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晚上出去散步,出去時天色尚明,及至轉了一圈回來,早已夜色闌珊,萬家燈火。
快走到小區大門,看見一位老年婦女急切地與門衛比劃著什麼,一打聽原來是自己三歲的孫子走丟了,我們一邊趕緊勸說她不要著急,慢慢尋找,一邊感慨萬端。養一個孩子真不容易,回想自己孩子的成長過程,再想想自己從小到大,大人的心都操碎了。
每一位父母都盼望著孩子有出息,實際父母最在意的並非如此,而是能夠平安、快樂。中國的孩子們從小被慣養,缺少感恩之心,到了自己有孩子,才慢慢地深切體會到父母之愛。
有時候回家,母親就和我叨叨家常,也會偶爾提起我們小時候的事,母親說起來饒有興致,我在一旁聽起來卻覺得心酸。和母親的談話,勾起我對兒時的一幕幕回憶,將我又拉回那個童真的時代。
02
兒時是一首歌,不斷地迴響在我的耳畔。記得小時候我上學,學校來了個大隊輔導員,年輕漂亮,淺淺的酒窩,甜甜的笑容。
大家都喜歡聽她唱歌,銀鈴般的歌聲常常讓我們圍在她身邊久久不願離開。
到了六一兒童節了,她組織我們唱歌,幾十人的合唱排演了一遍又一遍,我們卻沒有絲毫怨言。當演出成功,大家都非常開心,感覺好像完成了人生的一件大事。
兒時最喜歡聽的歌太多了,不僅有電影插曲像《紅星照我去戰鬥》,還有課本音樂,如《聽媽媽講那過去的故事》, 還有動畫片插曲《鐵臂阿童木》, 還有創作歌曲《讓我們蕩起雙槳》等等。
音樂伴我走過童年,歌聲陪我慢慢長大,留下人生一段最美好的記憶。
03
兒時是一首詩,一首清新、簡單卻朗朗上口的小詩,不時地在我生活最艱難的時刻幫我鼓起勇氣,幫我走過一個個荒灘和沙漠。
小學班主任是語文老師,脾氣很古怪,經常聽見他為了什麼事和校長、主任吵架,有時候雙方各不相讓,差點拉開架勢要比劃比劃。
但老師對我們很好,上課很投入,我們喜歡聽他朗誦,家鄉的普通話聽起來也很順耳,看著老師頭一直在晃,我們有時也差點被晃暈。
那時候喜歡的詩很多,比如《詠鵝》、《靜夜思》、《回鄉偶書》等等,隨口就可以背出一大堆,深入淺出的道白式的小詩讓我們學會了朗誦,明白了道理。
04
兒時是一部動畫片,一個個栩栩如生的動畫人物讓我至今依然記憶猶新。那時國家很困難,人卻都很好,大家和睦相處,相互照應。
小時候住平房,房齡比我歲數還大,吃晚飯的時候,端著碗從東家吃到西家,大人們都沒有罵的,回到家時,小碗裡堆了一堆好吃的菜。
晚上是最熱鬧的時候,大人們聊天、下棋、打麻將,孩子們就在房前玩著各種遊戲,比如打彈球,摔紙板,賭冰棒棍子,躲貓貓、老鷹捉小雞等等。
當然最喜歡的節目是看動畫片,那時候整個一排平房,就只有一位退休老幹部一家有電視,我們為了能看到動畫片,就爺爺長爺爺短地喊個不停,爺爺也經常喊我們做點小事,比如倒垃圾,倒開水,我們小夥伴都像接受了光榮任務似的樂此不彼。
晚上六點半是我們最快樂的時光,動畫片準時開演,所有的小朋友都忽然不鬧了,坐得整整齊齊,眼睛一眨不眨地盯著屏幕,深怕錯過一個細節,然後人家模仿的時候,自己不知道被嘲笑。
那時喜歡的動畫片太多了,如《鐵臂阿童木》《藍精靈》、《忍者神龜》、《花仙子》、《七龍珠》、《機器貓》、《聰明的阿凡提》、《神筆馬良》等等。
05
歡樂總是乍現就凋落,走得最急的都是最美的時光。曾記否,我們在草地上翻滾,在山坡上摘野果,在雪地裡堆雪人,在長江邊學遊泳。
春天,看映山紅漫山遍野;夏天,聽樹上蟬鳴水底蛙叫;秋天,蕩起鞦韆暢想未來;冬天,享受午後的陽光,沐浴我們健康成長。
我們真誠相待,我們開心地露出沒有心機的笑容,我們比花兒更美麗,比流水更溫柔,我們的心嚮往著大海,我們的思想飛向遙遠的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