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算前往美國留學就讀名校,我們應如何準備?美國留學名校申請人需提前做好計劃,進行相關課程的學習,做好學校認知解讀等等工作,關注我們的課外活動,背景素質提升等規劃,在各項標化考試中收穫優異的成績。讓我們一起和優弗教育走進本次美國留學背景素質提升的課程學習當中。
今天咱們美國留學背景素質提升課程的主題是如何提出一個好問題,關於為什麼要提問?美國留學背景素質提升之如何提出一個好問題有多重要?這個問題的答案呢,有一位老師回答得擲地有聲,他便是北京大學考試研究院院長秦春華老師。
你一定知道北大是大學,但這位秦老師呢,有一天這樣表示,北大寧願招錄愛提問的五歲小朋友,也不願意招錄只會埋頭苦幹,考取高分的學霸。
他受到了什麼刺激嗎?還真有那麼一點,他走訪了哈佛、斯坦福、牛津等等一大批全球精英學府,尋找一個問題的答案,這個問題便是中國學生到底缺乏什麼,他最後的結論之一便是缺乏提問的能力。
在他考察回來之後,正巧有一天他五歲的女兒正在觀看西遊記,冷不丁地問了這樣一句,為什麼孫悟空看到的是妖怪?唐僧看到的卻是孩子、老人和女人呢?這位秦老師非常感慨。
他毫不謙虛的表述,就憑這樣一問,我完全能夠把我五歲的女兒招進北大,因為大學招生全部要考核的核心要素,例如好奇心,想像力,批判性思維,哲學思辨能力等等都涵蓋在這寶貴的一問當中了。
是的,一個人如果從小不會提問,長大之後,他便是一個沒有思想的蘆葦,關於美國留學背景素質提升之如何提出一個好問題,老師不會像往常一樣給各位三個具體建議,而是要各位講述三個故事:
關於美國留學背景素質提升之如何提出一個好問題的第一個故事,有一位媽媽正在廚房做家務,聽到小兒子在院子裡面活蹦亂跳,她隨口一問:「你在幹什麼呀」?小男孩兒非常興奮的一邊跳一邊反問媽媽:「媽媽,媽媽,我可以跳到月球上去嗎」?他的媽媽回答說:「可以啊,但是上去後一定不要忘記回家哦」,這個小男孩兒長大之後便成為了第一個登上月球的人,他的名字叫做阿姆斯特朗。
我們再來聽關於美國留學背景素質提升之如何提出一個好問題的第二個故事,有一位猶太長老,他有一位不到七歲的女兒,有一天長老著急出門參加會議,結果卻被女兒攔住了,女兒說:「長大之後,我也要當長老」。
這位長老笑著對女兒說:「咱們的國家有規定,當長老的只能是男人」。但是他的女兒卻堅定地說:「我就是要當長老」。這個時候,父親對女兒說:「那好,那我問你一個問題,這樣我就知道未來你有無可能當上長老了」。
這位父親的問題是,有一對雙胞胎進入煙囪裡面打掃衛生,出來之後呢,一個人的臉是白的,一個人是黑的,請問?誰會先去洗臉?女兒不假思索地說:「黑臉啊」。這位做長老的父親失望的搖搖頭表示:「你完全不可能當上長老啦」,說完他就要走出門去,結果女兒一把抱住他的腿說:「是白臉,首先去洗臉的是白臉」,然而父親同樣是搖搖頭表示:「這次答案呢?比上一次有進步,你有那麼一點點可能將來當上長老」,「只是一點點可能嗎」?女兒追問:「那不是黑臉,也不是白臉,那會是誰先去洗臉呢」?他的父親有些生氣地說:「我就要遲到了」,然後大踏步往外面走。
結果呢?女兒又一次抱住了他的雙腿,她這一抱啊,父親有些生氣了說:「別鬧了,你還有別的答案嗎」?「沒有答案了,但是我還有個問題要問」,這個小女孩兒說,她的父親接著問:「你有什麼問題」?「我的問題是為什麼明明是一對雙胞胎,從同一個煙囪進去同一個煙囪出來,結果一個人的臉是黑的,一個人是白的,這可能嗎?這合理嗎」?她的這一問呢,問的他父親蹲下身來,抱起了女兒說:「你提出的問題真好,現在我告訴你,你擁有當長老的潛能了,你很有可能會成為我們族群第一位女性長老」。
我們再來聽關於關於美國留學背景素質提升之如何提出一個好問題之第三個故事,美國有一位著名的電視主持人名叫林克萊特,他有一檔節目是專門採訪小朋友們一些有意思的問題,有一次呢,他採訪了一個小男孩兒:「你長大之後想幹什麼呀」?小男孩天真地說:「我要當飛行員」。
林克萊特繼續問他:「那好,我再問你一個問題,如果你駕駛了一架飛機,飛機裡面載著125名乘客要從洛杉磯前往夏威夷度假的。這個時候發動機突然停止了,你作為機長你會怎麼處置這個突發情況」?這位小朋友思考了一會兒表示:「我會告訴飛機上的乘客系好安全帶,然後我穿好我的降落傘,先跳下去」。
這個時候,所有的觀眾都笑得前仰後和,甚至有人笑出了眼淚,不過呢,此時主持人林克萊特看看孩子,他發覺這個小男孩並沒有在開玩笑,於是便追問了一句:「你為什麼這麼做呢」?大家猜一猜這位小男孩說了些什麼?他表示:「我要回去拿燃料,我還會回來的」,說完這句話,整個現場所有人紛紛起身,掌聲雷動。
老師講述的這三個故事呢!第一個故事的內容,小阿姆斯特朗問媽媽我可以跳到月球上去嗎?聽起來是天馬行空異想天開的提問,但是若干年後卻夢想成真。
老師也希望各位也能像他一樣,美國留學背景素質提升之如何提出一個好問題永遠不要丟掉好奇心,永遠要大膽地問自己想問的問題,哪怕你的父母、老師不會像阿姆姆斯特朗的媽媽一樣Nice,他們可能會訓斥你,說什麼呢?趕緊做作業去。
但是老師還想表述的是,你依舊要問,一定要記住這一點至關重要;第二個故事內容呢,其實沒有標準答案,回答黑臉也沒有錯,因為一般人都會認為黑臉就是髒的,選白臉也沒有錯。
大家細緻忖量下,假設煙囪的灰是白色的,那麼變白的才是臉髒的,也有可能讓兩個人出來之後看看彼此的臉,看到對方的黑臉之後,馬上跑過去洗臉,因為他以為自己的臉也髒了,但是猶太小女孩最後卻會質疑他的爸爸提出的問題本身就有問題。
這種不懼怕權威,勇敢反問的精神。老師希望大家也能夠學習借鑑,其實細細品味,這位小女孩的反問一語雙關,她似乎在問男女應該平等啊,都由父母生養,都將為國家做出貢獻,為什麼只有男人能當長老呢?這合理嗎?
第三個故事內容,假設主持人沒有提出這最後一個問題,我們每個人可能都會從此認為這是一個不負責任的小男孩兒,但主持人卻收起自己的主觀印象,用心聆聽這個小男孩的想法,然後通過細緻挖掘他的表情,多提出了一個問題,為什麼,結果展現了這個小男孩的善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