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十大汽車新政:關「我」什麼事?

2021-01-09 第一電動網

    汽車之家的網友們,新年好!回顧2020年,註定是一個不平凡的一年。這一年,我們共同經歷了「抗疫」攻堅戰,仍堅持在各自的崗位上為之奮鬥。正值辭舊迎新之際,汽車之家為您帶來,與「我」息息相關的2021年汽車產業十大新政,它們將從1月1日起正式實施。那麼,這些政策究竟會對我們今後在看車、買車、用車過程中帶來哪些便利?如果你本期內容感興趣,就一起看下去吧~


◆ 一、「國六」排放標準全面實施,手裡的國五車還能上路不?

  要說到汽車國六排放標準,相信大家都已不陌生了。這次的排放標準堪稱史上最嚴,甚至超過了歐盟和美國的標準。


  此前,根據發改委的要求,輕型汽車(總質量不超過3.5噸)國六排放標準顆粒物數量限值生產過渡期截止時間是在2020年7月1日前。不過,就在這個期限前,2020年4月29日,國家發改委等十一部門聯合發布《關於穩定和擴大汽車消費若干措施的通知》(簡稱「通知」),調整了國六排放標準實施過渡期截止時間,由2020年7月1日前調整為2021年1月1日前。

  這也就意味著,2021年1月1日起,「國六」排放標準將正式全面實施,「國五」排放標準的輕型汽車新車將不能上牌。從外,該通知還提到了,2020年7月1日前生產、進口的國五排放標準輕型汽車,2021年1月1日前允許在目前尚未實施國六排放標準的地區銷售和註冊登記。值得注意的是,未經批准,各地不得提前實施國家確定的汽車排放標準。


  而到了2021年7月1日起,國內註冊登記的所有汽車(包括輕卡、重卡等)都需要符合國六a以上階段標準要求;2023年7月1日起,則是要求所有汽車應符合6b階段標準要求。

  既然要求如此嚴苛,車企們自然也是早有準備,因此老鐵們不用過於擔心。如今,各大車企都已陸續推出國六車型,也就是說,當前市面上大多數在售的輕型車都是「達標」的。如果老鐵們在選購車型時,遇到標註不清晰的車型,可以查看環保信息隨車清單或登錄機動車環保網查詢。千萬要先核實,再買車。


  還有一點要說明的是,國六來了後,國五車型還是可以上路的。只不過,在國六標準施行日起,所有在售新車的排放標準必須達到國六標準。必須要說的是,如果購買國六車型,隨著車輛排放標準的提升,勢必會影響其油耗和動力表現。與此同時,車輛價格也會隨之增長,畢竟車企們花大價錢搞研發了嘛。

  如果說,你對國五/國四排放的「老車」情有獨鍾,那也沒問題。我們還能通過二手車的方式購入。前提是,你得看所在地是否有禁止外地國五車輛遷入的政策。此外,國五/國四車輛即將快速貶值,一些主流城市甚至要逐漸限制國四車型上牌了。總之,想要購買國五/國四車型,還是要慎重!

◆ 二、買新能源車還有補貼嗎?購置稅這錢,到底交不交?

  買新能源車還有補貼嗎?這話要是擱在幾年前,回答肯定是「那必須有!」但到了2021年,如果再問「買新能源車還有補貼嗎?」,這回答「也是必須的!」不僅是新能源有補貼,就連車輛購置稅也是繼續免交!老鐵們,這下放心了吧。


  關於新能源汽車補貼繼續延續這事,最早是2020年3月31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會議中確定了將2020年底到期的新能源汽車購置補貼和免徵車輛購置稅政策延長2年。到了2020年8月6日,在財政部官網發布的《2020年上半年中國財政政策執行情況報告》中提及,支持實體經濟發展,發展新動能不斷增強方面,提及支持新能源汽車發展。聯合有關部門明確將購置補貼政策延長至2022年底,同時平緩補貼退坡力度和節奏,延續對新能源汽車發展的政策支持。


  現在,關於2021年新能源汽車補貼標準正式實施,即在2020年基礎上退坡20%。與此同時,為推動公共運輸等領域車輛電動化,城市公交、道路客運、出租(含網約車)、環衛、城市物流配送、郵政快遞、民航機場以及黨政機關公務領域符合要求的車輛,補貼標準在2020年基礎上退坡10%。為加快推動公共運輸行業轉型升級,地方可繼續對新能源公交車給予購置補貼。


  雖然今年依舊有新能源補貼,也可以享受免徵購置稅的政策。但隨著新能源車型逐漸普及、技術發展快速、車市環境利好的態勢下,補貼逐步取消或者說去喜愛免徵車輛購置稅,也是有可能的。老鐵們,要珍惜眼前啊!

◆ 三、汽車年檢改革,車主們的春天來了!

  一提到「汽車年檢」,很多車主都犯起了頭疼。不過2021年1月1日起,汽車年檢將迎來新一輪的改革,或許能讓車主們對「年檢」有所改觀。根據最新獲批的GB 38900―2020《機動車安全技術檢驗項目和方法》中,新的年檢項目進行6取消和3增加。值得注意的是,這裡並不包含七座車年檢新規定等年檢規定(該規定已於2020年11月20日起實施)。


  先來看究竟取消了啥?1、取消動力性檢測。車檢每每進行到這項檢測時,車主們的表情像是重回考場似的,滿臉寫著不情願,甚至全身都在抗拒!雖然是檢車項目,但實際操作起來需要檢測員一腳油門踩到底,非常傷車。誰讓當初車子經常在會動力上出「岔子」,不過隨著動力技術升級,車輛已經很少能出現因為發動機問題而熄火。所以,這項檢測,終於取消了!(此處添加表情:微笑)從今年起,動力性檢測項目將換成OBD檢測。(啥是OBD檢測?看了解釋太複雜了,簡言之就是這項檢測可以查到車輛各個系統在運行中是否出現過故障,一旦有故障信息就會拿個小本記下來。)

  2、取消車速表誤差檢測。車速表誤差實際上就是檢查車輛輪胎在滾動過後,時速表顯示數據與實際測試數據是否一致。但現在用的基本都是液晶儀表,車速表誤差存在的意義自然也就不大了。

  3、取消車內噪音檢測。現在車企都在NVH下了狠功夫。如果不行駛在特殊路段,或者打開車窗,也很難聽到吵鬧的嗡鳴聲了吧。當然,不排除很多車主對車內的靜謐性還是有較高的要求的。


  4、取消電子手剎檢測。當前,有很多車型都配備了電子手剎,但是檢測場並沒有針對電子手剎系統的檢測方式,而是選擇與傳統手剎相同的檢測方式檢測電子手剎,結果就是,電子手剎可能與其它機械結構產生衝突,最終無法通過驗車檢測。

  5、取消前照燈偏移量檢測。這麼說吧,只要前照燈不改裝,基本不會出現光線偏離或光源分布不均等情況。剩下的,你們該懂了吧?

  6、取消懸架檢測。懸架檢測普遍存在三中類型,其中一種就是人工按壓車法,通過人使出洪荒之力,按壓車體上下運動,觀察懸架裝置減振器和各部件的工作情況,並且憑藉經驗判斷是否需要更換或修理減振器和其他部件。好!那麼問題來了,如果減振有問題,坐在車裡的人,應該會提前檢測到了吧?從另一種角度來看,取消懸架檢查也是對現階段汽車廠商生產懸架質量的信任。雖然當前大部分品牌的懸架基本不會發生問題,但難免會有萬一。即便這項檢測取消了,但車主也要留意懸架系統是否存在異常。


  好了說完了取消的六項檢測,接下來還增加了三項檢測。1、輪胎花紋深度檢測。新政策要求在輪胎檢測項目中使用到輪胎花紋深度計測器,若輪胎磨損嚴重,深度不符合標準將不能通過年檢。

  2、汽車軸距檢測。這項檢測也是為了避免改裝愛好者們,擅自改動車輛軸距,加大車輛隱患

  3、車輛舉升裝置。這只是檢測設備的升級,並不是對汽車檢查增加的項目。

  總的來看,大部分取消的項目可以說是做到了與時俱進,減少了對車輛的傷害,讓車主放寬了心。而新增的項目中,對車主並沒有太大的影響。只不過是對以前不關心的輪胎花紋,提升了注意力。

◆ 四、汽車OTA升級將被納入監管範圍,這可是波福利啊!

  當汽車變得越來越智能,其汽車遠程升級(OTA)也變革更加普遍,但車企能隨隨便便發布一個升級指令嗎?顯然是不可以的!

  2020年11月25日,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發布《市場監管總局辦公廳關於進一步加強汽車遠程升級(OTA)技術召回監管的通知》監管政策。其中一點就是,只要是解決車輛本身的缺陷問題,都必須要走正規流程,即要做好召回備案,不能以任何形式的升級來取代召回。

  這樣做實際上是為了預防車企進行概念混淆,並意圖通過OTA升級,將原本存在問題的車子,升級後消除表面問題,掩蓋更大的安全隱患。這裡要說一下,OTA可以分為FOTA、SOTA和DOTA,並分別代表系統固件升級、軟體升級和數據升級。OTA升級改變的只是軟體代碼層面,它可以用來增強一些硬體設施的使用體驗,但不會改變硬體本身的數量、強度和材質。


  此外,根據《缺陷汽車產品召回管理條例》來看,如果汽車因設計、製造、標識等原因而普遍存在不合理的危險,那麼就可以判定這批汽車存在缺陷。如此來看,使用OTA升級來消除車機系統的設計缺陷是屬於車輛召回範圍之內的。

  總之,OTA並不是車企想升級就能隨隨便便升級了,這樣做也讓車主們在車輛升級時,多了一份「放心」。

◆ 五、新版「雙積分」政策,會讓新能源車的選擇更多嗎?

  2021年即將要執行的新政策裡,也有部分是針對企業的,例如工信部在2020年6月正式公布的《關於修改〈乘用車企業平均燃料消耗量與新能源汽車積分並行管理辦法〉的決定》。新的「雙積分」政策提到了包括調整的新能源車積分比例、新的積分計算方式、新的正積分轉結方式、新的新能源車類型等......聽上去有點暈?放心,並不是所有內容都與「我們」有關。


  那麼,究竟什麼是「雙積分」是什麼?所謂「雙積分」主要指平均燃油消耗量積分+新能源汽車積分,前者主要由某品牌燃油車的平均油耗是否達標決定,而後者由其新能源車的產量決定,車企往往是用新能源積分來補償燃油車積分,甚至從其他車企那裡購買新能源積分來保證自己的大排量燃油車能夠繼續生產銷售。

  因此,在2020年6月頒布的新政策裡,明確了2021-2023年新能源汽車積分比例要求,分別為14%、16%、18%,以此實現「到2025年乘用車新車平均燃料消耗量達到4.0升/百公裡、新能源汽車產銷佔比達到汽車總量20%」的規劃目標。而在2019和2020年,這一比例分別為10%和12%。這意味著未來我們將看到更多新能源車出現在市面上,如果你有購買需求,那麼在未來的兩年中你將會有更多選擇。


  除此之外,新「雙積分政策」還包括了:新能源乘用車積分計算方式的調整、對小規模企業的油耗積分核算給予優惠措施、新增引導傳統乘用車節能的措施、建立企業傳統能源乘用車節能水平與新能源汽車正積分結轉的關聯機制、傳統能源乘用車範疇增加醇醚燃料汽車、調整了關聯企業的認定條件以及對2019年和2020年的積分考核預留了調整空間等等。這些聽上去都較為晦澀,也大多只與企業相關,詳情可以參見《有松有緊 新能源汽車雙積分政策更新》。

◆ 六、車輛駕駛輔助將迎來「中國標準」

  每次說到汽車的自動駕駛或者駕駛輔助功能,我們總是會被「L?」的叫法搞暈,並且關於自動駕駛級別似乎還有好幾個版本,甚至有「L2.9999」這種離譜的名稱。那麼,自動駕駛等級究竟該怎麼劃分?好消息是,2021年1月1日起,我國的《汽車駕駛自動化分級》將正式實施。


  我國的《汽車駕駛自動化分級》將汽車自動駕駛等級分為了「L0-L5」等級,其中L0僅為應急輔助,不能算作「駕駛輔助」或「自動駕駛」,而剩下的L1-L5等級則根據車輛運動控制、目標/事件探測感應、駕駛接管和運行條件等做出了劃分,詳情請見下方表格。

  從表格我們可以明確地看到駕駛自動化等級的劃分與相關條件,同時自動駕駛等級中「L+小數」(例如L2.5)的叫法也是不存在的,因此那些宣稱自己是「L2.5」的車企,你們可要注意了!與此同時,這與目前美國NHTSA(美國國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和SEA(美國汽車工程師協會)制定的駕駛自動化等級基本相似,但針對部分細節做出了調整,例如基礎的主動安全功能納入應急輔助範疇以及在L3級別中增強駕駛員本身的判斷與接管能力要求等。


  因此,在汽車自動化/智能化發展需求越來越大的狀況下,我們可以看到國家對於相關領域的規範也變得愈發完善。在2020年5月國家交通部就曾表示,未來將從政策、技術研發、規範制定、測試驗證和試點示範等多方面推進與自動駕駛相關的應用工作,同時我們也看到越來越多的地區開始在固定道路進行自動駕駛車輛的測試和試運營。

◆ 七、國家三大強制標準,加強電動車和電池安全管理!

  在過去的一年中,「電動車」三個字在人們日常可獲取的信息中佔到了越來越大的比例,這當然代表著日益壯大的汽車電動化進程,以及隨之而來的與電動車相關的新聞。然而在這其中,也有比較「令人糟心」的存在――比如「電池自燃」,便一次次的把電動車安全推上了輿論的風口浪尖。


  同時比起話題上的熱議,「電動車自燃」最大的問題還是對於消費者人員和財產本身帶來的侵害。因此,從2021年開始,工信部將提前實施《電動汽車安全要求》、《電動客車安全要求》、《電動汽車用動力蓄電池安全要求》三項強制性國家標準,意在從政策法規層面加強防範電動車的起火風險。


  具體來看,《電動汽車安全要求》和《電動客車安全要求》主要是針對市售的電動車以及電池容量更大的客車等,對其電池/充電系統的碰撞、整車防水、絕緣電阻等方面,增加電池系統熱事件報警信號要求;而《電動汽車用動力蓄電池安全要求》則主要是針對電池,要求強化電池系統熱安全/機械安全/電氣安全以及功能安全要求,試驗項目涵蓋系統熱擴散/外部火燒/機械衝擊/模擬碰撞/溼熱循環/振動泡水/外部短路/過溫過充等。

  如同上面的「雙積分政策」提到,我國汽車市場在未來將會迎來更多的新能源車型,其中純電動車型必然是其中的主流。因此,隨著未來國內新能源市場電動車產品的日益壯大,與之相關的政策法規和保障措施也必然需要同步進行完善,正如此次開展實施的這三廂強制要求,相信會讓我們未來能夠買到的電動車越來越安全。

◆ 八、北京搖號政策究竟變在哪?

  說完了全國性的政策,接下來我們將視線轉到地方政策。對於2020年的北京來說,最為轟動的消息那一定是《北京市小客車數量調控暫行規定》實施細則(2020年修訂)的正式發布了,新政策也將於2021年1月1日正式施行。


  相信部分北京的小夥伴對這個跟自己息息相關的政策已經非常熟悉了――首先,新政策推動個人名下第二輛及以上本市登記車輛有序退出,這意味著一個人只能擁有一個可更新信息的指標,名下有多輛車的可轉移給符合條件的配偶、子女、父母;第二,指標申請時間改為每年三次,其中普通燃油指標為6月和12月,新能源指標為5月,申請期為每年1月1日至3月8日、8月1日至10月8日,申報期達67天;第三,新的政策賦予「無車家庭」更高的普通指標搖號中籤率和新能源指標配額數量,無車家庭主申請人可綁定多個家庭成員,以此提高中籤率,中籤後所有申請家庭成員10年內不能再申請指標。


  這意味著:如果你目前是北京的無車家庭,那麼你可以通過申請「無車家庭」指標來獲得比普通搖號更高的中籤率,同時綁定更多家庭成員可獲得更高積分,更高的積分能讓你在普通指標搖號中獲得更高的機率,在新能源搖號中擁有更靠前的排位;如果你家庭成員中已經有人擁有一個指標,那麼其他家庭成員在搖號時可以排列組成所謂的「無車家庭」,但搖號中籤概率會因此變小;如果你目前名下有多個指標,那麼多出來的指標將不能夠進行更新(例如更換對應車輛),但多出的指標可以轉給符合條件的配偶、子女、父母。

◆ 九、上海綠牌免費發放就剩兩個月?

  除了北京之外,2020年在出行方面有重大變革的還有上海市――2020年11月,上海市發布了《上海市公安局調整部分道路交通管理措施》,總的來說就是進一步收緊了非「滬」牌的可行駛區域。與北京一樣,上海本地「滬」牌也有著較為嚴格的發放政策,但相比之下上海的新能源牌照則顯得更加容易申請,並且新能源牌照也是免費的。這也是為什麼在新政策發布之後,上海本地的新能源車型銷量有了明顯的上漲。


  上海市相對寬鬆的新能源號牌政策是源於2018年發布的《上海市鼓勵購買和使用新能源汽車實施辦法》,其中明確了消費者在本市購買新能源汽車用於非營運、且個人名下無在本市註冊登記新能源汽車的,本市免費發放新能源汽車專用牌照額度。然而,這一《措施》的到期時間為2020年12月31日,這是不是意味著進入2021年上海的新能源牌照就不免費了?


  對此上海市政府表示:新一輪新能源汽車政策正在抓緊研究中,總體上將繼續支持新能源汽車的使用,相關政策到時會按程序及時公開發布,而現行的《措施》延期至2021年2月28日――這意味著,至少在2021年3月到來之前,上海市的新能源牌照都是免費的。

◆ 十、在深圳打網約車,你只能打到「純電動車」?

  要說網約車電動化這件事,那得從2016年12月份說起,當時深圳市政府印發實施了《深圳市網絡預約出租汽車經營服務管理暫行辦法》,該《辦法》就明確規定了關於網約車型的諸多要求,其中規定了網約車須為純電動小汽車,如果是你手裡的是燃油車或混合動力車,也沒關係,但這個網約車運輸證有效期卻不能超過2020年12月31日。


  這意思也就很明顯了吧,也就是打今兒起,你在深圳市只能打純電動網約車。如果不是一輛純電動車型,那你應該好好質疑一下它的合法性了。

全文總結:

  看完這2021年十大汽車新政,您有什麼感悟呢?總的來說,今年開始政策愈加嚴苛、也更加貼近我們實際用車的方方面面,給我們的出行帶來更多的便利。進入2021年,汽車之家新聞行業頻道依舊提醒您,政策千萬條,受用最重要,細則不熟悉,購車就懵逼。希望本篇文能夠為您帶來一些實質性的建議,重拾起對購車、擁車生活的希望。文章最後祝您,健康平安,萬事順遂,我們將繼續與您攜手同行。(文/汽車之家 馬艾駿/李娜)

來源:汽車之家

本文地址:https://www.d1ev.com/news/shichang/135220

返回第一電動網首頁 >

以上內容轉載自汽車之家,目的在於傳播更多信息,如有侵僅請聯繫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轉載內容並不代表第一電動網(www.d1ev.com)立場。

文中圖片源自網際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繫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

相關焦點

  • 2021年新能源汽車補貼新政落地
    原標題:2021年新能源汽車補貼新政落地 2021年新能源汽車補貼新政落地
  • 2021年起,這些汽車產業新政將正式實施 | 汽車產經
    中國汽車工程學會副秘書長葉盛基表示「2021年國內汽車產銷將超過2600萬輛,有望實現3%—5%的增長。」隨著政策利好效應持續釋放,汽車市場也將迎來新一輪的發展契機。一、「國六」排放標準全面實施進入2021年意味著國六排放標準過渡期結束,國六排放標準將全面實施。
  • 2020年12月超70條汽車新政出臺,含2021年新能源補貼政策
    文|威爾森汽車數據諮詢重點政策解讀《實施細則》(2020年修訂)2020年12月7日,北京發布小客車數量調控新政,新政將於2021年1月1日實施。新政增加了以「無車家庭」為單位搖號和積分排序的指標配置方式。2021年新能源小客車配置指標數量的60%優先向「無車家庭」配置。
  • 補貼新政發布:2021年新能源汽車總銷量將達180萬輛
    文/本報記者 於大勇近日,財政部、工業和信息化部、科技部、國家發改委聯合印發《關於進一步完善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補貼政策的通知》,提出2021年新能源汽車補貼標準在2020年基礎上退坡20%。為平緩補貼退坡力度,《通知》明確2021年保持現行購置補貼技術指標體系框架及門檻要求不變。
  • 2021年新能源卡車補貼新政要點解讀
    2020年12月31日,財政部聯合工信部、科技部和發改委四部委發布《關於進一步完善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補貼政策的通知》財建【2020】593號(下簡稱「通知」),業內也將這及時到來的「通知」習慣稱作「2021年新能源汽車補貼新政」(下簡稱「補貼新政」)。
  • 2021年北京搖號新政最新消息(何時實施+政策解讀)
    更新時間:2020年12月7日  2021年北京搖號新政最新消息  2021年北京搖號新政何時實施?  2021年1月1日起正式實施。  2021年北京搖號新政文件:  1、北京市小客車數量調控暫行規定
  • 2020年新能源汽車補貼新政不只「30萬元」這一個看點
    2020年,保持動力電池系統能量密度等技術指標不作調整,純電動乘用車純電續駛裡程門檻從去年的250公裡上調至300公裡,同時新能源汽車整車能耗門檻有少許提高。2021-2022年,原則上保持技術指標總體穩定。
  • 北京小客車指標新政什麼時候開始實施?
    ➤北京小客車指標新政什麼時候開始實施?  ——2021年1月1日  ➤北京小客車指標新政原文:  《北京市小客車數量調控暫行規定》  《北京市小客車數量調控暫行規定》實施細則(2020年修訂)  ➤北京小客車指標新政有哪些調整?
  • 吾日省吾身:關你什麼事?關我什麼事?
    嚴格說來日常生活中的瑣事大體是分為這兩類的,第一是關你什麼事,第二是關我什麼事。眾人每日三省吾身的其中一省要是能夠囊括這個理念,那想必遇見的煩心事和看不慣的事都會大大減少。忽然想起這個有名的理念起因於武漢大學,這是一所多元化到願意包容任何不同的院校,包容到什麼程度呢?大概就是連美食街的店家都願意豎起彩虹旗,反對歧視同性戀。
  • 2021年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的解讀與分析
    打開APP 2021年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的解讀與分析 汽車工程師 發表於 2021-01-15 14:26:31 2020年12
  • 2021年這些汽車新政實施 事關買車用車
    可見,對於汽車行業來說,政策因素往往會起到決定性的作用。而隨著國內經濟基本穩定,各項補貼也即將退場。2021年,汽車行業又將迎來哪些重要的新政策呢?  國六排放標準1月1日起正式實施  2020年4月,國家發改委等11個部門聯合發布了《關於穩定和擴大汽車消費若干措施的通知》,其中內容提到將國六排放標準過渡期由2020年7月1日前調整為2021年1月1日前。這也就意味著,2021年1月1日起,國六排放標準將正式全面實施,國五排放標準的輕型汽車新車將不能上牌。
  • 2021年北京搖號指標配置、計分規則新政
    在普通指標配置時,通過家庭積分賦予「無車家庭」遠高於個人的中籤概率;在新能源指標配置時,除分配給單位和營運車的指標配額外,2021年首先拿出60%的指標,根據家庭積分高低向「無車家庭」優先配置。在計算個人積分時,對家庭申請人以往參與過搖號的次數或輪候的時間均轉換為積分進行累加。
  • 2021年「十大預言」正式出爐!
    臨近年底市場的波動在縮小,但是單邊上漲的可能性也不大,一些資金開始布局2021年的機會,也有很多投資者關注我的2021年十大語言,在過去兩年我提出來的年度十大預言多數都已經得到市場的驗證。在去年12月10號我正式發布2020年十大預言時,當時新冠疫情還沒有被市場關注,但今年受到了疫情的衝擊,市場也出現兩次大跌。
  • 2021年新能源車補貼「新政」解讀:新能源客車退坡10%,再明確補貼規模門檻
    》(財建【2020】593號,下簡稱「通知」), 業內也將其稱作「2021年新能源汽車補貼新政」。為推動公共運輸等領域車輛電動化,城市公交、道路客運、出租(含網約車)、環衛、城市物流配送、郵政快遞、民航機場以及黨政機關公務領域符合要求的車輛,補貼標準在2020年基礎上退坡10%。這對於我國新能源客車行業來說無疑是最備受關注的行業熱點之一,那麼,2021年新能源客車補貼新政有何看點?筆者帶您解讀。
  • 2021北京搖號新政個人申請者關心的問題
    2021年小客車配置指標數量仍為10萬個,其中,普通指標4萬個,新能源指標6萬個。但是,具體配置比例還未發布,將按程序報市人民政府批准後正式向社會公布。  問題29:個人輪候新能源指標的,參與家庭之後,之前排隊會不會白排了?  不會。  家庭申請人積分由基礎積分和階梯(輪候)積分組成。
  • 回顧2020年影響汽車市場發展的四項新政
    2021年初,愛卡汽車行業頻道特別推出年終系列選題——2020 X時刻,此前的三篇分別以「人物」、「疫情」和「技術」為關鍵詞,解讀了2020年汽車行業的發展特徵和變化。第四篇我們將圍繞「政策」,進一步了解國家在戰略層面是如何引導汽車產業發展的。
  • 北京搖號新政2021年實施:增加並優先「無車家庭」指標;中汽協:今年...
    新政增加了以「無車家庭」為單位搖號和積分排序的指標配置方式。2021年新能源小客車配置指標數量的60%優先向「無車家庭」配置。 日前,馬斯克表示,特斯拉2021年可以推出全自動駕駛功能,部分車主可以在自己的汽車上體驗。
  • 別人再好,關我什麼事,我再不好,關別人什麼事
    一、別人再好,關我什麼事;我再不好,關別人什麼事。 做個內心陽光的人,不憂傷,不心急,堅強,向上,靠近陽光,成為更好的自己。你不需要別人過多的稱讚,因為你自己知道自己有多好。內心的強大,永遠勝過外表的浮華。
  • 星·話題丨你對2021年的新能源汽車有什麼期待?
    你對2021年的新能源汽車有什麼期待?希望續航方面更上一層樓,爭取幹到1000公裡,這樣電車也可以當做油車隨處浪~ @梅乾菜扣肉 希望2021年新能源汽車自動駕駛功能更進一步,讓我在駕駛時完全放飛自我,哈哈~
  • 2021年「十大預言」
    來源:財富動力網作者:楊德龍2020年行情即將收官,2021年即將到來。我連續兩年發布「十大預言」絕大多數得以實現,很多投資者都在期待我的2021年「十大預言」。雖然做年度預言需要很大的勇氣,犯錯的概率也很大,但是我認為預測結果重要,背後的分析邏輯更重要,供大家做投資決策參考,歡迎斧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