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函館,在津輕海峽的風裡

2020-12-23 澎湃新聞
想像中的北海道應該是道東:廣袤無人的知床半島和冰冷的鄂霍次克海。沒想到函館這座道南的港口城市瞬間擊中了我。它符合我心中理想城市的模樣:不大,人少,乾淨,有軌電車緩緩穿過城市,走在坡道上就能望見大海。而且當我從函館近乎迷你的機場走出來的時候,「果然是北海道啊」這樣的念頭還是一下子就蹦了出來。

在湯之川看到的津輕海峽和遠處雲霞裡的函館山是我對函館的第一印象。

已經快要春末了,函館還是一片冬季的枯索。積雪已經融化,地上溼漉漉的,天色陰沉,一眼望去沒有一點綠色。街道的乾淨程度倒是和日本其他地方沒有區別,只是路邊的建築物非常稀疏,像是美國公路片裡的場景,開車開上一段路才有幾間加油站和便利店。偶爾有幾輛車經過,行人自然是一個也沒有。

我們在離機場只有十分鐘車程的湯之川溫泉下車。道路兩邊全部是溫泉酒店,建築本身挺氣派的,但是完全看不出有人光顧的樣子。

去酒店放下行李之後,我們走路去不遠處的一文字拉麵吃午餐。一戶人家的院子裡赫然趴著兩隻羊,一黑一白,沒什麼東西吃,百無聊賴地望著什麼地方發呆。城市的路邊有人家養著羊,這種多少有些超現實性的畫面,活脫脫就是村上春樹的小說《尋羊冒險記》。

一文字拉麵靠近入海口,一大片海鷗棲息在淺灘上,天空中迴旋著海鷗尖利的叫聲。函館以鹽味拉麵聞名,湯頭清澈,只用鹽帶出濃鬱的鮮味。一文字的鹽拉麵裡最棒的是叉燒,絲毫沒有豬肉的腥氣,不算肥但足夠香。難怪燒肉飯是這裡的招牌,也有很多客人點「激辛」擔擔麵。在冬季漫長的北海道,一碗熱氣騰騰的拉麵是十分容易令人愉悅起來的美味。

海邊的拉麵館,函館著名的一文字拉麵。湯之川這家是總店。

招牌的鹽拉麵加三個蝦肉雲吞。鹽味和鮮味都非常明顯。

熱乎乎地吃完面,精神十足地去旁邊的函館熱帶植物園。雖然叫植物園,卻是以泡溫泉的猴子而聞名的。從每年十一月開始到次年五月中旬之前,猴子們都能享受泡溫泉的待遇。已經在溫泉裡泡了快半年時間的猴子們臉和身上都紅豔豔的,在熱氣氤氳中遊泳或是互相抓蝨子,看起來滋潤得很。有幾隻始終趴在水池邊,閉目養神,全身癱軟,頭頂冒出的白氣裡面根本就寫著「啊享受!吱~」。

天空中落著細細的雨,我們撐著傘,任由自己在悽風冷雨中也還是樂此不疲地看著溫泉裡的猴子們兀自享受著寧靜午後時光。遊客很少,一共只有六七個人。一對上海老阿姨執著地探討著猴子到底本來屁股就是紅的還是泡溫泉燙紅的,還有一對日本母子買了飼料餵猴子,小男孩還喊我「ouneisang」,分給我一塊猴餅乾。可是比起猴餅乾,大部分猴子顯然還是更喜歡溫泉。

這幾隻簡直泡到眼神迷離,猴生圓滿。

後來雨下大了,我們就轉去熱帶溫室裡面。溫室不大,植物種類倒是不少,連大型的椰子樹和木瓜樹都有。一些日本遊客在樹下拍照。北國人民對熱帶大概都有著美好的憧憬和嚮往。

出去發現雨已經很大了,猴子們照樣悠哉悠哉地泡在水池裡。我們衝回酒店,也去頂樓的露天風呂泡溫泉。湯之川溫泉在北海道眾多溫泉裡並不太出名,卻是我最喜歡的溫泉。選一間直面大海的酒店,泡在露天風呂裡就能看到津輕海峽,豈不快哉?

可惜那天風雨大作,露天風呂上面雖然有屋簷遮蔽,還是有被風捲起的雨水打在臉上。遠方霧氣濃重,只有近處才能看見灰藍色的大海捲起白色的浪濤。好在雨漸漸停了,雲霧散開,遠處的函館山顯露出來。那是我第一次看到這個城市的輪廓。

回到酒店房間裡,發現兩隻海鷗兄弟站在窗臺上。我開窗它們也沒走,表情嚴肅地思考著什麼。我還是第一次這麼近距離的看海鷗。兩人都健壯豐滿,羽毛光亮,真是漂亮的鳥兒。窗外的海面上,海鷗的叫聲不絕於耳。

後來我才知道,在這裡海鷗被稱為海貓,因為它們的叫聲相似。與這兩隻海鷗長時間的對視竟然也有種與擼貓相似的愉悅感。

函館的海鷗非常多。回到酒店房間就看見這兩個傢伙徘徊在窗臺上。

第二天早上雨過天晴,平靜的海灣沿著綿長的海岸線鋪展開來,能一直望到函館山和伸向海中的岬角。成群結隊的海鷗在半空中盤旋。

我們從湯之川溫泉坐車去函館車站,公車一直沿著海岸線行駛。海邊有長長的堤壩,從堤壩上方能看到津輕海峽藍色的海面。後來看電影《跨越柵欄》裡讓叔沿著海邊騎單車的鏡頭就是在這裡拍攝的。途中還看到了可以面朝津輕海峽吃壽司的函太郎本店和土方啄木浪漫館(土方歲三和石川啄木的紀念館)。

到了多少可以算得上熱鬧的函館車站附近,終於感到自己身處城市。中午時分,車站旁邊的函館朝市正準備收市,多少有些冷清,還好著名的村上海膽店還開著。這家店專營海膽,除了海膽丼,和紫蘇葉一起炸的海膽天婦羅,以及海膽雜炊都非常美味。海膽的新鮮程度堪比在蘭嶼海邊直接撿來吃的生海膽,每一口都感覺異常珍貴。

傳說中的無添加生海膽做的海膽丼,個頭大,味道鮮甜,當然價格也夠貴。

在函館車站買了電車一日券,可以無限次乘坐函館的有軌電車。電車站在馬路中央,站臺十分狹窄,大概是為了最大程度地不影響其他車輛的通行。不過函館路上的汽車本來就很少,在站臺等車的時候往往只看見遠處叮叮噹噹駛過來的電車。

函館車站的熱鬧氛圍在電車過了十字街站後就戛然而止。午後的街道空曠無人,一條寬闊而筆直的道路通往函館山,山上護國神社大紅色的鳥居格外醒目。

我們搭著電車一直坐到終點站函館船塢前。一直沿著路面延伸的鐵軌在這裡折返回去,仿佛我們已經站在城市的盡頭。

電車站旁邊就是弁天岬臺場跡,這裡豎著一塊石碑,上書「新選組最後の地」。箱館戰爭的時候新選組曾經在這裡與新政府軍作戰,最後當然以失敗告終。幕府時代徹底終結,日本歷史從此開啟了新的篇章。然而我很難把眼前這個寧靜的函館同當年有過波瀾壯闊歷史的箱館聯繫在一起。倒是後來想到土方歲三就是在返回此地救援新選組隊員們的途中,在一之木關門中彈身亡的,才感到不勝唏噓。

弁天岬臺場曾經也有一座和五稜郭類似的六角形堡壘,如今只剩下一塊石碑。

弁天岬臺場跡所在的魚見坂是函館元町地區12條坂道中最西邊的一條,也是離海最近的一條,傳說從前站在坂道上方就能看見海裡的魚群。坂道兩側的建築稀稀落落的,清一色的二層小樓。行道樹還沒長出葉子,光禿禿的枝幹伸向天空。西斜的陽光透過雲層,略過樹枝的頂端,在潮溼的路面上拉出很長的影子。街上靜得只剩下海鷗和烏鴉的叫聲,要不是偶爾有汽車和騎單車的人經過,我簡直以為自己落入了異次元的平行世界。

沿著魚見坂一直往上爬,可以通往稱名寺、高龍寺和外國人墓地。因為斜陽下的坂道實在太美,糾結了一番之後,我還是決定由此向東,去看看函館的其他坂道。

函館的坂道之美可以說是這個城市的縮影。函館山一帶沒有過高的建築,從坂道望出去的景色十分開闊。站在坡道上可以一眼看到盡頭藍色的函館灣,往上看則能望見稱名寺山門那墨色的梁簷。這一帶的坂道不像元町周圍那麼熱鬧,一路走來,大部分時間只有我和自己的影子在靜靜地移動。冬季的白天還很短,四點半之後太陽就很低了,我的影子越過整條街,投在對面的牆上,仿佛在是默默前行的另一個自己。道路兩邊還保留著許多古樸的木造房屋,舊式的湯屋、肉店、料亭、會館,還在以從前的方式經營著。也有不少房屋是西式的住宅,式樣是北歐的極簡風格,顏色明快,和深色的日式房屋截然不同。函館是日本最早開放的港口之一,這裡的人們似乎迅速接受了西洋的生活方式。不僅房子蓋成了北歐式樣,連庭院裡都擺著歐洲風格的雕塑,門牌也都換成了英文,恍然間還以為置身於電影《海鷗食堂》中的芬蘭。

置身於這樣的風景之中,單單是沿著坂道散步就令人感到十分愉快了。偶爾看到騎著單車經過的人,心裡還是會偷偷感到羨慕。看著他們迎著海風遠去的背影,活生生就是電影中的畫面。函館的街景有一種特別的魅力,會讓人心裡湧上一種「即便作為一個普通人生活在這裡也是一件很幸福的事吧」的感覺。在看電影《假如貓從世界上消失了》的時候,我就有這種感覺。像主人公那樣做一名郵差,每天騎著單車穿行在函館的坂道上,帶著和家人、朋友、戀人以及貓之間的溫暖回憶,站在坡道的頂端眺望著津輕海峽的風景,已經足以令人心生豔羨了。

坂道的盡頭就是大海,想騎著單車飛馳過去。

幸坂旁的弁天町郵便局。很像電影《假如貓從世界上消失了》中佐藤健上班的地方。

穿過千歲坂、幸坂、姿見坂、常磐坂,我們從彌生坂開始下坡,向海邊走去。彌生坂與末廣通交叉的路口那裡有一處新選組屯所跡,上面掛著土方歲三的照片。到了大町電車站附近,以函館舊警察署為代表的西式建築又佔了上風。有趣的是,這兩種風格的錯位卻並不令人感到突兀,反而構成了函館獨特的魅力。

大町有一處延伸到海中的綠之島公園,在這裡可以將函館灣的景色盡收眼底。西側是函館造船廠停泊的船隻,東側能看到海灣旁邊金森倉庫紅色的磚牆,對面則可以一直望到遠方的山巒。寧謐的夕陽將光輝撒在平靜的海灣上,兩個人吹著有點寒意的風,看海面上搖曳著的光,對我來說已經足夠浪漫了,我差點就打消了去函館山上看夜景的念頭。

在函館灣獨享的兩個人的夕陽,比百萬夜景還要浪漫。

平心而論,後來在函館山上看到的百萬夜景確實很美,但是擁擠的人群讓實際體驗大打折扣。網絡上的照片都不會給你看觀景臺上黑壓壓的人頭和搭纜車下山時長長的隊伍。除非你足夠耐寒,又願意早早上山搶佔第一排的位置,否則你是不大會有心情欣賞美麗的夜景的。

花了好大力氣才拍到一張沒有人的函館夜景。

「世界三大夜景的城市都去過了,卻連一次夜景都沒看過豈不是很遺憾?」懷著這樣想法的我,在終於看過函館的百萬夜景排隊下山的時候,心裡想的卻是:「媽蛋這麼冷到底還要排多久,萬一錯過晚餐的預約時間吃不到壽喜燒豈不是虧大了」。

說來也奇怪,在函館其他地方幾乎看不到遊客。答案原來就是:所有來函館的遊客都坐著大巴跑到函館山上看夜景了。於是在我們從纜車站出來走上了日暮通之後,函館又變成了那個安靜到甚至令人有點害怕的函館。我們從護國神社的紅色鳥居前一路狂奔下去,夜色裡只聽到我們啪嗒啪嗒的腳步聲。終於看到黑暗中阿佐利壽喜燒那並不十分明亮的招牌時,簡直有種獲救的感覺。

然而這正是我所喜歡的函館啊。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為什麼大家都喜歡在冬天去函館?
    (原標題:在函館,在津輕海峽的風裡)
  • 北海道-函館:世界三大夜景
    函館夜景函館,日語叫做Hakodate,位於北海道西南部,面對津輕海峽,通過青函隧道與本州相連,被稱作北海道的南大門,是僅次於札幌、旭川的地方大都市,是在19世紀末作為與外國進行貿易的港口城市發展起來的
  • 邂逅浪漫,乘輪渡更驚喜,函館遊記
    這裡是函館,一個從出發起就充滿了夢幻與浪漫的地方,一個你去了一次就定會愛上的城市。去函館的方式有三種,一種是做遊船,一種是做jr線,還有一種就是飛機了。其他的遊記裡選用後兩種方式的遊客比較多,所以今天我想特意來說一說做遊船去函館的體驗和攻略。需要提醒大家的是,從青森去函館有兩個渡輪公司,便宜的是青函渡輪,舊船1600日元。
  • 北方之南 | 函館有我喜歡的所有樣子.
    函館可以算是北海道最南的城市,隔著津輕海峽與青森遙遙相望。很早以前叫「烏斯克斯」,是阿伊努語「灣岸之盡頭」的意思;後來15世紀的時候津輕豪族河野政通在這裡興建了一個箱子一樣的宅邸,就改名叫「箱館」,這就跟後來「函館」(hakodate)的名字相通了。
  • 北海道函館市起訴日本政府 要求停建核電站
    【環球網報導 記者 關超】據日本《朝日新聞》2月12日報導,北海道函館市將於3月以J-POWER(電源開發株式會社)和日本政府為對象,向東京地方法院提起訴訟,要求J-POWER停止在青森縣大間町進行的核電站施工項目。函館市市長工藤壽樹將於近期正式宣布這一消息。
  • 日本北海道函館市,有5大景點,這裡的夜景不輸香港!
    下面小編就為大家介紹,日本北海道函館市的5大景點,這裡的夜景不輸香港。函館山山頂展望臺小編第一介紹的景點就是:函館山山頂展望臺,函館山高322米,因為外觀看上去像牛躺臥的姿勢所以也被稱為「臥牛山」。在山頂不僅能看到函館的街道,還能一覽津輕海峽,到達山頂可以乘坐連接山腳與山頂的函館山索道,以每秒7米用時約3分鐘的速度運行,還可以乘坐登山車,在陡峭的坡道途中可以欣賞到函館的景色。在山頂還可以看到春天的櫻花、夏天的綠蔭、秋天的紅葉、冬天的雪景四季的變化。還可以看到白天、傍晚、夜間不同時間不一樣的色彩。
  • 函館——位於北海道之南岸,南臨太平洋
    日本北海道西南部重要港市,位於北海道之南岸,南臨太平洋,隔著津輕海峽與本州島的青森相望。面積約347.4平方公裡,市區由函館山向下延伸,形似扇子。從函館山眺望到的都市夜景號稱世界第一,吸引了國內外眾多遊客。函館明治館建於日本明治時代1911年,現在仍保留著當年的模樣。
  • 是否要感受一下函館山與眾不同的魅力
    函館山的夜景與香港的維多利亞、義大利的那不勒斯齊名「世界三大夜景」,駐足在觀景臺,眺望山下的一座座房子、一條條馬路,頓時心胸開闊,也變得更敞亮了。與北海道其他的城市相比,函館的名聲或許稍遜一籌,然而這裡卻依然擁有其獨特的魅力,值得前來,而在各種體驗中,最不能錯過的就是這裡的夜景。
  • 冬天去日本北海道函館,坐電車悠閒玩轉這座浪漫小城
    回想起日本北海道函館一行,也是非常有趣的旅行。函館的朝市和函館山的夜景,吸引了世界各地遊客前往。我也是奔著這兩樣去,在函館無需安排太密集的行程,自由自在的放鬆悠閒,是最好的方式。函館市(はこだて)是北海道島西南部的濱海城市,位於渡島半島南部函館灣內,面臨津輕海峽。
  • 日本津輕海峽驚現大群「哥斯拉」,正低著頭「列隊行進」……
    據日媒報導,一張5日於日本津輕海峽拍攝的「詭異」照片在社交媒體上引發熱議。照片顯示,海平面的盡頭,深灰色的巨大雲層排成一列,就像一大群巨型「哥斯拉」怪獸正低著頭「列隊行進」……有日本網友看到照片後驚呼:這畫面就像世界末日來了!現場照片 圖源:NNNNNN:津輕海峽驚現「一大群哥斯拉」?究竟是什麼?
  • 五稜郭塔:特殊的五星形城廓,遠眺函館市街景,賞櫻勝地!
    登上塔俯視五稜郭的全貌,看出城郭特殊的五星形城廓,還可遠眺函館市街景。尤其是在櫻花季時,每年日本黃金周期間,都會有大批量的日本人和外國人來到函館,登上五稜郭塔,只為這滿眼的一片片粉色花海。畢竟這裡也是入選了100賞櫻勝地五稜郭塔位於五稜郭公園西南邊的入口附近,登上90米高的展望臺,可以俯瞰五稜郭公園的星形城郭全景,還可由此觀賞遠處的函館山、津輕海峽等風光。塔內還設有介紹五稜郭歷史的展廳、禮品專賣店及餐廳。五稜郭塔不僅是觀賞五稜郭公園的絕佳之地,在一年四季還能看到不同的景色。春季時有櫻花海,夏季綠樹成蔭,秋季滿是紅葉,冬季則銀裝素裹,非常壯觀。
  • 亞洲保存最完好的歐式城堡,細談日本函館五稜郭的來龍去脈
    但北海道還有一個值得去的地方,就是位於北海道南部的沿海城市函館。 函館市是北海道南部的沿海城市,扼守著津輕海峽,水深港闊,戰略位置非常重要。從17世紀開始,隨著德川幕府開始涉足北海道,函館就成為了一個重要的軍事據點。
  • 津輕鐵道
    吉幾三作詞作曲的《津輕平野》是我非常喜歡的一首歌。歌詞大意是,當津輕平野的冬季來臨,父親出外打工,來年春天,他會拎著土特產回家。
  • 北海道人氣66選之函館圈,有日本三大夜景之一的函館山夜景
    作者/飄雪函館圈函館山弧型絕美夜景從函館山的山頂看到的夜景,登上了米其林·格林旅遊·日本三星級。函館市街和津輕海峽就不用說了,天氣好的話可以看到下北半島。,代表充滿異國風情的函館歷史建築物1860年,日本第一座正教會教堂作為駐日俄羅斯帝國領事館附屬教堂誕生。
  • 到日本北海道函館旅遊時你絕對不能錯過的5大景點
    從函館山山頂的展望臺眺望絢爛夜景、漫步星形堡壘五稜郭、參觀洋溢異國情調的教會、歷史性建築物、紅磚倉庫購物,這些都是函館旅遊時最具代表性的景點。從「函館山山頂展望臺」飽覽璀璨浪漫的夜景位於函館市區的西南部,海拔334m的函館山,在山頂設有展望臺,可以搭乘纜車或是計程車上到展望臺。
  • 旅遊之城北海道,壽司海鮮各具特色,函館山夜景秀美宜人
    對於遊客來說,美食之外自然是必不可少的美景,北海道的函館山雖然只有334米的海拔高度,但登頂之後卻能夠將函館的夜景和津輕海峽的風光盡收眼底,尤其是華燈初上以後,來到山頂峰看秀美宜人的函館山夜景,對於外地遊客來說也是難忘的回憶,畢竟這裡的夜景與香港的維多利亞港以及義大利的那不勒斯並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