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度「中國大學生自強之星」獎學金推報活動總結分享會暨2020年度推報活動啟動儀式
12月22日下午,2019年度「中國大學生自強之星」獎學金推報活動總結分享會暨2020年度推報活動啟動儀式在我校舉行。團中央書記處書記吳剛、校黨委書記陳志堅、校長沙愛民、新東方教育科技集團董事長俞敏洪、團中央基層建設部副部長李輝、中國青年報社副總編輯翁翔、團省委副書記賈琳、校黨委副書記黎開誼、全國學聯駐會主席孫文財等領導嘉賓出席活動。團省委書記段小龍會前蒞臨學校指導工作,並與學校領導座談交流。2019年度「中國大學生自強之星標兵」以及所在高校指導教師、我校師生代表120餘人參加活動。
分享活動在莊嚴的國歌聲中拉開帷幕
共青團中央書記處書記 吳剛致辭
吳剛在講話中指出,中國青年面臨建功立業的難得歷史機遇,自強之星的事跡打動人心、催人奮進,生動展現了當代大學生的良好風貌,是新時代青年學子可親、可敬、可信、可學的身邊榜樣。他勉勵廣大同學牢牢把握時代脈搏,自強不息,奮勇前進,以大學生自強之星們為榜樣,志存高遠、揚起理想風帆,腳踏實地、磨亮青春底色,勇立潮頭、擔當時代責任,讓青春在新時代的廣闊天地中絢麗綻放。
長安大學黨委書記 陳志堅緻歡迎辭
陳志堅代表學校對各位嘉賓和師生的到來表示熱烈歡迎。他介紹了學校歷史、學科特色、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等基本情況以及學校共青團特色工作,同時對自強之星選樹活動給予高度評價。他表示,學校將以此次活動為契機,以更加昂揚的狀態投入到新時代黨的青年工作之中,認真履行職責,不斷創新工作思路,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中國青年報社副總編輯 翁翔講話
翁翔就2019年度「中國大學生自強之星」獎學金推報活動情況進行了總結介紹。
練就過硬本領,錘鍊品德修為
2019年度「中國大學生自強之星」獎學金推報活動產生了一批在投身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服務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助力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躬身社會實踐、熱心志願服務、弘揚網上文明等方面具有突出事跡、做出突出貢獻的,在當代大學生中起到榜樣引領作用的自強典型。接下來,讓我們追隨自強者奮進的腳步,共同感受來自中國大學生自強之星標兵的不凡故事。
郭強、許成富、林啟和的故事
四川大學 郭強
從放牛娃到985研究生,自強不息叩開理想之門;涉越千山播揚大愛,志願足跡遍布五湖四海。傳遞善舉,奉獻西部,他堅信「有志者奮鬥無悔」,在基層和人民中綻放青春花朵。
廣州鐵路職業技術學院 許成富
他是扶危濟困的美德少年,是向上向善的好青年,公益服務是烙在他身上的印記,年輕的肩膀扛起過七旬老人的晚年。他將熱愛變成對社會的責任,用行動講述了無悔青春的壯美篇章!
長安大學 林啟和
他胸有大愛,常懷感恩之心;他自強不息,立志奉獻社會。他兩次義無反地顧捐獻細胞,只為救助素昧平生的白血病患者。他用最質樸的想法和最無私的行動,努力讓「世界充滿愛」。
沙愛民、喬建賓、王學文為獲獎同學頒獎
蔡張飛、次仁、唐瑋鮮、 阿恩克其的故事
安徽師範大學 蔡張飛
從輟學少年到退役大學生士兵,他以優異的專業成績和全面發展的綜合素質成為青年榜樣,由他創立的軍事體驗教育創業項目帶動更多退役士兵找到前行的方向。鐵血榮光存心間,追夢之旅在路上。
西藏大學 次仁
他是一名盲人學生,以優異的成績考入西藏大學藏語師範專業。他熱心公益事業,利用課餘時間將更多的作品翻譯成盲文,為更多的盲人創造閱讀的機會。他自強不息,用實際行動詮釋了「生活以痛吻我,我卻報之以歌」的昂揚精神。
桂林醫學院 唐瑋鮮
她不畏疫情險阻,在搶救生命的第一時刻挺身而出,邊哭邊跪在路邊給昏厥老人做「口對口」心肺復甦,用行動踐行醫學生誓言。救人事跡被三十餘家媒體平臺爭相報導,引發社會廣泛讚譽。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阿恩克其
他是從涼山深處飛出的彝族之鷹,苦難的童年鋪就了他堅強的求學之路。創建支教團,用溫暖的羽翼為家鄉少年撐起一片藍天;化身代言人,用直播帶貨助力家鄉脫貧摘帽;他以實際行動詮釋青年擔當!
陳志堅、俞敏洪、李輝、翁翔為獲獎同學頒獎
宋琦、藍際榮、 餘漢明的故事
東北大學 宋琦
百日複習,築夢高考,他是戰勝血癌的青春鬥士;無畏挑戰,埋頭向前,他是無畏奔湧的科創後浪;為愛堅守,攜愛同行,他是心懷感恩的潤物雨滴。以無畏贏得生命長度,以自強拓展人生寬度。
中南民族大學 藍際榮
他是科研的「狂熱者」,19篇學術論文,記錄了他孜孜不倦的鑽研,70餘項國家級省級榮譽顯示了他積極進取的態度。他用科技發明解決行業瓶頸問題,立志在綠水青山建設綻放個人價值。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餘漢明
他是「關鍵抉擇」方陣「框子兵」,在天安門前獻禮祖國七十華誕。他是武漢社區居民口中的「餘師傅」, 44天如一日跑腿代購,作為戰疫00後先鋒火線入黨。他是未來飛行員,他將赤心與藍天相融,誓以青春之我與國同航。
吳剛、賈琳、孫文財,上臺為獲獎同學頒獎
事跡分享
林啟和
長安大學
懷感恩之心,點亮他人生命之光。林啟和分享他和他的《選擇》故事。
「
說心裡話,面對未知的東西誰都會害怕,但是相比對未知的恐懼,我更害怕的是一條活生生的生命會因為我的膽怯退縮而失去了重生的希望!
從我選擇參加志願服務活動到完成第一次捐獻,不變的是感恩的心,這一次我依然選擇了堅守那份初心。我再次躺到了那張神聖而又熟悉的病床上,完成了淋巴細胞的捐獻。於是,我也成為了陝西省第2例二次捐獻者!當我收到患者的感謝信並得知對方僅僅是一名小孩的時候,我覺得這些付出更顯得有意義。
」
阿恩克其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阿恩克其分享他與涼山州的故事
「
2018年夏天,我創建了「一心彝意」支教團隊。我帶領團隊自行搭建8間簡易板房校舍,和家人鄰居一筐一筐地背起磚瓦和水泥。我拿出平時節餘的生活費購置100多套桌椅,從此,涼山裡多了14位老師和一所用汗水凝聚成的彝心學校。
作為一隻從大涼山裡飛出來的鷹,我時刻銘記:「走出去,不是為了拋棄貧窮的家鄉,而是為了更好地建設家鄉。」大涼山!等我回來!
」
餘漢明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餘漢明分享他作為「戰『疫』00後」的故事
「
我每天忙於志願服務,生活十分充實。經歷此次國內疫情,反觀國外疫情發展,我擁有了前所未有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我們是年青的一代,也是代表希望的一代。今天我們青年人處在中華民族發展的最好時期,既面臨著難得的建功立業的人生際遇,也面臨著「天將降大任於斯人」的時代使命。讓我們從前輩們手中接過時代的大旗,用青春和汗水創造出讓世界刮目相看的新奇蹟!
」
2010年度中國大學生自強之星標兵、中國青少年科技獎提名獎獲得者李強作事跡分享
「
安身。人須事上磨,方能立得住。
立命。寧為數尺有源之井水,不為數頃無源之塘水。
厚積薄發。凡後生美質,須令晦養厚積。
」
2020年度「中國大學生自強之星」
獎學金推報活動啟動
吳剛、陳志堅、沙愛民、俞敏洪、孫文財、李輝、翁翔、賈琳、黎開誼、李強共同啟動2020年度「中國大學生自強之星」獎學金推報活動。
活動在青春激昂的團歌聲中落下帷幕
俞敏洪同2019年度「中國大學生自強之星標兵」座談,他結合自身經歷,分享了對於成長成才的感悟和思考,勉勵大家厚植家國情懷,勇於砥礪奮鬥,創造優秀業績。
精彩花絮
俞敏洪與獲得2019年度「中國大學生自強之星(標兵)」獎學金的同學合影留念
俞敏洪、翁翔分別寫下祝福
News
延伸閱讀
2019 年度「中國大學生自強之星」獎學金推報活動尋訪產生了10名「中國大學生自強之星標兵」和2190名「中國大學生自強之星」獎學金獲得者。他們有的衝鋒抗疫前線、笑對病痛磨難,有的助力脫貧攻堅、投身強軍偉業,有的守護生態環境、照顧孤寡老人,有的毅然救死扶傷、躬身教育扶貧,有的矢志盲人教育、捐獻細胞救人,用實際行動詮釋了「奮鬥是青春最亮麗的底色」。
據悉,由共青團中央、全國學聯指導,中國青年報社、新東方教育科技集團聯合開展的「中國大學生自強之星」獎學金推報活動自2007年開展以來,至今已連續舉辦13屆,活動共產生了130名「中國大學生自強之星標兵」、15000多名「中國大學生自強之星」和提名獎獎學金獲得者。
本次分享會由共青團陝西省委和長安大學共同承辦。活動通過共青團中央官方微博、中華全國學聯官方微博、中國共青團網官方微博、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及官方微博、三秦青年官方微博、微博校園官方微博、中華網官方網站、長安大學官方微博及視頻號等進行網絡視頻同步直播,數萬人在線收看。
黨委宣傳部 訊瀾工作社
資料來源:校團委
圖片:校團委、徐龍超
動圖:趙傑、黃天怡、周榮輝
原標題:《青春自強 剛健勇毅 | 2019年度「中國大學生自強之星」齊聚長大!》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