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首清明古詩詞,又是一年春草綠,又是一年清明時。
1、《清明》
黃庭堅
佳節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
雷驚天地龍蛇蟄,雨足郊原草木柔。
人乞祭餘驕妾婦,士甘焚死不公侯。
賢愚千載知誰是,滿眼蓬蒿共一丘。
這首詩構思獨特,每聯都用對比手法,通篇讀起來跌宕起伏。首聯一「笑」一「愁」反襯出清明時節桃紅李白的明媚景象。頷聯進一步描繪出自然萬物逢春生發的活力。頸聯由清明上墳聯想到齊人乞食,介之推辭官歸隱,一愚一賢,涇渭分明,然而「縱有千年鐵門檻,終須一個土饅頭」。詩歌感嘆興亡更替,發人深省。
2、《清明》
杜牧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清明節這一天,細雨紛紛降落,路上的來往行人,觸景傷情,懷念起已故的親人,一個個心情沉痛,像斷了魂似的。既是描寫春雨,也是形容情緒,而主要在於形容情緒。景中含情,景即是情。後人常引用這兩句詩來描寫春雨,借景抒情。
3、《寒食》
趙鼎
寂寂柴門村落裡,也教插柳記年華。
禁菸不到粵人國,上冢亦攜龐老家。
漢寢唐陵無麥飯,山溪野徑有梨花。
一樽徑籍青苔臥,莫管城頭奏暮笳。
這是詩人貶官粵地時逢清明而作。雖然粵地的清明習俗有些不同,但掃墓祭祖卻是一樣的,詩人觸景生情,感慨萬千。頸聯筆鋒突轉,視線從老百姓的墳頭投射到帝王陵寢,熱鬧與冷清形成強烈對比,反襯出世事變幻的概嘆。尾聯寄情山水,流露出淡然的人生態度和隱隱的憤世之情。
4、《清明日對酒》
高翥
南北山頭多墓田,清明祭掃各紛然。
紙灰飛作白蝴蝶,淚血染成紅杜鵑。
日落狐狸眠冢上,夜歸兒女笑燈前。
人生有酒須當醉,一滴何曾到九泉。
這首以清明為題材的詩歌立意新巧,匠心獨具。首聯總寫清明掃墓的紛亂情景。頷聯進一步描寫掃墓的場面、氣氛和掃墓人的憂戚、悲傷,營造出典型的清明特質。「日落狐狸眠冢上」一反哀傷,點出墓地熱鬧之後的平靜。「夜歸兒女笑燈前」筆鋒辛辣,飽含諷刺,刻畫出人情冷暖,掃墓不過是形式而已。尾聯由此得出結論,既然如此,不如及時行樂,開懷暢飲,照應了主題。
5、《郊行即事》
程顥
芳原綠野恣行事,春入遙山碧四圍。
興逐亂紅穿柳巷,困臨流水坐苔磯。
莫辭盞酒十分勸,只恐風花一片飛。
況是清明好天氣,不妨遊衍莫忘歸。
詩歌是詩人春遊郊外有感而作。首聯用一「入」字生動描繪出春勢不可阻擋的活力與生機。濃濃春意激起了作者的詩興,並著意奉勸世人不要辜負這大好春光。末句雖為否定句,實為肯定之意,詩人流連於春色,即使是樂而忘返也無妨。全詩由遠及近,動靜互襯,淋漓盡致地體現了詩人的樂春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