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公共場合自動感應式水龍頭得到廣泛使用,無需人手觸碰,只需要靠近就能自動出水。這有效地防止洗手時的二次汙染,避免疾病的傳播,另外還可以大大節約水資源,使用起來更加便捷,減少機械損壞。可以說這又是一個解放雙手的發明。
感應水龍頭的核心部件就是感應傳感器,也叫感應頭、感應窗口。目前市面主要有紅外線感應水龍頭和人體紅外感應水龍頭。
紅外線感應水龍頭
紅外線感應水龍頭的感應頭由紅外發射管和紅外接收管組成。利用紅外反射原理,發射管發射波長為830nm~950nm的不可見紅外光,當受到物體遮擋時,紅外線反射回來,接收管接收到反射信號,觸發水龍頭電磁閥控制電路,水龍頭打開。當沒有遮擋時,觸發信號消失,水龍頭關閉。
然而紅外線感應受臉盆形狀大小影響較大,因為臉盆也會發生反射,距離調得不好,容易誤觸發。
人體紅外感應水龍頭
不同於紅外線感應,人體紅外感應不主動發射紅外線,而是被動吸收外界紅外線。一切有溫度的物體都會向外輻射紅外線,人體當然也不例外。正常情況下環境溫度比較平穩,它感應到溫度變化不大,就不會觸發。當人手靠近時,溫度發生明顯變化,接收到的紅外輻射也隨之變化,就會觸發電磁閥,打開水龍頭。
不過這也會產生一個問題,當人手的溫度很低,與環境溫度相當時,可能就不會觸發感應。
不管是紅外線感應水龍頭,還是人體紅外感應水龍頭,它們都各有利弊,誰也無法淘汰誰。下面是一款常見的水龍頭。
感應水龍頭有用交流供電的,有電池供電的,也有交直流雙供電的。交直流供電內置鋁電池,平時由交流供電,斷電時由電池供電。既可以在市電跳閘時使用,也免去了頻繁更換電池的煩惱。
技術都在不斷更新,目前出現了自動調節感應距離的,帶恆溫功能的水龍頭,大家購買時一定要挑選合適自己的。
我是科學小管家,專注科普生活小科學。喜歡的話,不要忘了關注點讚加評論。#明星日用好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