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展的提香與拉斐爾,新展的明清系列肖像

2020-12-16 騰訊網

盛夏之際,國內博物館與美術館悉數開放。重要展覽紛至沓來,中國國家博物館推出「明清肖像畫展」、「山東民藝展」等三項新展,其中「明清肖像畫展」中有多件作品沉睡多年首次展出,上海博物館歷代繪畫則新近展出30多件書畫清品,浙博則有黃賓虹書法收藏大展。上海中華藝術宮從7月18日起將不定期開放夜場,首次夜場活動將開放「陝北剪紙藝術展」等展覽。

在國外,英國國家美術館、法國蓬皮杜、羅浮宮等標誌性的場館已開,英國泰特四館也將在7月底開放,一些重要展覽將繼續延長,英國國家美術館的「提香特展」延長至2021年1月17日,義大利「拉斐爾特展」延展至8月30日。

上海

春風千裡——江南文化藝術展

地點:上海博物館

展期:2020年5月26日—8月23日

展覽在呈現江南藝術、講述江南歷史的基礎上,從文物出發,提煉出江南文化深層的五種特徵,精選代表性藝術品近二百件。

上海博物館中國歷代繪畫館常設展換新

地點:上海博物館

展期:2020年7月10日起

此次展覽沿襲書畫常設展將首次亮相、久未露面,及用於特展的佳作融入常設展的思路,新增書畫精品30件,包括南宋佚名《蓮社圖卷》、元趙孟頫《蘭竹石圖卷》等精品。這30件作品中有近20件未曾展出過,包括元李昭《雁蕩圖卷》、明姚綬《古木清風圖軸》、清戴本孝《雨賞圖卷》、清高其佩《指畫秋柳圖軸》、清禹之鼎《仕女三兔圖軸》、清汪士慎《貓石桃花圖軸》等。而另10件屬於長期未展,或用於特展。

山丹丹花開紅豔豔——陝北剪紙藝術展

地點:中華藝術宮

展期:6月20日起(7月18日開設夜場)

傳統陝北地區的剪紙在內涵與功能上主要分為三大類,第一類是闢邪祈福;第二類是繁衍生息;第三類是民俗風情。展覽挖掘館藏資源,全面呈現了西府剪紙特有的文化風韻。

印說海粟——劉海粟用印研究展&文字證源——劉海粟書法研究展

地點:劉海粟美術館

展期:2020年6月12日起

兩個展覽分別從劉海粟的用印和書法的角度做專題研究,從中可以看出劉海粟先生中西繪畫兼擅,而用印中可見其朋友交往和他近一個世紀親歷、親證的藝術人生。書法則顯示其青年時代即具有的胸懷視野和書藝天賦,進衍至晚年裹鋒如篆、散卓如草,如蒼龍拏攫,如老藤盤曲的線質丕變,而最終以自我特質的書法線性。

心不為形役——從孤舟草堂到桃源江南

地點:龍美術館(西岸館)

展期:2020年7月18日 — 11月22日

展覽遴選館藏近30件(套),作品時代跨度從元代到現當代,通過「孤舟草堂」、「桃源仙境」、「江南水鄉」、「當下自我」四部分藉由漁父、草堂、桃源的意象走入古人的隱逸世界。

上海師範大學美術學院中國畫教學(山水)展

地點:陸儼少藝術院

展期:2020年7月8日—8月15日

此次展覽是海上海師範大學美術學院的山水畫的教學成果展,展示了心源、造化、經典三者如何在畫面中結合。 7月14日,陸儼少藝術院開啟「上海市藝術館現場教學項目」,並與上海師範大學美術學院聯手舉行了三場別開生面山水畫教學的示範公開課。在「薪火相承——山水畫集體創作示範課 」活動中,上師大美院山水畫教師團隊領銜,與美院學生共同創作了八尺整張的山水畫作品。「山水意趣——山水畫技法解析現場教學課」的講座,由陸儼少藝術院王漪院長主講。活動當天, 「上海師範大學美術學院教學實踐基地」在陸儼少藝術院揭牌。

庚子藝事展

地址:羅浮紫藝術 (上海市天平路112號)

展期:2020年6月27日—7月27日

策劃者表示,最初其實是想將疫期一些藝術界真正同道中人的真實心情以藝術的形式進行紀錄與呈現,且更偏重於個人化的感觸與記錄,以有別於一些大型主題性展覽。揮筆助陣參展的五十多位文化藝術界知名人士包括韓羽、尚長榮、計鎮華、夏陽、劉振元、魏明倫、毛尖 、張偉麟、陳九、何立偉等。

清平樂 :當代水墨七人展

地點:安簃(銅仁路90弄4號1樓)

展期:2020年7月19日 - 8月26日

展覽中七位青年藝術家黃幾、金金、劉軍利、孫源、向世奎、謝愛、趙鵬的作品交織著日常與哲思、敘事與寓言、現代與傳統。他們各自的作品是獨立,但將他們的作品並置時,有一種對話關係。

亞歷克斯·卡茨

地點:復星藝術中心

展期:2020年5月29日—8月9日

展覽通過涵蓋繪畫、雕塑和剪帖裝置作品在內的30餘件代表性作品,以及影像和書籍文獻,展現今年93歲的藝術家近60年的創作脈絡和其對具象繪畫藝術的探索。

多元與融合——上海油畫雕塑院典藏作品展

地點:上海油畫雕塑院美術館

展期:2020年7月10日—8月25日

此次展覽展出上海油畫雕塑院藏品50餘件,以改革開放以來的作品為主體,作品題材和風格多樣,人物、靜物、風景、具象、意象、抽象性作品兼具。從中這些鮮明而濃鬱的時代氣息的作品中,可以看到社會的發展、時代的變化,以及身處其間的藝術家們的情感經驗、藝術追求與創作狀態。

隨物生心

地點:上海民生現代美術館

展期:2020年5月31日—10月11日

展覽呈現了芬蘭藝術家組合湯米·格倫德和佩特裡·尼蘇南的作品。兩位藝術家出身建築專業,並長期在當代藝術領域展開跨界創作,將圖形、雕塑、建築、運動和聲音融入數學、光學、物理學等,通過獨特的藝術方式,將日常而無形的「現象」轉譯為可視、可感之物。

「文墨了凡」2020水墨藝術邀請展

地點:閔行區上海昌碩文化中心

展期:2020年7月5日—7月30日

展覽邀請了餘啟平、王犁、石榮強、崔彤、李知彌五位畫家參展,海上墨繪、藝巢文化等協辦。承方辦上海西區文化傳媒有限公司總經理張建華、策展人崔天琦等表示,華夏文脈中獨有的、深深浸染文人氣質的水墨藝術在當下仍然保持著活力,細數當代水墨的紛繁呈現,不難發現當下時代裡人們仍然有說不完的話,表不盡的情。

周思維個展:每周一部新手機

地點:天線空間

展期:2020年7月18日—9月6日

展覽以藝術家生活中各種碎片化的圖像,文字和感受作為創作的起點,用繪畫這種幾乎原始的方式去描繪這個虛擬而實在的日常。每周一部新手機想要講述一種速度感,一種可以把轉瞬即逝的感知化為圖形和色彩的方式。

江蘇:

融·合:從春秋到秦漢特展

地點:南京博物院

展期:2020年5月18日— 8月17日

選取春秋戰國到兩漢時期的文物約350件,展現了從春秋戰國百家爭鳴、多元的文化面貌到秦漢一統的多民族國家發展進程。

江南佳麗:蘇州博物館藏仕女畫精品展

地點:蘇州博物館

展期:2020年5月18日—8月16日

展覽匯集了館藏仕女畫精品時間跨度從清代中期至近現代其作者既有仕女畫名家如費丹旭、改琦之流,亦有一些名不見經傳而難得一見的小名家。

鮮虞風雲——古中山國文物精品展

地點:蘇州博物館

展期:2020年6月12日—9月2日

展覽由蘇州博物館、河北博物院和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共同策劃,甄選164件/套珍貴文物,分為「鮮虞東徙·肇建中山」、「車轔馬嘯·逐鹿中原」、「鐘鳴鼎食·生死同歡」三個單元,全面展示了中山國在經濟、文化和軍事等方面的不凡成就。

考古探吳中、風雅頌吳中

地點:吳中博物館

展期:2020年6月28日起

6月28日正式開館,這一新開的博物館通過文字、實物、影像等多種形式全面展示吳地文化特色,呈現「考古探吳中」和「風雅頌吳中」兩大常設展,前者是用考古發現的資料,去串聯吳地、吳中、甚至江南的歷史,而後者則是廣義的吳文化,展現從春秋戰國到明清時代,從風物、人情、地理再到雅頌的傳承,講述吳文化在歷史階段的變遷與發展。

浙江:

古物影——黃賓虹書法收藏展

地點:浙江省博物館武林館區

展期:2020年7月24日—8月30日

黃賓虹收藏的古代法書墨跡有晉唐妙品,而以明清兩朝為重,凡二百餘件(組),涉書家數百人。就藏品形制而言,以扇面、尺牘為主,高頭大軸不足半數。這其中又有成體系的專題收藏,如晉唐寫經、遺民墨跡、鄉賢手札與金石書家作品等。

魏風堂堂:雲岡石窟的百年記憶和再現

地點:浙江大學藝術與考古博物館

展期:2020年6月12日—11月30日

展覽分四個單元展出112件(套)文物,回顧並整理了一個多世紀以來,研究和記錄雲岡石窟的中外學術文獻、珍貴歷史影像。許多展品是首次亮相,其中不少直接來自研究院文物庫房。豐富的雲岡雕刻之美,讓觀眾走入了「雲岡時間」。展品還包括浙江大學文化遺產研究院與雲岡石窟研究院聯合完成的世界上首個可拆卸3D列印數位化石窟——雲岡第12窟1:1複製窟。

北京:

妙合神形——中國國家博物館藏明清肖像畫展

地點:中國國家博物館

展期:2020年7月15日起

中國國家博物館館藏明清肖像畫多近千件,類型多元,涵括帝王·皇族、雅集·行樂、名臣·名士·閨秀和學者像傳等。本展覽主要以四個單元來展示明清肖像畫的概貌,藉此既可略窺中國國家博物館館藏肖像畫特色,亦可了解明清時期肖像畫的嬗變與演進歷程。

雕繪乾坤——潮州木雕展

地點:中國國家博物館

展期:2020年7月15日起

此次展覽共展出廣東省博物館、潮州市博物館和中國國家博物館收藏的160餘件(套)展品。這些展品技藝高、題材全、品類豐,集中呈現了潮州木雕集雕刻、漆藝、貼金等技法於一體的藝術特色,代表了潮州木雕的精緻工藝、藝術價值,反映了潮州木雕多神崇拜所形成的獨特文化景觀。

記住鄉愁:山東民藝展

地點:中國國家博物館

展期:2020年7月15日起

展覽展示1500餘件(套)山東民藝藏品,打破工藝類別,還原傳統民藝使用方式與文化語境,全面反映山東地區傳統鄉村社會的生產生活面貌及蘊於其中的價值取向和審美意趣。

陝西:

古芮新跡—陝西澄城劉家窪東周遺址考古成果展

地點:陝西歷史博物館

展期:2020年7月15日—10月11日

展覽內容分為三個單元,即「列土分邦」「小國之光」「萬流歸宗」展覽共展出文物精品175組300餘件,除了少量為獲得「2005年度全國考古十大新發現」的陝西韓城梁帶村兩周芮國墓地出土的之外,絕大部分來自於獲得「2018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殊榮的陝西澄城劉家窪東周芮國墓地的最新發現。

山西:

壁畫的平行世界——狄仁傑帶你探北朝

地點:山西博物院

展期:2020年7月1日—10月11日

展覽以「以數字、藝術、交互、故事為核心,將北朝的壁畫珍品進行數字藝術再創作,打造一場「活態」的藝術盛宴。

盛世之器——清代康雍乾時期景德鎮陶瓷珍品展

地點:大同市博物館

展期:2020年7月16日—10月11日

展覽展出74件(套)景德鎮清康雍乾時期的陶瓷。大同是陸上絲綢之路的重要起點,景德鎮是海陸絲綢之路商品的重要貨源地,兩地自古便有密切的商貿往來。清代,景德鎮設有山西會館,雲集了大同商人在內的眾多晉商,他們將北方特產及工藝品運銷至景德鎮的同時,又把精美的景德鎮瓷器銷往全國乃至世界。

甘肅:

塞外駝鈴——館藏關山月1940年代西北寫生與敦煌臨畫專題展

地點:敦煌研究院

展期:2020年7月10日-8月1日

展覽從「一個展覽和一本書」「向遠西行」「河西走廊」「敦煌燭光」「冰雪生活」「回望」等幾部分,完整地還原了關山月先生整個西北之行的艱難旅程與創作,講述了他在抗戰時期身處民族危難與文化追尋的複雜情境中,堅持」行萬裡路」之志,出山遠行,深入民族民間,一路作畫辦展的細膩而恢宏的藝術故事。

臺北:

《攬勝——近現代實景山水畫》、《筆歌墨舞》

地點:臺北故宮博物院

展期:2020年7月10日-9月23日

展覽透過「風格與景致」「廬山真面目」「新時代的遊蹤」「山川在握」「時局下的勝景」與「實景的啟示」等六個單元,討論繪畫風格本身摹寫實景的能力、影響實景描繪的觀點與框架,以及實景山水畫於二十世紀以來受到寫生概念與政局影響下的發展,藉此探討近代實景山水畫裡「實景」與「山水畫」間若即若離的複雜關係。

「筆歌墨舞」特展則呈現了傳為梁楷、馬遠及董其昌等的畫作。

海外

日本

和服

地點:東京國立博物館

展期:2020年6月30日—8月23日

和服的顏色和花紋表現了日本的審美意識。作為其原型的小袖,從室町時代後期開始,用印染、刺繡、金銀箔等表現花紋,和服的傳統也延展至今,構築了日本獨特的美學世界。展覽將展示織田信長、豐臣秀吉、德川家康等歷史著名人物的和服、尾形光琳等的和服繪畫和屏風作品,以及現代設計師設計的和服約300件,這些和服的歷史跨越800年,以凝視日本服飾藝術的過去、現在、未來。

倫敦國家美術館名作展

地點:東京國立西洋美術館

展期:2020年6月18日—10月18日

此次展覽展出61件來自被稱為「歐洲繪畫史的教科書」的倫敦國家美術館藏品,橫跨從文藝復興至後印象派的繪畫歷史。

杉本博司-琉璃的淨土

地點:京都市京瓷美術館

展期:2020年5月26日—10月4日

作為翻修後的首展,以「琉璃」「淨土」「偏振光」為關鍵詞回顧日本當代藝術家杉本博司對宗教、科學、藝術的探討與創作活動,同時展現在悠久的歷史長河中不斷渴望淨土的日本文化心靈。

法國

德國文藝復興時期藝術家——阿爾布雷希特·阿爾特多夫

肉體與靈魂——從多納泰羅到米開朗基羅

地點:羅浮宮(7月6日重新開放)

展期:以上展覽分別延長至2021年1月4日、2021年1月18日

2020年上半年羅浮宮有兩場大展,據羅浮宮官網顯示,這兩場特展將推遲至今年10月舉辦。「阿爾布雷希特·阿爾特多夫」聚焦活躍於文藝復興時期雷根斯堡的畫家、設計師和雕刻師。

「肉體與靈魂」共展出150件作品,展示了從多納泰羅(Donatello)到米開朗基羅(Michelangelo)期間,人體在其運動的多樣性中的表現是如何在雕塑中被展現的。

克裡斯託與妻子讓娜-克勞德

地點:蓬皮杜藝術中心

展期:2020年7月1日-10月19日

巴黎蓬皮杜中心迎來大地藝術家克裡斯託及其妻子讓娜-克勞德的大型回顧展。今年5月,克裡斯託在其紐約家中去世,沒能親眼見到這個他付諸了不少心血的重要展覽。展覽從他1958年初到巴黎後的早期創作開始,呈現出他從小型物體包裹到大型紀念碑包裹的漫長之路。

英國

提香:愛,欲望和死亡

地點:英國國家美術館

展期:延長至2021年1月17日

此次展覽主要聚焦於1551年,菲利普親王(未來西班牙國王菲利普二世)委託提香創作7件以羅馬詩人奧維德(Ovid)《變形記》故事為藍本的繪畫作品。這7件作品的創作進行了近十年(其中一件未交付),展覽將6件分藏于波士頓、馬德裡和倫敦等地作品聚於一處,這是400多年來它們首次共同展出。

尼古拉斯·梅斯:黃金時代的荷蘭大師

地點:英國國家美術館

展期:延長至9月20日

英國第一個致力於梅斯的展覽,通過梅斯的近50幅畫作,展現他是如何擺脫倫勃朗對他影響最大的歷史場景與聖經場景描繪,轉向日後最被追捧的日常生活場景繪畫和肖像畫作。從僕人居住區的非法活動到上流社會的肖像,梅斯捕捉了荷蘭黃金時代樓上樓下的生活。

畢卡索與紙的藝術

地點:倫敦皇家藝術研究院

展期:延長至8月2日

從《格爾尼卡》的研究到4.8米寬的拼貼畫,展覽呈現橫跨畢卡索80年生涯的300多件紙製作品。觀眾可以在展覽的紀錄片片段中看到畢卡索的創作過程、為《格爾尼卡》所做的研究,以及一些速寫本。與朵拉·瑪爾的書信、插圖詩歌、攝影合作,也將引領觀眾一窺藝術家的生活。

西班牙

重聚

地點:普拉多博物館

展期:2020年6月6日—9月13日

展覽共展出249件作品,按照從15世紀到20世紀初的時間順序將普拉多博物館的永久收藏,包括許多西方美術史中經典的作品進行重新布展並置展出,包括凡·德爾·韋登的《耶穌下十字架》和弗拉·安吉利科的《受胎告知》,以及提香、丟勒等自畫像等,呈現出一部從文藝復興至20世紀初的濃縮的歐洲藝術史。

義大利

拉斐爾:1520—1483

地點:羅馬奎裡納萊博物館

展期:延展至8月30日

展覽從拉斐爾的逝世開始,以倒敘的時間線來回顧拉斐爾傑作,最終回到其經典繪畫語言誕生的起點。展覽展現了羅馬如何影響了拉斐爾,而他反過來又如何影響了這座城市。

布列松:偉大的遊戲

地點:威尼斯格拉茲宮美術館

展期:2020年7月11日-2021年1月10日

展覽邀請五位深受其影響的攝影師、電影導演等,挑選出50幅布列松的作品,進行各自的全新演繹,五位以不同的視角,講述他們與布列松的交集,以及他在當代的意義。

德國

古希臘的肖像藝術

地點:柏林舊博物館

展期:延展至9月27日

展覽展出超過50件文物,回顧古希臘肖像藝術的發展歷史,討論肖像的「理想」與「個性」之間的關聯。展覽的核心是來自兩家慕尼黑展館的20件藏品,包括多位古希臘文學家、政治家和哲學家的雕塑,以及一隻繪有兩位詩人的花瓶。

荷蘭

在畫中:描繪藝術家

地點:梵谷博物館

展期:延期至8月30日

以梵谷的自畫像為主線,共展出了從1850年到1920年的77件作品,其中53件來自法國、美國、英國和瑞典等國,從多個方面探索並聚焦梵谷自畫像的作用、意義和影響。這也是梵谷博物館首次把展覽的主題放在這位藝術家的肖像畫類型及影響上。

芬蘭

啟示——當代藝術與經典

地點:阿黛濃美術館

展期:延期至9月20日

呈現瑪莉娜·阿布拉莫維奇(Marina Abramovi )、查普曼兄弟(Jake & Dinos Chapman)、南希·福茨(Nancy Fouts)、馬克·卡拉西克(Mark Karasick)等當代傑出藝術家,如何從達·文西、拉斐爾、卡拉瓦喬、倫勃朗、戈雅等前輩創作的經典中獲得靈感,激發創造力。

相關焦點

  • 一周觀展指南|延展的提香與拉斐爾,新展的明清系列肖像
    重要展覽紛至沓來,中國國家博物館推出「明清肖像畫展」、「山東民藝展」等三項新展,其中「明清肖像畫展」中有多件作品沉睡多年首次展出,上海博物館歷代繪畫則新近展出30多件書畫清品,浙博則有黃賓虹書法收藏大展。上海中華藝術宮從7月18日起將不定期開放夜場,首次夜場活動將開放「陝北剪紙藝術展」等展覽。
  • 義大利偉大藝術家提香·韋切利奧油畫作品裡的男神們
    早期作品受拉斐爾和米開朗基羅影響很深,以後他的作品比起文藝復興鼎盛時期畫家的作品,更重視色彩的運用,對後來的畫家如魯本斯和普桑都有很大的影響。提香是威尼斯畫派最偉大的畫家,也是文藝復興時期在色彩方面最有成就的大師,相傳他以90歲的高齡告別人世。在他漫長的一生中,幾乎取得了與米開朗基羅平分秋色的盛名。雖然他並無盛期文藝復興三傑那樣的博學多才,但他在色彩方面的造詣和絕技,是無人可以與之匹敵的。
  • 在義大利油畫技法中,有「提香」工藝,是威尼斯派的技法
    佛羅倫斯畫派的先期代表人物有達·文西,拉斐爾等。他們的初期作品使用白色石膏底。畫法如同雞蛋清膠粉畫,但和尼德蘭的畫法有所不同。因為義大利氣候比尼德蘭乾燥、溫和,所以使用畫布作畫較多。他們除了用石膏底色外也用白色膠粉底,有時還用有色畫布作畫,一般是淺灰底色(通常在白色畫布上刷一層淺灰油畫色作底子,稍晚些時候又改為直接將淺灰色或淺褐色調入底層色中)。
  • 提香被譽為「西方油畫之父」,他擅長以神話題材為主
    提香·韋切利奧,簡稱「提香」約 1488/1490年—1576年8月27日,他是義大利文藝復興後期威尼斯畫派的代表畫家。提香·韋切利奧出生在義大利威尼斯北部風景秀麗的卡多萊,12歲時父親帶他遊歷威尼斯,後來提香再次來到威尼斯便進了喬凡尼·貝利尼工作室學畫,與喬爾喬內是同學,從此幾乎一生都沒有離開過威尼斯。1576年的威尼斯大瘟疫,人們在北部海岸提香的別墅中找到了他,他在86歲時終於向死神屈服了。
  • 英國「提香特展」今起正常展出,看畫家筆下眾神的愛情與欲望
    提香是一位多才多藝的創新者,他在風景、肖像、解剖學、古典主題和宗教圖像等多個領域皆有創新。以其1510年創作的可能是巴爾巴裡戈的肖像(Gerolomo Barbarigo)為例,畫中人的絲綢袖子似乎以3D的方式延伸到了畫作之外,畫中人物的眼神也帶著無盡的意味。
  • 英國畫家喬治·羅姆尼肖像繪畫作品
    喬治·羅姆尼(George Romney)是一位著名的英國肖像畫家,他因能夠為他的主題創造出討人喜歡的形象而走紅。他的職業生涯以作為肖像畫和流派畫家克里斯多福·斯蒂爾(Christopher Steele)的學生而開始,然後在英格蘭北部巡迴展出肖像畫。
  • 英年早逝的拉斐爾為何如此有魅力?
    2020年4月6日,是拉斐爾逝世500周年紀念日。義大利官方為了紀念他的輝煌成就,幾年前便開始籌劃一系列活動和展覽。除義大利之外,世界上多個國家的博物館和美術館也相繼公布2020年拉斐爾紀念展。遺憾的是,由於疫情原因,大部分活動和展覽被迫取消或推遲。
  • 收藏|跟米開朗基羅平分秋色 提香肖像畫名聲最大或曾影響倫勃朗
    , 他便是提香。著名已故美術史家貢布裡希認為 ," 提香在同代人中以肖像畫博得最偉大的名聲。"■收藏周刊記者 梁志欽提香是當時威尼斯最為盛名的藝術家提香出生在阿爾卑斯山南部的卡多爾 , 是一位長壽畫家 , 傳說 99 歲時死於瘟疫。
  • 匯泰龍「提香」系列獲評「紅棉獎」
    而主打「智能科技五金」理念的領軍品牌——匯泰龍,此次攜自主研發全系列新品:提香系列,隆重參展,吸行了行業內的高度關注!  匯泰龍提香豪華古典指紋鎖產品是以義大利畫家——提香的作品《花神=芙羅拉》為靈感;從產品文化內涵、設計理念、製造工藝、外觀打造、功能需求等方面引領並打造行業最頂端的標杆產品。
  • 提香:阿爾卑斯山的畫界太陽
    ,直至1505年1505 年:提香在隨朱卡託學習鑲嵌藝術三年後於1505年轉投到貝利尼家族的工作室,不滿20歲的提香在世人眼中初露頭角是在擔任建築正面壁畫完工後。》、《安德裡亞人的酒宴》和《酒神巴庫斯與阿里阿德涅》三幅後世神作1532年: 提香結識神聖羅馬帝國皇帝查理五世,為查理五世繪製肖像深受器重1533年:查理五世授予提香金矛騎士頭銜,拉特良宮廷伯爵和皇家教廷伯爵。
  • 文藝復興後期威尼斯畫派大師提香作品展(組圖)
    5月14日,在義大利總統府斯庫德列展廳,一名參觀者在提香作品展上參觀。文藝復興後期威尼斯畫派大師提香作品展於3月5日至6月16日在義大利羅馬的義大利總統府斯庫德列展廳舉辦,展覽內容分為宗教題材和人物肖像,觀眾可欣賞到《天使報喜》《花神》等提香經典名作。
  • 提香 年輕人畫像 Portrait of a Young Man 賞析(中英文對照)
    提香 年輕人畫像 Portrait of a Young Man 倫敦國家美術館租借自哈利法克斯伯爵作品介紹(中英文)局部參考譯文繼在國家美術館塞恩斯伯裡展覽室展出《文藝復興時期的面孔:凡艾克到提香》後,
  • 中國國家博物館藏明清肖像畫展開幕
    視覺中國供圖清《玄燁像》餘冠辰/攝7月15日,「妙合神形——中國國家博物館藏明清肖像畫展」在中國國家博物館開幕,從館藏近千件同類作品中精選出50餘件(套)展出。肖像畫是中國畫門類中最為古老的一個畫科,因其側重人物面貌的描寫,故又稱之為寫真畫、傳神、寫照、傳寫等。
  • 「妙合神形——中國國家博物館藏明清肖像畫展」開展
    「妙合神形——中國國家博物館藏明清肖像畫展」今起對公眾展出(攝影 | 餘冠辰) 【引子】 若與古人「晤面」 你想和他(她)們聊點啥 妙合神形 ——中國國家博物館藏明清肖像畫展 今起在國家博物館對公眾展出 現身其中的 既有帝王將相
  • 英國V&A博物館8月重開,新升級「拉斐爾展廳」11月亮相
    歌川國貞,《御用錦緞紋樣》(局部)小早川清,《樓梯》,1935年新展「包裡包外」(Bags: Inside Out )將於11月21日開幕,持續至2021年9月12日。文藝復興水彩(Renaissance Watercolours)則將變為一場於2020年11月免費對公眾開放的臨展,呈現博物館館藏中的稀有珍品約200件文藝復興時期作品,按照主題分為風景、自然歷史和肖像三類,呈現15至17世紀水彩畫(Watercolour)藝術的發展,將水彩這一常常被忽略的藝術形式娓娓道來。
  • 為啥喬爾喬內不如提香有名
    喬爾喬內:神秘的威尼斯畫家提起威尼斯畫家,在一般觀眾心裡都是大寫的提香(Titian,威尼斯畫家,1506-1576)兩個字,在中國觀眾裡尤為如此。隨著近些年去威尼斯旅遊的中國遊客增多,許多旅遊團往往會把提香在安康聖母教堂的Assumption of the Virgin放在觀光線路裡。
  • 賞畫:提香 韋切利奧《花神》賞析
    義大利 提香·韋切利奧 《花神》,布上油畫,縱23.5釐米×橫19釐米,佛羅倫斯烏菲齊博物館藏《花神》是提香在1515-1520年間的傑作,它與《人間的愛與天上的愛》一樣,是色彩處於最和諧的歷史時期完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