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圳少年 學霸來了!」8月25日下午,由南方都市報主辦的「深愛40,我圳好看」40小時不間斷直播福田區直播活動,邀請到了深圳今年高考屏蔽生學霸和他們的老師,分享他們的備考故事以及他們眼裡的深圳。直播間邀請到的5位嘉賓分別是深圳中學屏蔽生焦子高及其班主任張一馳老師、深圳外國語學校屏蔽生馬飛揚、深圳市富源學校屏蔽生王彥楷、寶安中學屏蔽生葉子琦。成績如此優秀的學霸們,有什麼學習秘籍?他們都選擇了哪所大學,又被什麼專業錄取了呢?拋開令人羨慕的分數,這些學霸少年們的日常生活,與大多數的莘莘學子有何不同?在他們眼中,建立特區40年的深圳是怎樣一個城市?深圳精神又代表著什麼?4位學霸中,有3人被清華大學錄取,1人被北京大學錄取。在高考前,有兩個學霸通過在枕頭放置香包的方式調節睡眠。他們眼中,深圳的關鍵詞是開放、包容、創新、快速發展、充滿激情。
在直播現場,考上清華北大的深圳學霸及他們的老師都談了對於愛情、親情話題的看法。有學生認為,如果不影響學習不反對高中談戀愛,學校對於學生談戀愛的現象會進行引導,「只要雙劍合璧,不要玉石俱焚」。在學霸和老師們眼中,深圳開放包容,追求卓越、敢為人先。
A
4位學霸3人選擇清華大學
對於高考生來說,今年是特殊的一年。疫情之下的高考,也成為這一代年輕人的「成人禮」。今年深圳共有11位高考屏蔽生,他們的高考成績和備考背後的故事也成為大家關注的熱點。目前,各位學霸都已經拿到了錄取通知書。
深圳中學的屏蔽生焦子高同學被清華大學文理通識類新雅書院錄取,深圳外國語學校屏蔽生馬飛揚同學被清華大學經濟、金融與管理類專業錄取,寶安中學屏蔽生葉子琦同學被北京大學理科試驗班錄取,深圳市富源學校屏蔽生王彥楷同學被清華大學環境、化工與新材料類專業錄取。
直播現場,學霸們向我們展示了各自的錄取通知書,以及選擇專業的初衷以及未來大學的學習、生活的規劃。
焦子高表示,自己選擇了清華大學新雅書院的清華文理通識類專業,新生入學時不分專業,首先接受以數理、人文和社會科學基礎為核心的文理通識教育,後期再自由選擇清華大學各專業方向。
「無體育不清華!」同樣選擇清華大學的馬飛揚說,清華非常講究體育,不會遊泳就不能畢業,目前自己已經在跑步鍛鍊,直面上大學的第一場「考試」——3000米長跑。
王彥楷去年參加了清華的暑期夏令營,對清華的初印象就是操場很多。王彥楷選擇了環境、化工與新材料類,一方面是自己高中比較擅長化學學科的學習,一方面也是受了家庭的影響。在專業選擇方面,最初王彥楷也想選擇電子信息、計算機等熱門專業,但是考慮到個人的喜好和擅長的學科,最終專業還是選擇環境、化工與新材料類。
葉子琦現場給大家展示了他收到的北大錄取通知書。為何選擇北京大學?葉子琦介紹,去年他參加了北京大學的暑期夏令營,被北京學校的氛圍和自由開放的理念吸引。他現被北京大學的理科試驗班錄取,專業上還不需要立馬選擇。
「到底是選擇名校還是理想專業?」深圳中學屏蔽生焦子高的班主任張一馳老師現場談到,學生如果非常確定自己想學的專業,那麼建議就以專業為主,但一些同學如果沒有確定的學習方向,那麼應該去衝刺名校,當前求職對於名校的認可度還是較高的。
B
學霸不反對高中談戀愛,前提是不影響學習
學霸們在高中會談戀愛嗎?考上清華北大的深圳學霸對於親情、友情、愛情是怎麼看?今年17歲的學霸葉子琦羞澀地表示,自己在愛情方面還沒有經驗,但是自己同班同學中有一對同學在高考結束後就正式「官宣」了,而且雙雙獲得很好的成績,最後去了同一所大學,令大家十分羨慕。
「雖然我們經常說早戀影響學習,我覺得他們的例子也能看出來,可能是因人而異。」葉子琦說,畢竟有的學生成績確實都非常好,也沒有說因為這個成績受到太多的影響。葉子琦認為,高中戀愛如果在學習上可以互相幫助,還是很不錯的。對於如何看待「愛情」這個詞,王彥楷先表示富源學校對於學生談戀愛抓得比較嚴格,但是對於早戀是否合適,他認為,如果不影響學習的前提下,並不會認為高中不能談戀愛。
現場也有學霸表達了對於友情、親情的感受。在高三這幾年,親情、友情給了葉子琦非常大的支持。他提到,因為高三這一年學習比較壓抑,在這段時間排解焦慮就是靠身邊的朋友、老師還有家長的鼓勵、關心、幫助。
張一馳老師表示,戀愛有很多階段,人和人的關係有很多類型,學生們講的那些情況都是比較正面,相互促進型的戀愛,「如果在班級裡面有過分親密的行為還是要引導,就算不影響自己,也不能影響別人,所以還是要實際情況實際分析。」他覺得,需要讓學生們在這個年齡能夠去理解在這個年齡最需要做的事情,學習成績非常重要,健全人格的成長也很關鍵。「不是所有的戀愛關係就一定促進學習,所謂『雙劍合璧』也有,但是也有不少『玉石俱焚』。」
C
有學霸展示枕邊香包,高考助睡眠
學霸帶到現場分享的學習、生活物品有什麼呢?王彥楷帶到現場的是學校在高考之前給學生人手發一個的香袋。「上面那個中國結是我自己編的,花了3個晚自習。」王彥楷還介紹了兩本糾錯本,分別是數學、語文糾錯本。「個人感覺糾錯本對高中還是非常重要的。其實數學錯題比較少,大多都是粗心犯的錯,因為粗心是不可避免的,但是我們高考要做的就是儘量避免。」
關於高考,王彥楷說他個人感覺最重要的是心態,因為疫情結束後開學的時候只有兩個多月就高考了,所以最重要就是處理心態,「只要你發揮正常,反正能考到自己理想的水平就夠了」。
葉子琦帶到現場的有參加北京大學夏令營時買的一些明信片。「這個應該是不算稀罕的,但是有時候再看一下校園裡的東西,給自己的激勵也是蠻大的,算是高三緊張學習中一點學習的慰藉。」
焦子高表示,對於高考他覺得心態是最重要的。他帶到現場的也是一個有助眠作用的香包。「在高考那幾天我是把它放到枕頭邊,那幾天我睡得比較好。」「我高考也算是超常發揮,我自己覺得也是比較得益於心態很好。」
D
學霸眼裡深圳開放、包容
深圳作為一座移民城市,也是一個特別包容的城市。今年是深圳建立經濟特區40周年。直播間邀請到的嘉賓們也談到了他們眼中的深圳。
「來了就是深圳人,我覺得深圳擁有的是創新、包容精神。」在焦子高看來,深圳作為一個創新型城市,最重要是敢於先去探索,「深圳發展的路徑很有可能就是以後其它城市的借鑑,希望深圳能夠為其它城市提供一些借鑑的模板」。
作為深二代,馬飛揚坦言自己最喜歡的地方是兩座山,一座是蓮花山,一座是梧桐山。「梧桐山是深圳鵬城第一峰,梧桐山5A級景區,完全不收費,整個公園的設計在不斷的深化,我覺得這能體現城市開放包容的心態,我們的山去爭奪更高領地的精神,是向所有人開放的,我們生活的這座城市也是。」
另外,馬飛揚說,喜歡蓮花山是因為它代表了深圳的人文關懷。「鄧小平爺爺雕像,還有展覽館等,這條中軸線代表的是深圳極具特色的公共服務和人文特色,是我非常喜歡也經常駐足的地方。」
葉子琦認為,深圳是一所非常有激情的城市,「不管是長輩們,還是已經去工作的朋友們,生活和工作都充滿激情,他們敢於去拼搏,也激勵著作為我後輩繼續為我的生活去努力」。葉子琦高中時最喜歡去深圳人才公園,「深圳中心寸土寸金之地,市政府能夠規劃這麼大的公園,是非常有魄力的決策。」
王彥楷覺得開放包容是他對深圳的最新印象,對於深圳的水汙染治理他也深有體會。因為家住茅洲河周邊,他見證了茅洲河從黑色的河水臭不可聞到河水清澈的變化過程。「這兩年的治理讓人印象非常深刻,這是一種質的提升,從快速發展轉入到高質量的發展」。王彥楷還表示,現在深圳垃圾分類、節能減排等工作都做得很好。家住寶安松崗的他也表示,周邊基礎設施建設相比市中心建設還是有一些差距,希望未來發展能更好。
E
「創新」是深圳其中一個關鍵詞
張一馳老師是2017年從江蘇常州來到深圳的,因為他喜歡看一些自然的景觀,就推薦了一些值得去放鬆的地方。他來深圳後,特別明顯的感受是深圳的自然景觀沒有像內地那樣有很多名山大川,反而是有像到紅樹林過冬的候鳥以及大梅沙的海景,「這些都是值得一看到」。
張一馳老師最常去的地方是兩個片區,一個是東門片區,另一個是筆架山片區。因為他工作的地方在東門片區,他也覺得在東門片區是深圳鬧中取靜的地方。張一馳老師住在筆架山片區,所以也經常在閒暇時間到筆架山去轉一轉。另外,他喜歡的地方還有很多,像蓮花山片區、深圳書城、大劇院等等這些地方都會去。
對於深圳這座城市,他覺得最重要的關鍵詞可以再加一個「創新」,「追求卓越、敢為人先的精神,可能是深圳最核心的精神」。對於我個人的經歷而言,深中把他招到學校,沒有讓他教高一高二,而是讓他一直在高三,「這也是學校上的創新」。
直播中,張一馳老師談到了南都主辦的「深愛40,我圳好看」40小時大直播活動。「包括今天的活動,我覺得也是一種追求卓越、敢為人先的精神,我也希望這種精神能夠在深圳發展的方方面面得到更好的發揚。」
在直播現場,學霸們紛紛表示,在高三緊張的學習過程中,南都也是陪伴高三學生們的一位重要「夥伴」。學霸們提到,《南方都市報》是他們了解時事熱點的重要信息來源,他們的班級訂閱了《南方都市報》,每次報紙拿到班級後,學生們紛紛爭相閱讀。
學霸說
高考心態是最重要的。我高考也算是超常發揮,我自己覺得也是得益於心態很好。
——深圳中學 焦子高(被清華大學文理通識類新雅書院錄取)
清華非常講究體育,不會遊泳就不能畢業,目前已經在跑步鍛鍊,直面上大學的第一場「考試」——3000米長跑。
——深圳外國語學校 馬飛揚(被清華大學經濟、金融與管理類專業錄取)
同班同學中有一對同學在高考結束後就正式「官宣」了,而且雙雙獲得很好的成績,最後去了同一所大學,令大家十分羨慕。高中戀愛如果在學習上可以互相幫助,還是很不錯的。
——寶安中學 葉子琦(被北京大學理科試驗班錄取)
糾錯本對高中還是非常重要的。其實數學錯題比較少,大多都是粗心犯的錯,因為粗心是不可避免的,但是我們高考要做的就是儘量避免。
——深圳市富源學校 王彥楷(被清華大學環境、化工與新材料類專業錄取)
老師說
「創新」是深圳這座城市的關鍵詞,追求卓越、敢為人先的精神,可能是深圳最核心的精神。
——深圳中學教師 張一馳
統籌:伍曼娜
採寫:南都記者 伍曼娜 謝萌 何思敏 朱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