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華圖國家公務員考試網同步華圖教育發布:2021國家公務員考試行測備考:經濟學常見效應,詳細信息請閱讀下文!如有疑問請加【2020國家公務員考試交流群匯總】 ,更多資訊請關注寧夏華圖微信公眾號(ningxiaht),國家公務員培訓諮詢電話:0951-6028571/6027571 18295188220,微信號:ht18295188220
行測中常識判斷要求公務員必須具備相對較廣的知識範圍,在這類試題中,所選素材從古到今,從無機物到人類,從自然界到社會……包羅萬象,這就需要考生在平時多學習、觀察、思考和積累。今天寧夏華圖給大家帶來的常識相關考點是「經濟學常見效應」。
經濟學知識
明斯基時刻
明斯基時刻由美國經濟學家海曼·明斯基(Hyman Minsky,1919—1996)提出,指資產價格崩潰的時刻。
明斯基認為:當經濟景氣的時候,投資者敢於冒險;景氣的時間越長,投資者的冒險就越多,投資者槓桿率越來越高,直到過度冒險。一步一步發展下去,投資者會到達一個臨界點,其資產所產生的現金不再足以償付他們所舉的債務,投機性資產的損失將促使放貸者收回其貸款。一旦經濟中相當部分的投資者都面臨債務違約時,連鎖反應下,宏觀表現就是經濟危機,資產價格大幅下跌直至崩潰,明斯基時刻出現。
明斯基時刻被劃分為三階段。第一階段,投資者們負擔少量負債,償還其資本與利息支出均無問題,這一階段稱為對衝性融資。第二階段,他們擴展其金融規模,以致只能負擔利息支出,這一階段稱為投機性融資。第三階段,他們的債務水平要求不斷上漲的價格水平才能安然度日,可以稱為龐氏融資。
「明斯基時刻」 發生的典型案例:日本泡沫經濟破滅、美國次貸危機影響全球
土豆效應
「土豆效應」又稱作「土豆悖論」。1845年愛爾蘭災荒時出現了一個奇特的現象——雖然土豆的價格在上升,但土豆的需求反而增加了。這是因為當收入降低時,消費者會捨棄高端奢侈品而轉向中低端產品,並導致對後者的需求上升,進而推高價格。2008年美國發生了金融危機,而沃爾瑪零售卻逆市增長,這正是「土豆效應」在發揮作用。
今年一季度,我國限額以上糧食、食品同比增長13.8%,回想起疫情初期在家隔離的那段日子,大家是不是也更鍾愛逛超市了呢。
棘輪效應
指人的消費習慣形成之後有不可逆性,即易於向上調整,而難於向下調整。
換句俗語來說就是「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
長尾效應
正態曲線中間的突起部分叫「頭」;兩邊相對平緩的部分叫「尾」。人們大多數的需求會集中在頭部,而這部分我們可以稱之為流行,而分布在尾部的需求是個性化的、零散的小量的需求。它的根本就是要強調「個性化」,即「小利潤大市場」。將市場分到很小很細的時候,這些小市場的累積就會帶來明顯的長尾效應。
檸檬市場
檸檬市場就是指信息不對稱的市場,即在市場中,產品的賣方對產品的質量擁有比買方更多的信息。
往往好的商品遭受淘汰,而劣等品會逐漸佔領市場,從而取代好的商品,導致市場中都是劣等品。就像在二手車市場中,質量差的車比質量好的車暢銷。
波浪理論
波浪理論是證券投資人員耳熟能詳的理論,其主要內容是,所有事物包括社會與經濟,都會以一系列相似且恆定的、有著明確的波浪數和模式的波浪重複向前演進。
一個完整的推動浪由5個浪組成,其中3個推動浪與主要趨勢同向,2個修正浪與主要趨勢反向運動。推動浪,被命名為第1浪、第3浪和第5浪,修正浪(調整浪)被命名為第2浪和第4浪,推動浪可以細分成小一級別的5個浪,修正浪則只能細分成小一級別的3個浪。波浪沒有統一的長度或持續時間。
把握股價的波動大勢趨向的話,不必老圍著股價的小小波動而忙出忙進,而是隨著大勢一路做多或一路做空,這樣既能抓住有利時機賺取大錢,又能規避不測之險及時停損。
凡勃侖效應
簡單的說就是產品價格定得越高,就越能受到消費者的喜愛,這是一種很正常的經濟現象。
它其實反映的是人們進行揮霍性消費的心理願望,也就是說,人們在購物時,往往會因虛榮、攀比等心理因素作出衝動的選擇。比如過於執著地追求高價商品,而將價格作為購買決策的一個重要指標。
刷題鞏固
1、(2017四川)棘輪效應是人的消費習慣形成之後有不可逆性,即易於向上調整,而難於向下調整。根據上述定義,下列符合棘輪效應的是( )
A. 趙老師生意失敗,變賣了公司資產和名下房產後,還欠銀行20多萬元,但為了出行方便,他沒有用自己的高檔汽車抵債
B. 李某買彩票中了500萬大獎後沒有告訴任何人,偷偷把錢存到銀行,還和從前一樣正常上班、下班,而且工作更積極了
C. 一夜暴富的老朱頻繁出入高檔消費場所,過著揮金如土的生活,很快就入不敷出,回到之前的生活狀態,旁人都噓唏不已,他自己卻安之若素
D. 王老漢從農村來城裡帶孫子,因心疼電費捨不得用空調,藉口說不習慣空調吹出的冷風,讓兒子買一臺和老家一樣的落地電風扇用來降溫消暑
【解析】A。第一步,看提問方式,本題屬於選是題。
第二步,找關鍵信息。
形成的消費習慣易於向上調整,難於向下調整。
即: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
第三步,辨析選項。
A項:生意失敗後,習慣了開車出行,即使有欠款仍舊保留高檔車輛,屬於「消費習慣難於向下調整」,符合定義;
B項:李某中獎之後將獎金存進銀行繼續上班,沒有涉及「消費習慣」的改變,不符合定義;
C項:老朱一夜暴富揮金如土,體現了「消費習慣易於向上調整」,後來又回到以前的狀態也安之若素,說明消費習慣易於向下調整,不屬於「難於向下調整」,不符合定義;
D項:王老漢從農村來城裡帶孫子,因心疼電費捨不得用空調,屬於消費習慣難於向上調整,不屬於「易於向上調整」,不符合定義。
因此,選擇A選項。
「艱難困苦,玉汝於成。」備考是一個長期並且艱難的過程,提升也非一日之功,小編希望廣大考生平穩心態,不積跬步無以至千裡,發揮釘釘子精神,多看多學多積累,多多關注寧夏華圖,讓考試更上一層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