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現在在中國應該是沒有人不知道淘寶和京東的,隨著近幾年淘寶下鄉的順利進行,全國人民都趕上了網上購物的風潮,人人都能享受到網上購物帶來的便捷享受。雖然淘寶主打的是中國市場,但是依然是全球主流的電商平臺之一,我們常常聽到的亞馬遜則是在歐美市場不斷開拓。
在離我們很近的東南亞地區,由於基礎建設落後等原因,發展較為緩慢,有點地方甚至沒有PC時代作為鋪墊,就直接從無網時代跨入了移動網際網路時代。並且有了亞馬遜以及淘寶的前車之鑑,東南亞跨境電商的發展速度是淘寶的2倍。而我們今天要講的shopee(蝦皮),便是東南亞跨境電商平臺中的執牛耳者。
首先我們來看看東南亞地區有哪些跨境電商平臺。
1.Lazada
2011年成立於新加坡,時目前東南亞最大的B2C平臺,被稱之為「東南亞亞馬遜」,於2015年被阿里收購。
2.Zalora
2012年成立於新加坡,Zalora主打時尚電商,提供時尚和鞋類產品,是全球時尚集團GFG的子公司。
3.shopee
2015年成立於新加坡,是東南亞發展最快的電商平臺,已經成為了國貨出海東南亞的首選平臺,最大投資人為騰訊集團。
shopee的主要市場包括新加坡,馬來西亞,泰國,中國臺灣,印度尼西亞,越南及菲律賓共七大市場;其擁有的商品種類包括電子消費品,家居,美容保健,母嬰,服飾以及健身器材等。
很多人就開始好奇了,為什麼蝦皮跨境電商在短短四年之內就成功搶過了老大哥Lazada的飯碗成功上位?它到底有哪些優勢?
1.由於細分市場,想在蝦皮開店的人遍布東南亞,和其他平臺的分布是不一樣的;現在的數據是購物類APP下載量,蝦皮在臺灣,越南排,馬來西亞,新加坡,泰國,越南都是第一。
2.Shopee的目標市場垂直於東南亞六國與臺灣,亞洲人有個共通特點,喜歡了解溝通清楚再去購買,所以Shopee結合了騰訊的社交基因,很注重與消費者「聊」的功能,成功打開了東南亞及臺灣這塊電商社交平臺市場的發展潛力。
3.shopee在模式上和國內的淘寶類似,都是一級銷售模式;並且當地常用的設計軟體為facebook和line,分別對應分享和通訊,可以把社交平臺上的好友或通訊錄引導到自己的店鋪,已經在多處站點證實來自社交的購物流量很不錯。
4.為了進一步獲取社交流量,shopee和淘寶一樣開啟了逛一逛功能,用戶可以看到自己或朋友關注的店鋪及新品推薦,好友點讚的產品,成功幫助跨境電商獲取了更廣範圍的流量。
5.東南亞很多電商平臺買賣雙方是不能交互的,Shopee在交互功能上做了一大特色,用戶可以直接向賣家進行砍價和能及時詢問到產品的情況,強調買賣雙方及時了解溝通的交互屬性,更大發揮出中國賣家專業的客服主觀與能動性且更懂產品的優勢,與用戶貼近不僅可以提升售前購買率,降低退單率及糾紛率,同時也提升了重複購買率。
6.據了解,Shopee不收取佣金費用,提供免費配送,至於大件商品的運送,平臺則和第三方物流商合作,所以為賣家節省了不少精力,Shopee也為買賣雙方提供擔保,確保交易完成。 幫助跨境電商能更快登陸東南亞市場搶灘移動社交流量紅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