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捨得且能夠花錢,並有一定的精力和時間,效果是立竿見影的。
一個人的自我搭配審美受家庭環境和時尚潮流信息、周圍圈子、財富地位等因素影響頗多。
小時候,我應該是班上最土的兩個孩子之一吧。
冬天,上身裡面是棉毛衫,套一件毛線背心,加一件毛衣,再隨便穿一件sidiada的運動服。
下身是棉毛褲,毛線褲子,再隨便加一條Like運動褲。顏色五花八門,樣式千奇百怪。
那時候我年齡小,家裡人買什麼,就穿什麼,沒有對於服裝打扮追求的意識。
因為是在一個不算太富裕的縣城裡,周圍孩子都這麼穿,沒有差異化,就沒能感受到區別。
開始萌發跟別的同學穿得不同的日子,應該是高中。
(那時候老家大面積拆遷,有些人開始富裕起來了)那時候的自己,始終不懂時尚,也沒條件去追求時尚,
高二的時候,好不容易才扭住父母買了第一雙正版耐克板鞋。那時候流行一種褲子叫作歐版褲,花了100元左右買了來。
畢竟是高中,我沒有獨立的經濟能力,即使再喜歡別人身上那些衣服褲子鞋子,也只能看看。
到了大學,有了自由的經濟收入(久年前的月入好幾千,真不低了),開始想買衣服了,開始追求打扮了。
訴求很簡單,想被其他女孩子喜歡。
青春期誰沒有點虛榮心呢?
誰又不想被女生多注意兩眼呢?
青春期嘛,學習不行,長得不帥,家境不太好,又想要獲取女性的青睞,總得想點法子。
我開始意識到自己外在形象有問題了,所以決心改變。
此段省去各種護膚美白產品無提……
變化:
心理上:更自信了,不會太在意他人對我穿著打扮的看法,覺得自己還不錯。
直言不諱地說,穿著打扮變化之後,
的確有妹紙主動跟我搭訕了,
之後我主動去跟女孩子交流的時候,
得到的回應比以前多,以前是真的非主流的那種土,我看了照片都想笑。
在他人對你深入了解之前,外貌精緻的人更容易獲得他人的感興趣。
打扮自己需要話蠻多精力的,甚至是金錢,但是也能得到很多好處吧,
對於同一個男生來說,顏值變化之後,自信心的提升是普遍的。
關於男性外貌和打扮,我一向的意見是:
1:量力而行。
2:取悅自己為主,取悅他們為輔。
我大哥就覺得喬丹,對,就是中國那個喬丹,那種籃球鞋,他就覺得這個中國喬丹的標誌比耐克那個飛喬好看一些,所以不管別人怎麼說,他依然堅持自我。
經濟條件不允許的情況之下,就不要過分向父母索取,
或者是貸款,抑或是找朋友過多借錢甚至是偷雞摸狗等渠道去追求打扮了。
暫時經濟條件不好的,用不著苦苦追求,把心思放在學習和賺錢上,以後有的是機會去打扮。
我知道不是每個家庭都允許孩子去追求打扮的。
我在夜場看到一些孩子:
父母可能是很普通的工薪階層,但是為了虛榮心,買奢侈品,請人開卡,沒錢了就去借,還要到處冒充老大冒充富二代。
這種過分的虛榮心最終會害了自己。
一定要量力而行!不太過分追求表面的虛榮!
男性的打扮,讓外貌很好看之後,可以快速地獲取女性的熱情。
---但是呢,如果想要長遠走下去,不光是打扮說了算,如果一個很愛打扮的男生,但是不求上進,貧窮,不務正業,一堆其他壞毛病,只會是流於表面的被喜歡。
---如果一個男生,即便不會打扮,但是有錢,有能力,有才華,道德水準高等等,一樣可以受到女生的歡迎,而且還蠻長久。
不貶低男性打扮的好處,不抬高男性打扮的價值。
客觀即可。
會打扮、善於打扮是一種天賦,但不是傲人的資本,願你們越來越帥,不管是外在,還是內心。
在數百年後的課堂上,
歷史課本會用這樣的文字回顧我們這個時代:
「在二十一世紀的初期,隨著大眾傳媒技術的蓬勃發展與社會分層加劇,人們飽受一種稱之為顏值問題的困惑。」
「老師,什麼是顏值問題?什麼是顏值?」
「顏值就是評價人臉價值的一種規則。
那個時候,我們還沒有完成生產技術的革命突變,
所以資源還是非常有限的,
人們發明了各種規則來進行不合理的資源分配,
顏值就是其中的一種。
當時的人們會根據美、醜的不同來劃分人的價值,
被歸類為醜的人會在各種場合裡遭到無形的歧視,
而長得好看的人則會享有很多無形的特權。
舊社會有一種叫作明星的職業,他們在資本主義的運作下,憑藉臉就可以獲得底層人數百萬倍以上的收入。
正因如此,人們瘋狂地想要提高顏值,不惜去做手術,
將劇毒的肉毒桿菌注射到臉上為了使得皮膚更緊緻。
年輕人花費大量的時間用圖片軟體處理自己的照片,
只是為了獲得別人在虛擬網絡上的一個贊。
還有一種小東西叫作化妝品,
資本主義將這種小物品包裝成能提高顏值的靈丹妙藥,
人們在化妝品上消費的數字遠遠超過了對航天技術的投資。」
「我們的祖先到底是壞還是傻呢?」一位同學聽完了老師的解釋,表示不解。
「啊,這也太不公平了,一個人的臉不是被基因決定的嗎?根據一出生就有了的東西去評價一個人的價值,這和奴隸制有什麼區別呢?我們的祖先忙活兩千多年都在幹什麼呀?」另一位同學抱怨道。
「你要注意到時代的局限性。」
有同學反駁他。
顏值真的有那麼重要嗎?
這個問題曾經一直困擾著我,
寫這篇文章並非是想通過新穎的觀點譁眾取寵,
而是對自己一系列思考做一個回顧總結。
我有著這樣簡單的信念:
美、醜、窮、富,這些標籤不應該影響我們選擇是否去尊重一個人,因為每個人都值得尊重和關注,每個人都需要良好的社交。
如果你已經閱讀到了這裡,
首先非常感謝你的毅力,
要是我的挫作讓你覺得自己已有所收穫,
那麼非常歡迎讀者朋友能點讚或分享我的文章。
也許只是你一點綿薄的力量,
但這也能給超越顏值社會帶來可能。
請把顏值社會清理到歷史課本上吧,
我們期望未來能迎接一個無顏值社會,
人們不再以相貌去武斷地評價他人的價值,
好看的人不必再終日惶恐自己的面容老去,
不好看的人也不必再終日自卑自己的長相不佳。
祝每個人都能跨過鏡子面前無形注視你的眼睛,去遇見真正的自己,去擁抱真正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