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影儀很常見,廣泛應用於學校、工作及娛樂等場合中。其基於光學原理,利用元件,將相關內容進行放大,投射到屏幕上。投影儀主要包括電源、光源、鏡片及散熱風扇、驅動板等硬體,根據光源不同,可將其分為多種類型。通常光源越亮,流明度會越高,這樣在白天日光下,可視效果會更好。
投影儀的原理很簡單,利用將物象放在凸透鏡一倍焦距以內,這樣凸透鏡另一側,即兩倍焦距以外會出現倒立放大的實像,在此處合理布置平面鏡,將放大倒立的實像進行反射,同時配合多組凸透鏡,再次進行折射,使最終投射到屏幕上的像呈正立放大狀。
了解了原理,便可應用生活中常見的材料,製作出網友口中成本最低的投影儀了。這一投影儀中沒有使用複雜的光學元件對物象進行處理,而是只使用了一個從放大鏡中摘下的凸透鏡。同時,使用紙箱進行固定,在箱子一端挖出一個圓孔,將取下的凹透鏡安裝在內。接著用夾子固定手機,將其放在箱子內一側,凸透鏡一倍焦距以內。這樣手機充當了多重角色,包括光源、驅動板等。
但是根據凸透鏡成像原理,投影出的圖像不應該是倒立放大的嗎?別急,接下來看看投影效果如何。
使用這一簡單的自製投影儀進行投影,可以看到效果較好,且圖像竟然是正立放大的!根據凸透鏡成像原理,物象經過凸透鏡得到放大的實像,一定是倒立的像。
原來因為自製投影儀中只使用了一個凸透鏡,雖然物象經放大後,會呈倒立狀,但是可以合理調整手機顯示的圖像方向,使原物象本身就是倒立的,經過凸透鏡折射並投射到屏幕上呈像後,大家看到的就是正立放大的像了。這樣就不違背光學原理了,這一投影儀製作非常簡單,當一群好友聚在一起時,可以用這種方式分享照片、視頻等。
這一投影儀產生效果,需要合理調整手機、屏幕和凸透鏡的距離,同時如果室內環境較亮,可選擇拉窗簾及調亮手機屏幕亮度等。
這應該是成本最低的投影儀了,動手製作非常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