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書級「銀行」詐騙!樣騙瀘州老窖1.5億的 逃亡泰國4年後被抓

2020-12-11 金融界

來源:中國基金報

作者:吳羽

瀘州老窖5年前的「1.5億存款失蹤」案終於破案了!

近日,裁判文書網公布的一則判決書,3萬字詳解該案始末,簡單而言是這麼一回事兒:

2012年下半年,為應對白酒銷量下滑,瀘州老窯決定用存款換銷量,結果被袁劍鳴發現這業務,他覺得這有套取資金的機會,於是合夥冒充銀行員工騙取瀘州老窯的資料,瀘州老窖給農行存了2個億;並隨後又冒充瀘州老窖員工轉帳取款。

2014年9月,1.5億元存款均已到期,瀘州老窯去銀行要求提款,卻發現錢已經沒了,於是報案。袁劍鳴見事情敗露,於是逃跑至泰國。

而該案件的主犯袁劍鳴數罪併罰,執行有期徒刑17年,並處罰金420萬元。

瀘州老窖1.5億存款蹊蹺蒸發

事情要回到2014年10月,瀘州老窖公告稱,其存儲在湖南長沙農行的1.5億元銀行存款不翼而飛。就此,公司決定將就此事向四川省高級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究竟1.5億存款去哪兒了?市場對此十分關注。

瀘州老窖用存款換銷量

2012年下半年,為應對白酒銷量下滑,瀘州老窯推出「資源交換,助力營銷」方案:

1、瀘州老窯將5000萬元為單位以定期方式存入銀行一年,合作銀行按照國家規定的一年定期利率上浮10%付息給瀘州老窯,瀘州老窯與銀行籤訂存款及開銷戶協議進行約定;

2、合作銀行通過該存款,獲取存貸差收入,以團購價購買瀘州老窯指定產品;銀行也可以向客戶推薦,主要由客戶購買。每5000萬元存款對應購酒在600萬元以上,先購酒後存款,存款數額以此類推。合作銀行必須確保存款安全。

2012年10月,袁劍鳴從朱某1處得知瀘州老窯有上述「資源交換」業務,認為可以利用一年的定期存款期套取該款使用,便與朱某1合謀共同套取瀘州老窯的存款。

隨後,袁劍鳴經朱某1的引薦,認識了瀘州老窯上海經銷商陳某2(另案處理)和時任農業銀行長沙迎新支行行長鄭某。2013年初,袁劍鳴與陳某2、鄭某來到瀘州老窯商談「資源交換」業務。之後,袁劍鳴、朱某1、陳某2達成合作意向,並以袁劍鳴實際控制的寧波額恩思貿易有限公司與陳某2籤訂了三份《白酒購銷合同書》,由袁劍鳴、朱某1分三次支付陳某2購酒款2300.3143萬元,陳某2負責讓瀘州老窯通過「協議存款」方式,分三次存款2億元到被告人袁劍鳴、朱某1指定的迎新支行開立的瀘州老窯公司帳戶,並承諾保證該筆存款在一年期內不查詢。

同時,袁劍鳴與朱某1協商確定,獲取瀘州老窯2億元資金後,由袁劍鳴、朱某1平分使用。

冒充銀行員工騙取資料

為達到套取瀘州老窯存款的目的,袁劍鳴先是於2013年4月份安排張某1、陳某1穿著銀行制服,冒充農行迎新支行工作人員到瀘州老窯上門開戶,朱某1則通知陳某2予以接洽。

張某1、陳某1被陳某2帶領到瀘州老窯後,以農行迎新支行名義與瀘州老窯籤訂了《協定存款協議》,獲取了瀘州老窯相關開戶印鑑模板及開戶資料。隨即,袁劍鳴安排羅某、張某1一起持根據瀘州老窯模板偽造的瀘州老窯相關印鑑及開戶資料到迎新支行,由羅某、張某1冒充瀘州老窯工作人員以瀘州老窯名義在銀行開戶。

因羅某、張某1所持瀘州老窯帳戶資料不齊全,不符合開戶及開通網上銀行條件,鄭某根據朱某1的要求通過「特事特辦」程序開通帳戶及網上銀行。袁劍鳴安排人員從該銀行購買了電子支付密碼器、支付憑證。同時,為避免瀘州老窯與迎新支行在對帳過程中使事情敗露,張某1等人在對帳協議中將對帳單郵寄地址填寫為其臨時租住的長沙市人民路朝陽銀座1002室。

2013年4月22日,為順利套取瀘州老窯存款,袁劍鳴與朱某1、黃某、羅某、唐某在長沙匯合。袁劍鳴安排唐某購買一臺印表機,由羅某在電腦上列印一張面額為5000萬元的虛假單位存款證明書。袁劍鳴在該偽造的單位存款證明書上模仿了鄭某的籤字並蓋上偽造的印鑑。次日,瀘州老窯指派財務人員呂某1到長沙迎新支行核實帳戶信息並辦理第一筆5000萬存款業務,為避免財務人員與銀行工作人員直接接觸拆穿騙局,朱某1直接將呂某1帶至鄭某的辦公室,由鄭某接待。被告人袁劍鳴則安排陳某1和張某1負責在大堂處理與櫃檯的銜接。瀘州老窯財務人員核實公司帳戶後,便通知公司財務部門轉帳付款。隨後,袁劍鳴特意將呂某1帶至農行迎新支行對面的咖啡廳吃飯、聊天。聊天過程中,張某1冒充銀行工作人員,將袁劍鳴事先偽造的面額為5000萬元的單位存款證明書交給呂某1,呂某1未與銀行核實便攜存單離開長沙。

為順利將農行迎新支行瀘州老窯存款轉出,袁劍鳴又安排羅某、張某1冒充瀘州老窯公司員工到中國農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長沙紅星支行(以下簡稱農行紅星支行),用偽造的瀘州老窖公司開戶憑證開立了瀘州老窯帳戶。隨後,袁劍鳴安排人員使用密碼支付器、加蓋了偽造的瀘州老窖公司財務印章的取款憑證,將該5000萬元從農行迎新支行瀘州老窖帳戶轉帳至農行紅星支行瀘州老窯帳戶,然後再由該帳戶轉移到袁劍鳴實際控制的寧波額恩思有限公司、寧波海峽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寧波博時利石油化工有限公司、寧波弘和環保科技有限公司等帳戶,然後又迅速轉化為多筆金額較小資金轉出。另外,袁劍鳴還安排公司職員到各個銀行提取巨額現金將該款項予以轉移。2013年6月、9月,袁劍鳴夥同朱某1、黃某、陳某1、張某1等人又以同樣方式兩次獲取瀘州老窖公司資金共計1.5億元。

2014年4月,偽造協定存款協議約定的還款時間到期幾天後,被告人袁劍鳴與朱某1、黃某共同歸還了第一筆5057.5萬元,其中朱某1、黃某籌措了900萬元用於歸還。

2014年6月,第二筆5000萬存款即將到期,袁劍鳴及朱某1無法按時歸還,又從陳某2處購買了360餘萬元的白酒,就該筆存款辦理了三個月續存手續。陳某1等人按照被告人袁劍鳴的安排,攜帶偽造的面額為5000萬元的單位存款證明書到長沙。瀘州老窯指派財務人員代某2到長沙辦理5000萬元續存三個月的業務,後陳某1冒充銀行工作人員將事先偽造的新存單交代某2,代某2將到期存單給陳某1,代某2未與銀行核實便攜存單離開長沙。

冒充瀘州老窖員工轉帳取款

2013年4月22日,為順利套取瀘州老窯存款,袁劍鳴與朱某1、黃某、羅某、唐某在長沙匯合。袁劍鳴安排唐某購買一臺印表機,由羅某在電腦上列印一張面額為5000萬元的虛假單位存款證明書。

袁劍鳴在該偽造的單位存款證明書上模仿了鄭某的籤字並蓋上偽造的印鑑。次日,瀘州老窯指派財務人員呂某1到長沙迎新支行核實帳戶信息並辦理第一筆5000萬存款業務。為避免財務人員與銀行工作人員直接接觸拆穿騙局,呂某1被人帶至鄭某的辦公室,由鄭某接待。袁劍鳴則安排陳某1和張某1負責在大堂處理與櫃檯的銜接。瀘州老窯財務人員核實公司帳戶後,便通知公司財務部門轉帳付款。隨後,袁劍鳴特意將呂某1帶至農行迎新支行對面的咖啡廳吃飯、聊天。聊天過程中,張某1冒充銀行工作人員,將袁劍鳴事先偽造的面額為5000萬元的單位存款證明書交給呂某1,呂某1未與銀行核實便攜存單離開長沙。

為順利將農行迎新支行瀘州老窯存款轉出,袁劍鳴又安排羅某、張某1冒充瀘州老窯公司員工到中國農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長沙紅星支行,用偽造的瀘州老窖公司開戶憑證開立了瀘州老窯帳戶。隨後,袁劍鳴安排人員使用密碼支付器、加蓋了偽造的瀘州老窖公司財務印章的取款憑證,將該5000萬元從農行迎新支行瀘州老窖帳戶轉帳至農行紅星支行瀘州老窯帳戶,然後再由該帳戶轉移到袁劍鳴實際控制的寧波額恩思有限公司、寧波海峽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寧波博時利石油化工有限公司、寧波弘和環保科技有限公司等帳戶,然後又迅速轉化為多筆金額較小資金轉出。另外,袁劍鳴還安排公司職員到各個銀行提取巨額現金將該款項予以轉移。2013年6月、9月,袁劍鳴夥同朱某1、黃某、陳某1、張某1等人又以同樣方式兩次獲取瀘州老窖公司資金共計1.5億元。

事情敗露潛逃泰國

2014年9月30日,1.5億元存款均已到期,瀘州老窯派財務人員攜存單到長沙市開福區農行迎新支行提示取款。而銀行工作人員則告知財務人員帳戶內資金已被轉出,存單系偽造。

由此才有了2014年10月15日,瀘州老窯對外發布《重大訴訟公告》,公司存於農行的1.5億存款失蹤。

在判決書的證詞中,瀘州老窖先後辦理存款業務的兩名財務人員則稱,沒有去櫃檯核實存單信息均因為行長陳某極力阻撓,但確實屬於違規的。

而袁劍鳴眼見事情敗露且無法歸還所挪用的資金,便逃跑至泰國。

截至案發時止,扣除案發前歸還的5057.5萬元(含利息),本案仍有14942.5萬元未歸還,其中4000餘萬元被用於開設江西亞細亞陶瓷有限公司,剩餘資金均被袁劍鳴掌控和支配,並用於走私等其他活動。另外,朱某1從中獲取中介費50萬元。

2018年被押解回國

有期徒刑17年+420萬元罰金

2018年2月,長沙市公安局將潛逃泰國曼谷後向當地警方投案的袁劍鳴押解回國。

袁劍鳴辯稱:

(1)袁劍鳴非詐騙行為的起意者、主導者,相較於朱某1來說作用相對較小。

(2)本案經濟損失後果的發生不僅是袁劍鳴等人的原因,瀘州老窖放任、長沙農行內部監管不力也是導致被告人詐騙得逞的原因之一。

(3)本案的行賄行為非袁劍鳴起意,袁劍鳴沒有親自參與和鄭某的溝通,行賄行為屬詐騙罪的牽連行為,雖應數罪併罰,但已在詐騙罪中處罰;袁劍鳴有自首、退贓等從寬量刑情節。故請求對其從寬處理。

法院一審判決,被告人袁劍鳴犯詐騙罪,犯對非國家工作人員行賄罪;合併執行有期徒刑17年,剝奪政治權利5年,並處罰金人民幣420萬元。繼續追繳詐騙犯罪所得人民幣1.5億元發還被害人瀘州老窖。其中,責令被告人袁劍鳴退賠犯罪所得人民幣1.17億元。

另據瀘州老窖2019年5月16日公告,公司收到長沙存款案一審《民事判決書》,根據該判決書,對於瀘州老窖通過刑事執行程序不能追回的損失,由農行迎新支行承擔40%的賠償責任,中國農業銀行長沙紅星支行承擔20%的賠償責任,其餘損失由瀘州老窖自行承擔。

相關焦點

  • 1.5億存款神秘失蹤 網友:電視劇都不敢這麼演
    「1.5億存款神秘失蹤案」水落石出   2014年,瀘州老窖在農行存了2億元錢,但錢到期時,卻被銀行告知:帳戶上沒有這筆錢。   近日,瀘州老窖1.5億元存款失蹤之謎,隨著主犯袁劍鳴的一審判決書的公布,清晰了起來。   當時的1.5億存款是怎麼丟的?
  • 「1.5億存款神秘失蹤案」水落石出 網友:電視劇都不敢這麼演!
    雖然網友大呼「電視劇都不敢這麼演」,但記者發現,瀘州老窖在銀行「取不出」的存款遠不止這1.5億元。  根據今年4月26日披露的第一季季報,瀘州老窖共在三處儲蓄5億元存款涉及合同糾紛,已報請公安機關介入,並已對這5億存款計提了2億元壞帳準備。  在已判決這一案件裡,瀘州老窖需承擔多少錢的責任?
  • 瀘州老窖1.5億存款丟失案終審 農行兩支行被判擔責60%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原標題:21說案丨瀘州老窖1.5億存款丟失案終審 銀行被判擔責60%作者:李玉敏曾經轟動一時的瀘州老窖1.5億元存款丟失案,歷經5年多終於塵埃落定。瀘州老窖公司還披露,截止本公告發布日,該公司已收回存款案涉及合同糾紛款項2023.99萬元,相關進展將後續公告。瀘州老窖公司1.5億元存款丟失案,不僅涉及到民事訴訟,還涉及刑事的詐騙。隨著刑事判決書的公布,該案的事實浮出水面。
  • 瀘州老窖一心「殺出重圍」,5億存款不翼而飛
    其實5年前,瀘州老窖接連遭遇兩筆存款失蹤案,累計5億元不翼而飛。近日,瀘州老窖5年前的一起「財務羅生門」真相大白。2014年,瀘州老窖發布公告表示,公司存在銀行的2億元存款,在拿回5000萬元後,剩餘的1.5億不翼而飛了。
  • 20億銀行詐騙大案,判了!
    以此騙得的19.31億元轉貼現資金,轉至黃某、胡某實際控制帳戶14.48億餘元、4.82億餘元。再按照事先約定,轉至多個個人和公司帳戶。其中,崔某獲得的實際可支配資金最多,共計3.28億餘元,用於向張某、逯某支付佣金,拆借給楊某某,以及轉至其他個人或單位帳戶等。
  • 男子詐騙巨額口罩款逃往泰國被抓,如今被判牢12年
    泰國頭條新聞社訊 今年1月一名姓馮的中國籍男子因在中國假借出售口罩名義到處行騙,後逃到泰國曼谷被當地華人合力抓住交給泰國警方,上月案件在中國迎來了宣判。而楊某對替馮某保管財物的事實無異議,但辯解不知道馮某讓其保管的錢物是馮某騙來的,也不知道具體數額,馮某隻告訴其是賣口罩賺的錢。如果構成犯罪,願意接受懲罰,請求從輕處罰。
  • 13人騙「銀行」30億!資金掮客上演「驚天魔盜團」
    0113人30億,4人無期13個人3個月內」弄來「30個億,5億入袋為安,20億已經在路上。問:怎麼做到的?答:靠技術。來電人員自稱中國銀行荊州分行員工胡某2,謊稱所在行中國銀行荊州分行有意接受一筆協議存款業務,期限1年,金額20億元,年利率高達4.2%。銀行同業存款4.2%是多麼大的誘惑呀!下圖是剛剛從上海的全國銀行間同業拆借中心官網中截圖的上海銀行間同業拆放利率報價。
  • 14名中國人在泰國被抓 涉嫌利用網路遊戲詐騙同胞
    當地時間10月16日,泰國國家移民局發布消息稱,泰國移民局警方抓獲14名中國籍人員,這些人涉嫌網路遊戲詐騙。 近日,泰國警方得到線報稱,有一夥中國籍人員在泰國曼谷輝煌三甚諾區租用豪宅,疑似利用網絡聊天程序實行網路遊戲詐騙,專門詐騙中國人。 警方接到線報後,立即向法院申請搜查令,並對這夥人所租用住宅進行搜查,抓獲14名中國籍人員,同時當場繳獲電腦30臺、手機20部、IPAD 4臺、路由器5個以及若干數量產自中國的監控器。
  • 單筆詐騙1.17億!這23個臺灣人能否移交大陸?
    年12月20日,貴州省黔南州都勻市經濟開發區建設局出納楊某遭遇電信詐騙,導致該局帳戶上的1.17億元資金被轉走。 2016年4月,大陸警方已經偵破此案,抓獲各類犯罪嫌疑人62名,其中臺灣地區犯罪嫌疑人10名,凍結涉案資金上億元。 然而,由於此案的詐騙機房位於非洲國家烏幹達,包括主嫌在內的大量臺灣嫌犯已經提前逃回臺灣,1.17億贓款也全部在臺灣提取。 據臺媒20日報導,臺灣刑事部門追查此案一年有餘,於18日分赴6縣市一舉擒獲23名嫌犯。
  • 很多外國人在泰國被抓,居然是被一家黑中介騙了!
    每年都有大量的緬甸勞工被泰國警方抓獲,他們中,一部分是因為沒有辦理任何證件非法入境泰國務工被抓,而有些,則是被中介騙過去的。一些黑中介沒有營業執照就為緬甸勞工辦假證,聲稱會為我國勞工介紹合法工作,可以在泰國暢通無阻不被抓。
  • 丟包詐騙!鎮雄又有兩人被抓!
    「丟包詐騙」最早出現在江湖上已經是十幾年前的事了,故事的套路大抵是,突然在街上有人拍拍你,問你「是不是你的錢包掉了?」錢包裡有厚厚一沓「紅票兒」,看著誘人。這個時候,你會做出怎樣的反映?7月19日,瀘州龍馬潭警方遠赴貴州,成功抓獲了一名逃亡4個多月的省廳A級通輯逃犯,破獲跨省系列丟包詐騙案。
  • 攜帶「絕密工作證」,男子帶人到銀行「提取」1個億!
    一名男子竟然自稱是「中國XX銀行董事長、黨委書記、銀行行長」,而且還跑到銀行內「提取」1個億的資金。近日,廣東中山小欖警方將涉嫌冒充國家工作人員招搖撞騙的男子抓獲。一開始銀行的工作人員還在猶豫,但是聽了要1個億後,果斷報了警。這位自稱是「中國XX銀行董事長、黨委書記、銀行行長」「國家副國級四級幹部」男子最後還是被警察帶走。
  • 行業掃描:員工騙客戶100萬後自殺 銀行稱不擔責
    本周兩女性金融高管的跑路引人矚目,其中「美女老闆」俞優靜騙貸1.3億跑路非洲被抓,另一位典當行女高管挪用公司資金826萬歸個人使用。
  • 為電信詐騙洗錢的個人銀行帳戶應承擔的法律責任研究
    這也是為什麼很多騙子進去之後出來還是去繼續騙,而且只會騙的越來越兇,也就是說,現在的刑罰手段對騙子而言,有時候無法起到真正的震懾作用。更關鍵的是,十個騙子裡,最多有一個騙子會被抓,其他騙子都沒事兒。也是基於此,騙子都認為他們不會是被抓的那一個,所以,他們才會大行其道。筆者根據經驗認為,現在的警察非常頭痛電信詐騙案件,立案率和破案率都不高,所以導致騙子才有恃無恐。
  • 他逃亡16年,娶4位妻子生下12個孩子,被捕時已拼出幾個億
    在我們的固有印象中,逃犯要麼是失魂落魄的,要麼是窮兇惡極的,這樣才符合他們一路逃亡的形象。但是在現實裡,有些逃犯的人生經歷卻能豐富得讓人大跌眼鏡,比如被追捕13年的吉世光化名進入劇組後拿下最佳男配角獎勵,毒梟劉招華因為見義勇為被《桂林晚報》報導,他們可以算是最體面的逃亡了。
  • 瀘州老窖:3年80億布局小曲清香型白酒
    瀘州老窖:3年80億布局小曲清香型白酒來源:聯商網2017-03-13 09:44瀘州老窖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董事張良透露,目前瀘州老窖集團在位於四川省瀘州市敘永縣的扶貧產業園中,將引入設計產能據介紹,整體項目設計規劃為20萬噸,預計整體投資包括流動資金將達到80億元人民幣,目前已有多個意向投資者在談,但瀘州老窖集團方面並未透露詳細的投資人信息。根據計劃,項目年內就將投資8個億,年底前實現投產2萬噸,而到2019年底,20萬噸的規劃將全部投產。
  • 「時間管理大師」一年詐騙44名女網友,騙走近200萬元,被抓時僅剩3...
    01  騙走近200萬元  被抓時僅剩3萬餘元  2019年5月至2020年5月,被告人李某毫通過網上黑灰產業鏈購買大量SOUL社交帳號,利用這些帳號在平臺內隨機匹配女性並與她們閒聊。在取得她們信任後,李某毫與對方添加微信好友,以「幫忙刷單」「做帳走流水」「幫忙套現」返利為由,採用修改支付寶網頁原始碼的方式製作虛假的轉帳記錄,騙取被害人財物共192萬餘元,這些錢多用於賭博。  李某毫交代,他擁有20多個微信、QQ、SOUL帳號,「都是我專門購買用來實施詐騙的」。
  • 利用招商銀行「閃電貸」徵信系統漏洞 詐騙團夥騙得貸款400餘萬元
    作為招商銀行零售戰略的重要產品,「閃電貸」被詐騙團夥盯上了。11月3日,中國裁判文書網披露了兩起利用「閃電貸」詐騙貸款的案件。據鄞州區人民檢察院指控,2019年10月起,施某宇、張某豔等人利用招商銀行「閃電貸」徵信系統管理漏洞,通過虛構貸款人職業等信息和偽造支付寶以提供虛假社保證明的手段,為通過中介從全國各地尋得的多名貸款人向招商銀行申辦「閃電貸」以騙得貸款。其中,張某豔騙得貸款25.9萬元,分得贓款6.5萬元;施某宇等人共詐騙貸款415.2萬元,分得贓款6萬餘元。
  • 假逃亡真詐財 臺灣網絡愛情騙子被捕歸案
    中國臺灣網5月28日消息 常在愛情公寓網站詐騙女網友的臺灣蔡姓男子,謊稱遭黑道追殺,帶著被詐騙的女子「逃亡」到花蓮投宿高檔飯店消費詐財,遭警方逮捕歸案
  • 浙江民泰銀行再曝出大案:支行副行長票據詐騙44億還高利貸判無期
    偽造銀行材料、公章詐騙根據杭州市檢察院的指控:1、2015年1月,被告人倪科峰在無實際還款能力的情況下,仍夥同洪某2良、魯某,利用其實際控制的杭州錦瑞傳公司作為出票人籤發無資金保證的商業承兌匯票4張(金額共計3億元),以偽造的民泰銀行瓜瀝支行基礎材料、票據業務用章等為上述商業承兌匯票貼現,並促成後手銀行間的票據轉貼現業務,最終騙得票據款2.9億餘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