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2017年逝世的10位偉人:哪有什麼歲月靜好,不過是他們替我們負重前行

2020-10-18 物道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

2017年,世界每分鐘有上百人逝去,其中,就有很多負重前行,把美好留給這個世界的人。他們或聲名昭著,離開時舉世悲痛;或默默無聞,只留下一個名字,觀其一生也令人嘆服。

100年前,梁濟自沉積水潭前就曾問兒子梁漱溟:「這個世界會好嗎?」這個問題沉重得讓人難以回答,但物道君還是想說:「這個世界會好的。」

因為諸多負重前行之人,賜予我們歲月靜好,

似一束束光穿行在歲月裡,刺破前路的黑暗。

周有光

上帝說要有光,於是有了周有光

周老離開我們整整一年了。1月13日,在他112歲生日之際,google特意將頁面Logo改為Gǔ Gē,還加了一張他的畫像,以此懷念這位「漢語拼音之父」。

歷數他111年漫長的一生,經歷了晚清、北洋、民國、新中國四個時代;通曉英、法、日三門外語;前半生是經濟學家,後半生研究語言文字,終成「漢語拼音之父」。

沒有他,我們今天還無法用拼音讀字打字;世界還會將「Beijing」稱為「Peking」。妻子張允和說:「有光一生,一生有光。」他就像一道光,將漢語拼音照進每個中國人的內心,也讓中國在世界上發光。

2017年1月14日,上帝收回了這道光,

卻也留下了「漢語拼音」這道不滅之光。

周老,走好!


黃易

大唐雙龍成絕響,人間不見項少龍

2017年4月5日,武俠界再別一位大師。繼古龍、梁羽生之後,香港知名武俠小說家黃易病逝,享年65歲。坊間流傳「金古梁溫黃」,只剩金庸和溫瑞安。

黃易在武俠小說式微之際橫空出世,以天馬行空的想像和宏大瑰麗的江湖,一掃「金庸之後無武俠」的低迷局面。

一部《尋秦記》,開創了武俠穿越的先河,與《大唐雙龍傳》一起由香港TVB翻拍成電視劇,更成為一代人的集體回憶。

他的想像力讓武俠跳脫出刀劍內功,讓人進入廣闊無邊的宇宙,卻逃脫不了為人的「宿命」。尋秦記,尋的不是嬴政,亦不是秦國,而是項少龍,也是黃易自己。

如今,黃大師已離我們而去,

去追他的《破碎虛空》,

乘著雙龍去尋秦。

楊潔

九九八十一難,敢問路在何方

也許大多數人對楊潔導演並不太熟悉,但一提起86版《西遊記》,絕對是一代人的童年。作為被搬上熒幕的中國四大名著之一,也是被播放的最多的一部。它塑造了很多經典角色,也被翻拍無數,卻從未被超越和顛覆。

▲ 86版《西遊記》

對於幕後導演楊潔來說,拍《西遊記》的九九八十一難,也是自己的九九八十一難。全劇組只有一臺老攝像機,她依舊指揮有序;身體不好,還身兼多職、跋山涉水,精心挑選角色。

她精益求精的態度,終究打敗了當時條件有限的艱難,成就了一代經典大劇。

2017年4月15日,

這個創造永恆經典的人已遠去。

九九八十一難,終成正果。


嚴幼韻

人會老會死,但我是時間的敵人

2017年5月24日,上海灘最後的大小姐、復旦女神、著名外交家顧維鈞遺孀嚴幼韻走了。

她活了112歲,也活出了112個春天。111歲時,她還住在紐約享受美食,舉辦派對,朋友眾多,身體康健。每當有人問她:「今天您好嗎」,她總是回答:「每天都是好日子。」

她經歷過如霜歲月、家國戰亂、人性的惡和命運的苦,可任世事變遷,依舊笑靨溫潤,耄耋之年依舊旗袍秀麗、香水馥鬱,塗著亮色的口紅,踩著細腳高跟鞋,燦如晚霞。

她說:「長壽秘訣是樂觀。」

不糾結於往事,才能創造更美好的未來。

若有樂觀藏於心,歲月從不敗美人。

▲ 嚴幼韻和顧維鈞。


齊柏林

看到消逝的美麗,是否懂得了疼惜

2017年6月10日,一輛直升機在臺灣花蓮附近墜毀,正在進行紀錄片《看見臺灣2》空中任務的導演齊柏林罹難身亡,年僅53歲。

2013年,紀錄片《看見臺灣》首次通過全程高空的視角,以超2000小時的飛行紀錄了地球上這個美麗的島嶼,一舉拿下臺灣金馬獎最佳紀錄片。為此,齊柏林辭去公務員的工作,抵押了房子,甚至克服恐高症,耗時三年。

通過《看見臺灣》,我們看見寶島的美麗,同時也看到大地的傷痕:溼地在減小,湛藍的海變成「陰陽海」,工廠的濃煙如同怪物般籠罩在城市上空……

齊柏林站上雲端,喚醒人們對土地的疼惜,

他化身為一朵飄蕩的雲,或一隻飛翔的鳥,

只為告訴人們,藍天下是賴以生存的家園,

看見,是為了守護。


吳清友

他用28年,把天堂帶到人間

2017年7月18日,臺灣誠品書店創始人吳清友因病逝世,享年67歲。

誠品書店不只是一家24小時書店,更是臺北的文化地標……1989年,首家誠品書店開張,吳清友從此踏上以人文、藝術、創意和生活為理念的誠品之旅,不斷精進「愛、善、美」。

在商業與文化之間,他選擇了文化,儘管帶來15年的虧損,他卻說:「沒有文化我不想活。」他堅守28年,給繁忙都市生活中的人們創造了閱讀的美好。

他說,閱讀是一種信仰,「一個人無論走多遠,肉身都是囚禁在自己的『獄』內,而閱讀,是一種精神上的越獄。」

對他來說,做誠品書店,

是一次生命的歸零,

也是一次生命的盛放。

他走了,但誠品書店永遠活著。


南仁東

人間天眼,一眼萬年

2017年9月15日,「FAST之父」南仁東離世,享年72歲。

FSAT是什麼?它是貴州深山裡的一口「大鍋」,是世上最大口徑、最靈敏的射電望遠鏡——「中國天眼」。它一眼,就能收到1351光年外的電磁信號,日夜凝望充滿奧秘的宇宙。

這位中國天眼之父,為建造這個大型射電望遠鏡琢磨了大半輩子,選址立項、風餐露宿,獻上了所有的聰明才智,為的不是自己的功成名就,只為在人間留下好奇的眼睛,凝望星空……

世上不乏忙碌之人,卻缺少仰望星空之士。

「滿地都是六便士,他卻抬頭看見了月亮。

他不理睬六便士,卻伸手追尋觸碰月光。」

天地玄黃,宇宙洪荒,人間天眼,一眼萬年。

鍾揚

基因可以拯救人類,種子可以造福蒼生

2017年9月25日,植物學家鍾揚在內蒙古鄂爾多斯出差途中遭遇車禍去世,年僅53歲。大家也許對這個名字不熟悉,但他還有個外號叫「種子收集者」。

我們生活的世界每天都有植物在消亡。種子雖小,卻尤其重要,而鍾揚要做的就是「保種救命」。2001年,他主動請纓來到西藏,16年間,收集了千餘個物種的四千萬顆種子。他說:「一個基因可以拯救一個國家,一粒種子可以造福萬千蒼生。」

為了分析巨柏的生存狀況,他耗時3年,把世界僅存的3萬多棵巨柏都登記在冊;為了收集一個不同於平原的毛桃樣本,亦不讓機器軋壞,他發動所有人一起啃5000顆酸澀、堅硬的毛桃,3天才把核啃出來洗乾淨。

他血壓高、身材胖,高原反應特別厲害,依舊每天只睡三四個小時;為了融入當地,他的隨身聽裡總是放滿了請藏族學生錄的藏語聽力教材……

他用一生只做了一件事,

為全人類留下些「種子」。

保留種子,比結果更意義深遠。

因為有了種子,才有果實,

保存了種子,也就有了希望。

嚴順開

他是永遠的阿Q,但不追求廉價的笑聲

2017年10月16日,著名藝術家嚴順開逝世,享年80歲。

因飾演電影《阿Q正傳》中的「阿Q」,他曾在中國家喻戶曉,也因此獲得瑞士韋維國際喜劇電影節最佳男演員「金拐杖獎」,亦成為中國唯一獲得「卓別林手杖獎」的演員,故有人稱他為「東方卓別林」。

除了「阿Q」,他也是上海最早登上春晚舞臺的滑稽戲演員,從《阿Q的獨白》、《張三其人》到《愛父如愛子》……從藝50年,他創作了許多觀眾喜愛的舞臺和影視藝術形象。

如今,永遠的阿Q,走了,

這個可愛老頭,曾帶來無數歡笑,

當我們再回首他的「滑稽戲」,

最大的尊重,就是會心一笑。

余光中

世上本沒有故鄉,只因有了他鄉

2017年12月14日,詩人余光中在臺灣高雄醫院過世,享年89歲。

這個「右手寫詩,左手寫散文」的「金陵子弟江湖客」,有著永遠不能釋懷的鄉愁。他一生經歷兩次戰爭,闊別故鄉52年,「掉頭一去是風吹黑髮,回首再來已雪滿白頭」。

可不回鄉是惆悵,回鄉了還是惆悵。時光流逝、物是人非,他要找的,是精神原鄉,是五千年的中華文化,就像他說:「折一張闊些的荷葉,包一片月光回去,回去夾在唐詩裡,扁扁的,象壓過的相思。」

就像他給自己寫的絕命詩:「當我死時,葬我,在長江與黃河之間,枕我的頭顱,白髮蓋著黑土。在中國,最美最母親的國度,我便坦然睡去,睡整張大陸……」

他走了,去尋他的李白屈原,

去手捧黃土,傾聽長江,

到多鷓鴣的重慶,代替回鄉。


2017年匆匆而逝

留下無數寶藏的人們也離我們遠去

當你活得格外輕鬆順遂之時

別忘了有人替你承擔了這世界的重量

有了他們的負重前行

我們才得以歲月靜好

河流幹的時候,眼淚不要忘記

眼淚乾的時候,青山不應遺忘

緬懷,不僅是對逝者的紀念

更是對未來的一種希望

文字由物道原創,圖片來源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物道:用文字訴說美好生活方式,為你搜羅全世界匠心好物。在這裡,找回你想要的精緻生活。

 

微信搜索關注:物道(ID:wudaoone) 微博:@物道

相關焦點

  • 哪有什麼歲月靜好 只不過是有人替我們負重前行,你們是最棒的!
    哪有什麼歲月靜好 只不過是有人替我們負重前行,你們是最棒的!時間:2020年5月30日地點:上海浦東國際機場T2航站樓記錄人:奉賢區青村鎮社區衛生服務中心 夏珍妮時間過得飛快,轉眼來到浦東機場進行核酸採樣工作已經踏入第三周了,做三休一的工作狀態,我從剛開始的不適應到現在的淡然處之,我們工作的場所也從剛開始的境外通道變成了簡易房,一切都在有條不紊地進行中
  • 戰「疫」 中小學生徵文:《哪有什麼歲月靜好,不過是有人替你負重...
    (點擊圖片進入專題)同舟共濟 全民戰「疫」 山東省中小學徵文大賽中學組徵稿展示:作品:《哪有什麼歲月靜好,不過是有人替你負重前行》作者:泰安市東平縣大羊鎮中學八年級一班初中 張曉曉 指導教師:閆立輝在疫情肆虐的當前,我們能平安幸福,是因為有人替我們承擔了這一切。
  • 哪有什麼歲月靜好?盤點那些為我們負重前行的邊境戰士們!
    在現代,中國居民們的生活寧靜而祥和,但我們要明白一個道理——哪有什麼歲月靜好,不過是有人替你負重前行。我們現在的幸福,是基於我國的邊境戰士們付出所有去艱苦努力的工作才得到的。今年以來,這些戰士已經先後制止誤闖、偷越國界行為10餘起,為我國的邊防事業作出了極大的貢獻。圖為邊防戰士除了這些駐守邊境的邊防戰士們,邊境地區的排雷戰士們也十分地辛苦。在中越邊境上,仍埋有許多的地雷,為了消除日後的隱患,也保護當地中國居民的安全,排雷戰士誕生了。
  • 哪有什麼歲月靜好,誰不是負重前行
    這世界上也許沒有真正的感同身受,但一定有「於我心有戚戚焉」的共鳴。生活有時像天使,給我們無限的甜蜜;生活有時像魔鬼,給我們無盡的苦痛。有人說,哪有什麼歲月靜好,不過是有人在替你負重前行。我覺得,這話說得未必準確,更多的時候是,我們一邊假裝歲月靜好,一邊自己負重前行。
  • 哪有什麼歲月靜好,不過是有人替你負重前行,生活從來都不容易啊
    小時候一直不理解父母為什麼可以那麼早起床長大後才明白 叫醒他們的不是鬧鐘而是生活和責任哪有什麼歲月靜好>只不過有人在替你負重我們,90後甚至是00後的我們,早已經忘記了吃苦是什麼,我們下來就豐衣足食,雖然不說人人都大富大貴,但卻也是生活得有滋有味。
  • 沒有什麼歲月靜好,只是有人替你負重前行—向英雄們致敬
    昨天《極限挑戰》第六季開播了,第一期最後的環節雷佳音老師說了一句「沒有什麼歲月靜好,只是有人替你負重前行」的時候,內心的觸動很大。是呀!如果沒有那些英雄們守護我們的家園,我們哪來的現在的國泰民安,山河無恙。
  • 58歲搬瓦工竟以「血」餵養2名大學生:哪有什麼歲月靜好,不過是有人替你負重前行
    有句話說的好「哪有什麼歲月靜好,不過是有人替你負重前行」。這個負重前行的人就是父母,是那個不管他們多大年齡,只要你有需要,他們都會拼儘自己最後一絲力氣,只要你好,就不會留有任何怨言的人。這位搬瓦父親是山東臨沂人,2001年為了還債,繼續供養兩個女兒上大學,和老伴一起來到位於淄博的瓦廠,老伴選瓦,他搬瓦。這一幹就是二十年,他們靠雙手搬瓦掙錢,最多一天搬瓦兩萬片,七萬多斤。
  • 哪有什麼歲月靜好,不過是有人替你負重前行——西安疫情防控小記
    「哪有什麼歲月靜好,不過是有人替你負重前行」,這是一句網上很流行的話,對於現今的80後、90後、甚至00後年輕人,尤其作為一個從事網絡相關工作的我,一點都不陌生,一度因為太過流行,我甚至覺得嗤之以鼻。但是,卻從沒有如今天這般,讓我如此感同身受,使所有人熱淚盈眶。2020年的開局,整個世界都那麼不太平。
  • 哪有歲月靜好,只是有人在負重前行!
    編號81192今天再一次刷屏了,4月1日是愚人節,是一個開玩笑的日子,而因為幾個特殊的事件也是讓這個節日變得有些沉重,著名影星張國榮先生就是在2003年的4月1日跳樓身亡,一代巨星就這樣隕落,而在這之前2001年4月1日,編號81192讓我們記住了一個人,那就是飛行員王偉,這個名字應該被我們銘記
  • 之所以歲月靜好,不過是因為已有人為你負重前行
    我們很多時候經常說「歲月靜好」,然而,之所以歲月靜好,不過是因為已有人為你負重前行。和很多女生一樣,我順利的讀完了小學,小學畢業升初中,初中畢業繼續升學就讀高中,高中畢業後繼續升學。。。。。。一切都能按部就班地進行著。享受了學生時代的每一個階段的生活中的苦與樂,歲月靜好!只不過並不是所有人都能擁有如此這般美好。一如我親愛的姐姐。而我的所有校園生活的靜好時光,皆是託姐姐的福。
  • 「配樂散文詩朗誦」歲月靜好,我們都是為彼此負重前行的無名之輩
    歲月靜好,我們都是為彼此負重前行的無名之輩00:0007:31歲月靜好我們都是為彼此負重前行的無名之輩文/顧惜別起初看朋友圈,都是帶好口罩、不要出門、不要聚集的各種叮嚀囑咐以及各種花樣翻新「毒舌」標語的溫馨提示,很實在也很溫暖。現在看朋友圈,都是關於統籌做好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各項工作的各類報導,一種在經歷長久壓抑後很揚眉吐氣的感覺。
  • 怎麼翻譯「哪有什麼歲月靜好,只不過有人為你負重前行」呢?
    有人為你負重前行AI時代早已來臨,機器已經可以完美地解決非常多的問題,包括在翻譯領域,日常生活用語的翻譯,甚至一些專業內容的翻譯,網際網路大數據能解決非常多的問題,因為它可以借鑑人類已有的幾乎所有經驗來應對當下
  • 這個世界上,從來沒有什麼歲月靜好,只不過有人在替我們負重前行
    以第三人稱視角,去探訪和揭秘我們身邊真實存在的政法英雄。雖然聽起來過於正能量,但是卻一點也不枯燥。只有在看過之後,你才知道深刻明白這句話的含義——「這個世界上,從來沒有什麼歲月靜好,只不過有人在替我們負重前行。」
  • 哪有什麼歲月靜好 唯有負重前行【荔枝派】
    聽到有打鼾的聲音,然後走到書房,就看到這個場景,右手拿著筆,頭靠在左手上,壓著寫了一半的練字本。放學到家五點,進門洗個手洗個臉,吃個餅乾,就開始做作業,先是做口算,口算做好了,打算寫練字本的時候,睡著了。媽媽幫他把筆拿掉了,蓋了小被子。並心疼感慨:「我們累的時候可以倒頭就睡,他們呢?」要是我寫作業的時候睡著了,我媽能一腳把我從椅子上踢下去。
  • 芒果朗讀者(戰疫季)婁新月:沒有他們負重前行,哪有這歲月靜好
    《芒果朗讀者》(戰疫季)從湖南廣播電視臺500多名戰「疫」一線記者中,選取了12位記者的好故事,用他們的眼光、筆觸、聲音記錄戰「疫」一線的醫護工作者們以及城市守護者們。正當我百思不得其解時,這位護士紅著眼,告訴我,她是瞞著父母來發熱門診的,父母身體不怎麼好,心裡記掛得很。說這些話的時候,她一度語塞,停頓了許久。隨後與值班醫生龔健交流中,我還得知,由於防護服緊缺,醫護人員每天至少得穿著防護服8小時,不脫不解。這意味著,早上開始工作起,大家就不能喝水,想上廁所也只能憋著、忍著。而這是龔醫生他們的每日常態。
  • 高溫炎熱消防員出警歸來暈倒:歲月靜好,是因為有人在負重前行
    高溫炎熱消防員出警歸來暈倒:歲月靜好,是因為有人在負重前行這幾天全國各地天氣持續高溫,在初夏時分就感受到了酷暑的炎熱。基本上從上午九點開始太陽就已經毒得讓人受不了,這樣的天氣讓人連出門的心情都沒有了,只想呆在陰涼處。
  • 致最美逆行者:歲月靜好,感恩有你們負重前行!
    好,我們的專業人士日夜鑽研,一點一點挖出它的全貌,醫護資源不足?我們的貨車司機朋友們,不顧自身安危,日夜辛勞,一卡車一卡車的運輸,他們也都有家,但在這一刻,國之有難,匹夫有責! ,都充滿了責任感,這是對我們國家的熱愛,生在華夏,是華夏人之福,華夏也必將因他們,而更加光芒萬丈!
  • 極速救援:這世上哪有什麼歲月靜好,只不過是有人對你負重前行
    這個世界上有這樣一群人,他們默默無聞,但是卻在風雨之中去守護著這一片天地。他們平時如同常人,消失在這茫茫的人海之中。但他們總能在你無助絕望的時候第一時間出現在你們的身邊;他們不懼艱險,不懼犧牲,哪怕上刀山下火海,只為你的每一聲心跳;他們就是空中救援隊。
  • 到底什麼是農民?歲月靜好之下,農民與「小農經濟」在負重前行
    什麼是職業,職業是個人所從事的服務於社會並作為主要生活來源的工作,在我國,雖然農民也是一種職業劃分,但是不僅種田人是「農民」,甚至連許多早已經不種田的人、住在城裡的人,也被認為具有「農民」身份。比如說「農民工」,他們一年到頭都在大城市裡工作上班,基本上只有過年那段時間在老家帶著,你能說他們不是農民嗎?
  • 不是歲月靜好,是他們負重前行!
    網絡流行語:不是歲月靜好,是因為有人負重前行!在義大利,就有一群這樣的人,在逆境中迎難而上,他們就是義大利最可愛的人---醫護人員!十九名醫生因感染去世76歲的Parma醫生Manfredo Squeri感染冠狀病毒去世,是義大利第19位死於新冠病毒的醫生,三天前,Parma大學血管疾病教授,62歲的Giuseppe Finzi博士剛因新冠病毒去世。目前全義大利共有4824名醫護人員被感染,是中國的兩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