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評論員:讓「一帶一路」夢想在務實合作中不斷成長

2020-12-13 人民網

原標題:新華社評論員:讓「一帶一路」夢想在務實合作中不斷成長

  新華社北京6月23日電 題:讓「一帶一路」夢想在務實合作中不斷成長

  新華社評論員

  「綠野草鋪茵,空山雪積銀。」在萬物豐茂的盛夏時節,國家主席習近平來到古絲綢之路經由之地烏茲別克斯坦並發表重要演講,回首東西方文明交流悠久歷史,展望「一帶一路」建設廣闊前景,以長遠擘畫和務實舉措,向全世界表達共商共建共享的真誠願望,為推動「一帶一路」建設合作邁向更高水平、更廣空間注入新的動力。

  春華秋實,三年有成。自2013年9月習主席首倡共同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一帶一路」建設在探索中前進,在發展中完善,在合作中成長,逐漸成為沿線各國人民的共同夢想。「一帶一路」的感召力,源於深厚的歷史淵源、人文基礎以及歷久彌新的絲路精神;「一帶一路」的吸引力,在於其順應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時代潮流,契合了各國對接機遇、加快發展的共同期待;「一帶一路」的生命力,更因順大勢、應民心的「中國理念」「中國方案」煥發勃勃生機。從70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積極參與到30多個國家與中方籤署合作協議,從產能合作方興未艾到亞投行正式運營,「一帶一路」的朋友圈越來越廣,合作之路越走越寬。沿線各國的高漲熱情和積極參與,為「一帶一路」建設不斷添磚加瓦。

  「知者善謀,不如當時。」觀當下,「一帶一路」建設已經初步完成規劃和布局,正在向落地生根、深耕細作、持久發展的階段邁進;望長遠,「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市場規模和資源稟賦優勢明顯,互補性強,潛力巨大,前景廣闊。立足當下、著眼未來,堅持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民心相通五大領域齊頭並進,習主席對「一帶一路」建設提出構建互利合作網絡、共創新型合作模式、打造多元合作平臺、推進重點領域項目等四點倡議,期待推動區域合作再上層樓,與世界各國共創發展機遇、共享美好未來。

  讓「一帶一路」夢想落地生根,需要登高望遠的頂層設計與形式多樣的互利合作相互促進、相得益彰。無論是制定出臺共建「一帶一路」願景和行動文件凝聚共識,還是2015年中國企業對「一帶一路」相關國家直接投資達到148億美元,增長近20%,實踐表明,只有攜手構建務實進取、包容互鑑、開放創新、共謀發展的互利合作網絡,共同打造沿線國家多主體、全方位、跨領域的互利合作新平臺,才能形成政府主導、企業參與、民間促進的立體格局,激活民間資源,凝聚發展合力。

  讓「一帶一路」夢想開花結果,離不開重點領域項目的有力支撐。3年來,「一帶一路」建設已經取得一系列重要早期收穫。匈塞鐵路、中國東線天然氣管道等一大批示範項目,讓世界見證行勝於言的中國貢獻,看到實實在在的發展紅利。從繼續完善基礎設施網絡,到全面推進國際產能合作,從加強金融創新和合作,到加強人文領域合作,按照習主席提出的努力方向持續發力、久久為功,我們必將發掘更多利益契合點,民心共鳴點,推動「一帶一路」建設結出更多合作碩果。

  讓「一帶一路」夢想枝繁葉茂,尤需新型合作模式的滋養灌溉。「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國情和發展階段不同,文化上也存在差異,決定了只有賦予合作新的時代內涵,做到共處時相互尊重、包容差異,共事時幫貧扶弱、均衡發展,才能確保不斷加深理解、促進合作、實現共贏。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則,以沿線各國發展規劃對接為基礎,以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便利化為紐帶,以互聯互通、產能合作、人文交流為支柱,以金融互利合作為重要保障,積極開展雙邊和區域合作,我們就能開闢攜手前進的陽光之路,走出互利共贏的通衢大道。

  和平合作、開放包容的信念綿延萬裡,互學互鑑、互利共贏的精神傳承千年。「一帶一路」建設是沿線各國共同的事業、共同的福祉。只要我們攜手同心、精誠合作,沿著這條互尊互信、合作共贏、文明互鑑的道路不斷前行,定能奏響「一帶一路」建設的新樂章,為實現「命運共同體」的美好夢想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責編:劉軍濤)

相關焦點

  • 中塔務實合作為「一帶一路」建設提供新經驗
    日前,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塔吉克斯坦首都杜尚別出席上海合作組織總理理事會第十七次會議,並對塔吉克斯坦進行了正式訪問。這是李克強總理首次出訪塔吉克斯坦,體現了中國對中塔全面戰略夥伴關係重視。近年來,中國和塔吉克斯坦在「一帶一路」的框架下,保持密切交往,開展務實合作。兩國之間高層互訪頻繁,政治互信不斷增強,在國際和地區事務中進行密切合作。
  • 周宗敏:講好"一帶一路"故事 共圓"合作共贏"夢想
    新華通訊社副總編輯周宗敏進行了題為《講好「一帶一路」故事,共圓「合作共贏」夢想》的發言,以下是發言全文:很高興在金秋時節來到古城西安,參加「一帶一路」國際研討會,與海內外媒體同仁一起回憶和展望從絲綢之路到「一帶一路」的光榮與夢想,探討「一帶一路」建設中的媒體作用和媒體合作,搭建「一帶一路」民心相通的橋梁。感謝會議主辦方的精心組織和周到安排。
  • 習近平:共建「一帶一路」開展更多互利合作
    習近平:共建「一帶一路」開展更多互利合作 2018-02-07 | 來源: 新華社 習近平會見荷蘭國王威廉-亞歷山大  國家主席習近平和夫人彭麗媛2月7日在中南海會見荷蘭國王威廉-亞歷山大和王后馬克西瑪。
  • 「國際銳評」「一帶一路」推動中沙1+2+3合作新格局
    近年來,中沙雙方務實合作成果纍纍:中沙吉贊產業聚集區首個招商項目——總投資超過32億美元的廣州泛亞聚酯石化項目不久前開工;去年,沙特成像儀搭載中國衛星發射,首次實現阿拉伯國家成功探月,中國還成功發射了兩顆沙特自行研製的衛星;為參與「一帶一路」共建,沙特還成立了「絲綢之路產業服務公司」,為中沙雙方企業合作搭建「智慧服務平臺」。
  • 推進務實合作 實現互利共贏(風從東方來——國際人士談一帶一路合作)
    共建一帶一路促進了沿線國家各領域交流  (德國)司空佩巖  隨著共建「一帶一路」不斷加深,德中文化交流更加緊密。越來越多的德國中學學生將他們學到的漢語知識融入自己未來的職業規劃中。從這些學生身上,我們可以看到文化交流對促進各國關係的積極作用。
  • 中非「一帶一路」合作開啟新篇章
    作為中非加強政策溝通、深化務實合作的一項頂層設計,《合作規劃》的籤署將有效推動共建「一帶一路」倡議同非盟《2063年議程》深度對接,為中非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開啟了嶄新篇章。非洲是「一帶一路」國際合作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目前44個非洲國家和非盟委員會已同中方籤署「一帶一路」合作文件,約佔籤署此類文件國家和國際組織總數的三分之一。
  • 新華社評論員:實現中國夢是中華民族團結奮鬥的最大公約數
    5月23日電(新華社評論員)有夢想的人生才會精彩,有夢想的民族才有希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就是中華民族近代以來最偉大的夢想。」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在一系列重要講話中,對中國夢進行了系統全面的論述,闡明了中國夢的深刻內涵、實現中國夢的實踐路徑,開啟了民族復興偉業的新徵程。
  • 「一帶一路」合作馭風前行
    新華社北京12月20日電題:「一帶一路」合作馭風前行新華社記者李蓉回望2020年,新冠疫情肆虐全球,世界經濟持續低迷,發展挑戰前所未有。在複雜多變形勢下,「一帶一路」合作馭風前行,帶動沿線經濟生態迸發生機。日前舉行的「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諮詢委員會視頻會議上,中國國務委員兼外交部長王毅指出,面對新冠疫情衝擊,「一帶一路」國際合作展現出強大韌性和活力,為各國抗疫情、穩經濟、保民生發揮了重要作用。
  • 中國經社理事會:聚焦「一帶一路」建設尋求中非合作最大公約數
    新華社北京11月6日電(記者丁小溪)在6日召開的中非經濟社會理事會圓桌會議上,中國經社理事會主席杜青林表示,中非雙方要尊重彼此的發展選擇,照顧彼此利益訴求和現實關切,尋求更多利益契合點和合作最大公約數,推動共建「一帶一路」走深走實,更好造福中非人民。
  • 習近平在「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開幕式上的演講
    新華社北京5月14日電攜手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在「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開幕式上的演講  ——這是資金融通不斷擴大的4年。融資瓶頸是實現互聯互通的突出挑戰。中國同「一帶一路」建設參與國和組織開展了多種形式的金融合作。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已經為「一帶一路」建設參與國的9個項目提供17億美元貸款,「絲路基金」投資達40億美元,中國同中東歐「16+1」金融控股公司正式成立。
  • 國際時評|「一帶一路」合作馭風前行
    新華社北京12月20日電(記者李蓉)回望2020年,新冠疫情肆虐全球,世界經濟持續低迷,發展挑戰前所未有。在複雜多變形勢下,「一帶一路」合作馭風前行,帶動沿線經濟生態迸發生機。(新華社記者高磊攝)截至目前,中方已與138個國家、31個國際組織籤署201份共建「一帶一路」合作文件,各方面工作取得積極進展。這再次說明,面對疫情衝擊,各方通過合作謀求發展的共識更加凝聚,寄望於「一帶一路」合作增進人民福祉的願望更加強烈。「一帶一路」倡議,正以其推動共同發展的實際效果,贏得越來越多國家的支持。
  • 共建「一帶一路」!上市公司前景廣闊
    新華社北京12月21日電(中國證券報記者黃靈靈)12月20日,以「攜手應對挑戰,合作促進共贏」為主題的2020年全國上市公司共建「一帶一路」國際合作論壇在深圳舉行。中央統戰部副部長、全國工商聯黨組書記、常務副主席徐樂江致辭時表示,希望廣大上市公司拓展國際視野,主動參與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抓住發展機遇,繼續加大基礎設施建設和優勢產能合作,加強科研和產業合作,使「一帶一路」成為創新合作的高地;堅持合規共贏,遵守所在國法律和國際規則,堅持綠色發展、共享發展。
  • 「一帶一路」新聞合作聯盟短期訪學班結業儀式在京舉行
    人民網北京9月29日電(記者王澍彬、謝萬容)9月28日,「一帶一路」新聞合作聯盟短期訪學班結業儀式在北京舉行。訪學班由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主辦、「一帶一路」新聞合作聯盟秘書處(人民日報社對外交流合作部)和中國傳媒大學共同承辦,來自拉美和非洲等地區的26個國家46家主流媒體的50名資深編輯記者參加。
  • 中國獅子聯會與多國開展務實合作項目力推「一帶一路」沿線社會服務
    2013年,國家主席習近平提出「一帶一路」構想,旨在借用古代絲綢之路的歷史符號,高舉和平發展的旗幟,共同打造人類命運共同體。2017年,習近平主席在十九大報告中提出,發揮社會組織作用,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今年4月,習近平主席在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再次提出,加強議會、政黨、民間組織往來,鼓勵和支持沿線國家社會組織廣泛開展民生合作。」
  • 聚焦丨中國與沙特加快「一帶一路」倡議同「2030願景」對接
    劃重點習近平會見穆罕默德時強調,加快籤署「一帶一路」倡議同沙特「2030願景」對接實施方案,推動能源、基礎設施、貿易投資、高附加值產業等雙邊務實合作不斷取得新成果。中沙投資合作論壇上,兩國有關企業、機構共籤署了35份合作協議,總價值超過280億美元。
  • 國際時評:「一帶一路」合作馭風前行
    新華社北京12月20日電 題:「一帶一路」合作馭風前行  新華社記者李蓉  回望2020年,新冠疫情肆虐全球,世界經濟持續低迷,發展挑戰前所未有。在複雜多變形勢下,「一帶一路」合作馭風前行,帶動沿線經濟生態迸發生機。
  • 【地評線】荔枝網評:患難與共,讓「一帶一路」朋友圈更加團結
    曾經,絲綢之路綿延萬裡,「使者相望於道,商旅不絕於途」,「舶交海中,不知其數」,不斷推動著人類文明進程;今日,「一帶一路」跨越高山深海,在大陸上落地生根,在海洋中乘風破浪,正推動著沿線國家攜手發展、共享成果。眼下,新冠肺炎疫情席捲全球,危害著世界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衝擊著世界經濟發展,唯有團結合作、共克時艱,才能戰勝病魔、穩定經濟。
  • 第二屆「一帶一路」能源合作夥伴關係論壇在京召開
    他表示,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提出7年來,能源領域合作緊密,成果豐碩。「一帶一路」能源合作夥伴關係正逐漸成為共建「一帶一路」框架下能源領域高質量合作的新平臺。習近平主席提出中國碳達峰和碳中和目標,彰顯了中國積極應對氣候變化、走綠色低碳發展道路的雄心和決心。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中國堅持把發展清潔能源作為促進能源領域經濟復甦的重要抓手,大力引導風電、光伏發電行業擴大投資,能源結構不斷優化。
  • 奧地利期待與中國加強「一帶一路」項目合作
    新華社維也納4月8日電 專訪:奧地利期待與中國加強「一帶一路」項目合作——訪奧地利經濟部長施蘭伯克  新華社記者 王騰飛 劉向  奧地利總統範德貝倫正在對中國進行國事訪問,並將出席博鰲亞洲論壇2018年年會。
  • 稅收合作促進深度國際化 「一帶一路」稅收合作會議在阿斯塔納開幕
    而對於稅收在其中發揮的作用,王軍向與會各方發出倡議,「國際經濟合作需要優良的營商環境,稅收也應該在營造優良的營商環境中發揮積極作用。這就要求我們在日益緊密的經濟交往中,通過進一步深化稅收合作,積極開展涉稅協商,有效化解涉稅爭議,持續優化涉稅服務,不斷增強稅收政策和管理服務措施的規範性、連續性、透明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