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中的視頻由母嬰短視頻機構生了麼授權發布,視頻內容僅代表作者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未經允許請勿轉載。
寶寶感冒發燒是常有的事兒,估計體溫計是每個家裡的必備品。但是說的容易做起來難,給寶寶量體溫的麻煩在於:如果測量時間長,寶寶壓根就不願意配合;測不準,寶寶忽高忽低的體溫讓爸爸媽媽們膽戰心驚。
小編那個年代一直使用的水銀溫度計(好像暴露了什麼),然而現在各種高科技的體溫計層出不求,電子體溫、額溫槍、耳溫槍,那麼到底哪個更準確,更適合寶寶呢?小小值為大家找到了一個評測視頻,從測溫時間、準確程度與使用感來看一下這幾款體溫計的區別吧~
世界衛生組織倡議在 2020 年淘汰水銀體溫計,實際上,水銀體溫計的主要問題是它含有的水銀對寶寶的健康有隱患,而且對環境不利。
那麼另外幾款哪款更適合寶寶使用呢?
1. 電子體溫計
電子體溫計應該是這三種電子測溫儀器裡面發揮最穩定的一個,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項與經典水銀體溫計差不多,都是放在舌下、腋下或直腸,最符合大眾的使用習慣,測得的溫度準確性也是很高的。
但它的缺點是測量體溫需要的時間略長,不同品牌所需時間從 30 秒到 3 分鐘以上不等。另外,飲食(冷飲、熱飲)、劇烈運動、洗澡等都會影響測量結果,需要等 30 分鐘後再測量。
2. 額溫槍
額溫的影響因素太多了,室溫、皮膚的乾燥程度都會影響結果,剛洗過臉或摘下冰寶貼就直接測得的「體溫」,也並不能反映人體的真實溫度。大多數正規的醫療機構不會用額溫槍來作為判斷發熱與否的工具。但額溫槍勝在方便、快捷,經常用在幼兒園、遊樂場、機場、火車站這種人流量大,需要快速篩查發熱患者的地方。
3. 耳溫槍
耳溫槍測量的是鼓膜的溫度,最能反映人體的真實體溫,也是大多數醫療場所替換水銀體溫計之後用來判斷體溫的依據。
使用注意:
因為人的耳道並不是直的,3 歲以內的嬰幼兒測量耳溫時,需要把耳廓向後外下方提,3 歲以上要向後外上方提,才能將耳溫槍放在正確的位置。6 個月以下小寶寶的耳道直徑較小,不適宜用耳溫槍。
在日常使用中,如果感覺孩子發燒了,建議使用耳溫槍,耳溫測量的精度和誤差都在可接受範圍之內。
如何選購耳溫槍:
1.探頭要小
由寶寶耳道較窄,對探頭的要求就要高些。探頭的設計要小巧,以免傷到寶寶的耳道。特別是2歲以下的寶寶耳道較窄,家長在使用耳溫槍測溫時,一定要小心,別誤傷了寶寶。
2.探頭帶有耳套和防塵蓋
探頭深入耳道,探頭配帶耳套的設計能夠避免因全家人使用帶來的細菌交叉傳染,使用後也要及時用酒精消毒。
3.顯示屏要大
水晶顯示屏越大,數字顯示往往會更清晰明了。更方便家中老人測溫時讀數,數字大就連小朋友自己也能讀數。
4.測溫鈕要方便按壓
按壓面積大且凸起的耳溫槍測溫時操作更方便。按了沒反應、靈敏性較差,白白浪費測溫時間。
5.拿取舒適
測溫有時需要多次進行,如果耳溫槍的手柄符合人體工學,就會更方便我們抓握,防滑設計也會使得測溫變得更方便。
媽媽們要記得,測得溫只是參考而已,要不要給孩子吃藥、帶孩子去醫院,還要看症狀和精神狀態來綜合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