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農業科學院蜜蜂研究所幫助農民更好發展「甜蜜」事業

2020-12-20 人民網寧夏頻道

  蜜蜂所團隊成員正在對蜂農進行蜜源植物溯源系統培訓。中國農業科學院供圖

  李建科(手持活框者)為蜂農指導中蜂養殖技術。 中國農業科學院供圖

  別看蜜蜂小,卻能挑大梁!

  以「三區三州」為代表的深度貧困地區是脫貧攻堅中的硬骨頭。巧合的是,這些地區幾乎都是現有中蜂(中華蜜蜂,為我國獨有品種)適宜養殖地。如何發揮當地優勢,助力農民脫貧致富,中國農業科學院蜜蜂研究所探索出了許多新路徑。

  帶動蜂農科學養殖

  蜜蜂不再亂飛,蜂群產蜜量從5公斤提高到10公斤

  「李教授好!俺們蜜蜂的春季疫病怎樣防控?您能指導一下嗎?」2月16日一大早,中國農業科學院蜜蜂研究所(以下簡稱蜜蜂所)研究員李建科就接到來自陝西省寧陝縣一個養蜂合作社示範蜂場的電話。

  疫情當下,儘管無法趕赴現場,李建科通過網絡為寧陝縣蜂農進行了6場遠程培訓,有近萬名蜂農參加。

  寧陝縣是陝西南部的貧困縣,森林覆蓋率達90.2%,是南水北調的重要水源地和國家生態建設示範區。這裡擁有大量椴樹、漆樹、五倍子、板慄等優質蜜源植物,是中蜂的天然棲息地。據估算,載蜂量至少10萬箱,年產蜂蜜至少1000噸,產值過1億元。然而,在這個大山裡,還有3000多戶貧困戶。

  以前當地養蜂靠天,蜂農想提高技術卻不知從何做起。2017年12月,時任蜜蜂所所長王加啟帶領專家團隊深入寧陝縣開展扶貧工作,確立了李建科作為對口寧陝幫扶聯繫人。從此以後,當地蜜蜂養殖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李建科團隊發現,大多數蜂農不會科學養蜂。他舉了好幾個例子:取蜜方式粗放,產品存在質量隱患。當地普遍採用煙燻驅趕蜜蜂,再將蜂巢從蜂桶取出,將帶有蜜蜂幼蟲的蜂巢弄碎,製作土蜂蜜,產品衛生標準和質量難以保證。技術不過關。蜂農不了解蜜蜂在缺蜜季節還要飼喂,導致一些蜂群被餓死。有的人還在冬天不該飼餵時依然餵稀糖水,蜜蜂興奮飛出,遭遇低溫而凍死;對蜜蜂重要病蟲害的診斷和防控知識欠缺,尤其對中蜂的「中囊症」束手無策。蜂蜜產量低。蜂農習慣於傳統的樹洞、牆洞養蜂方式,對先進的活框養蜂技術難以接受,土法取蜜效益低,每箱蜂年產蜂蜜僅5公斤左右。

  為此,李建科開展現場培訓十餘次,向蜂農傳授了便於管理的活框取蜜養蜂方式,還教授了一系列養殖技巧。從此,蜂農的蜂不再亂飛了,蜂群也強大了,每箱蜂產蜜量從5公斤提高到10公斤,收入隨之提高。李教授被蜂農親切地稱為「蜂漢子」。

  在這個團隊的指導下,當地一家養蜂專業合作社率先建立了標準化示範蜂場和蜂蜜加工廠,已發展社員263人,為70多戶貧困戶每戶無償提供5—8箱蜂群。合作社按照「園區+合作社+基地+貧困戶」經營模式,通過土地入股、產品回收、園區務工、技術入股共建養蜂扶貧示範基地,以及資金入股分紅等多渠道帶動貧困戶增收。

  短短幾年,當地養蜂專業合作社發展到18家,龍頭企業2家,蜂蜜加工線3條,蜂蜜銷售企業20餘家。全縣養蜂從2016年的1.4萬箱增加到目前的3.4萬箱,產業初具規模。全縣有516戶貧困戶養蜂7854箱,年產蜂蜜39.3噸,戶均增收4000元。寧陝縣因此被授予「蜂業提質工程示範縣」稱號。

  激活扶貧良性循環

  破解困擾當地幾十年的有毒蜜源難題,建立精準扶貧模式

  2015年和2016年,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鶴峯縣和利川市發生食用蜂蜜中毒事件,恩施蜂蜜陷入全面滯銷,產業面臨崩潰危險。

  關鍵時刻,蜜蜂所質檢中心常務副主任、國家蜂產業技術體系產品質量控制與安全評價崗位科學家李熠第一時間奔赴現場,深入山溝開展有毒蜜源植物的調查。

  通過不懈攻關,李熠團隊探明了有毒蜜源植物的種類和危害成分,研製出了蜂蜜中雷公藤檢測系列產品。自2018年起,測試紙條在鶴峯縣蜂蜜生產和收購環節中推廣應用,只需要3—5分鐘即可判斷蜂蜜是否含毒,解決了困擾當地幾十年的難題。

  在李熠團隊指導下,鶴峯縣國鑫家庭農場的喻明國建立了中蜂1528精準扶貧模式:即1戶貧困家庭,飼養5群中蜂,培植2畝淡季蜜源植物,當年收入不低於8000元。這個模式最重要的是可持續發展。和單純發蜂箱不同,蜂農學會科學養殖以後,進行擴繁育,主動將科學養蜂方式傳授給下一個蜂農,除了帶動他人致富,還能得到賣蜂和取蜜雙重收入。

  中蜂1528精準扶貧模式逐漸推廣,越來越多的蜂農嘗到了甜頭,當地發展走向良性循環。夏秀珍是鶴峯縣太平鎮三岔口村的貧困戶,在2018年成立合作社,帶動本村10戶貧困戶按1528模式發展,當年自己的蜜蜂發展到了55群,10戶貧困戶當年收入達到8100元/戶。

  做好「甜蜜」事業

  抓住電商扶貧機遇,用好科技專家智力支持

  甘肅省隴南市自然條件豐富優越,但交通相對不便,當地農民只靠賣農產品原材料賺取微薄收入,扶貧任務艱巨。

  國家優質蜂產品創新聯盟理事長、蜜蜂所原副所長楊永坤到隴南市掛職副市長後敏銳地意識到,在隴原大地發展電商扶貧是脫貧攻堅的「新動能」,必須緊緊抓住這個機遇。

  借著全市發展電商的東風,蜜蜂所專家指導當地蜂農在各大電商平臺上建立網店、微店,把特色、優質的土蜂蜜銷售至省內外城市。目前,各縣區養蜂農戶和合作社的土蜂蜜註冊網店、微店達300多家,在去年「雙11」期間,「小崔蜂蜜」日銷售額達3萬元,兩當狼牙蜜熱銷1萬多罐,成為當天的「搶手貨」。通過電商平臺,這些「養在深山人未識」的優質蜂產品真正走出了大山。

  與此同時,蜜蜂所與隴南市政府積極合作,多名專家被聘為隴南市中蜂養殖技術顧問,幫助提升中蜂養殖量和蜂蜜品質。在這些科技專家的精心指導下,2019年隴南市中蜂養殖規模達到近40萬群,比2015年的8.7萬群翻兩番,產值達2.8億元,佔全市農民經濟收入的15%以上。如今,隴南市中蜂養殖量已經佔到甘肅省的62%。

  在科技扶貧過程中,蜜蜂所的專家們也像勤勞的蜜蜂一樣,忙碌在偏遠的角落。一年四季做培訓、幫產業,許多專家不辭勞苦。有的驅車6個小時到達偏遠的鄉鎮,只為開展2個小時的現場培訓,一路顛簸、暈車是家常便飯;有的專家是過敏體質,被蜂蜇後多次被送進醫院……據統計,2015年以來,蜜蜂所共有60多名專家忙碌在脫貧攻堅第一線,累計開展技術培訓班108次,現場指導300餘次,培訓蜂農人次超過1.6萬,培訓骨幹技術人才450人,帶動3300戶農民實現脫貧。

  中國農業科學院院長唐華俊說,蜂產業集經濟、社會、生態效益於一體,投資小、見效快,不佔耕地、不用糧食、環境友好,科技工作者將繼續不遺餘力,幫助更多農民發展「甜蜜」產業,助力脫貧攻堅,奔向全面小康。

      《 人民日報 》( 2020年03月02日 19 版)

(責編:吳隆重、寬容)

相關焦點

  • 幫助農民更好發展「甜蜜」事業(科技視點·科技扶貧 我們在行動②)
    中國農業科學院供圖李建科(手持活框者)為蜂農指導中蜂養殖技術。中國農業科學院供圖別看蜜蜂小,卻能挑大梁!以「三區三州」為代表的深度貧困地區是脫貧攻堅中的硬骨頭。巧合的是,這些地區幾乎都是現有中蜂(中華蜜蜂,為我國獨有品種)適宜養殖地。如何發揮當地優勢,助力農民脫貧致富,中國農業科學院蜜蜂研究所探索出了許多新路徑。帶動蜂農科學養殖蜜蜂不再亂飛,蜂群產蜜量從5公斤提高到10公斤「李教授好!俺們蜜蜂的春季疫病怎樣防控?您能指導一下嗎?」
  • 發揚蜜蜂精神開啟甜蜜生活蜜蜂研究所開放日活動帶您共享甜蜜事業
    工作人員正在介紹蜜蜂的生活習性「阿姨,這是雄蜂還是雌蜂啊,他們一直忙著,不累嗎。」9月19日,在北京植物園內的蜜蜂研究所,蜜蜂觀察活動吸引了很多小朋友的目光。9月19日-20日,中國農業科學院在「第三屆中國農民豐收節」和「2020年全國科普日」即將到來之際,組織院屬35個單位同步開展第二屆農科開放日活動。國家優質蜂產品科技創新聯盟與中國農業科學院蜜蜂研究所聯合舉辦主題為「甜蜜生活·健康人生」的開放日市集活動位於北京植物園內的蜜蜂研究所,吸引了無數遊客競相打卡。
  • 中國農業科學院蜜蜂研究所國家蜜蜂基因庫建設項目儀器購置中標公告
    中國鄉鎮企業總公司受中國農業科學院蜜蜂研究所的委託,就中國農業科學院蜜蜂研究所國家蜜蜂基因庫建設項目儀器購置項目(項目編號:CTEC2017B315)組織採購,評標工作已經結束,中標結果如下: 一、項目信息項目編號:CTEC2017B315項目名稱
  • 2020中國農業科學院蜜蜂研究所傳粉蜂生物學與授粉應用創新團隊...
    中國農業科學院蜜蜂研究所傳粉蜂生物學與授粉應用團隊擬招聘博士後1名。二、申請者應聘條件1.政治立場堅定,思想素質過硬,熱愛農業科研事業,具備良好的團隊協作能力與創新精神;2.品學兼優,身體健康,年齡在35周歲以下,獲得博士學位一般不超過3年;3.近三年內需以第一作者發表SCI、EI、CPCI-S、SSCI或CSSCI收錄學術研究論文1篇,或在中文核心期刊發表學術研究論文2篇;4.具有生物信息學、宏基因組學
  • 2020中國農業科學院蜜蜂研究所蜜蜂病蟲害生物學創新團隊招聘蜜蜂...
    中國農業科學院蜜蜂研究所蜜蜂病蟲害生物學創新團隊因工作需要,面向社會公開招聘編外蜜蜂病害實驗室檢測人員1名,現將招聘崗位、條件要求及有關事項公告如下:一、招聘崗位及要求1、本科及以上學歷,生物學或分子生物學相關專業。2、有生物學或分子生物學實驗基礎、具有較強的實驗操作技能和數據分析能力。
  • 中國農業科學院蜜蜂專家帶隊考察石柱中蜂產業
    華龍網8月14日15時52分訊 8月5-7日,國家蜂產業技術體系崗位科學家、農業部蜂產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北京)主任、中國農業科學院蜜蜂研究所李熠研究員帶領中國養蜂學會副理事長羅嶽雄研究員、湖北省養蜂管理站站長顏自立、國家蜂產業技術體系武漢試驗站站長朱黎、中國農業科學院蜜蜂研究所周全慧博士以及國家蜂產業技術體系重慶試驗站站長羅文華
  • 西藏發展高原養蜂 推動蜂農 「甜蜜事業」
    拉薩市堆龍德慶縣一處開闊地上擺放著35個大箱子,不時有蜜蜂飛進飛出。這是西藏自治區農牧科學院農業研究所的專家們在開展高原蜜蜂養殖技術越冬適應性試驗,當年獲得成功。從此,西藏告別了無蜜蜂養殖產業的歷史。西藏自治區農牧科學院農業研究所的專家們經過長期研究認為,由於西藏屬於高寒地區,冬季花源稀少,但是西藏地域遼闊,高海拔複雜的地形地貌和氣候環境的多樣性,使蜜源植物資源十分豐富,為發展養蜂產業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和巨大的空間。經過長期研究和技術引進,初步研究出在高海拔低氣壓環境下蜂蜜加工技術,生產出獨特的高原蜂蜜。
  • 2020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環境與可持續發展研究所辦公室招聘1人公告
    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環境與可持續發展研究所隸屬於農業農村部下屬科研事業單位,因工作需要,現面向社會招聘實驗室危化品庫管理員1名,具體要求如下:一、招聘條件1.大專及以上學歷,年齡在45周歲以內;2.組織紀律性強,有高度的責任感和敬業態度,為人忠厚可靠,綜合素質高;3.有一定的相關業務知識,從事過實驗室危險化學管理者優先
  • 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熱帶作物品種資源研究所南藥研究室主任王祝年...
    12月24日,海南省第七次勞動模範和先進工作者表彰大會在海口舉行,從領獎臺上下來後,省先進工作者獲得者、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熱帶作物品種資源研究所南藥研究室主任、南藥研究首席科學家王祝年馬不停蹄地回到儋州,繼續投入到南藥種質資源、熱帶野生植物資源的收集保存鑑定和評價中去。
  • 2020年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科技信息研究所招聘公告
    2020年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科技信息研究所招聘公告已公布,計劃招聘12人。報名方式:郵箱報名。江蘇公務員考試網現將其公布如下:   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科技信息研究所2020年度公開招聘工作人員公告   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科技信息研究所(以下簡稱「信息所」),隸屬於農業農村部下屬的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是我國熱區唯一從事熱帶農業經濟與信息創新研究及公益性服務的國家級科研機構。
  • 先正達與蜜蜂研究所籤署合作框架協議 踐行促進生物多樣性承諾
    北京2016年3月30日電 /美通社/ -- 近日,先正達公司與中國農業科學院蜜蜂研究所共同籤署了農藥科學使用、生物多樣性與蜜蜂發展科技合作項目框架協議,鞏固和擴大雙方在農藥科學使用與蜜蜂健康科技領域的交流與合作。
  • 2020年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椰子研究所招聘公告
    2020年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椰子研究所招聘公告已公布,計劃招聘14人。報名方式:郵箱報名。江蘇公務員考試網現將其公布如下:   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椰子研究所2020年人才招聘公告   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椰子研究所(以下簡稱「椰子所」) 始建於1979年,隸屬於農業農村部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是我國唯一以熱帶油料作物為主要研究對象的社會公益性科研機構,主要開展椰子、油棕、油茶等熱帶油料作物及檳榔、椰棗等熱帶經濟棕櫚植物的科技創新、成果轉化和產業服務工作
  • 2021中國農業科學院農田灌溉研究所招聘22人公告(第一批)_北京中公...
    中國農業科學院農田灌溉研究所是專業從事農田水利與灌溉工程科技創新的國家級科研機構,加掛有「水利部農田灌溉研究所」「水利部灌溉試驗總站」「河南省灌溉排水技術研究所」等牌子,「三權」歸屬農業農村部。研究所學科領域主要包括農業水資源與環境、灌溉工程技術與裝備、作物灌溉技術、都市及設施農業灌溉、農村水利發展等。
  • 2020年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農產品加工研究所招聘公告
    2020年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農產品加工研究所招聘公告已公布,計劃招聘16人。報名方式:郵箱報名。江蘇公務員考試網現將其公布如下:   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農產品加工研究所2020年人才招聘公告   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農產品加工研究所(簡稱中國熱科院加工所)建於1954年,坐落於美麗的海濱城市廣東省湛江市,是隸屬農業農村部的副廳級科研事業單位,是中國歷史悠久、規模較大的熱帶農產品加工科研機構,人員編制543人。
  • 2019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環境與可持續發展研究所碩士研究生複試公告
    根據教育部2019年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相關文件精神和《中國農業科學院2019年碩士研究生複試工作辦法》,堅持「按需招生、全面衡量、擇優錄取、寧缺毋濫」的原則,進一步提高招生選拔質量,規範複試組織管理,現將我所2019年碩士研究生複試工作安排如下:一、複試分組安排按照一級學科成立5個複試小組,
  • 中國農科院31個研究所迎來開放日
    ……9月21日上午,位於北京北三環邊的中國農科院科學試驗田上人頭攢動,許多小朋友一邊觀察著試驗田裡水稻、穀子、高粱、蓖麻等平時很難見到的糧食作物,一邊爭先恐後地向講解員發問。9月21~22日,中國農業科學院舉辦首屆全院規模的農科開放日活動,這樣的場景在全國13個省市的院屬31個研究所內同時上演,兩天時間裡,這些研究所將面向全社會大中小學生、社區居民、農民等公眾,開展科普解讀、實驗室參觀、動手實驗等豐富多彩的活動。
  • 2020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農產品加工研究所人事專員招聘1人公告
    2020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農產品加工研究所人事專員招聘1人公告 2020-05-18 11:56:31| 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農產品加工研究所 因事業發展需要,現面向社會公開招聘1名人事處管理專員(非編制),有關事項公告如下:一、招聘崗位及職責
  • 2021年中國農業科學院蘭州畜牧與獸藥研究所招聘11人公告
    2021年中國農業科學院蘭州畜牧與獸藥研究所招聘11人公告 2020-12-25 10:33:48| 中國農業科學院蘭州畜牧與獸藥研究所
  • 「窗口」看小康(61)丨深山養蜂人的甜蜜事業 看文成如何讓蜜蜂成...
    浙報集團縣級融媒體中心共享聯盟「大潮起之江 『窗口』看小康」大型移動視頻新聞行動,12月8日在學習強國浙江平臺、浙江新聞客戶端、天目新聞客戶端、小時新聞客戶端以及有關縣級融媒體平臺推出第61期報導《深山養蜂人的甜蜜事業
  • [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特別報導·發展篇]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儋州...
    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橡膠研究所。據《今日儋州》消息   61年前,華南熱帶林業科學研究所,也就是現在的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遷址儋州,數代熱科人紮根儋州這片熱土,生根發芽、開花結果,開闢了新中國的熱作事業。60多年來,熱科人秉承「無私奉獻、艱苦奮鬥、團結協作、勇於創新」的精神,為推進祖國熱帶農業科技事業的發展奮力拼搏,嘔心瀝血,做出了突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