飯霸進階之路——輔食

2021-01-18 魚兒說育兒

我和很多人一樣,在成為一個媽媽之前從來沒覺得帶孩子是一件多麼困難的事,特別是在睡覺和吃飯這兩件事上,理所應當的認為這是人的本能,是一出生就能學會做的事,然而現實卻往往給我重重的一擊,不過也正因為如此,讓我開始不斷學習育兒知識,有了科學育兒知識的加持,終於讓我開始享受成為一個媽媽。

世界衛生組織建議在嬰兒出生後頭6個月應進行純母乳餵養,從6個月大(出生後180天)的時候開始在母乳餵養的基礎上添加補充食品。配方奶餵養或混合餵養的孩子也是這個時候開始添加,當然不一定要精確安排在第180天,還可以根據以下條件調整輔食時間:
1、體重達標:大概為出生體重的2倍且至少達到13磅(大概             5.89kg);
2、頭部支撐已經很好;
3、可以獨立靠著坐,例如在餐椅裡能坐直;
4、對大人的食物表現出感興趣;
5、挺舌反應消失。
美國兒科學會2012年的一份報告稱,在四個月後,六個月前就添加輔食的嬰兒,患肺炎的機率是六個月後添加輔食的嬰兒的四倍。另外,純母乳餵養至六個月,比起四個月後添加輔食的嬰兒,呼吸道合胞體病毒細支氣管炎重程度降減小74%。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研究發現,輔食添加實際上並不需要特定的順序。在輔食添加初期,高鐵食物是必不可少的,這包括:強化鐵的嬰兒米粉(不建議長期食用,因為大米在生長過程中會有砷,每天長期食用可能會超出嬰兒限量),肉泥等。
美國兒科會建議,6個月以下的嬰兒推薦鐵攝入量為0.27mg/日(母乳可以滿足),6至12個月齡的鐵攝入量應為11 mg /日,最高攝入量為15mg每天。高鐵食物在輔食添加早期是十分重要的。

每次只添加一樣新的食物,確定不過敏(沒有腹瀉、皮疹、嘔吐等症狀)後再加其他新食物。由量少到量多,逐步添加:第一次添加一種輔食時,每天只給寶寶吃一兩勺,觀察三到四天,發現寶寶沒有過敏反應,對這種食物很適應,再逐漸加量,並考慮嘗試新的輔食。如果寶寶出現過敏,則應停止添加這種輔食3-4個月,再像第一次添加時那樣嘗試和觀察。
香港衛生署建議的不同月齡孩子的輔食性狀如下:
約6個月:細滑的糊。
7-8個月:稠糊和泥蓉狀食物。
9-11個月:有顆粒的泥蓉狀食物,如菜肉粥。
1歲-1歲半:軟飯、切碎的肉和菜。
1歲半-2歲:略為切碎的家常飯菜。

手指食物顧名思義是指差不多手指大小,可以讓寶寶的小手抓住的食物。
開始的時候比較適合嘗試的手指食物有:煮得很軟的麵條、土豆、南瓜、紅薯、半顆豌豆、捏成小團的蔬菜、捏成小顆粒的鬆軟的饅頭和麵包。但是肉類不適合一開始作為手指食物,最好還是做成泥狀,方便寶寶進食,在寶寶較大的時候再做成手指食物。

(圖片來自蘇蒂小騎課程當寶寶的營養師)
輔食添加初期時間安排(6~7月)
可安排一到兩次輔食

(圖片來自蘇蒂小騎課程當寶寶的營養師)

輔食添加中期時間安排(8~10)

(圖片來自蘇蒂小騎課程當寶寶的營養師)

輔食後期時間安排(11月~一歲後)


1~4歲適用英國營養協會推薦的「5532」 餵養原則

5份澱粉類的碳水化合物:主要是指麵包、米飯、土豆、義大利麵等;

5份水果蔬菜:很多小朋友都不喜歡吃水果蔬菜

3份奶製品:包括牛奶、酸奶、奶酪、奶黃醬等。1~2歲的寶寶喝全脂牛奶,2歲到5歲之間可以引入半脫脂奶,五歲以下兒童不建議飲用脫脂牛奶。

2份蛋白質:主要包括各種肉類、蛋類、豆類等。素食寶寶需要3份蛋白質。建議每周吃兩次魚,其中一次是oily fish富含脂肪的魚。


提供豐富的食物在輔食餵養中非常重要。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輔食之路如果有好的工具加持,絕對會為你省不少事。
料理機:在添加輔食早期,我也曾看過眾多推文,都推薦了輔食機,可是我認為輔食機比較雞肋,除了在添加輔食前兩個月使用頻率比較高,在中後期,隨著孩子對食物性狀需求的改變,輔食機基本可以退休了。為了這兩個月時間花費幾百甚至上千,性價比實在太低。所以我建議在初期就可以買博朗料理棒,料理棒既可以打細膩的泥,也可以打粗點的顆粒,即使後期孩子開始和大人一起吃飯,料理棒還能用來做烘焙工具,比輔食機使用的時間可是要長多了,構造簡單又十分容易清洗。


攪拌神器:這個是我用的次數最多的輔食工具了,做餅,做腸,做丸子,只要有了它,省時省力好清洗,最重要的是才19.9,娃不用了還能拿來做蒜蓉,確實不愧神器的稱號。上面那款是買的最早的,拉久了容易手疼,下面這款就解決了這個問題,刀片用久了容易鈍,但是可以配新的刀片,總體來說,這個工具非常好,十分推薦。餐椅:在輔食添加初期,讓孩子坐在餐椅吃飯可以算是一個吃飯的儀式,對於這件事充滿儀式感能讓孩子覺得被尊重。

我家有三個餐椅,因為爸爸在另一個城市,外公外婆不和我們住在一起,所以買了三個餐椅,兩個都是宜家餐椅,因為實在是便宜又方便,十分容易清洗,但是也有問題,就是底座不太穩,餐盤不便單獨取下,但是勝在全身水洗,在自主進食初期非常好用。

餐具:好用的餐具不僅體現在很高的顏值上,還在設計上符合孩子的年齡特徵。

在輔食初期,用軟頭勺能更好的保護孩子的口腔,麥肯齊這款感溫勺超過40度會變色,非常適合對熱食溫度不敏感的新手媽媽。

這款輔食碗應該是初期最多人推薦的款式,我也覺得挺好用的,小碗對於剛開始輔食的小寶寶容量合適,在兌米糊時能更好掌握水量。

babybjorn這款三葉草輔食碗也是大名鼎鼎,除了顏值高以外,對於很多寶寶故意扔東西的這個特點,因為無法抓握,所以這款輔食碗裝食物很安全,因為,不會被掀翻(聽起來卻有一點心酸)

在輔食添加中期,孩子可以吃的種類更多之後,分隔餐盤就成了非常好的工具,能保證食物不串味。bumkins的這款注水碗夏天放涼水冷得快,冬天放溫水,溫度下降慢,對於剛嘗試自主進食的孩子來說,進食時間可能會很長,有些食物在涼了後會影響口感,所以這款輔食碗可以讓孩子吃得更舒服。

叉勺的話Edison和Marcus的都非常不錯,適合孩子抓握

大一點的孩子會不滿足於用叉勺,希望更快的開始用筷子,Edison這款訓練筷,設計合理,也很容易操作,前端扁平,能更好的挑起食物。

圍兜:圍兜一定要便於清潔,不滲透。在初期由於孩子總是漏食物,我選的silly billyz的圍兜,它脖子包裹比較好,防止食物漏進脖子。夏天選擇輕薄的bumkins或者宜家。

成品輔食:對我而言,成品輔食簡直是解放雙手的神器。剛加輔食時,如果需要出門又趕上飯點,外食很多小寶寶是沒辦法吃的,這時成品輔食就派上了大用途。

不少媽媽擔心成品輔食含有防腐劑,其實一般成品輔食是通過高溫殺菌來儲存,不會用到防腐劑。正規的廠家在原料生產控制,其實比自製食物更安全,特別是硝酸鹽含量較高的蔬菜:菠菜,小白菜,西蘭花,青豆,胡蘿蔔,白蘿蔔,生菜,捲心菜等。下一期我會推薦一些輔食商品以及怎樣挑選輔食成品。

嘉寶的成品輔食都很不錯。

艾拉廚房果泥

農純鄉輔食粥

相關焦點

  • 飯霸寶寶養成記,從輔食期就要開始了!
    飯霸寶寶養成記,從輔食期就要開始了!寶寶輔食的添加,切記不可亂來哦,一般來說,要遵守「循序漸進」的原則。  1)6 個月左右先從糊狀輔食開始;  2)8~9個月逐漸過渡到末狀食物;  3)10~12月齡的寶寶可以開始嘗試碎狀、丁塊狀和手指食物;  4)1 歲以上的寶寶就可以慢慢向成人的飲食模式過渡,並學會自主進食。
  • 怎樣培養孩子成為「飯霸」寶寶,除了食物的選擇,還有3點要注意
    每一個「飯霸」寶寶都並非天生,需要父母一點點的培養。「飯霸」寶寶和「飯渣」寶寶也很好理解,指的就是那些在吃飯這件事上兩種狀態的寶寶。「飯霸」寶寶,能安安靜靜的吃飯,還不挑食,吃飯從來不讓父母操心,而「飯渣」寶寶則不一樣了,不僅挑食脾氣大,經常不按時吃飯,而起還愛吃零食,簡直讓人頭疼。不吃飯母慈子孝,一吃飯雞飛狗跳!
  • 曬曬寶寶三餐,「飯渣」秒變「飯霸」
    但是今天的飯菜,孩子卻非常喜歡,不一會兒功夫就光碟了,「飯渣」竟然變「飯霸」了。頓時讓我這個「老母親」心生安慰,以後要再接再勵,想著法子給孩子做好吃的。趕緊來看看究竟吃的什麼,是不是也合你家寶寶的胃口呢?
  • 直播預告|矽谷之路 - 程式設計師硬實力進階
    直播地址:(若有看不見或者卡的情況,可切換其它平臺觀看)矽谷之路 - 程式設計師硬實力進階 - 嗶哩嗶哩直播http://live.bilibili.com/3872348矽谷之路 - 程式設計師硬實力進階 - 脈脈直播https://maimai.cn/article/live2?
  • 孩子從不愛吃飯到成為「飯霸」,我只用了這四招
    孩子從開始的「飯渣」變成後面的「飯霸」中,媽媽付出了很多努力,也有了頗多經驗,所以這次特意邀請她寫出來,給還在為孩子吃飯苦惱的媽媽們一些參考。 在橙子8個月左右,出現了搶輔食、搶碗筷、吐食物等行為,通過平時育兒知識的積累,我知道孩子可能是想自己動手了。可這時自己已經懷上二胎了,照顧橙子的任務不得不全部交到婆婆手裡,而自己婆婆全面接管後,也正是「噩夢」的開始。
  • JVM菜鳥進階高手之路十四:分析篇
    題目回顧JVM菜鳥進階高手之路十三,問題現象就是相同的代碼,jvm參數不一樣,表現的現象不一樣。JVM垃圾回收期組合還有一個問題需要解決,jvm垃圾回收器方面,下面這個圖,我是我的JVM菜鳥進階高手之路八(一些細節),裡面的,當時依稀記得這個圖應該是飛哥發給我的。
  • 1歲+寶寶營養輔食——「西紅柿豆腐燴飯」
    今天給大家帶來的是適合1歲+寶寶的營養輔食——「西紅柿豆腐燴飯」!這款寶寶輔食簡直是寶媽們的救星!簡單易上手且營養美味!西紅柿豆腐燴飯西紅柿豆腐>燴飯食材準備:豆腐一小塊,西紅柿半個,蟹味菇少許,青菜少許,小段蔥花,米飯適量。
  • 這樣餵飯,看似愛娃,實則「害」娃!現在改還來得及!
    閨蜜說,她今年下半年的願望,就是能夠擁有一個「飯霸」寶寶! 「飯霸」寶寶真的太治癒了,可以緩解一切育兒焦慮。 而「飯渣」寶寶簡直就是焦慮製造機,這個不吃,那個不要,你咋吃零食的時候不說「不」呢!
  • 備案持久戰,錢保姆踏上合規進階之路
    首頁 > 傳媒 > 關鍵詞 > 備案最新資訊 > 正文 備案持久戰,錢保姆踏上合規進階之路
  • 觀察|輔食走上差異化之路
    為了突破「局部飽和」的怪圈,輔食品牌紛紛走上差異化道路,植物性輔食同質化的背後,動物性輔食潛力無限,或將迎來紅利期。輔零食逆襲之路在近10年來悄然啟程,2018年被稱為中國輔食元年,嬰幼兒輔食行業迎來發展升級的同時,也經歷了驅雜洗牌。作為母嬰行業「主咖」的奶粉增速放緩的背景下,消費需求驅使企業加速布局輔食市場,導致市場上的嬰兒輔食品牌越來越多。
  • 看雲朵媽媽這樣拯救可愛妹的飯渣之路
    可愛妹貌似是個不愛吃飯的寶寶,從開始吃輔食開始就很讓我們頭疼,回想起來,實在是氣得我差點更年期,沒眼看。現在終於大口大口的好好吃飯了。總結下6月齡鬥爭到18月齡的飯渣挽救之路。➡️孩子為什麼不愛吃飯呢?看看我犯過的錯,你眼熟嗎?1⃣️被長輩歸因於,輔食沒味道,所以被餵了大人食物。
  • 9~11月份輔食米飯——豆腐飯、南瓜飯
    媽媽可以給寶寶每日添加3餐輔食,逐漸向幼兒的哺餵方式過渡,並且恰當搭配食物種類,保證營養均衡。豆腐飯原料:豆腐1小塊,青菜葉5片,大米、水(大米、水的比例為南瓜飯原料:南瓜1小塊,嫩白菜葉
  • 別家追著餵飯,我家忙著減飯量:小「飯霸」是如何培養出來的?
    培養學霸我沒啥經驗,但培養飯霸我絕對有資格說兩句。大聖從小就是出了名的胃口好,別的家長都嫌孩子吃的少,我們家是生怕他吃撐。 幼兒園的作息表裡,我們家孩子在吃飯那一欄永遠是遙遙領先於其他小朋友的,憑空竟然有一種值回餐費的得意,但是實在是怕吃成一個小胖子,逼得我不得不和老師商量,以後給他的餐盒裡少盛一點飯。
  • 孩子多大適合吃「大人飯」?這些輔食謠言,建議寶媽別輕信
    文丨木蓮媽媽,原創內容寶寶出生之後,飲食方面需要經歷奶水餵養、輔食餵養、「大人飯」餵養的三個階段,其中不同飲食階段有不同科學餵養的標準。生活中很多家長在輔食餵養階段存在某些程度上的誤區,比如有些家長可能會在輔食餵養階段就早早的給孩子餵「大人飯」,有些家長還可能會輕信某些輔食餵養的謠言。無論是上述哪種餵養誤區,都有可能會對孩子的健康成長造成影響。
  • 關於輔食的謠言,寶媽們不要輕信,別早早餵孩子「大人飯」
    生活中很多家長在輔食餵養階段存在某些程度上的誤區,比如有些家長可能會在輔食餵養階段就早早的給孩子餵「大人飯」,有些家長還可能會輕信某些輔食餵養的謠言。無論是上述哪種餵養誤區,都有可能會對孩子的健康成長造成影響。
  • 連霸之路啟程
    連霸之路啟程 20-21球季NBA焦點,紫金王朝再現?連霸之路啟程2020對全球來說都不好過,NBA更是充滿悲傷。
  • 劍橋培訓官解讀:FCE到CAE的進階之路
    FCE之後該如何進階?CAE考試到底是什麼?CAE與雅思、託福是什麼關係?近日,由優加青少英語推出的MSE系列直播講座——《劍橋培訓官解讀:FCE到CAE的進階之路》,特邀優加青少英語教師發展學院學術總監、劍橋大學英語考評部認證CELT-P/S 培訓師、MSE教學專家趙珺露老師,為即將參加2020年MSE考試的考生以及家長們在線講解了從FCE到CAE的進階之路。
  • 米粥、雞蛋羹入選寶寶輔食榜單?看似寶寶愛吃,實則在「坑」娃
    看似寶寶愛吃,實則在「坑」娃小麗生下寶寶以後,就全心全意地照顧寶寶,在孩子能吃輔食以後,更是積極地給寶寶做輔食,看著孩子吃得很開心,自己有也非常有成就感。這天小麗也按照往常一樣,給寶寶做了雞蛋羹,寶寶吃完一會,就發現寶寶胳膊上長了紅疹,趕緊送寶寶去醫院。醫生問小麗「是不是給孩子餵了什麼東西?」,她說「就給孩子餵了一些雞蛋羹,我想著寶寶6個月了,可以餵點飯補充營養」。
  • 「2歲能吃大人飯了嗎」?糾正:3歲以內,別給孩子餵「毒輔食」
    尤其是到了一定月份,孩子吃得越來越多,寶媽們就想給孩子餵一點「大人飯」了。 寶媽圈裡甚至流行著一種「百日開葷」的說法,意思是在孩子滿一百天的時候,就要給孩子一點肉嘗嘗,以後就能夠吃大人飯了,這種做法是錯誤的,不僅容易積食,還會造成寶寶脾胃失調。
  • 加了輔食後,寶寶喜歡吐飯真的是撐到了嗎?你應該要知道這些
    我們都知道寶寶到了一定的月齡就需要添加輔食了(輔食的添加最早不早於四個月最晚不要於九個月),但是有時候我們會發現寶寶有時候會把飯吐出來,弄的一身都是飯,晨晨有時候也會出現吐飯的情況,弄的一身都是飯,我們以為他吃撐著了,都開始往外吐了,就不在餵他了,那麼當寶寶出現吐飯的情況真的就是已經抱的撐的往外吐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