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付清算機構專題研究:金融全球視角,審時度勢

2020-12-13 格隆匯

機構:中信證券

清算機構通過中心化運營的方式,其誕生解決了零售支付領域的「聯網通用」難題。隨著支付行業演進,目前清算機構商業模式逐步演化為經營廣度的「四方模式」和經營深度的「三方模式」。未來,在行動支付變革以及數字貨幣興起的大環境中,看好清算機構國際化、開放化、多元化的發展方向。

▍清算機構:支付互聯互通的中樞。支付業務的本質是資金流和信息流的轉移,清算機構的作用在於促成了信息流和資金流的跨支付機構傳遞。1)信息流跨機構傳遞,主要是支付授權(Authorization)與清算(Clearing),確保跨機構支付過程中支付信息的實時確認與反饋;2)資金流跨機構傳遞,主要是依託底層支付清算基礎設施(如,美國的CHIPS系統,中國的大額支付系統),完成資金結算(Settlement)。本篇報告以國內外零售支付領域的清算機構巨頭為研究對象,重點探討清算機構的商業模式、估值方法與發展方向。

▍美國:清算機構發源地,四方與三方模式並進。1)VISA,居間服務於持卡人、發卡方、收單方和商戶的「四方模式」代表,經營核心在於穩定的商業模式和費率水平下,依託規模增長驅動盈利穩健。過去10年間,VISA的TPV年化複合增速12.6%,營業收入和淨利潤CAGR分別為12.7%/17.8%。2)美國運通,生態鏈上下遊展業的「三方模式」代表,核心在於經營質效的管理。依託自營發卡獲取的年費收入以及商戶收單獲取的返傭收入,美國運通「營業收入/TPV」達3.51%,大幅高於VISA(0.33%),但由於營銷成本和信用成本佔比較高且波動較大,公司ROE近年在10%~35%區間寬幅運行。

▍日本:本土品牌與國際機構的競爭博弈。日本清算機構起步於1960年代,彼時分業經營下,商業銀行發起設立的信用卡公司天生具備「三方模式」基因。最具代表性機構JCB,由三和銀行和日本信販共同創立,其成立至今的近60年間經歷兩階段激烈競爭:1)1960-70年代,主要是日本國內信用卡公司間競爭,得益於股東渠道優勢,JCB在此階段脫穎而出;2)1980年代後,VISA和MasterCard伴隨外幣卡需求大舉進入,JCB主要依託國家化戰略和監管放鬆後的銀行特許發卡應對。根據JCB官網,目前JCB在日本地區發卡量達1.09億張,(我們推算)市佔率近三成,2019財年營收和淨利潤分別為30.8/3.3億美元。

▍國內清算機構:兼具頂層設計特點與技術後發優勢。1)銀聯:中國版銀行卡組織。定位於銀行卡跨行信息交換服務,盈利模式主要是基於清算規模的轉接業務收入(2017年曾披露收入結構,POS和ATM轉接收入合計佔比80%+)。特許經營下,2019年銀聯網絡轉接交易金額達189萬億元,近年公司亦強化國際化戰略、產業鏈布局和支付工具創新。2)網聯:獨有的支付機構與商業銀行的清算中樞。定位於非銀行支付機構發起的涉及銀行帳戶的網絡支付業務,受益於國內行動支付的快速發展,公司2019年處理交易規模260萬億元,未來或有望採取階梯收費模式。

▍資本市場表現回顧:四方模式享受估值溢價。1)「四方模式」市場表現更優:代表性公司MasterCard、VISA近十年股價漲幅分別達1322%/960%,大幅跑贏同期指數,目前「四方模式」清算機構估值水平約為45xForwardPE/20xPS,估值溢價背後是公司盈利、股利穩定增長的「現金牛」效應。2)「三方模式」市場波動更大:代表性公司Discover、美國運通近十年股價漲幅分別為580%/265%,目前「三方模式」清算機構估值水平約為30xForwardPE/3xPS,股價波動反映了該模式盈利能力和盈利增長的內生波動性。

▍清算機構發展展望:因時而變,國際化、開放化、多元化為方向。我們認為,在行動支付變革以及數字貨幣興起的大環境中,定位於中心化模式的清算機構發展方向在於:1)國際化,跨境支付在全球支付清算機構TPV規模中佔比不斷提升,尤其是人民幣國際化背景下,國內清算機構國際化仍有較大空間。2)開放化,藉助開放強化生態圈多樣性和穩健性,應對行動支付和數字貨幣的挑戰,包括面向生態內夥伴開放、同業夥伴開放,亦可探索與非銀支付機構的轉接清算模式;3)多元化,可行路徑是借數字錢包和數字受理環境觸達前端客群,後通過布局財富管理、中間業務引流、商戶數據服務等輕資產、高毛利業務來升級商業模型。

相關焦點

  • 跨境支付清算系統
    來源 :微眾銀行、金融科技微洞察、KPMG、金鍊盟聯合出品《逐力金融新基建:2020全球金融市場基礎設施發展報告》 、跨境支付清算系統是跨國或跨境的金融機構資金清算通道,目前全球居主導地位的是以美元為主要載體的SWIFT系統。
  • SWIFT「人民幣追蹤特刊」:全球使用人民幣支付的金融機構增長明顯
    環球銀行金融電信協會(SWIFT)9月26日在倫敦發布的最新「人民幣追蹤特刊」顯示,從2017年7月至2019年7月,全球使用人民幣支付的金融機構增加趨勢明顯。
  • 工行毛群:工行將深化跨境支付清算體系 提升全球化清算服務能力
    實施集團一體化清算體系建設,提升全球化運營服務能力按照開放、集成、共享、協作的原則,工商銀行突破傳統運營架構,創新應用金融科技,紮實推進集團一體化支付清算體系建設。創新推出智能跨境清算路由組件服務,依託清算帳戶、清算系統、清算協議、清算經驗、IBAN帳號、全球銀行等六大匯路庫,匯集8000餘家金融同業各幣種清算匯路數據信息,支持根據匯款要素自動分配跨境清算路由渠道,實現清算路由自動選擇率超過95%、清算報文自動發送率提升至50%以上,集團跨境清算服務效能顯著提升。
  • 《中國支付清算》徵稿啟事
    《中國支付清算》(季刊)是由中國支付清算協會主辦、中國人民銀行主管、中國金融出版社出版的國家級出版物,以支付清算結算研究為對象,採用以書代刊的形式出版。《中國支付清算》將授予本刊確定的相關學術資源資料庫和網站、微信公眾號電子版權。凡向《中國支付清算》投稿的作者,視為同意上述授權,本刊支付給作者的稿酬已包含上述資料庫和微信公眾號著作權使用費。
  • 外資清算機構運通正式入華!萬事達卡也正跟進,中國支付迎新變局
    與此同時,美國運通也宣布宣布首批合作銀行16家、支付機構9家,其中包括了工商銀行、農業銀行、中國銀行、建設銀行、招商銀行、中信銀行等主流銀行,以及雲閃付、騰訊金融科技、支付寶等移動錢包運營商,拉卡拉、富友、快錢等6家第三方收單機構。
  • 央行數字貨幣如何衝擊國際支付清算體系?
    現在我們對人民幣跨境支付體系中的各系統進行簡單介紹:1.CNAPS中國現代化支付系統(China National Advanced PaymentSystem,CNAPS)由中國人民銀行清算總中心建設、運營和管理,主要為金融機構之間和金融機構與中國人民銀行之間的支付業務提供最終資金清算,主要包括大額實時支付系統(HVPS)、小額批量支付系統(BEPS)、網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統
  • 解析印度支付清算體系
    ——RTGS零售支付清算系統——NEFT外匯支付清算系統——CCIL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下「大額」和「零售」這兩塊,這二位也是印度支付清算體系的頂梁柱。在印度,RTGS的參與者被分成了4類:A類:央行、大型商業銀行B類:Primary Dealer(這具體指什麼小編也沒搞懂)C類:普通銀行D類:清算機構為什麼要這麼分類呢?
  • 2020支付清算三大關鍵詞:對外開放、制度建設、百舸爭流
    2019年9月30日,人民銀行批准國付寶股權變更申請,PayPal通過旗下美銀寶信息技術(上海)有限公司收購國付寶70%的股權,成為國付寶實際控制人並進入中國支付服務市場。  PayPal是美股納斯達克上市公司,是全球領先的第三方支付企業,覆蓋全球200多個國家和地區,擁有超過2.86億活躍支付帳戶,支持全球100多種貨幣交易。
  • 支付、信用卡、清算……「雙十一」背後的金融徵戰
    截至2018年11月12日零點,天貓「雙十一」成交額2135.5億元;京東11.11全球好物節累計下單金額超1598億;蘇寧11.11期間全渠道訂單量增長132%;小米新零售全渠道支付金額52.51億元。全部數據皆創歷史新高。
  • 中國支付清算體系(二) —— 大額實時支付系統
    通過上篇文章我們知道,中國的支付清算體系在物理結構上是分成兩層的:NPC&32個CCPC。所謂分散模式就是各個銀行可以以省級分支機構為單位分別接入各省的CCPC(也就是城市處理中心,通常都部署在省會城市);一點接入模式則是金融機構以法人主體為單位接入某個CCPC或者直接接入NPC,只接一次。
  • 專家建議構建支付清算體系
    不過,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長陳道富在接受證券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貨幣互換是雙邊國家間的流動性安排,主要用於應對緊急的流動性緊缺。為應對金融動蕩下的全球美元荒,美國近些年有兩輪大範圍籤訂貨幣互換協議,一次是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機,另一次則是這次的疫情衝擊。
  • 2020年度金融科技圖書Top30榜單正式推出,30本專著把脈金融科技發展!
    ,最後選擇國內外在開放金融領域的創新具有一定代表性的機構進行簡要的案例剖析,從而為本書前面章節的研究提供重要補充與延伸思考。《支付研究》作者:溫信祥出版社:中國金融出版社本書關注國際組織、各國央行、研究機構、諮詢公司等新研究成果,以及中國人民銀行各級支付部門結合工作實踐形成的調研報告,旨在打造分享傳播研究成果的學習平臺,國際清算銀行、美聯儲、歐央行、布魯金斯學會、麥肯錫等關於支付領域的諸多新研究成果均收錄其中
  • 馬來西亞本地金融機構首推跨境銀聯二維碼支付
    中新社吉隆坡7月9日電 (記者 陳悅)馬來西亞中國銀行9日宣布成為馬來西亞首家推出跨境銀聯二維碼支付的本地金融機構,希望有助解決馬來西亞民眾前往中國「行動支付難」問題。7月9日,馬來西亞中國銀行宣布成為馬來西亞首家推出跨境銀聯二維碼支付的本地金融機構,希望有助解決馬來西亞民眾前往中國「行動支付難」問題。圖為馬來西亞中國銀行個人數字金融部總經理高德明(中)在吉隆坡發布此信息時現場展示掃碼支付。
  • 歐科雲鏈研究院:央行數字貨幣如何衝擊國際支付清算體系?---詳解...
    (HVPS)完成結算,現在我們對人民幣跨境支付體系中的各系統進行簡單介紹:  1.CNAPS  中國現代化支付系統(China National Advanced Payment System,CNAPS )由中國人民銀行清算總中心建設、運營和管理,主要為金融機構之間和金融機構與中國人民銀行之間的支付業務提供最終資金清算,主要包括大額實時支付系統(HVPS)、小額批量支付系統
  • 嘉聯支付成美國運通在華合資清算機構首批收單合作夥伴
    (財見2020年12月4日訊)日前,嘉聯支付作為美國運通在華合資清算機構的首批合作夥伴,已正式上線了美國運通卡商戶收單系統,將為廣大國內商戶提供美國運通卡的支付受理服務。2020年6月美國運通通過其在華合資清算機構成為國內首家且目前唯一獲得銀行卡清算業務許可證的外卡組織。其在華合資清算機構的首批合作夥伴包括國內主流的16家銀行、3家移動錢包運營商和7家非銀行收單機構。新國都旗下子公司嘉聯支付,是國內最早獲得支付牌照的機構之一。
  • 首家合資銀行卡清算機構連通開業 多銀行捧場推運通信用卡
    公開資料顯示,美國運通成立於1850年,總部位於美國紐約,服務網絡遍及全球100多個國家和地區。1958年,首張美國運通卡問世,美國運通成為世界上唯一一家集發卡、商戶收單和支付清算業務於一身,且業務網絡遍及全球的公司。
  • 社科院金融研究所所長助理楊濤:支付創新需把握效率與安全的翹翹板
    我們都知道,任何金融和非金融的交易行為最終都要落在支付清算體系身上,因為它就像金融的道路橋梁和高速公路,所以從這個意義上來講,未來我們所看到的金融科技創新,我覺得首先是要落在金融科技對於整個支付清算體系究竟帶來什麼樣的影響,什麼樣的衝擊,要對此有一些更加深刻的了解。我在一個短短的時間,從幾個不同的層面和各位依次交流一下。
  • 中國支付清算協會:研究遠程發預付卡可行性
    2020年7月31日,中國支付清算協會預付卡工作委員會成功舉辦預付卡業務線上座談會。中國支付清算協會亢林副秘書長出席會議並講話,平安付、資和信、開聯通等20家預付卡工作委員會常委單位32位代表參加會議。亢林副秘書長在講話中指出,受市場需求萎縮、新型支付方式衝擊等多種因素影響,預付卡行業發展勢頭有所放緩。
  • 美國運通合資公司獲批籌建銀行卡清算機構
    昨日,人民銀行官網公布,日前已會同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審查通過了「連通(杭州)技術服務有限公司」(下稱「連通公司」)提交的銀行卡清算機構籌備申請。連通公司是美國運通公司在中國境內發起設立的合資公司,並作為市場主體申請籌備銀行卡清算機構,運營美國運通品牌。
  • 鞠建東、夏廣濤:金融安全與數字人民幣跨境支付結算新體系
    文/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紫光講席教授、清華大學國家金融研究院國際金融與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清華大學金融科技研究院跨境數字資本研究中心主任鞠建東,清華大學國家金融研究院國際金融與經濟研究中心主任助理、清華大學金融科技研究院跨境數字資本研究中心主任助理夏廣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