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部:我國已進入汛期

2020-12-22 新華網客戶端

  新華社北京3月28日電(記者胡璐)今年我國3月28日入汛,較多年平均入汛日期(4月1日)提前4天。

  這是記者28日從水利部了解到的。據水利部監測,3月25日8時至28日8時,浙江、福建、江西、湖南、廣東、廣西6省(自治區)出現強降雨,累積降水量50毫米以上的籠罩面積為23.2萬平方公裡,有17條中小河流發生超警洪水。預測稱2020年我國氣象水文年景總體偏差,極端事件偏多,澇重於旱。

  水利部部長鄂竟平說,進入汛期意味著進入了強降水集中期,降雨將強度更大、歷時更長,突發洪澇災害事件隨時可能發生,天氣形勢更加複雜多變,極端天氣事件將明顯增多,更加難以精確作出預測預報。備汛時間也更加緊迫,南方正式進入防汛階段,北方備汛的時間也所剩不多,需要更加抓緊有限時間做好各項度汛準備。

  「疫情對備汛工作造成了一定影響,防汛形勢不容樂觀,要高度重視並做好各項防範應對工作。」他說,要全力推進水毀修復、汛前檢查等備汛工作,以超標洪水防禦、水庫安全度汛、山洪災害防禦為重點,全面查找、及時消除薄弱環節和風險隱患,抓緊抓實方案預案編制,加大監督檢查力度,督促落實各項措施。要把責任落實到防汛備汛全過程、各層級,及早公布水庫(水電站)安全責任人名單,接受社會監督。

  針對今年汛情趨勢預測,鄂竟平要求在全面做好水旱災害防禦工作的同時,重點關注預報降雨明顯偏多、偏少的地區,有針對性做好防禦準備。特別是海河流域要進一步提高監測預報水平,做好超標洪水防禦預案編制和措施落實;長江中下遊和黃河上中遊等多雨區,要突出抓好水庫安全度汛和山洪災害防禦等重點工作。

相關焦點

  • 我國全面進入汛期!你的家鄉還好嗎?
    6月9日,廣西桂林市區 圖源:新華社防汛flood control6月11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布會,水利部副部長葉建春表示,當前,我國已全面進入汛期,共有148條河流發生超過警戒水位以上的洪水,珠江流域西江和北江均發生今年第1號洪水,局部地區發生了洪澇災害。
  • 水利部上午回應了
    11日,國新辦舉行新聞發布會,水利部相關負責人介紹水旱災害防禦有關情況,並答記者問。 我國全面進入汛期 148條河流發生超警洪水 據了解,當前,我國已全面進入汛期,共有148條河流發生超過警戒水位以上的洪水,珠江流域西江和北江均發生今年第1號洪水,局部地區發生了洪澇災害。
  • 水利部:今年汛期全國大江大河幹流和重要圩垸堤防無一決口
    水利部:今年汛期全國大江大河幹流和重要圩垸堤防無一決口 2020-09-24 17:33:57參與互動   新華網北京9月24日電(記者 姚潤萍)水利部今日舉行新聞發布會
  • 北方汛期快結束了 但你知道為啥北方與南方汛期有時差嗎
    原標題:北方汛期快結束了 但你知道為啥北方與南方汛期有時差嗎   7月下旬開始,隨著副熱帶高壓開始北抬,北方地區水汽條件得到改善,今年的7月20日起,北方正式進入了主汛期。氣象數據顯示,每年7月下旬到8月上旬,我國華北和東北等地降水集中、強度大、極端降雨發生概率大。
  • 水利部部署近期強降雨防範 向皖豫鄂派出工作組
    中新網6月17日電 據水利部網站消息,6月17日,水利部部長鄂竟平主持召開防汛會商會,分析研判近期雨情水情汛情形勢,安排部署新一輪強降雨防範工作,向安徽、河南、湖北省派出工作組,協助指導地方做好防汛抗洪工作。資料圖:車輛涉險通過積水路段。
  • 中國正由南向北進入主汛期 地質災害多發如何應對?
    當前,我國正由南向北進入主汛期。自然資源部和中國氣象局近期多次聯合發布地質災害氣象風險預警稱,全國多地可能因局地強降水引發地質災害,請各地注意做好實時監測、防汛預警和轉移避險等防範工作。及時發出的預警信息在防災減災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如何應對複雜的汛期和嚴峻的地質災害形勢,在災害來臨前拉響警報並有效防範?記者採訪了相關部門及專家。
  • 水利部:目前已解決6000多萬農村人口飲水型氟超標問題
    去年底,水利部聯合國家衛生健康委召開飲水型氟超標改水工作現場推進會圖片來源:水利部封面新聞記者 滕晗9月29日,封面新聞記者從水利部了解到,目前,全國已解決6000多萬農村人口的飲水型氟超標問題近日,水利部通報70年來我國城鄉供水保障能力水平。目前,我國水利工程供水能力達8600多億立方米,據中國工程院評估,我國供水保障能力已經達較安全水平。
  • 今日起長興正式進入汛期
    演練採用機械與人力相結合的方式,社會應急救援隊伍和民兵力量通過水上會操、水中救援、轉移被困群眾等課目訓練,增強防汛應急處置和搶險救災能力,確保汛期隊伍隨時拉得出、戰得勝。4月15日起,長興正式進入汛期。
  • 廣東今起進入2020年汛期 全省各地進入防汛狀態
    中新網廣州3月31日電 (王堅 粵應宣)記者31日從廣東省應急管理廳了解到,根據《廣東省防汛防旱防風條例》,綜合考慮氣象、水文、水利等各方面因素,廣東省防總決定,全省於31日進入2020年汛期,並已於30日向廣東各地市三防指揮部、廣東省防總各成員單位發出通知。
  • 中國發布丨水利部正式向湄公河國家提供瀾滄江全年水文信息
    中國網11月2日訊 據水利部消息,為落實李克強總理2020年8月24日在瀾湄合作第三次領導人會議提出的「中方將從今年開始,與湄公河國家分享瀾滄江全年水文信息」的倡議,水利部第一時間啟動與湄公河國家的技術磋商,在9月24日舉行的瀾湄水資源合作聯合工作組視頻會議上簽署了《在瀾湄水資源合作聯合工作組機制下中方向其他五個成員國提供瀾滄江全年水文信息的諒解備忘錄
  • 水利部總工程師劉偉平到梧州市檢查指導洪水防禦工作
    6月8日至9日,水利部總工程師劉偉平到梧州市檢查指導洪水防禦工作。梧州市委書記全桂壽、梧州市市長鍾暢姿分別陪同檢查。梧州市是全國首批重點防洪城市,地處潯江和桂江交匯處,兩江交匯後匯成西江,形成三江匯合,每年汛期均不同程度遭受洪水襲擊,防汛任務艱巨。近期,潯江、桂江上遊多地區出現連續性大雨,水位上漲較快,出現超警戒水位洪水。
  • 原南水北調辦總工程師張忠義已任水利部總經濟師
    原國務院南水北調工程建設委員會併入水利部後,曾任該委員會辦公室總工程師的張忠義已履新水利部總經濟師一職。據水利部黃河水利委員會水文局網站消息,10月10日上午,水利部總經濟師張忠義和財務司副司長牛志奇、調研員吳欽山一行來到黃委水文局就經濟工作和企業管理進行調研。
  • 太湖部分水域出現藍藻聚集 水利部啟動引江濟太調水保障太湖安全度夏
    科技日報記者 唐婷記者從水利部獲悉,太湖部分水域近日出現藍藻較大面積聚集,隨著氣溫不斷升高,受高溫少雨等因素影響,藍藻集中大面積暴發的可能性會進一步加大。為保障太湖安全度夏和流域水源地供水安全,水利部太湖流域管理局(以下簡稱「太湖局」)應地方請求,於5月21日及時啟動引江濟太水資源調度。據太湖局相關工作人員介紹,5月11日衛星遙感解譯太湖藍藻水華面積822.6平方公裡,為今年截至當前的最大水華面積。
  • 長沙提早一月進入雨季!2020年汛期預測來了
    其中一月降水量176.9毫米,較常年同期偏多130%,為歷史最高值;二月降水量140.3毫米,較常年同期偏多42%;2月29日、3月3日出現了兩次大雨過程,進入雨季的時間較常年偏早近一個月。雨水多,對2020年的汛期有何影響?根據市氣象部門今日發布的降水趨勢預測,預計2020年汛期(4~9月)總降水量略多,為950毫米至1050毫米左右(歷年944.9毫米)。其中前汛期(4月至6月)降水量略偏多,為650毫米至750mm(歷年615.7毫米);後汛期(7月至9月)正常略少,為250毫米至350毫米(歷年329.2毫米)。
  • 三峽入庫流量猛升,水利部:長江2號洪水形成
    7月17日上午,水利部長江水利委員會水文局發布消息稱,受到強降雨影響,長江上遊幹流及三峽區間來水明顯增加,三峽水庫入庫流量快速上漲,7月17日上午10點流量已經上漲至50000立方米/秒,根據《全國主要江河洪水編號規定》,達到洪水編號標準,「長江2020年第2號洪水」在長江上遊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