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一定能戰勝困難贏得「雙勝利」

2020-12-10 人民網

3月29日,春暖花開時節,習近平總書記來到浙江考察調研,當天下午,他即赴生產建設第一線,了解企業復工復產情況。總書記此行釋放出鮮明信號,受到海內外廣泛矚目。總書記再次親臨戰場第一線,立足國內外疫情防控和經濟形勢正在發生新的重大變化的實際,深入部署推進一手抓抗疫、一手抓經濟社會發展重大戰略策略的貫徹落實。這就標誌著,在疫情防控常態化條件下,全國上下展開了加快恢復生產生活秩序、加快復工復產新的攻堅戰。這也標誌著,疫情打不倒中國,中國一定能贏得「雙勝利」!

一、奪取「雙勝利」是一項硬任務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實現「十三五」規劃的收官之年,也是脫貧攻堅決戰決勝之年,黨中央制定了一系列激動人心的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任務,確保穩紮穩打、一步一個腳印使中華民族實現夢寐以求的第一個百年目標,告別千百年來的絕對貧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只要埋頭苦幹實幹,完成這些目標任務就勝利在握。習近平總書記和黨中央也清醒地看到,完成這些目標任務還有不少硬骨頭要啃,還有不少短板弱項需要通過艱苦努力才能得到加強。比如,養老、託育、教育等公共服務存在不足,國內債市、股市、匯市、樓市等方面仍然存在一些風險隱患,部分核心技術研發能力存在短板,豬肉等重點民生商品價格上漲過快,等等。特別是,我國還有52個貧困縣、2707個貧困村和551萬貧困人口沒有脫貧,而且都屬於深度貧困,脫貧難度非常大。所以,總書記反覆提示全黨全國人民,完成今年的目標任務絕不是輕而易舉的,還需要我們全力以赴,尤其需要應對各種各樣重大風險的嚴重挑戰。

新年伊始,全黨全國人民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教導,按照黨中央的部署,發起了決戰決勝全面小康、脫貧攻堅的偉大總攻。歷史的道路從來不會像北京的長安街那樣平坦通達,習近平總書記告誡全黨全國人民做好應對重大危機的警示,為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所證實。無可諱言,全國性的疫情給完成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任務帶來了許多新的嚴重困難,一時間,人們終止了行進的步子,放下了手中的勞作,工廠停工,農田休耕,市場寂靜,生產生活被迫驟然按下了「暫停鍵」。後果很快顯現,1—2月,我國生產、消費和進出口均受到嚴重影響,一些勞動密集型行業和消費服務業所受衝擊較大,不少中小微企業、餐飲企業生產經營面臨嚴重困難,主要經濟指標出現大幅度下降;一些貧困地區出現了勞動力外出務工受阻、扶貧產品銷售困難、扶貧項目開工不足、掛職幹部和駐村工作隊難以到崗等問題;境外疫情呈加速擴散蔓延態勢,世界經濟貿易增長受到嚴重衝擊,我國疫情輸入壓力持續加大,經濟發展特別是產業鏈恢復面臨新的挑戰。

面對疊加而來的困難挑戰怎麼辦?關鍵時刻,困難關頭,習近平總書記登高望遠,向全黨全國人民發出號召、作出部署:必須一手抓防疫,一手抓經濟社會全面發展,兩戰都要打,兩戰都要贏。方向明確,道路正確,軍心穩定,群情振奮,萬眾一心奮力奪取「雙勝利」。「雙勝利」是今年必須完成的硬任務,也是不容易完成的硬任務,新老困難疊加,未知風險疊加,不可控因素疊加,這些都需要在戰「疫」過程中逐一化解。抓防疫事關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體現了我們黨對人民負責、對世界負責、對歷史負責的擔當,不能有絲毫鬆懈;擺脫貧困、實現全面小康是中華民族的千年夢想,是我們黨的莊嚴承諾,鼓舞人心、機會難得,也不能有絲毫懈怠。這兩項任務都是必須完成的硬核任務,都是必須奪取的重大勝利,只能做好,決不能退縮。對此,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清醒認識當前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形勢的複雜性,增強統籌抓好各項工作的責任感和緊迫感。」

習近平總書記和黨中央的指示精神、戰略部署,立足於中國的實際,立足於世界的趨勢,立足於科學的分析,立足於億萬中國人民奔全面小康、脫千年貧困的無窮力量,清晰而透徹地闡明了中國經濟的光明面,給中國人民以巨大的信心,也給世界以鼓舞和力量。對於全黨全國人民來說,最重要的就是進一步深刻認識到國內外疫情防控和經濟形勢正在發生新的重大變化,把總書記和黨中央的決策部署抓緊抓實抓細,堅定信心、迎難而上、主動作為,在疫情防控常態化條件下加快恢復生產生活秩序,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堅定不移貫徹新發展理念,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堅決打好三大攻堅戰,加大宏觀政策對衝力度,有效擴大內需,全面做好「六穩」工作,動態優化完善復工復產疫情防控措施指南。經過更加艱苦的拼搏奮鬥,中國人民一定能夠把疫情造成的損失降到最低限度,奮力完成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任務,確保實現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脫貧攻堅目標任務。

二、奪取「雙勝利」穩步推進、成效明顯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和黨中央科學把控疫情變化趨勢,因時因地因情及時部署各項防控工作,採取超強舉措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堅決把疫情造成的損失降到最低限度。各地區各部門堅定不移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疫情防控形勢持續向好,生產生活秩序加快恢復,向好態勢不斷鞏固和拓展,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取得積極成效。

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從中央到地方,迅即從多方發力,化解複雜矛盾,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從科學調配醫療力量和重要物資,到集中力量控制重點地區疫情;從確保所有患者應收盡收,到加快科技研發攻關;從嚴防輸入性風險,到加強疫情防控國際合作;從落實分區分級精準復工復產,到加大宏觀政策調節力度;從抓好春季農業生產,到加緊推進脫貧攻堅任務;從切實保障基本民生,到全面強化穩就業舉措;從促進消費擴容提質,到穩住外貿外資基本盤……全國一盤棋,上下齊努力,針對經濟社會發展重要方面採取了一系列有力舉措,有的還是創造創新性舉措。這些舉措既涵蓋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方方面面,又著眼於完成重點任務、解決突出問題;既體現了齊心協力、齊抓共管,又明確了責任分工,便於落實落細,為奪取「雙勝利」提供了強有力的政策支持。

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從中央到地方,遵循疫情防控規律,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當疫情在國內呈現蔓延之勢時,迅速整合力量、全力抗擊疫情,對進出疫情防控重點地區人員實行嚴格管控,把疫情防控作為各地區各部門的頭等大事和最重要的工作,人們顧全大局,作出犧牲,很多生產經營、娛樂消費活動按下了「暫停鍵」,全國所有社區成為疫情防控的堅強堡壘。當疫情形勢出現積極變化,防控工作取得積極成效後,在毫不放鬆做好疫情防控重點工作的同時,建立與疫情防控相適應的經濟社會運行秩序,有序推動復工復產,使人流、物流、資金流有序轉動起來,暢通經濟社會循環。當全國疫情防控形勢持續向好、本土疫情傳播基本阻斷、國外輸入性風險增加時,實施外防輸入、內防反彈的防控策略,科學精準做好重點地區疫情防控工作,落實落細外防輸入重點任務;同時,加快打通堵點、清除障礙,積極有序推動復工復產。

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從中央到地方,實事求是、因地制宜、精準施策,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在疫情形勢趨緩後,習近平總書記和黨中央適時提出分區分級的差異化防控策略,區分疫情防控重點地區和非重點地區,採取不同的防控舉措。武漢和湖北是全國疫情防控的主戰場;北京作為首都,安全穩定直接關係黨和國家工作大局,因而這些地區屬於疫情防控重點地區。重點地區嚴格社區、通道、口岸管控,做好應急處置的場地、物資、人員等各項準備,防控聚集性、輸入性感染,並根據防控形勢的變化積極有序推進復工復產。其他大多數地區屬於非重點地區,按照科學防治、精準施策原則,以縣域為單元,確定不同縣域風險等級,分區分級制定差異化防控策略。其中,低風險地區的防控策略是外防輸入,防止疫情形勢出現反彈,同時全面恢復生產生活秩序,集中精力加快推進脫貧攻堅等工作;中風險地區依據防控形勢有序復工復產;高風險地區集中精力抓好疫情防控工作,外防輸入、內防擴散。目前,全國絕大多數地區已成為低風險地區,一方面,健全及時發現、快速處置、精準管控、有效救治的常態化防控機制,落實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要求,完善並及時啟動相關防控預案,堅決防止疫情反彈;另一方面,以省域為單元全面恢復正常生產生活秩序,打通人流、物流堵點,放開貨運物流限制,加快推進全面復工復產。

今天,疫情防控形勢日趨向好的鬥爭實踐證明,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作出的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的決策部署和各項措施科學精準、切合實際、堅強有力,已經取得了明顯成效。這些成效來之維艱,異常寶貴,也進一步堅定了全黨全國人民奪取「雙勝利」的信心決心,為最終取得「雙勝利」奠定了堅實基礎。當前,以武漢為主戰場的全國本土疫情傳播基本阻斷,各地生產生活秩序加快恢復。截至3月28日,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平均開工率達到了98.6%,企業人員平均復崗率達到了89.9%,中小企業復工率達到76%。受疫情衝擊較大的消費服務企業復工復產也在提速,截至3月26日,餐飲、住宿、家政企業復工率分別達到80%、60%、40%左右。重災區湖北省也在疫情防控取得階段性重要成果後,遵照總書記和黨中央的指示部署,積極有序推進復工復產,努力恢復生產生活秩序,3月底,湖北省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平均開工率超過了95%,人員平均復崗率約為70%。浙江更是走在前頭,早在2月26日,浙江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的復工率已達99.8%,浙江的經驗就是在堅決防控疫情的條件下,讓員工儘快返崗,通過多種方式接回大量員工返崗,採取多種辦法幫助企業復工復產。隨著各項政策措施逐步落地和新的政策舉措不斷出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必定加速步入正常軌道,不斷釋放出被壓抑的巨大潛能。

三、奪取「雙勝利」具備充分有利條件

疫情剛剛在國內蔓延時,不少人對中國能否戰勝疫情心存疑慮,對中國經濟的走勢擔憂日增。隨著中國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呈現日漸積極向好態勢,人們對中國奪取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雙勝利」的信心越來越強。國際社會也對中國的疫情防控高度讚賞,並對中國的發展充滿信心。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譚德塞稱讚,「新冠肺炎疫情在中國得到全面快速應對」,「武漢零新增病例給世界以希望」;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發表的文章認為,中國經濟出現了令人安心的正常化跡象。不少權威機構和權威人士也紛紛表態,看好疫情過後的中國經濟向好大趨勢。中國奪取「雙勝利」的信心和底氣從何而來?

我國有實現「雙勝利」的物質基礎。新中國成立70多年以來,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經濟發展取得巨大成就,為奪取「雙勝利」奠定了雄厚物質基礎。比如,我國在較短時間內組織生產出大量急需的醫療防護物品,口罩生產從極度緊缺到2月底日產量突破1億隻,一個月時間產量增長了11倍;醫用防護服從1月28日的日產量不足1萬套增至2月24日的33萬套。截至3月5日,國家醫療物資保障組通過各種渠道調入湖北省醫療救治設備38類6.5萬臺(套),其中呼吸治療類設備2.2萬臺(套),充分滿足湖北醫療救治需要。我國醫療衛生機構總數超過100萬個,醫療衛生機構床位總數超過890萬張,為全國醫療救治工作提供了堅實保障。比如,在疫情防控中,我國全力抓好農副產品生產、流通、供應組織工作,做好煤電油氣等供應,保障全國生活必需品市場總體穩定。1—2月,我國基本原材料生產平穩,生鐵、粗鋼、平板玻璃、十種有色金屬產量分別增長3.1%、3.1%、2.3%和2.2%,天然氣日均產量同比增長8.0%,太陽能發電增長12.0%。有這樣強大的經濟實力為基礎,就一定能戰勝困難,贏得「雙勝利」。

我國有實現「雙勝利」的發展勢能。習近平總書記反覆講,中國經濟是一片大海,而不是一個小池塘。這次疫情衝擊,再次表明如大海一樣的中國經濟,有抵禦暴風驟雨的強大韌性和迴旋餘地。事實已經證明而且還會不斷證明,疫情的衝擊是短期的、總體上是可控的,並沒有改變我國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我國仍處於經濟「後發優勢」的集中爆發時期,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經濟韌性好、潛力足、迴旋餘地大;具有世界上最完整的工業體系,企業鏈基礎紮實,供應鏈體系健全,產業配套能力強;科技創新能力大幅度提高,科技對經濟發展的支撐引領能力顯著增強;具有超大規模的市場優勢,強大國內市場是支撐我國經濟發展無可比擬的獨特優勢。只要採取科學有效措施,把我國發展的巨大潛力和強大動能充分釋放出來,就一定能戰勝困難,贏得「雙勝利」。

我國有實現「雙勝利」的制度優勢。黨的領導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是我們奪取勝利的根本制度保障。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統一指揮下,黨政軍民學、東西南北中,萬眾一心、眾志成城,匯聚起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促進經濟社會全面發展的強大力量,顯示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巨大的綜合優勢。我國是一個社會主義國家,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就是黨、國家、制度的根本目標。為了人民的利益,必須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為了人民的利益,必須促進經濟社會全面發展。兩場戰役,統一於「以人民為中心」這一共同的崇高目標。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制度優勢,優就優在這一制度的本質是代表人民利益、保障人民利益的。正因為如此,疫情一發生,習近平總書記就明確指出,疫情防控要始終把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著力完善重大疫情醫療救治費用保障機制,奮力解除全體人民的疾病醫療後顧之憂,全力以赴保障患者得到及時救治;同時,總書記強調,要堅持集中力量辦大事,把各方面的力量凝聚起來,把各方面的資源調動起來,集中全社會力量全力做好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有黨的領導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勢的保證,就一定能戰勝困難,贏得「雙勝利」。

我國有實現「雙勝利」的思想引領。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黨堅持觀大勢、謀全局、幹實事,在錯綜複雜的國內外形勢下成功駕馭了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大局,在實踐中形成了以新發展理念為主要內容的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思想。這一科學經濟思想,系統總結提煉概括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規律,用以指導中國經濟社會的全面發展。正是在這一科學經濟思想的指引下,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生產力極大解放,生產關係不斷完善,經濟結構發生重大變革,經濟體制改革持續全面推進,對外開放深入發展,人民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大幅提高,我國經濟發展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國家經濟發展步入高質量發展新境界。堅定不移繼續堅持以這一科學經濟思想為指引,更好認識和運用經濟發展規律,提高領導經濟社會發展能力水平,從我國經濟基本特徵出發,在不斷鞏固和拓展疫情防控成效的同時,推動經濟社會實現高質量發展,就一定能戰勝困難,贏得「雙勝利」。

四、在奪取「雙勝利」中化危為機、創造新輝煌

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中華民族歷史上經歷過很多磨難,但從來沒有被壓垮過,而是愈挫愈勇,不斷在磨難中成長、從磨難中奮起。」這次新冠肺炎疫情,對中國來說,是一次危機,是一次大戰,也是一次機遇,是一次大考。「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挑戰和機遇總是相伴而生的,從一定程度上說,「危」有多大,「機」就有多大。關鍵在於要變壓力為動力,化危機為機遇。只要堅決遵循習近平總書記和黨中央的決策部署,科學應對,抓緊抓實抓細各項舉措,就不僅能夠奪取「雙勝利」,完成今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任務,而且能夠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交匯中,開闢發展新境界,創造國家和民族新輝煌。

加速公共衛生領域補短板帶來新機遇。這次疫情暴露出我國在公共衛生設施、應急能力建設、醫療衛生資源投入結構、物資儲備體系等方面還存在不少短板。對此,習近平總書記和黨中央已明確提出,要從體制機制上創新和完善重大疫情防控舉措,健全國家公共衛生應急管理體系,提高應對突發重大公共衛生事件的能力水平。按照這一要求,我國將進一步加大公共衛生與防疫基礎設施、運營體系、專業人才培養工作力度,提高公共衛生領域的供給質量;進一步加強應急物資儲備,調整和優化體制機制,健全公共衛生服務體系,以更好地滿足人民群眾健康生活需要,為高質量發展提供新的動力。

創造和擴大內需。雖然這次疫情對我國總需求的短期衝擊巨大,但一些新的有效需求也在疫情防控中得到激發。中央為應對疫情衝擊而採取的逆周期調節政策會有助於穩住和擴大內需,比如正在部署的加強包括5G、數據中心、工業網際網路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還要進一步看到,疫情防控及疫後恢復必定會帶來新的投資和消費:疫情過後人們會在一段時期內進行「補償性消費」;疫情防治和疫後重建都會投入巨量的人力物力;受到疫情刺激的一些新消費會加速釋放,如醫療健康消費、線上生活消費等;疫情衝擊也會帶來一些新興產業的投資增加,如對數字經濟、無人車間的投資;疫情蔓延會把部分服務業需求留在國內,如出境旅遊將被國內旅遊更多替代;疫情也將極大地影響全球供應鏈,在國內疫情率先得到控制的情況下,大量的外需訂單甚至國際產業鏈完全可能向中國轉移,中國企業有能力為世界各國作出新的更大貢獻;等等。

倒逼經濟結構轉型升級。在疫情衝擊下,一些企業藉機優化商業模式、管理模式、辦公模式及合作模式,反而有可能獲得更大的發展機會。當前,智能製造、無人配送、在線消費、醫療健康等新興產業正展現出強大成長潛力。疫情防控期間,線上線下形成一體,幾乎覆蓋了糧食、蔬菜、水果以及其他一切生活物品的需求,十分生動地體現了在非常時期新業態、新零售的有效性和優越性。疫情過後,這些新業態、新零售將得到進一步發展,電子商務將迎來整體升級換代的良機。

提升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這次疫情,也是對我國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一場大考。一方面,疫情防控彰顯了我國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優越性和有效性,世所罕見的中國速度、中國力量、中國效率得以彰顯,疫情防控階段性重要成效令世界稱讚,經濟社會秩序加快恢復鼓舞了全球信心,等等。另一方面,疫情防控中也暴露了一些不足。比如,在城市公共環境治理方面還存在短板死角,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依然存在,一些領導幹部的治理能力和專業能力明顯跟不上,等等。通過及時修改完善法律法規、優化關鍵物資生產能力布局、強化問責等,在解決這些問題的同時,能夠促進我國治理體系進一步完善、治理能力進一步提高。

推動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更加深入人心。在疫情防控中,中國秉持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毫無保留地同各國分享病毒信息和防控經驗,開展藥物和疫苗聯合研發,並向出現疫情擴散的國家提供無私的力所能及的援助。中國的行動贏得了國際社會的廣泛讚譽,也推動世界上越來越多的人理解和認同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中國作出的貢獻、表現出的大國擔當,必將在世界上擁有更多的真心朋友,贏得更加友好的國際環境和更大的國際迴旋餘地,開闢出更為廣闊的國際經濟和科技合作空間。

磨礪和弘揚偉大的民族精神。具有五千多年文明史的中華民族,在歷史的長徵中戰勝了無以計數的大災大難,災難從未能折服中華民族。多難興邦,絕地奮起,中華民族慣於把災難作為砥礪偉大民族精神的磨刀石。在這場抗疫鬥爭中,「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的家國情懷激蕩在神州大地、海內海外,愛國主義成為危難時刻凝聚人心、激發鬥志的強大精神支柱。在這場抗疫鬥爭中,「我為人人,人人為我」成為真真切切的「守望相助」、真情奉獻,集體主義精神得到最好詮釋。在這場抗疫鬥爭中,「以人民為中心」,保護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成為最強音,社會主義的優越性得到充分體現,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更加深入人心。在這場抗疫鬥爭中,中國人民充分表現出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剛健有為、仁厚慈愛精神,充分表現出道德自律、法律自覺、尊重科學、關懷人類等精神,大疫大災面前,生產生活有序,社會秩序平穩,線上線下、人流物流信息流高效運轉,讓全世界見證了新時代中國人民的嶄新精神風貌。在抗疫鬥爭中得到進一步錘鍊的偉大民族精神,必將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更加強大的精神力量。

相關焦點

  • 中國女足主帥賈秀全:勝利屬於全體隊員 團隊精神戰勝困難
    新華社雪梨2月7日電(記者嶽東興 郝亞琳)中國女足7日以6:1大勝泰國隊,取得在奧運會預選賽亞洲區B組賽事的首場勝利。主教練賈秀全賽後表示,球隊近10天來系統訓練中斷,遇到很多困難,但是姑娘們所展現的團隊精神克服了這些,勝利屬於她們。
  • 中國男籃為何能在08年戰勝德國隊?聽聽德國主教練怎麼說
    中國男籃為何能在08自從巴塞隆納奧運會開始允許職業籃球運動員參加奧運會之後,美國夢之隊幾乎以一己之力統治了世界籃壇,他們輸過的比賽可以說是屈指可數的。北京奧運會上,中國的出線形勢非常的嚴峻,中國隊被分在死亡之組裡,在只有前四才能出線的情況下中國隊的出線形勢並不被看好。整個小組裡實力最弱的也就只有一個安哥拉了,但是只有一場勝利又不能確保中國隊安全出線。如此一來德國隊就成為了中國隊必須要戰勝的對手。
  • 有恆心和毅力就一定可以戰勝困難
    有恆心和毅力就一定可以戰勝困難2017-09-26 08:42 來源: 科普中國   只要有恆心、有毅力,就一定可以戰勝困難。——嚴陸光人物百科:嚴陸光,電氣工程學家,1935年生於北京,原籍浙江東陽。
  • ...一定能戰勝這場疫情——訪中國援菲抗疫醫療專家組組長翁山耕
    新華社記者 鄭昕 攝  新華社馬尼拉4月12日電  專訪:我相信菲律賓一定能戰勝這場疫情——訪中國援菲抗疫醫療專家組組長翁山耕  新華社記者鄭昕 袁夢晨 夏鵬  「在抗疫方面,菲律賓政府和衛生部門是積極主動的。」
  • 在湘留學生寫信鼓勵「中國朋友」:相信中國能夠戰勝困難
    (抗擊新冠肺炎)在湘留學生寫信鼓勵「中國朋友」:相信中國能夠戰勝困難中新社株洲2月9日電 (王昊昊 陳芹)「除了已有的課本,我還通過上網、看中文視頻等方式提高我的中文水平。」吳迪說,他往年寒假期間一般都待在學校不回國,今年他的家人看到疫情新聞後很是擔心,希望他能夠回家,「但我相信中國能夠戰勝疫情,選擇留在中國。」在湖南工業大學,與吳迪一樣選擇留在中國的還有來自巴基斯坦、哈薩克斯坦、烏克蘭、伊朗等國家的30餘名留學生。
  • 「地評線」紅辣椒網評:以「點線面」之筆掣畫「雙勝利」藍圖
    堅持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兩手抓」、實現「雙勝利」,這是擺在全黨全國人民面前的重大任務,只有主動出擊、統籌兼顧,統籌推進「點線面」,才能戰勝困難,靜待春暖花開。聚焦於「點」,畫好「統籌圖」。「審度時宜,慮定而動,天下無不可為之事」。「一手抓防控,一手抓發展」。
  • 原創 | 屌絲的逆襲:志願軍憑啥能贏得抗美援朝的勝利?
    因為對李奇微的新戰術不夠重視,我們五次戰役依然按照過去的方式猛衝猛打,7天後糧彈耗盡,李奇微一個兇狠的反撲讓志願軍猝不及防,慌亂中沒能組織好防禦,被美軍衝開一個缺口長驅直入。當時李奇微感覺勝利在望,不免志得意滿——覺得自己不僅可以扭轉不利的戰爭形勢,而且快要取得戰爭的勝利了。
  • 拳壇之上,邱建良如若對決賈奧奇,誰會贏得勝利?
    賈奧奇與邱建良都是67KG公認的搏擊高手,兩人如若對決,誰會贏得勝利呢?今日,我們就細細分析一下,兩人的成長之路雖然不盡相同,但打掉的高手可是不少。隨後戰勝伊裡亞斯·布萊德、江通猜、阿列克謝、迪倫·薩爾瓦多、維特斯·達米特、肯姆、考等名將,高居Combat Press排名第一。有人說邱建良與考的比賽有爭議,考連續擊敗18位日本拳手,制霸K-1六年之久,是一位難啃的硬骨頭。小編昨天再次研究兩人比賽,個人感覺沒有任何問題,甚至裁判有點偏向考。裁判一致判定29:28邱建良取得勝利。
  • 谷超豪院士:中華民族一定會戰勝一切困難 | 紀念日本投降75周年
    谷超豪浙江大學成績單(藏浙江省檔案館)在這樣的條件下,谷超豪修完了微積分、代數方程式論、立體幾何、普通物理、英語、語文和中國通史等一系列課程因為大家都抱有一個信念:中華民族一定會戰勝一切困難,取得最後的勝利。」文:採集工程項目辦公室/中國科協創新戰略研究院參考資料:1.
  • 2020遴選考試策論文:奮力奪取疫情防控和實現經濟社會發展目標雙勝利
    遴選申論:本文整理2020遴選考試策論文:奮力奪取疫情防控和實現經濟社會發展目標雙勝利。更多北京公選遴選考試複習資料下載,請點擊北京公選遴選考試網。奪取雙勝利,必須抓住重點、統籌兼顧。疫情嚴重的地區要集中精力抓好疫情防控工作,其他地區要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時,全面抓好改革發展穩定各項工作,統籌做好穩就業、穩金融、穩外貿、穩外資、穩投資、穩預期工作,特別是要抓好涉及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脫貧攻堅的重點任務。
  • ...抗美援朝偉大勝利的歷史意義及現實啟示 | 訪中國社會科學院副...
    編者按 :今年是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70年前,英雄的中國人民同朝鮮人民一道,團結一心、同仇敵愾、捨生忘死、浴血奮戰,贏得了抗美援朝戰爭偉大勝利。打破了美國不可戰勝的「神話」!打出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大國形象!打出了偉大的抗美援朝精神!
  • 中國定能取得抗擊疫情的勝利-光明日報-光明網
    本報曼谷2月24日電(記者付志剛)泰國國會下議院第一副議長素察·陳乍侖24日在接受中國媒體採訪時表示,相信在中方強有力措施和高效管理下,中國定能取得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勝利。
  • 蒯曼逆轉戰勝朱雨玲,幫助球隊贏得重要一戰
    昨晚(12月23日),乒超聯賽進入第五輪的爭奪,16歲的女乒小將蒯曼再次爆冷,3:2逆轉戰勝朱雨玲,幫助球隊取得第二場勝利。本次贏球,是蒯曼繼首場爆冷戰勝顧玉婷之後,第二次爆冷了。並且,不僅球隊大比分是1:2落後、命懸一線,而本盤比賽,蒯曼也是在0:2落後、命懸一線的情況下,連扳三局逆轉取勝的,贏得也是很險。兩個「命懸一線」!
  • 臺軍排演「如何戰勝解放軍」 蔡英文你再急也別搞「精神勝利法」呀
    在當今時代,想贏得一場現代化軍事戰爭的勝利,要依靠哪些條件?武器裝備?軍工科技?部隊數量?戰鬥素養?軍士士氣?經濟實力?對此,臺灣的蔡英文們會以她們的邏輯告訴你:「上述這些我通通不需要」。在綠營政權的意識裡,要想贏得戰爭只要靠「嘴」就行!
  • 我校舉行「戰勝自己,贏得未來」中考總動員勵志演講會暨家長會
    我校舉行「戰勝自己,贏得未來」中考總動員勵志演講會暨家長會
  • 中國抗疫取得階段性勝利——眾志成城中國力量
    中國抗疫取得階段性勝利——眾志成城中國力量原創:三丫講故事2020年4月26號, 武漢38020個在院新冠肺炎患者全部清0了。我國抗疫取得了階段性成功!有信心不放棄是戰勝冠狀病毒的有效的精神支持!當然,我國抗疫取得這麼大的階段性勝利,是黨中央習主席的關懷,正確的政策到位,竭盡全力的支持!為了讓患者解除醫療費用貴治不起的後顧之憂,及時出臺了一切費用國家支付的政策,使患者大膽的說出自己的病情,不隱瞞,不欺騙,才有了及時找出所有的感染人群,為戰勝疫情提供了必勝的保證!感謝黨中央習主席的關愛!謝謝!
  • 大鯊魚7人得分上雙,123-111戰勝廣廈
    大鯊魚7人得分上雙,123-111戰勝廣廈 2020-12-22 17:0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主題展覽——致敬偉大勝利 匯聚新時代奮鬥...
    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主題展覽——致敬偉大勝利 匯聚新時代奮鬥力量  「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主題展覽」今天(22日)舉行中央國家機關專場參觀活動。通過觀看展覽,大家表示向偉大勝利致敬,也為新時代繼續奮鬥汲取力量。
  • 以色列近千人在「哭牆」祈禱:希望中國戰勝困難
    《以色列時報》援引美聯社的圖片及信息顯示,西牆上張貼著海報,上面用希伯來語和中文寫著:「猶太人民為中國的平安和戰勝困難而禱告」。「中國人需要知道猶太人在想著他們,為他們禱告,與他們在一起。」組織者——猶太教拉比艾裡雅胡(Shmuel Eliyahu)表示,「願這場不幸的災禍在中國人民身上和全世界都停止並消失。」
  • 「眾志成城 戰勝疫情」這一戰,我們一定贏
    我們一定能贏,靠的是堅強有力的領導。1月25日,我市啟動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一級響應,成立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由市委書記和市長擔任雙組長。在全市聯防聯控領導小組的統一領導下,全市疫情防控網迅速織就,疫情防控更加統一高效,防控物資調配更加科學合理,防控措施落地更加有力有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