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飼料是幹餵好呢?還是兌水餵好呢?
餵乾料還是餵水料,不能說誰好誰不好,針對不同的豬群,不同的環境,有不同的選擇。比如哺乳母豬餵溼拌料,母豬適口性好,採食量高,符合哺乳母豬對於營養的需求,而且母豬在產床上都是單獨料槽,餵溼拌料相對其他豬群也比較方便。而妊娠母豬一般都是限飼,沒必要使用溼拌料來增加採食量,限位欄也沒辦法進行溼料飼喂,因此選擇乾料飼餵好。具體如何選擇乾料和溼料,還需要分析以下幾點因素。
一、工作量問題
溼拌料、粥料、水料等拌料方式,都需要人工來操作,豬群吃料不是一天兩天的問題,長期下去,採食量大,母豬一頭一天平均6斤到7斤飼料,育肥豬後期一頭豬一天平均8斤飼料。如果50頭基礎母豬的豬場,350頭肥豬,100頭保育,每天的拌料量太多,工作量加大,工人是否能夠操作過來。
二、飼料質量問題
並不是所有飼料都適合兌水拌成粥料,以前在豬場試過,有些廠家的飼料加水後,會出現泡浮情況明顯,飼料膨大,難以飼餵的問題,建議溼拌料前,先使用現有飼料試驗以下。
三、夏天水料黴變問題
溼料或者水料,確實在一定程度上能夠增加豬群的採食量,改善適口性,但是遇到炎熱的夏天,溼拌料2小時左右就會出現黴變,時間一長,如果有沒吃乾淨的剩餘飼料,工人清料不及時,很容易出現黴變情況,下次餵料時,直接填在原有黴變飼料表面,就會導致豬群誤食黴變的飼料,進而導致黴菌毒素中毒。
四、各豬群飼餵模式建議
1)哺乳仔豬:7-14日齡乾料誘食,14日齡到斷奶粥料誘食,三天一個比例過渡,水料比從5:1到3:1,最後停留在3:1左右。之所以哺乳仔豬要選擇粥料誘食,是為了和母乳接近,便於乳豬適應飼料。注意仔豬粥料誘食時,料盤一天要清理1-2次,夏天2次,冬天1次。
2)保育仔豬:保育豬斷奶早期,建議延續粥料飼喂,從水料比3:1逐漸過渡到乾料,2天過渡一個比例,最後由開口料過渡到保育料,建議開口料和保育料選擇同一類飼料,如全部都是顆粒或者全部都是粉料。
3)育肥豬:育肥豬建議使用乾料就可以,因為育肥豬採食量大,溼料拌料問題難以解決。
4)妊娠母豬:建議選擇乾料,考慮到限位欄飼餵和母豬限飼問題。
5)哺乳母豬:建議選擇溼拌料,考慮到哺乳母豬分泌乳汁,對於營養的要求較高,溼拌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母豬採食量。
6)公豬:乾料和溼料都可以,公豬是一個豬一個圈,可以乾料也可以溼料,但是成年公豬也會限飼,另外注意公豬料中營養的額外添加,如葫蘆卜、雞蛋等。
綜上所述,豬場選擇乾料還是兌水,取決於豬群類別和豬場內部環境,如果特定豬群採食量低,可以選擇溼拌料,但是要注意人工工作量和黴變等問題。飼餵模式不是問題,關鍵要適合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