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廣東招生3602人新增三專業,華工理科預估最低排位降2000名
文/羊城派記者 王倩 通訊員蔡珊珊、盧慶雷
廣東省內高校近日陸續公布2018年本科招生計劃,6月17日,中山大學校園開放日時舉行招生發布會,中大表示,今年入學的新生將享受不設限專業轉出。華南理工大學招辦同日透露,歡迎文科前3500名、理科前12000名考生衝報華工,相比去年最低排位文科下降1200名左右,理科下降2000名左右。
中大深圳校區全國招生1500人
17日,清華大學、上海交通大學、浙江大學、南京大學等近60所「985工程」、「211工程」院校在中大南校園設立了諮詢點,近萬名考生和家長前來參加。清華大學的攤位上只有一名諮詢老師,一旦有人前來就會先問「是華附的嗎?」據了解,清華預計廣東省文科前十名、理科前100名填報清華較有希望。
中大今年總體招生規模不變,2018年本科招生計劃約8000名,包括內地計劃7730名,港澳臺僑計劃300名,與往年持平。51個院系74個招生專業(大類)以統一代碼(10558)進行招生。其中,中大在廣東省招生計劃3602名,包括綜合評價錄取計劃300名。中大今年還新增航天航空工程、網絡空間安全以及海洋工程與技術等3個專業招生。
圖/視覺中國
中大100億元高起點打造的深圳校區重點布局新工科和醫科,今年面向全國招生1500人。據了解,深圳校區是中大的主體校園之一,著力服務國家重大戰略,服務深圳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錄取考生首先在廣州校區培養,深圳校區建成後即遷至深圳就讀。
中大表示,為調動和發揮本科生的學習積極性,營造有利於人才成長的學習環境,使學生有更大的發展空間,中大今年建立自由申請的轉專業制度,使學生能根據個人愛好、特長選學專業,促進學生的個性發展。同時,中大從2018級學生開始實現跨院系選課,進一步提高學生學習自主權。
華工暨大南方醫最低排位均下延
2018年華南理工大學在廣東省設置了文科專業(方向)15個,理科專業(方向)86個。專業結構進一步優化,普通類理科增加了信息工程、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自動化、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機械工程、土木工程等廣東省理科考生青睞的專業計劃數;文科增加了金融學、國際經濟與貿易等廣東省文科考生青睞的專業計劃數。
華工招辦預計,廣東省普通類考生出檔華工且服從專業調劑的,文理科前200名可入選華工院士名師「菁英計劃」;文科前1200名、理科前3000名可滿足報考的第一志願專業;文科前2000名理科前6000名填報滿6個不同專業志願0調劑;文科前3500名、理科前12000名的考生報考華工專業選擇範圍廣,華工專業不設級差,建議考生填報時拉開專業梯度。
羊城派記者注意到,去年華工招辦表示,近幾年華工在廣東的最低錄取排位大概是理科9000名左右,文科2700名左右。實際上,2017年最終的錄取結果顯示,理科最低排位是10376名,文科最低2335名,這與今年的預計頗有差距。
無獨有偶,此前,暨南大學已明確表示,預計今年暨大理科最低排位會從往年的15000名下延到20000名。南方醫科大學招辦也預計理科最低排位下延1000名。其他部分高校雖未明說,但也表示今年在理科普遍擴招的情況下,最低排位下延將是大概率事件。
二本院校今年預測較為樂觀
廣東財經大學2018年招生計劃共6000人,較去年持平,其中廣東省內招生5691人(文科2535人,理科2932人,藝術類224人),共有56個專業招生(不含3個實驗班),在本科批次錄取。今年新增2個專業: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數字媒體藝術。
廣財招辦承諾,平行志願投檔模式下,投檔到廣財的考生,服從專業調劑且符合錄取條件,學校承諾一律不退檔。學生入學後共有3次轉專業機會,第一次為「中外人才培養實驗班」遴選;第二次為創新實驗區(基地)遴選;第三次為大二第一學期的專業二次選擇。
另外,學生還可以在大一第二學期申請修讀輔修專業。新生可申請的獎學金總額高達300萬。佛山校區全學段專業的所有新生均可獲一次性新生獎學金。
廣財從2016級本科生(實驗班學生除外)起實行完全學分制。完全學分制賦予學生更大的自主選擇專業、課程、任課教師和學業進度的權利。同時,完全學分制也為學生提前畢業和中途休學創業提供了可能和機會。
廣財招辦預計,由於今年廣東一二本合併錄取,建議文科排名13000以內,理科排名47000以內有志於報讀廣財的考生,填報志願時在衝報中大、華工、暨大等學校後將廣財作為首選;文科排名17000以內,理科排名57000以內的考生也可以大膽衝報。
羊城派記者查閱2017年廣財在廣東省錄取情況,文科最低排位為18837名,理科最低排位為58966名。顯然,作為曾經的二本院校,批次合併後廣財對生源質量更為樂觀。(更多新聞資訊,請關注羊城派 pai.ycwb.com)
來源|羊城派
題圖|視覺中國
編輯|林詩妍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