量的質量分析主要從各種活動引起的現金流量的變化及各種活動引起的現金流量佔企業現金流量總額的比重等方面去分析。對現金流量的質量分析應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1.經營活動現金流量的變化結果與變化過程的關係
不管是採用直接法還是採用間接法編制現金流量表,均會確定出當期現金流量淨增加額。對任何一個企業而言,現金流量淨增加額可能會出現以下情況:
一是「現金流量淨增加額」大於零,表現為期末現金大於期初現金流量;
二是「現金流量淨增加額」小於零,即期末現金小於期初現金流量;
三是「現金流量淨增加額」等於零,即企業期末與期初現金狀況相同。
同樣,在各類活動的現金流量變化方面,也存在著上述三種對應關係。
對上述結果,不論出現哪種情況,均不能簡單地得出企業現金流動狀況「好轉」、「惡化」或「維持不變」的結論。還需要揭示現金狀況的變動原因,分析各因素對現金流量的影響,分清哪些是預算或計劃中已有安排的,哪些是因偶發性原因而引起的,並對實際與計劃的差異進行分析。
(1)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小於零
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小於零,意味著企業通過正常的商品購、產、銷所帶來的現金流入量,不足以支付因上述經營活動而引起的貨幣流出。企業正常經營活動所需的現金支付,需通過以下幾種方式解決:
1)消耗企業現存的貨幣積累。
2)進行額外貸款融資。
3)拖延債務支付或加大經營活動負債。
在企業開始從事經營活動的初期經營活動現金流量小於零,這是企業在發展過程中不可避免的正常狀態。企業在正常生產經營期間仍然出現經營活動現金流量小於零,則可以說企業經營活動現金流量的質量不高。
(2)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等於零
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等於零,意味著企業通過正常的商品購、產、銷所帶來的流入量,恰好能支付因上述經營活動而引起的貨幣流出,企業的經營活動現金流量處於「收支平衡」的狀態。企業正常經營活動不需要額外補充流動資金,企業的經營活動也不能為企業的投資活動以及融資活動貢獻現金。在企業的成本消耗中,有相當一部分屬於按照權責發生制原則的要求而確認的攤銷成本(如無形資產、長期待攤費用攤銷、固定資產折舊等)和應計成本(通稱為非現金消耗性成本)。顯然,在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等於零時,企業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是不可能為這部分非現金消耗性成本的資源消耗提供貨幣補償的。因此,從長期來看,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等於零的狀態,根本不可能維持企業經營活動的貨幣「簡單再生產」。
如果企業在正常生產經營期間持續出現這種狀態,企業經營活動現金流量的質量仍然不高。
(3)經營活動現金流量大於零
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大於零,說明在補償當期的非現金消耗性成本後有剩餘,意味著企業通過正常的商品購、產、銷所帶來的現金流入量,不但能夠支付因經營活動而引起的貨幣流出,補償全部當期的非現金消耗性成本,而且還有餘力為投資活動提供現金支持。此時企業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已經處於良好的運轉狀態。如果這種狀態持續,則企業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將對企業經營活動的穩定與發展、企業投資規模的擴大起到重要的促進作用。
企業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僅僅大於零是不夠的。如果經營活動現金流量大於零,但不足以或恰好補償當期的非現金消耗性成本,則仍然不能為企業擴大投資提供貨幣支持。
2.投資活動現金流量的變化結果與變化過程的關係
(1)投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小於零
投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小於零,意味著企業在購建固定資產、無形資產和其他長期資產、權益性投資以及債權性投資等方面所支付的現金之和大於企業在收回投資,分得股利或利潤,取得債券利息收入,處置固定資產、無形資產和其他長期資產而收到的現金淨額之和,處於「入不敷出」的狀態。企業投資活動所需資金,可以通過以下幾種方式解決:
1)消耗企業現存的貨幣積累;
2)擠佔本來可以用於經營活動的現金;
3)利用經營活動積累的現金補充;
4)進行額外貸款融資;
5)採用拖延債務支付或加大投資活動引起的負債規模來解決。
對於投資活動現金流量小於零的企業,我們不能簡單地做出否定評價。在企業的投資活動符合企業的長期規劃和短期計劃的條件下,投資活動的現金流量小於零表明了企業經營活動發展和企業擴張的內在需要,也反映了企業在擴張方面的努力與嘗試。
(2)投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大於或等於零
投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大於或等於零,意味著企業在投資活動方面的現金流入量大於流出量。這種情況的發生,或者是由於企業在本會計期間的投資回收活動的規模大於投資支出的規模,或者是由於企業在經營活動與籌資活動方面急需資金而不得不處理手中的長期資產以求變現等原因所引起,這時需要進行具體分析。
3.籌資活動現金流量的變化結果與變化過程的關係
(1)籌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小於零
籌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小於零,意味著企業在吸收權益性投資、發行債券以及借款等方面所收到的現金之和小於企業在償還債務、支付籌資費用、分配股利或利潤、償付利息、融資租賃所支付的現金以及減少註冊資本等方面所支付的現金之和。這種情況的出現,或者是由於企業在本會計期間集中發生償還債務、支付籌資費用、分配股利或利潤、償付利息、融資租賃等業務,或者是因為企業經營活動與投資活動在現金流量方面運轉較好、有能力完成上述各項支付。但是,企業籌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小於零,也可能是企業在投資和企業擴張方面沒有更多的作為的一種表現。
(2)籌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大於零
籌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大於零,意味著企業在吸收權益性投資、發行債券以及借款等方面所收到的現金之和大於企業在償還債務、支付籌資費用、分配股利或利潤、償付利息、融資租賃所支付的現金以及減少註冊資本等方面所支付的現金之和。在企業經營活動現金流量小於零的條件下,企業的現金流量的需求,主要通過籌資活動來解決,關鍵要看企業的籌資活動是否已經納入企業的發展規劃,是企業管理層以擴大投資和經營活動為目標的主動籌資行為還是企業因投資活動和經營活動的現金流出失控企業不得已的籌資行為。
4.不涉及現金收支的理財活動與企業的現金流轉狀況
不涉及現金收支的理財活動(即投資和籌資活動),雖不引起現金流量的變化,但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企業所面臨的現金流轉困難。例如,企業以固定資產償還債務,可能意味著企業沒有足夠的現金來償還到期債務;企業接受業主非現金資產的投資,可能意味著企業在接受所有者投資的同時,還需籌集必要的現金以實現企業的正常經營等。至於此類活動是否意味著企業的現金流轉困難,則應結合企業其他一些財務指標的計算、企業當期整體的現金流量變化情況來綜合考慮。
二、現金流量表比率分析
1.償債能力分析
償債能力是指企業到期償還債務的能力。企業舉債必須以能夠償還為前提,否則企業的生產經營會陷入危機。因此通過對現金流量分析,測定企業的償債能力,有利於經營者做出正確的決策,有利於債權人的貸款決策。
(1)現金比率
現金比率是企業現金及現金等價物之和與企業流動負債之比。
現金比率是衡量企業償債能力特別是短期償債能力的指標。該指標反映每百元流動負債有多少現金可以償還短期負債,是最直接反映償債能力的指標,是對速動比率的補充。
對於債權人來說,現金比率越高,說明企業的短期償債能力越強;現金比率越低,說明企業的短期償債能力越弱。對於企業來說,現金比率並不是越高越好,企業不應該也不會保持過高的現金比率,只要能夠保證企業具有一定的償債能力,不會發生債務危機即可。
(2)現金對負債總額比率
現金對負債總額的比率是指現金淨流量與負債總額的比率。
該指標衡量企業用每年的現金淨流量償還全部債務的能力。該指標越高,償債能力越強。該指標是償債能力分析中常用的指標。
(3)現金對流動負債比率
即現金流量負債率,是指企業經營活動現金淨流量與流動負債的比率。
該指標說明經營活動中獲取的現金淨額償還短期債務的能力。在企業經營活動較為穩定、流動負債波動不大的情況下,該比率越大,說明企業經營活動償還流動負債的能力越強。
(4)現金對流動資產比率
現金對流動資產比率是指企業現金及現金等價物之和與企業流動資產之比。計算公式為:
該比率是衡量企業流動資產質量的指標。非現金流動資產通常會發生變現損失,因此流動資產中現金比率較高,變現損失較小,對短期債權人安全保證程度高;對企業經營者來說,該比率過高,表明資源存在閒置,應充分考慮企業資源的有效利用。
(5)到期債務本息償付比率
到期債務本息償付比率是企業經營活動淨現金流量與本期到期債務本息之比。
該比率是衡量本年度內到期的債務本金及其相關利息支出可由經營活動所產生的現金來支付的程度。該比率如果小於1,表明企業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不足以償付本期到期的債務本金及利息支出,企業必須對外籌資或出售資產才能償還債務;該比率如果大於或等於1,表明企業本期到期債務能得以順利償還。
2.獲取現金能力分析
獲取現金能力是指資金流入和投入資源的比值。
(1)銷售現金比率
銷售現金比率是指企業經營現金流量與銷售額的比率。
該比率反映每一元銷售得到的淨現金。其數值越大,說明公司銷售獲取現金的能力越強。
(2)每股營業現金淨流量
每股營業現金淨流量是指企業經營活動現金淨流量與普通股股數的比值。
該指標反映企業最大的以現金分派股利的能力。超過此限度就要對外借款分紅。
(3)全部資產現金回收率
全部資產現金回收率是指企業經營活動現金淨流量與全部資產的比值。
該指標反映企業資產產生現金的能力,並結合同行業的平均指標進行對比分析。
3.支付能力分析
支付能力是指企業除了用現金償還債務外,用現金來支付其他各項開支,如購買原材料、支付職工工資、支付投資者股利(利潤)的開支等能力。
(1)每股現金流量
每股現金流量是指企業經營活動現金淨流量扣除優先股股利後與流通在外的加權平均普通股股數之比。
該指標可以與按照淨利潤計算的每股收益比較分析。每股現金流量越高,表示企業的每股普通股在一個會計年度中所賺取的現金流量越多,企業支付股利的能力越強;反之,則每股普通股所賺取的現金流量越少,企業現金支付能力越弱。
(2)現金股利保障倍數
現金股利保障倍數是指企業經營活動現金淨流量與現金股利之比。計算公式為:
該比率表明了正常的經營活動現金淨流量用於滿足支付現金股利的程度。如果該比率小於1,則企業為支付股利必須籌集現金甚至必須變賣資產,其現金支付能力弱。
(3)股本現金淨流量比率
股本現金淨流量比率是指企業經營活動現金淨流量與股本之比。
該比率反映公司的資本支出和支付現金股利的能力。該比率越高,企業資本支出和支付現金股利就越強。
4.管理效率分析
企業現金和信用的管理效率的高低可以藉助現金流量表進行分析。
(1)現金流量對銷售之比
現金流量對銷售之比是指銷售收到的現金與銷售淨收入之比。計算公式為:
該指標體現企業銷售收取價款的能力和水平。如果該指標等於1,說明企業銷貨款完全回籠;如果大於1,說明企業不僅收取了當期的銷貨款,而且部分地收回了前欠貨款。
(2)現金流量對應收帳款之比
現金流量對應收帳款之比是指現金流量與應收帳款淨值之比。計算公式為:
該指標越大,說明企業貨款回收速度越陝,信用管理越好。
(3)現金周轉率
現金周轉率是指現金流入與年內現金平均持有額之比。
其中:年內現金平均持有額為年初與年末持有額的平均數。
該指標用于衡量企業現金的管理能力和效率。該比值越大,表明現金閒置越少,收到的現金很快投入經營。但該指標也不宜過大,過大的比值體現企業對情況變化的應對能力差,現金周轉不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