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老話「哭嫁哭嫁,不哭生啞巴」是什麼意思?為何這樣說?

2020-12-13 農夫也瘋狂

農村老話「哭嫁哭嫁,不哭生啞巴」是什麼意思?真的是這樣嗎?

文/農夫也瘋狂

正所謂:十裡不同風,百裡不同俗。在廣大的農村地區,由於各地的文化差異,所以風俗習慣也是有所不同的。社會在進步,農村也在發展,在今日農村裡有好多的風俗習慣都逐漸消失在了歷史的長河裡了,很多的年輕人都是不太了解的,而一般只有一些農村的老人還記得了。

在以前,農村裡如果有誰家的閨女出嫁了,那一般都是要哭著出門才行,不然會被認為不吉利的。在民間還有著「哭嫁哭嫁,不哭生啞巴」的老話。你知道這話說的是什麼意思嗎?為什麼會有這樣奇葩的婚俗呢?

這句老話的字面意思是比較簡單的,其說的是女孩子在嫁人的時候,就應該哭哭啼啼的,不然將來生出來的孩子會是啞巴。為什麼在過去會有這樣的帶有詛咒性質的老話呢?

對於女人來說,嫁人這應該是一生中最幸福的事情了,本來是應該高高興興的。但是在過去和現在不一樣,一旦嫁為人婦了之後,那就很少再有時間回娘家了,嫁出去以後就是別人家的人了,娘家就變成了親人了,一年也難得回來幾趟,如果路途遠的話,那是幾年都未必回娘家一次。

而在結婚這一天新娘要哭著出門,一來是表達她們對於娘家的不舍,二來是以這種方式來表達對父母的養育之恩,從此以後女兒就不能在身邊伺候二老了,再加上自己也要步入一個新的陌生的家庭,以後再也不能在父母身邊撒嬌了,一切都要依靠自己了,所以想想心中自然會難受。在過去,女人出嫁基本上都是哭哭啼啼的,他們也是發自內心的真哭。而本來喜慶的日子,哭哭啼啼自然有點不合時宜,所以就有了「哭嫁哭嫁,不哭生啞巴」的說法,其實是從側面來對這種現象的一種解釋,認為哭嫁才吉利。至於生啞巴,那肯定是沒有依據的。

聽老輩人說,女孩子出嫁如果不哭則是不吉利的,別人會認為這個新娘是沒用良心的,不懂得感恩。而哭得越厲害,則會認為越吉利,都會打心眼裡祝福她。不過現在不同了,交通非常的便利了,回娘家就像是逛街一樣的方便了,只要想回就回,所以這個習俗也就逐漸不被人所熟知了。在您的家鄉還有這個習俗嗎?

好了,今天就和大家聊到這裡,歡迎大家點評和轉發,您的每一次點讚、評論和轉發都是對小編最大的支持!

相關焦點

  • 年關將近農村嫁娶頻繁,哭嫁習俗值得了解,如今婚姻自由來之不易
    而說到農村的婚嫁,就不得不提一下農村的哭嫁習俗,下文就通過3點來和大家介紹一些這種傳統婚嫁習俗吧~~~一、農村哭嫁「哭」的習俗農村結婚一般是新郎在屋外接新娘,新娘出門前要拜天地拜祖先,有的還需要叩拜自己的父母。
  • 句集丨土家族「哭嫁」歌賞析
    土家族有哭嫁的傳統,然而土家族姑娘的「哭嫁」,不是不願意「出嫁」和反抗「出嫁」,而是為了更好地「出嫁」和做「新娘」。因此,無論新娘家的家族還是男方家的家族,都不認為「哭嫁」衝了喜,相反認為,必須「哭」,還要會「哭」,善於「哭」。「哭才」出眾方顯得姑娘懂得人生哲理,將來會當家處世、創立門戶。
  • 十杯酒——樂平嫁女「哭嫁辭」,字字句句正能量!
    「六兩黃金六十萬,不洗衣服不做飯,打起麻將婆送飯」,目前網絡上流行的關於樂平女孩結婚「講條件」的視頻,其內容既不真實也不可取。其實,樂平自古以來婚嫁講究的是孝親、敬老、尚賢、重情、禮讓、和睦,流傳於鄉間的「十杯酒——樂平嫁女『哭嫁辭』」就很好地反映了這一習俗,充滿了正能量,與該視頻透露的盲目攀比、好逸惡勞的惡習格格不入。
  • 以神的傳說一樣存在,以哭嫁的形式迎來結婚,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慢生活、不做無效社交、鍛鍊,穿著簡潔、不花哨,但一定要乾淨、舒適。最大限度利用自己的時間和精力,做一些有用的事,從而獲得更大的快樂和幸福。傳承著習俗的同時也繼承了文化土家姑娘的結婚喜慶之日是以女兒哭聲打開的方式,揭開結婚的序幕,有的要哭一個月多一點,至少得要三、五日,土家人還把能夠唱哭嫁歌的能力,作為衡量女子才智的賢德的標誌,哭嫁歌裡有「哭父母/哥嫂/伯叔/姐妹/媒人/…」少數的苗族也是哭嫁
  • 俗話說:「新娘上轎,不哭不發」,新娘上轎前為何要大哭呢?
    在每個人心中,結婚都是人生中最美好的時刻,也是最大的喜事之一,俗話說「人逢喜事精神爽」,這一刻本該越開心越好,但是農村有句俗語叫做:「新娘上轎,不哭不發」,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下面就來看看這句話到底是什麼意思呢?
  • 農村老話「前門不栽樹,後門不開窗」是什麼意思,為何這麼說?
    農村老話博大精深,有時候不能夠光看表面的意思,其實還多其它的說法。就比如說這句「前門不栽樹,後門不開窗」,光看意思肯定就是在屋前不能夠種樹,而後門不能夠開窗。不過為什麼要這麼做,可能不少人就想不出原因了。
  • 烏克蘭美女為愛情辭去工作,遠赴中國,甚至……哭嫁
    張家界的「土家族」,素有「山的民族」之稱,他們有著獨特的婚禮習俗,其中「哭嫁」就是最為搶眼的一個部分,傳統習俗中,婚禮上哭得越動聽,當地人越會認為這個女孩是一位聰明伶俐的好媳婦,烏克蘭姑娘娜塔莎愛上了中國土家族小夥蔣宗坤,不遠萬裡的愛情,文化的差異,一場土家族「哭嫁」婚禮吸引了人們的目光。
  • 老話「伸手不打笑臉人,開口不罵送禮人」啥意思,為何這樣說?
    歡迎大家來到《三個老頭》欄目,如想了解更多的農村人和事,請點擊右上方藍色「關注」訂閱!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話題是:老話「伸手不打笑臉人,開口不罵送禮人」啥意思,為何這樣說?在農村,流傳著很多農村老話。記得小時候,經常聽爺爺,奶奶說一些聽不懂的話,那個時候年紀太小,所以也不懂其中的意思。
  • 天天非遺丨甘南藏族婚禮,至今還流行唱「哭嫁歌」
    在卓尼當地藏區,很多地方至今還流行著唱「哭嫁歌」的習俗。當接親隊伍要出發時,在新娘上馬前,由新娘的母親和女眷將其團團圍住,頭對頭的唱哭嫁歌,稱為「打巴歐」。各地民俗不同,哭嫁歌的內容也不盡相同,但大致都包括梳頭程序、答謝養育之恩、表達依戀之情、祝願生活如意等。整個過程氣氛壓抑、悲哀,特別那如訴如泣的歌聲和新娘嗚咽的抽泣聲(藏族人特忌大聲哭嚎),使軟心腸的賓客也會動容流淚。
  • 農村老話「頭不頂桑,腳不踩槐」,說的是什麼意思?
    農村老話叫「頭不頂桑,腳不踩槐」是什麼意思?在過去農村裡是有著很多的禁忌的,其是貫穿到了生活的方方面面。這些禁忌在過去也被稱之為「規矩」,古人都是嚴格遵守的,很少有人去觸碰。那你可聽過「頭不頂桑,腳不踩槐」這樣一句老話,知道其說的是什麼意思嗎?這也是古時候就流傳下來的一個規矩,即便是在今天,很多的農村裡還是有老人會遵守的,由此可見還是有幾分道理的。而這句老話的字面意思是說:不可以用桑樹來做房梁,也不可以用槐樹來製作門檻。那為何這麼說呢?
  • 武陵山區農村,土家族人家嫁女,跳擺手舞哭嫁、敲鑼打鼓熱鬧非凡
    土家族女孩出嫁要哭嫁,表現的是土女孩在出嫁前特別捨不得父母、兄妹等親戚的一種情感,新娘由人扶著在堂屋哭拜一番,辭別祖先。女方家將全部嫁妝都擺出來,擦乾淨,梆扎打點。同時對新娘進行打扮,「開臉」、「女上頭」、「戴花」。繞上紅頭繩,插上銀別簪,帶上銀首飾,頭包青絲帕,手戴銀鐲子,銀戒子。穿過堂屋時,再讓新娘站在事先安放在堂屋的一個方鬥上,踩上一雙腳印,名曰:「踩鬥」。
  • 龜茲樂舞、哭嫁歌 重慶「一會一節」開幕 多地組團來渝推介旅遊
    川東哭嫁阿克蘇位於天山以南,塔裡木盆地北緣。演員們帶著阿克蘇人民優美的舞姿和動聽音樂來到山城重慶,與大家共同分享阿克蘇龜茲樂舞和刀郎舞的獨特魅力。哭嫁是從清末開始流行於川東地區的出嫁風俗,印象武隆的演員們唱出的纏綿悱惻的哭嫁歌,讓不少市民紅了眼眶。此外,《川江號子》則讓人們感受到巴渝人的精魂。
  • 農村老話「冬至大如年」是什麼意思?為何冬至有「燒紙」習俗?
    農村老話「冬至大如年」是什麼意思?為何冬至有「燒紙」習俗?文/農夫也瘋狂最近國內很多地區都普遍出現了大降溫,農村很多的人家都已經把火爐拿出來了,因為南方相比於北方不同,是沒有暖氣的,如果不烤火真的受不了。有些人見最近幾日如此的寒冷,就開始猜測今年是不是寒冬啊?不過這幾天又要開始升溫了,由此可見專家說的今年是暖冬還是比較靠譜的。
  • 農村老話「女人當家驢耕地,母雞打鳴不吉利」啥意思,為啥這樣說
    歡迎大家來到《三個老頭》欄目,如想了解更多的農村人和事,請點擊右上方藍色「關注」訂閱!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話題是:農村老話「女人當家驢耕地,母雞打鳴不吉利」啥意思,為啥這樣說我們每天的生活都是在大自然的規律下,每天按部就班的。
  • 在農村,老人說「老人招人嫌,死了欠三年」啥意思,為何這樣說
    歡迎大家來到《三個老頭》欄目,如想了解更多的農村人和事,請點擊右上方藍色「關注」訂閱!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話題是:在農村,老人說「老人招人嫌,死了欠三年」啥意思,為何這樣說我們國家的歷史文化悠久,在農村有很多老話。這些老話代表著老祖宗的智慧,也能從中告訴我們一些做人做事的道理。老話都是老祖宗根據自己身邊的日常,總結出來的親身經驗。
  • 農村老話「賣房不賣床,賣崽不賣娘」什麼意思?為何「床」不能賣
    導讀:農村老人說「賣房不賣床,賣崽不賣娘」,崽是啥?床為啥不能賣?農村的老話,其中多半從字面意思,難以理解,尤其是城裡人對於很多的農村老話是「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雖然有些老話已經過時了,但是依然還是有很多的有一定的借鑑和參考價值。而「賣房不賣床,賣崽不賣娘」就是一句非常經典的農村老話,相信不少的農村老人都是聽說過的,並且現在依然還十分講究的。那麼這句農村俗語是什麼意思呢?這句老話的字面意思是說在賣房子的時候,房間裡的所有東西都是可以一併賣掉的,唯獨床卻是不能賣的。
  • 農村老話:「豬來窮,狗來富,貓來帶孝布」,說的是什麼意思?
    農村老話歷史悠久,源遠流長,很多農村老話直到今天仍然被農民們所流傳,能流傳至今天的這些農村老話可以說是老一輩人經過長期實踐而得出來的寶貴經驗,值得後人學習與借鑑
  • 農村老話「親兄弟,明算帳」老祖宗的話啥意思,為啥老人這樣說?
    歡迎大家來到《三個老頭》欄目,如想了解更多的農村人和事,請點擊右上方藍色「關注」訂閱!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話題是:農村老話「親兄弟,明算帳」老祖宗的話啥意思,為啥老人這樣說?在以前的社會中,計劃生育管制的沒有那麼嚴,所以,很多人家裡都有好幾個小孩。不管男孩女孩,都會生下來養大。
  • 農村老話:門前生瑞草,好事來若無,說的是什麼意思呢
    ,除了諸多的氣象俗語,更多的俗語都是我們日常之中最為多見的,那麼這一句俗語老話說的又是什麼意思呢?院前生瑞草,好事來若無,其實這是一句非常好理解的俗語老話,說的是什麼意思呢,其實也是對於一個家庭勤勞愛乾淨的一種描述,簡單的兩句話,就能把家庭主人的生活習性得以闡述,農村庭院自己家的大門口,都是收拾的利利索索乾乾淨淨的,開門大吉、出門見喜的寓意,都是對於開門這件事情美好的嚮往,而如果門前雜草叢生密布,不但是會影響美觀,對於家庭之中的好事也是來的跟沒有一樣,這樣說有道理嗎?
  • 農村老話中年女人「不貪三情,不見三人,不聚三會」三情什麼意思
    農村老話:中年女人「不貪三情,不見三人,不聚三會」三情是什麼意思呢?接下來詳細說一下。女人到了中年,其實面臨的誘惑也不少,身邊的誘惑也越來越多,俗話說得好:「三十的女人一枝花」,都說女人越成熟就越有「女人味」。那么女人如何能夠活得通透、活出自信,心中便要做到自知。