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臨沂警方偵破一起重大詐騙案件!嫌疑人劉某謊稱能辦理孩子入學、轉學及幫人解決教師編制,並像傳銷般設置了層層組織架構,共詐騙近500名家長共計1200餘萬元。
臨沂警方破獲重大詐騙案件
遠赴千裡抓捕嫌疑人
又是一年開學季,孩子上學是大事,一些家長為給孩子找所好學校不惜花費重金,蘭山區男子劉某就抓住了家長們這種焦急的心理,謊稱能辦理孩子入學、轉學及幫人解決教師編制,並像傳銷般設置了層層組織架構,共詐騙近500名家長共計1200餘萬元。
蘭山公安分局刑偵大隊民警接到群眾報警後,經過5天連續奮戰,遠赴長春將主要嫌疑人劉某抓獲。
>>>>
開學前夕50餘名家長集體報案被騙
8月30日下午,蘭山公安分局刑偵大隊突然進來50餘名學生家長組團報案,他們均通過他人為孩子辦理入學、轉學時被騙。面對如此集中的報案,刑偵大隊大隊長王洪鵬感覺案情重大,立即安排刑警詳細詢問案情。
民警了解到,這些家長想把孩子轉入條件較好的學校,託人辦事的過程中,他們均先後向中間承辦人給予數萬元不等的好處費。8月下旬,他們向當時收錢的承辦人不斷討要入學或轉學手續,被告知可於8月29日到要入學的學校門口領取,可這些家長一直等到晚上也沒拿到孩子的入學手續。
8月30日,50餘名家長來刑偵大隊報案。一名家長張先生透露,今年4月,他在一個微信群裡看到可幫人轉學、入學和安排教師編制的信息,恰巧自己的孩子想轉到另一所條件較好的學校,於是他和對方取得了聯繫。
對方是一名女子,自稱姓劉,她非常肯定地表示,她們在教育系統有關係,只要收了錢就能百分百辦成,同時報出了好幾所中學的價格。張先生為能讓孩子轉進一家好的中學,馬上約對方見面。劉姓女子選擇在教育局附近一個路口交談,張先生趕到時,劉姓女子還帶了一個姓路的女子,再次表示「只要收了錢就能辦成」。交流幾天後,張先生給對方轉去了4萬餘元。
詢問過程中,其他家長和張先生的遭遇基本相同,他們均是通過朋友圈、微信群和熟人介紹等獲得的辦事渠道,然後和不同的承辦人進行對接,均支付了3萬至7萬多不等的「好處費」,結果全部被騙。
>>>>
匯總案情,輕信上當的家長近500人
民警發現,這些受害人雖然通過不同渠道被騙,但嫌疑人行騙手法卻高度雷同。中隊負責人曾慶權敏銳意識到,被騙的學生家長遠不止這50餘人,因為是開學前夕,還有更多家長沒意識到被騙。曾慶權立即將調查情況向大隊長王洪鵬匯報。由於案情重大,王洪鵬馬上上報分局領導,一邊組織民警通過各微信群提醒更多受害人就近到轄區派出所報案,一邊增加警力對該詐騙團夥進行摸底調查。
蘭山公安分局刑偵大隊和各派出所經過2天緊張梳理和匯總,發現被騙家長接近500人,涉案金額高達1200多萬元。民警很快梳理出這個詐騙團夥的組織架構,這個詐騙團夥如傳銷般擁有多級架構,詐騙成員把「收錢辦事」當成了層層可承包的產業,然後每層成員再從中抽取籌碼。
>>>>
嫌疑人劉某浮出水面
經偵查,發現這是一個組織嚴密的詐騙團夥,所有線索直指上線人員劉某。8月30日夜裡,民警找到了劉某在柳青街道辦事處的住址,可劉某早已消失,經過追蹤,民警發現劉某已於當天潛逃到了長春市。
9月1日,學生開學當天,兩名刑警在眾多家長的期盼下緊急飛赴長春抓捕。民警發現,嫌疑人劉某於8月30日下午出了長春機場後打了一輛計程車離開。民警找到這名的哥,獲知劉某在長春市經濟開發區一路口下了車,路上還向的哥打聽此處租房的行情。
民警分析,劉某在長春無親友,多有可能在附近租房躲藏。於是在當地警方的配合下,對附近多個小區進行了海量式排查。由於附近小區均為自由開放式大門,給偵查帶來了相當大的難度。為能儘快找到劉某的下落,民警只好向周邊多家房屋中介進行打聽,最終於9月3日夜裡獲知了劉某的藏身之處,但不掌握劉某是否躲藏在屋內,民警沒有貿然行動,而是悄悄在樓下潛伏下來。
>>>>
痴迷賭博,騙來1200餘萬元全部輸光
9月4日早晨,民警確認劉某就躲藏在10樓的出租房裡後,迅速上樓將正在睡熟的劉某控制。
「劉某,你聽出我是哪裡口音了吧?」
劉某面色蒼白:「我聽出來了。」
「那你知道我們來找你是因為啥事了吧?」
「我知道,可是騙來的錢都被我賭博輸掉了。」
9月5日凌晨,2名刑警押解著劉某返回臨沂。劉某交代,他一直做房產中介,2年前無意接觸了網絡賭博,剛開始小贏幾把嘗到了甜頭,哪想後期把積蓄輸個精光。面對無業的老婆和2個年幼的孩子,劉某不僅不收手,反正夢想著有朝一日贏回一局,改變目前悽慘的困境,於是深陷賭潭不能自拔,還欠下了眾多賭債。
>>>>
中介生意慘澹萌生騙錢還賭債
今年初,劉某眼見著房產中介生意慘澹,於是萌生了騙錢還賭債的念頭。於是他找到了路某、王某和魏某,稱自己在教育局有關係,可以幫人辦理入學、轉學和申請教師編制,讓這3人對外宣傳「承接業務」。這3人通過網絡對外宣傳的過程中,吸引了許多家長諮詢,於是這3人又發展了第三層組織,隨著業務量的不斷擴大,這個詐騙團夥一直發展到了第六七層組織結構。嫌疑人劉某向第二層組織的3個成員下發了各學校的價格表後,這些二層組織又加碼1萬元左右再將業務轉發給下層人員,最終導致有家長被末端嫌疑人騙走高達7.5萬元的費用。
「你每天都收到這麼多匯款,你對找你辦事的人登記了嗎?」民警問道。「我壓根就辦不成,還登什麼記!」劉某交代,他把騙來的1200餘萬元全部用於網絡賭博,結果輸個精光。開學前夕,他感覺到了壓力,和妻子辦理了離婚。8月30日,精神恍惚的他來到機場準備潛逃,隨意指著電子屏買了機票,直到下了飛機,他才發現自己到了長春,哪想他剛潛藏沒幾天,就被蘭山刑警追到住處並抓獲。
目前,涉案的嫌疑人均被蘭山警方依法處理。
信息來源:琅琊新聞網
如何預防被騙
>>>>
走正規渠道入學
每到招生入學季,家長被騙的消息就常常見諸報端,不法分子以「託關係」入學等名義詐騙屢屢得手。
1
其主要原因,一方面是不法分子利用外地戶籍學生家長對當地入學政策不了解及「望子成龍」心切的心理。
2
另一方面是有的家長過分迷信有「關係」能辦事。
聽信他人可以通過「走關係、遞條子、打招呼」等方式讓孩子入讀公辦學校,此類詐騙案件幾乎每年都有發生,警方和教育部門一直不斷通過媒體予以披露和提醒,但還是有家長盲目相信「有關係」「走後門」「能辦事」,最終掉入不法分子精心設計的陷阱。
3
如今,又到今年新生入學報名季,為防止家長再受騙,提醒家裡有適齡孩子上學的家長,一定要多關注招生入學公告,詳細了解當地學校招生入學政策,千萬不要迷信所謂「關係」疏通,務必提高警惕,擦亮雙眼,防止走進招生入學「誤區」。
>>>>
法條連結《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二百六十六條詐騙公私財物,數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並處或者單處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並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