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Zooropa
家有小兒,年方5歲,跟隨老母親學習英語2年,能開口說,能口頭作文(書寫教育正在進行中)。2020年新冠病毒疫情宅家時老母親記錄下這兩年來在家教育(Homeschooling)裡兒子學英語的一些個人經驗和大家分享。
老母親於2018年1月1日正式教授兒子英語,那個時候兒子三歲半,學習至今(2020年1月)他英語詞彙量在1000上下,可以日常對話,可以自己看英文繪本,上個周五老母親要求孩子對獅子圖片用英文進行口頭描述,老母親記錄,作文見圖。5歲娃的英語水平這段話就介紹好了。
兒子的作文,老母親帶記錄
作為一個目前沒有出過國,幾乎沒接觸過外國人的中國兒童(這是大部分中國兒童的狀態),英語怎麼學習,這裡分成如下幾個部分進行表述:
一、 語言環境
很多家長覺得自己英語水平一般,和英語為母語者接觸少,所以家裡沒有英語環境,其實不然!現在媒體大時代,英語環境是個比較容易能解決的問題。
我在懷孕時就給兒子讀英文繪本,佛系家長給以用各種APP、早教機等等就解決這個英語胎教問題了。出生後各種原版英文書籍的購入,可以在家裡構造一個英語的讀書環境。這裡要特別說一下為什麼是原版英文書籍!人家是說英語國家的人用自己的母語寫的啊!最原汁原味的英語!就像你不會買本美國人寫的中文版的《三國演義》來看吧!也就像你看 China daily和看BBC的新聞語感是不一樣的一樣。所以要閱讀原版書!而且家裡有英語書也會在細節上讓小朋友覺得英語是生活裡稀鬆平常的一件事。
家裡購入的部分英文原版書
平時還可以看英語旁白的紀錄片,看原版電影,聽英語新聞……這些都能在家庭裡創造出一個英語環境。
二、 堅持
幾乎每個家庭都為了孩子的英語,購入過英文書籍、課程,報過培訓班等等,但請問有沒有全部,或是80-90%是學完的?有沒有每天都學?
每天的堅持才是最考驗家長和孩子的,也是拉開孩子英語水平最直接的原因!
英語不是母語,英語養不家的!每天學才能讓大腦生出英語的那條溝壑!幼童不需要每天學很長時間,每天15-20分鐘,在小朋友剛開始疲勞時恰好學完今天的內容。這也能養成孩子堅持不放棄的品質。所以不管什麼領域,堅持才是王道!
三、 單詞
我知道這是70%以上的童靴最怕的事情!記得網絡上有個考研英語考了94分的大神(滿分100,一般錄取分數45-55分左右)說了一句話:不背單詞的學英語就是耍流氓!單詞是每天都需要記和複習的。記著記著你就會在記新單詞時看幾下就記得了!幼童開始時對單詞記憶是緩慢的,一天或是兩天學習1個新詞,還要反覆記憶才能記得。這樣堅持兩年下來,我們現在每天學習5個,當天記住。而且單詞見的多了,自然拼讀的使用便成了一件自然而然的事情。
四、 口語
口語不是練出來的,是背出來的!
看到好句子背下來,模仿造句,多造幾個,OK了!
五、 為什麼學英語
高考不變英語市場就存在。但是學英語是學會一個工具,用英語去看更大的世界,去讀世界名著,去感受它的美,去接觸其他文化,生命的廣度就擴張了!而不是為了考試,也不是為了考第一名。英語好了,第一名只是英語好的附屬產物。
六、 培訓班
這裡和大家分享一下我們上過4個月的培訓班的經歷。我們3歲時報名,孩子5歲時排了兩年隊才排到我們上課。是的!這個培訓機構在我們居住地是相當牛的,可以說是首屈一指的!報名的人非常多,老師負責,上課極其有熱情,教學理念也好,學生也非常喜歡。
可是,4個月下來我們發現並不適合我們!首先我們是有基礎的學生,培訓機構只能從基礎班開始上,直接跳級需要考試,考試這裡要說明一下,比如一個學生,一直學習《劍橋英語》,突然要他來考《新概念》肯定會比讓他直接考劍橋更具挑戰性。成人如此,更何況一個孩子。
還有每天要求打卡,真的愛學習的人不打卡都會堅持學習,不學習的人要求打卡也照樣不打,所以慢慢的,打卡開始有了形式主義的色彩。這樣也影響了孩子提高自己的英語水平,因為晚上睡前時間有限,打卡必定佔用孩子做其他事情的時間。
我們全家商量後決定不再在此培訓機構繼續學習,於是向機構所有任課老師和同學告別,這是一個學生和學生家長應該做的,也是我們家長教導孩子要尊敬老師,做事要有始有終的好機會。
從做決定那天開始兒子輕鬆下來,這反而讓孩子每天開口說英語的頻率更高,孩子也經常有更多時間自己主動安靜地看繪本,我們自己的英語學習也有了更高級別的開始。
所以最好的不一定是適合自己的,千古不變的道理我們這次切身感受了一下。
七、 比學習英語更重要的是學會學習
人生如此漫長,英語好不等同於以後成績也會好,英語好也不等是未來成功的必然條件。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更重要的是學會學習,心理學上稱之為「元學習」,就是一個人所運用的學習策略,即怎麼去學會學習,學習英語也是學習習慣養成的一個過程,而這兩點才是伴隨個體一生的重要能力。
以上便是我們家這兩年來Homeschooling在家教育中學習英語的一些碎碎念。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