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須知:這3種一廂情願的父母,最傷孩子的心

2020-08-13 樺姐談養育


父母好好學習,孩子天天向上!大家好,我是劉樺

做了這麼多年的家庭教育,我有一個很深的體會,那就是父母和孩子之間最大的分歧和衝突,來自於父母的「一廂情願」。

其實,孩子們的世界很簡單,他們想要的就是一個最「基本」的爸媽。

但是,我們大部分父母卻拼盡全力,給到孩子我們認為最好的,或者給到孩子一個我們自認為完美的自己。

可這些偏偏給孩子造成了很大的壓力和痛苦,而且還不是孩子所想要的那種爸媽。

我們試想一下,當一個追求完美、犧牲自我、奉獻一切,把最好的都給孩子、一切都為孩子著想的的父母,他可能會不去要求孩子有同樣的完美表現嗎?

或者不會因為孩子沒有給到他們所期望和對等的回報,而感覺委屈和被辜負嗎?

這就是為什麼,有些家長在孩子「叛逆」 「堅持自我」 「迴避溝通」時,會出現激烈的反應:

「我辛辛苦苦為你付出了一切,你怎麼就這麼不懂事,不能體諒我呢?」

「如果不是因為你,我的人生會非常精彩。」

「我這麼做,還不是為了你,我這麼辛苦還沒有抱怨,你有什麼好抱怨的?」

············

或許,你在教育過程中,從來沒有發現,你對孩子的要求是那麼多,更沒有覺察到,自己對孩子的愛,只是你的自以為是、一廂情願而已。

最後,不但不會得到孩子的感激,還會傷了孩子的心。

因為,孩子要的不過就是一個普普通通,能夠陪伴他一路快樂成長,並能接受他原本的樣子,讓他自然、自在長大的爸爸媽媽

我相信,每個父母都希望自己是一位合格的父母、孩子心中的好爸媽。

但是,要做到這些,得從自我教育、自我檢視開始。

你是一廂情願為孩子而活的父母嗎?

蔣女士,是我的一個學員。她有一個上初中的女兒。自從她這個女兒出生後,蔣女士就放棄了高薪工作,在家全職帶孩子。

蔣女士對女兒,可謂是費盡心思,煞費苦心。她把全部的時間、精力、感情都投注在了女兒身上。

拒絕所有的同學、朋友聚會,她覺得與其出去吃吃喝喝浪費時間,不如在家陪陪女兒。

蔣女士覺得,女兒就是她的精神支柱,就是她的一切,就是她的未來。

女兒以後一定要考名牌大學,一定要知書達禮。

她看不得女兒受一點委屈,受不了女兒吃一點苦。

女兒的事,就是她的事,丈夫的事和她無關。她的心裡只有女兒。

為此,丈夫專門找她溝通過,丈夫覺得,蔣女士只關心女兒,不關心他,在家時裡,丈夫就像是隱形人,夫妻之間的話也越來越少了。

但蔣女士認為,丈夫是個成年人,完全可以自己照顧自己,而女兒還小,需要有人照顧。

最後,蔣女士和丈夫的婚姻亮起了紅燈。

可是,隨著女兒慢慢地長大,蔣女士明顯感覺到,在和女兒的相處中越來越吃力。

女兒不但極度叛逆,還經常對她說:「你沒有你自己的事情啊,天天盯著我幹嘛。」

「你沒事,不能出去找點事情做做嘛,一天到晚呆在家裡幹嘛。」

「你什麼都不懂,我跟你說幹嘛。」

「我的事你少操心,你又不懂。」

「我以後,可不希望活著你這樣的,太失敗了。」

···················

蔣女士,現在是心灰意冷,完全失去了生活的鬥志和方向。

以前,她活著的動力是女兒,可現在.......她不知道該怎麼活了。

像蔣女士這樣為女兒而活,犧牲自我的媽媽不在少數。

他們為孩子付出了一切,到頭來,卻得不到孩子的諒解,還要被孩子數落。

父母的心裡無疑是痛苦的,是失望的。

但是,反過來想一想,當父母為孩子做了這麼大的犧牲時,可曾想過孩子心理的負擔與壓力?

畢竟,他將要承擔的不只是自己的一生,還有父母的一生

我們每個父母都期望孩子未來的人生是幸福的,是快樂的。

但是,只有活出自己的爸爸媽媽,才能教孩子如何活出自己的幸福

所以,愛孩子,並不是以犧牲自我,放棄一切,來成全他們。

一個失去自我的父母,如何養育出追求自我實現,為自己活出幸福、精彩的孩子呢?

因為,當父母放棄自己時,孩子已經失去了一個學習的榜樣。

因此,父母要活出自己,去追求你的理想,你的夢想,你的愛好

讓孩子看到你為夢想而努力的樣子,你為理想而奮鬥的狀態,最終活出自己獨具風採的人生

孩子會引以為豪,並追隨你的步伐,活出他自己的精彩

你是一廂情願把個人意志強加到孩子身上的父母嗎?

我們有些父母,總覺得自己是過來人,有豐富的社會經驗,把自己的情感、興趣、需要、觀點、期望等強加在孩子身上。

孩子一旦反抗,父母就會說:「你懂什麼?我吃過的鹽,比你走過的路還多。」

其實,父母原來是出於對孩子的愛,希望孩子的人生中能避免犯自己犯過的錯、吃自己吃過的虧、受自己受過的苦。

這也是父母的一片好心,沒有什麼不對的。

只是,我們忘記了,孩子的成長環境跟我們自己的是不一樣的,你那時所犯的錯,現在的孩子不一定會犯,你那時所吃過的虧,現在的孩子不一定會吃

同時,我們還忽略了,孩子也是一個獨立的個體,有自主性,也有屬於他自己內在的一個發展規律而不是父母的複製品。

如果 ,父母過度的把自己的意志強加在孩子身上,愛就變成了控制

不但不利於親子間的關係,還會限制孩子的成長與自我發展。

有一名教育專家說:「不尊重孩子,教育就無從談起。

你是一廂情願一味討好孩子的父母嗎?

玉肖是一位單親媽媽,平時工作繁忙,疏於陪伴兒子,兒子跟她不是很親近,她心裡非常內疚。

但她也想做一個合格的母親,兒子心中的好媽媽。

於是,王肖便無原則、無條件的試圖用物質來的滿足兒子,極力討好與取悅兒子,一來,可以讓孩子覺得自己也是關心他的,也是一位好媽媽。二來,可以彌補這麼多年來對兒子的虧欠。

像王肖這樣的媽媽,在生活中也處處可見。

用物質來討好孩子,似乎是目前最簡易的方式了。

還可以讓父母找到自我安慰的藉口:至少我在物質上沒有讓孩子有所欠缺,也算是仁至義盡了。

可是,孩子要的是這些嗎?他要的是玩具和禮物嗎?

對孩子來說,你,才是他最想要的玩伴

其實,一味的討好孩子,並不能讓孩子獲得被愛的滿足感,孩子反而會不領情。

而且,孩子達成目的後,還會得寸進尺。

經常擺出一副「受害者」的姿態,引出父母的內疚感,逼著父母滿足他的要求。

這樣就形成了惡性循環,最後容易造就出一個對物質欲望索取無度的孩子。

因此,與其這樣惡性循環下去,不如把內疚感轉化成有品質的陪伴

咪蒙之前寫過一篇文章叫《連陪孩子的時間都沒有,你成功個屁啊!》,闡述了現在一些父母不陪孩子,整天忙於工作,當管不了孩子時,就開始說自己怎麼怎麼辛苦,還不是為了你。

之前,有一位在家自殘的青少年咆哮的對她媽媽說:「需要你陪的時候,你不在。現在不需要你了,你還管我做什麼?」

這就應了那句話:你對孩子偷的懶,早晚都會還回來的

相關焦點

  • 父母最傷孩子的3種行為,這個居然排第一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父母的任何言行,猶如一本沒有文字的教科書,每時每刻每個場景都可能潛移默化重塑孩子的命運。我們每一位父母都愛孩子,但表現出來的,卻並不一定是愛。生活中,父母的這幾種行為,可能會傷到孩子。
  • 大多數父母 一直在傷孩子的心
    大多數父母 一直在傷孩子的心美女老師也哽咽了,她只說了一句話:「爸爸們,請你們想想,你們是從何時開始這樣傷孩子的心的?我求你們了……」老師說不下去了。許多孩子都哭了。二、兒子給我打了100分我成了一個典型。老師特意讓我兒子上臺,自己公布一下給爸爸打的分數,並說明理由。兒子站在臺上,眼含淚光看了我一眼,那眼神我從來沒見過,像刀子扎了我一下。
  • 有十句話最傷孩子的心,父母千萬別說
    尤其媽媽的一言一行都會影響孩子的性格成長。但是虎媽們常常心急了,就怕自己的孩子輸在起跑點上,盯緊學習,壓力大,脾氣就來了。重話一出口就收不回來了。當下沒有體會孩子的感受,對於孩子的打擊很大,甚至會造成心理問題。因此父母應該做好情緒管理,從正面、積極的角度審視孩子、激勵孩子。以下就是最傷孩子的十句話。1、「笨蛋,沒用的東西。」
  • 最傷孩子的4句話,句句都特別傷孩子的心,多數父母卻天天掛嘴上
    導讀:最傷孩子的4句話,句句都特別傷孩子的心,多數父母卻天天掛嘴上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最傷孩子的4句話,句句都特別傷孩子的心,多數父母卻天天掛嘴上!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父母常掛在嘴邊的3句話,最傷孩子的心,千萬別再說
    家庭教育中,父母的言語教導非常重要!說得好,讓孩子更好地成長和進步;說得不恰當,則會給孩子帶來心靈上無法彌補的傷害。以下傷孩子最深的這3句話,求父母們別再說了!很多父母真的把這句話隨便掛在嘴邊,甚至變成了口頭禪一樣,但是你知道嗎?這句話是最最最最傷害孩子弱小心靈的暴力語言!尤其是3歲以下的孩子,你的這句話會讓孩子充滿恐懼和缺乏安全感,試想一下,連孩子最信任和親近的父母都無情地扔下這句話,孩子會有多無助啊!
  • 父母眼中這3種「好孩子」,真實面目卻是很扎心!
    父母眼中這3種「好孩子」,一定要小心。你眼中的乖巧、聽話、孝順,人人稱讚的「別人家的孩子」其實早已傷痕累累。因為她知道凌霄心軟,知道無論怎樣自己還是她的媽媽,從當初凌霄到新加坡照顧她和女兒九年,就吃定了兒子的心軟。可她不知道的是,當年把凌霄兄妹倆鎖在家中導致妹妹不救身亡的事兒,這麼多年來一直是凌霄的噩夢。
  • 孩子發問,不知所措?4種效應,父母告別「偽陪伴」,全身心投入
    這種陪伴既沒有語言的交流,也沒有肢體的互動,就是跟孩子待著而已,這樣的陪伴真的不能算陪伴,充其量就是跟孩子在一起而已。2、一廂情願型:我認為是啥,就應該是啥。有些父母平時工作比較忙,留給孩子陪伴的時間很少,為了彌補對孩子的這一「虧欠」,便採取「精神不夠,物質來湊」的方式,儘量給孩子買他們認為最漂亮的衣服、最好玩的玩具和最好吃的零食。
  • 最傷孩子的十句話,父母請嘴下留情
    導讀:最傷孩子的十句話,父母請嘴下留情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最傷孩子的十句話,父母請嘴下留情!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不想把孩子養成「仇人」,這3件事父母再生氣也別做,太傷孩子心
    作為母親,我真的很心痛,每個父母養育一個孩子苦和難都是你不經歷永遠不知道的。,那種心寒是真的刻骨銘心,不過這一切都是孩子的錯誤嗎?不想把孩子養成「仇人」,這3件事父母再生氣也別做,太傷孩子心1.而二胎家庭最忌諱的就是偏心的問題,但是卻也是我家長們最無法控制的,現在喲多少二胎家庭因為偏心問題導致家支離破碎的?數不勝數。
  • 這3種父母,最容易把孩子養成仇人
    氣憤之餘,也讓我們不得不去反思,家庭教育到底哪裡出了問題,父母傾其所有,卻養出了這樣一個不知感恩,甚至對父母大打出手的白眼狼。一個孩子做出非常人的舉動,基本都是有因果可循的。不合時宜的家庭土壤,孕育了孩子狂妄自私的因子。這3種父母,最易把孩子養成仇人。
  • 諶馨悅:別假借「孝心」的名義傷父母的心!
    其實,我們不妨換個角度想一想,子女在外奔波,父母一年難得見到一次,對孩子的事業、情感、婚姻情況都要問上一問,只有聽到孩子當面確認才放心,這是老人的關愛。 都說不養兒不知父母恩,當自己有了孩子以後,才會慢慢的理解做父母的心情,無論父母嘴上怎麼說,在他們心中自己的兒女永遠是最棒的;無論心中多麼想念兒女,嘴上永遠說你忙,注意身體,不會讓兒女擔心;無論自己多麼孤獨,都不願意給子女添麻煩;無論自己病的多麼嚴重,最後一個知道的永遠是工作在外地的兒女…… 這就是父母,他們時時刻刻都為自己的孩子考慮
  • 最傷孩子的十句話,新學期,請父母嘴下留情
    最傷孩子的十句話,新學期,請父母嘴下留情最傷孩子心的十句話,提醒父母們嘴下留情,不要再用語言傷孩子的心。同時告訴父母,應該對孩子說什麼,以及父母應該怎樣從正面的、積極的角度審視孩子、激勵孩子。01最傷孩子的10句話1. 「你怎麼這麼笨!」 當別人說你笨的時候,是什麼感覺?失落、窘迫、憤怒…… 這些在孩子身上,不會減少,只會放大。孩子的承受和判斷能力都沒有完善,很容易被別人的話所影響。
  • 最傷孩子的十句話,開學了,請父母嘴下留情
    一句傷人的話帶來的殺傷力可能伴隨孩子一生。 以下這最傷孩子心的十句話,提醒父母們嘴下留情。不管再怎麼生氣,或者開玩笑,也不要對孩子講。 而不是用嫌棄或暴力的方式,給孩子貼上標籤,再把他往不歸路上推一把。 我們種一盆花,發現它長得慢或葉子黃了,會想到是否光照不足,澆水不夠。我們養一個孩子,遇到問題時卻慣於責問,而極少反省。這是可怕的。
  • 最傷孩子的十句話,請父母嘴下留情
    「愛之深,責之切」,父母有些話一旦說出口,就像鋒利的刀子,傷害著孩子。最傷孩子心的十句話,提醒父母們嘴下留情,不要再用語言傷孩子的心。同時告訴父母,應該對孩子說什麼,以及父母應該怎樣從正面的、積極的角度審視孩子、激勵孩子。
  • 以下幾種不經意的行為,往往最傷孩子的心,不少父母中了卻不自知
    面對兒子的突然爆發,李女士一時間不知該如何反應,愣在原地待了好久才回過神來,從這以後,兒子程程就不願意和媽媽說話了。眼看著兒子和自己的關係越來越僵,李女士不得不請出孩子一直很喜歡的外婆來調節,最後從外婆的口中得知,原來是程程想學吉他,但是媽媽卻隨口說了一句「就你還想學吉他,根本不是那塊料。」因為李女士不經意的一句話,沒想到傷了孩子這麼深。
  • 寶寶過了嬰兒期變小氣了,父母不要責怪,別傷了孩子的心
    就把太空車遞給楠楠,這時豆豆突然過來說:「這是我的,我要玩。」媽媽就勸豆豆:「豆豆,你先讓楠楠玩一會,要懂得分享知道嗎?」可豆豆就是不讓,跟沒聽到一樣。媽媽就奇怪,這玩具放在這裡那麼久了,也沒見他玩,怎麼別人一玩,他就想玩。
  • 爸媽6種無聊行為 最傷寶寶心
    爸媽6種無聊行為 最傷寶寶心 早期的家庭教育最講究言傳身教,但是不少父母對此並不在意。殊不知你的某些言語行為可能已經深深傷害了孩子幼小的心靈。下面我們就來看一下日常生活中家長最常犯的6種不當行為,有則快改,無則共勉哦。
  • 最傷孩子的十句話,假期裡,請父母嘴下留情
    父母都是望子成龍,為了孩子有個好未來,不斷督促他進步,可一句好話能讓孩子重拾信心,一句不好的話卻能讓孩子陷入自卑。 「愛之深,責之切」,父母有些話一旦說出口,就像鋒利的刀子,傷害著孩子。最傷孩子心的十句話,提醒父母們嘴下留情,不要再用語言傷孩子的心。同時告訴父母,應該對孩子說什麼,以及父母應該怎樣從正面的、積極的角度審視孩子、激勵孩子。
  • 第一批獨生子步入中年:給孩子添個伴,真不是父母的一廂情願
    這批人,一大半已經人到中年了。他們人到中年,會怨恨自己的父母只生了他們這一個孩子嗎? 我身邊有一個1980年出生的朋友,今年剛好40歲。人到中年,他說自己非常想要個二胎,因為自己從小就很孤單,那時候父母忙於工作,他經常被送到爺爺奶奶家。看到別人有兄弟姐妹一起玩,一起打架出頭,他就非常羨慕。
  • 最傷孩子的8句話!假期裡,請父母嘴下留情
    最傷孩子心的8句話,提醒父母們嘴下留情,不要再用語言傷孩子的心。1. 你怎麼這麼笨!當別人說你笨的時候,是什麼感覺?父母可以耐心等孩子哭完後再跟他講道理,請注意別在孩子哭的興頭上講,因為這時候孩子聽不進去;也別為了不讓孩子哭而妥協,這會讓孩子以後拿哭做殺手鐧來達到目的。3. 我以後再也不會相信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