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育過孩子的父母都知道,小寶寶在嬰兒時期會經常出現一種小狀況,就是在吃完奶後會偶爾吐奶、嗆奶。父母如果能及時幫寶寶處理的話,並不會對寶寶的健康造成影響,但是假如吐奶、嗆奶的狀況沒有被父母及時發現,而寶寶太小又無法自己處理,後果將會不堪設想。
網上曾經看到過一位名為&34;的寶媽發的微博,充滿了悔恨與自責,因為他的寶寶就是因為發生了嗆奶,而大人只顧著打麻將沒有發現,結果造成了悲劇。
這位寶媽有一個4個月的男寶,孩子平時特別乖,只要吃飽了就能很快睡著。事發那天正好是春節,寶媽照常給孩子餵完奶後見孩子睡著了,就把孩子放在床上,到客廳和家人一起打麻將。期間沒有聽到孩子的哭聲,寶媽以為孩子沒睡醒也就沒有到臥室查看。
幾個小時過去後,寶媽到臥室看孩子,結果被眼前的情景嚇得慌了神,只見孩子的鼻子和嘴巴裡面都是白色的固體和液體,孩子的臉已經憋得通紅並且沒了呼吸。家人連忙抱起孩子就往醫院跑,到了醫院立刻開始搶救,醫生用了各種急救方法,兩個小時的努力仍然沒能留住孩子。一家人跪在搶救室門口失聲痛哭,場面讓所有人都覺得痛心。
1、什麼是海姆立特急救法
海姆立特急救法由一位美國的醫生發明,專門用於因異物堵塞呼吸道時的一種急救方法。1974年海姆立特醫生用此種方法成功救治了一名患者,後來這種急救法被全世界廣泛應用。
2、海姆立特急救法的原理
如果異物一旦進入了呼吸道而產生窒息,在非常短的時間內就會造成休克甚至死亡。海姆立特急救法是通過對患者的上腹部和周圍肌肉軟組織進行衝擊,從而產生出一股向上的壓力,這股壓力會壓迫到肺部,使肺部的殘留空氣形成氣流,氣流向上能夠把賭注氣管的異物排出,從而使患者成功獲救。
3、如何正確使用海姆立特急救法
如果是一歲以下的小寶寶,一般會因為吐奶、嗆奶或者食物等異物堵塞氣管,這時要採取的急救步驟是胸部按壓以及背部叩擊。大人此時先要坐下,然後把寶寶放到膝蓋上,用左手託住寶寶的下巴和胸部位置,讓寶寶的身體前傾,然後找到寶寶背部肩胛骨下方連接線的中點,將右手抬高30至40公分,用手掌根部連續快速叩擊5次。
接著將寶寶翻身臉部朝上,找到胸部兩乳的中間點,用手指向下按壓,此時氣管中的異物就可以被順利排出。如果氣管中的異物已經被順利排出,父母可以用乾淨的紗布纏繞在手指上,幫助寶寶清理口腔中的殘留異物,也可以用小棉棒將寶寶鼻腔中的殘留慢慢進行清理。
如果寶寶已經超過了一歲,一般不會再因嗆奶而窒息,此時寶寶因為處於口欲期,會經常把各種玩具或者能抓到的東西放進嘴巴,所以會因誤食異物而卡住喉嚨,嚴重的話也可能產生窒息。家長也應該掌握正確的急救方法,以保證危急時刻能挽救孩子的生命。
超過一歲的孩子因誤食異物而窒息時,大人應該站在或者跪在孩子身後,用手臂環繞孩子身體,將雙手放在孩子腹部,一隻手握拳並且將拳心對準上腹部,另一隻手幫助用力,向上、向裡用力擠壓,直到孩子將喉嚨或者氣管中的異物吐出。
雖然海姆立特急救法可以在危急關頭髮揮有效作用,但是防患於未然更加重要。平時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父母應該時刻小心,留意孩子的一舉一動,避免悲劇發生。
1、防止寶寶嗆奶
在給小寶寶餵奶時,要注意採用正確的哺乳姿勢,當寶寶吃完奶之後,應該用手輕輕從下往上叩擊孩子的背部,直到寶寶把吃進去的空氣通過打嗝的方式排出,也就是俗稱的&34;。
2、發生吐奶怎樣處理
如果寶寶吃完奶之後出現了少量吐奶的狀況,此時不要馬上把寶寶豎著抱,而是要讓寶寶側躺,可以用手輕輕叩擊寶寶背部,幫助寶寶將殘餘的奶全部吐出,接著用紗布幫助寶寶清理口腔。
3、避免誤吞異物
平時不要給寶寶玩硬幣、扣子等比較小的玩具,儘量選擇大顆粒積木,避免寶寶因為好奇而誤吞。不要給寶寶吃花生、瓜子等小的堅果。大人要隨時在旁看護,不要讓寶寶離開視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